查看原文
其他

Pheidippides是谁?


关于马拉松的由来与起源,最广为流传的是公元前 490 多年,波斯想征服希腊,派出大批的战舰出征,他们渡过爱琴海, 在一个叫马拉松的平原登陆,目际是攻下希腊的城邦——雅典。雅典人组兵前往马拉松应战,虽然人数是以一敌十(雅军 1 万余人,波军 10 万余,靠占着有利的地形和战略,最终把波斯军赶走了。他们派了斐里庇得斯(Pheidippides)把战胜的消息传达到雅典,斐里庇得斯一路从马拉松跑回雅典,当到达雅典, 他大喊:"Νενικ καμεν" (我们战胜了),之后倒地,力歇而死去。要记忆这一个英雄信差,之后从 1896 年的奥运会开始就有了马拉松这长跑项目。当然开始,距离有些争议,而前几届的比赛有过不一的距离,最后在 1921 年一致认定为是 42.195 公里(26.2 英哩,而成为现在的标准。

这一段起源在网上随意搜索一下就可以得到详情。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以及网上少有提到,以上只是故事的一个片段。

首先也许真的有这一号人物,因为最少有两位古希腊史学者记录了这一件事迹,但是信差的名字却不是斐里庇得斯,其中一个记载里的信差名为 Philippides,古希腊文含意是 爱马者的儿女”,有人猜测这个名字不符合英雄的身份而稍微改了而变为众所周知的斐里庇得斯(Pheidippides

我认为马拉松的精神根本不是纪念那位 "伟大" 的信差,因为史记里名字不符合,且在信差这一栏也粗略的带过,所以信差不是中心人物。在这里提一下当时的信差的背景,当时军队里信差大多是骑马的,但雅典山林遍布巨石,不方便使用马匹时,就出动徒步信差,被委派作徒步信差职务的都是身材轻盈的青少年,可以很快跑穿巨石山野到另一地传递军情、送信等等,他们穿着轻便不帶盔甲,身上只有干粮食水,最多也只帶上弹丸索以防遇上豺狼或土匪。这些形容词都不符合斐里庇得斯,因为不少网上记载指出他是个经验丰富的信差,这表示他的年纪比一般的信差大很多了,但也不可能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后就一命呜乎,这样就太不济了,再说,马拉松到雅典隔了个小山,绕过山的距离约42公里,跑直线上山,虽然更累但距离却也缩短许多。对于当时的信差而言,真是小菜一碟,何来呜乎哀哉之说呢?

这一切也许都拜 19 世纪的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所赐,他在 1879 年写的诗篇 Pheidippides,整个诗篇 里都在歌颂和把他英雄化那信差斐里庇得斯,在诗篇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形容:".........得到众神的喜爱,有着天神般的面孔和跑得和神一样快的斐里庇 得斯在喊出——雅典得救啦,之后倒地死去",那么的戏剧化。此著作相当流行於当时社会,而这个虚构的传说就这样盛行起来,而几年后,当奥运有了马拉松赛,自然就与这诗人笔下虚构的人物挂上了钩,久之,大家就以诗篇里的人物当是真的历史啦。

话说回来,马拉松的战役为什么要急于把胜利的消息传达到雅典呢?

当时的雅典人猜测,马拉松一战即使是雅典人胜了,但是也还没把波斯打败,波斯一定会重新整顿战舰,航过阿提喀(古希腊一个地方)转而攻向兵力乏弱的雅典城,取个攻其不备。所以一定要很快的把战情消息传到雅典,好让雅典城做好准备。

果然,波斯转向雅典城,雅典人民已得知消息作好准备而顽强的抵抗外敌,波斯没打响如意算盘,没能轻易取下雅典而感到有些气馁,不久希腊支援大军赶到,波斯人觉得已受够了希腊人而打道回府。

历史上马拉松的一战,对希腊的历史意义极其重大,要是希腊人在马拉松战败了,波斯取下了雅典。雅典在波斯统治下,可能就不会有接下来的伟大事迹与贡献,雅典的历史也就会完全的改写,所以马拉松战役虽然描写得不多,但是雅典人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情应战,一定是打得轰轰烈烈,昏天暗月,才把波斯人打退。

我比较可以接受是由于这个缘故,马拉松才被流传了下来以纪念这一段重要的历史,雅典现在每年的秋天都会举办雅典古典马拉松赛,路线就是仿历史路线,从马拉松跑到雅典体育馆。

到这里,故事没说完,史记里的 Philippides 在波斯与希腊的战役里曾被派徒步从雅典到斯巴达求救兵,一趟的 距离估计是 240 公里,来回的距离快要是 500 公里,如果是同一人,怎么可能跑 500 公里没事而从马拉松跑回雅典区区 42 公里之后却又驾鹤西归呢。但启发我的却是人的身躯是可以承受 500 公里的奔跑,马拉松 42 公里也许不再是极限,原来我们是可以跑超过 42 公里的距离,令我盼望有更多的超马拉松赛事。

(来源:网易博客、跑步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