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烟台”速递丨海阳借力发力,冲向更远星辰大海!

观烟台 2023-08-17

大众网·海报新闻 观烟台工作室 出品

主笔:王亮 侯俊南 庞磊

摄影:徐建波 王仁山 聂东磊等


★山海接力,我国海上发射在海阳日趋常态化

★人才鼎力,以烟台城市命名的卫星蓄势待发

★工业助力,山东不断攀登商业航天新的高地

★理想有力,海阳大踏步迈向更远的星辰大海



送走前来参加东方航天港产业发展大会并见证中国第一次近海岸海上发射的专家,海阳市委书记刘海彬转过身来,和市长姜丹,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航产办主任高中前用力握了握手。
“东方航天港进入全面铺开、大干快上、高速推进的阶段!”
这几天,海阳人忙得不可开交,他们非常高兴,这座黄海之滨小城,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开创了一段历史、见证了一段历史。
10月7日至8日,海阳有盛会。中国首次近岸海上发射在海阳举行,市民可以在岸边、在家门口看到火箭升空盛况。海阳借力发力,举办“东方航天港之夜”商务交流和城市推广活动,举办“东方航天港产业发展大会”,凝聚国内外政产学界力量,鼓舞全市人民士气,再掀海阳飞天新篇章!


山海接力,我国海上发射在海阳日趋常态化
海上升利箭,神州共此时。
金秋十月夜凉如水,黄海岸畔热血沸腾。走,看星星去!数十万人民奔走相告,共同见证我国航天事业刷新历史的高光时刻。
前情报道:“观烟台”速递丨海阳新“飞天”,发射成功!
海上发射任务进入最后倒计时......
“5,4,3,2,1......”“点火、起飞!
一道烈焰划破夜色,一声巨响震动山海。2022年10月7日21时10分,一个载入史册的重要时刻。
在山东省烟台海阳市西南海域3公里处,我国首次实施固体运载火箭近岸海上卫星发射。昔日只能在屏幕上看到的壮观场景,真切地出现在百姓面前。
经过10余分钟的飞行,近岸发射使用的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将微厘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S5、S6两颗试验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此前,火箭完成总装测试后,需经铁路运输至发射场,整个流程时间较长。如今,在国内首个海上发射母港——海阳港出厂的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完成总装、测试、对接等环节后,经转运上船、全系统合练,航行至预定发射海域后即可完成发射,全程只需4~5天,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中国已有西昌、酒泉、太原、文昌四处陆地发射场,为什么要到海上去?首次近岸发射又要克服哪些难题?
“相比陆上发射,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是一种新型、高效、灵活、经济的发射模式,可以灵活选择发射点和航落区,满足各种轨道的有效载荷发射需求。”型号副总指挥龙威介绍,2019年6月5日,我国在海阳市首次实施海上发射,为我国快速进入空间提供新的发射模式,填补了国内海上发射空白并创造了多项国内外第一。


3公里肉眼可见!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重要意义写入历史,这是我国百姓首次近距离目睹卫星发射。
“7日晚执行的发射任务,是我国第4次海上发射,也是全国首次近岸发射,”总体主任设计师潘旭介绍 。
“接地气”的近岸发射,不仅让大家直观地体验火箭发射的震撼魅力,感悟烟台市“三航”事业起势腾飞的奔涌活力,也提升了山东省在我国商业航空航天领域的影响力。
长征十一号火箭已具备常态化海上发射能力。未来,长征十一号火箭海上发射次数将逐步超过陆上发射次数。


人才鼎力,以烟台城市命名的卫星蓄势待发
银河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古人的浪漫得以实现,星汉灿烂辐射出更广阔的光芒。如何放大近岸发射带动效应,以全新发展模式,全力抢占商业航天产业赛道先机?
10月8日,一场知名院士齐聚、学术大咖汇集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顶流大会在海阳市十里金滩举行,专家学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这座航天新城又将迎来哪些发展机遇?
今年4月22日,李德仁院士工作站落户海阳东方航天港卫星数据应用产业园。时隔半年,他和众多航天界翘楚再次来到海阳,共赴东方航天港产业发展大会。期间,产业论坛、研讨培训、项目签约等系列活动密集展开。
在这场万众瞩目的大会上,几条重磅信息正式公开。
陆海空间(烟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联合李德仁院士打造“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85亿,到2030年,建设由300+颗可见光、高光谱和SAR卫星组成的低轨对地观测卫星星座。首星“烟台一号”面向烟台市及周边区域需求,于今年12月发射,这是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第一颗智能遥感星,并明确了2023年首组“1+2”卫星的技术方案。
联合浪潮航天宏图启动卫星数据园,海阳在东方航天港建设数据中心、运营中心、制造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培训中心“五大中心”,吸引卫星制造产业链企业落地,助力海阳空天信息服务产业园发展。在产业发展大会上,山东烟台遥感云服务平台项目首次出现在公开场合。


工业助力,山东不断攀登商业航天新的高地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梦想实现的背后需要强有力的硬核工业加薪助燃。
山东是制造业大省、也是制造业强省,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是全国唯一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烟台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和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拥有通山达海的自然环境、产业兴旺的工业基础、开放包容的城市品质。海阳作为烟台市南部重要增长极,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基础优势明显、发展方向明确。
“我们的航空航天产业正向建设国际一流的海上发射服务中心和空天信息产业聚集区大步迈进。”山东省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信心满怀。


目前烟台初步形成了以海阳市、高新区、黄渤海新区领建,龙口市、福山区协同的发展态势,东方航天港商用航天、高新区卫星研发制造及应用、高端装备制造和航空新材料三大板块逐步成型、突破发展。
目前,烟台市拥有航空航天产业关联企业34户,拥有航天513所、山东长征火箭、东方蓝天钛金科技、南山铝业等龙头企业;拥有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山东烟台数据与应用中心、山东省微纳卫星技术创新中心等重点科创中心6个。
三年来,东方航天港先后完成了国内首次海上发射和首次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今年4月30日,国内首次“一站式”海上发射,实现火箭总装、总测、出港、发射一体化的历史性突破。10月7日,东方航天港再次创造我国卫星近岸问天的新纪录,海上发射能力正在加速成形。
“这次产业发展大会,就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一次有益尝试,必将进一步深化山东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方面的务实合作,进一步扩大东方航天港在我国商业航空航天领域的影响力,积聚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造我国商业航天新高地。”山东省副省长凌文表示。


理想有力,海阳大踏步迈向更远的星辰大海
深邃寰宇不再神秘,航天高度不断刷新,重点项目全面铺开。
“明年6月底前,完成海上发射船和半固定发射平台建设并投用,达到所有陆地发射火箭型号技术要求。全年保障完成火箭发射5次以上,填补我国液体火箭海上发射空白。”海阳市委书记刘海彬豪情满怀地说,东方航天港将锚定“发射母港、产业集群、文旅基地”三大定位,加快建设“固液兼容、冷热兼备”的海上发射能力。
东方航天港积极探索“机动+固定”的海上发射模式,联合海军航空大学何友院士团队,启动国内首艘专业化海上卫星发射船建造,开展坐底式半固定海上发射平台改造,将实现机动发射与半固定发射互补并存,大幅提升海上发射的适应性和经济性,形成高频次、常态化、低成本的海上发射能力。
火箭发射不再遥不可及,海阳将是国内唯一的海上发射观礼目的地,借助发射资源,海阳正全力推动20000平方米的东方航天港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该基地计划年底前竣工投用,眼下已完成主体施工。
“发射期间可为海上发射提供测发指挥、飞行控制、通信保障等全方位服务保障功能,非发射期间作为航天科普体验馆,向社会公众开放。”据山东省烟台海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姜丹介绍。
首次近岸发射的火箭来自于“海阳造”,并首次在海阳海域实施发射,这份硬核力量来自于商业固体火箭海阳产业基地。
位于东方航天港的固体火箭总装测试基地,是其头部项目,已形成装配能力。目前已邀约国内6家商业运载公司落地,届时将真正成为国内首个产业链完备的商业固体火箭研发制造基地。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海流。
十年前,黄海小城海阳因亚沙会走向世界。
十年后,同一片海,无数航天人从这里起航问鼎苍穹。
星河滚烫,闪耀中国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