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烟台”特稿丨全国政协委员,他从北京归来说……

王亮 观烟台
2024-08-28

众网·海报新闻 观烟台工作室 出品
主笔:王亮
此前报道:
丨全国两会上,市长领衔,发出“烟台声音”

丨烟台要打造什么样的新质生产力?

3月4日至11日,全国两会在北京举行。在完成了大会各项议程后,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山东省委会副主委、烟台市主委,烟台市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所长秦松,返回烟台,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我要把大会精神传递给更多人,带到工作岗位上,奋发有为,多做贡献!”秦松表示。
回到烟台后,秦松马不停蹄展开工作,组织召开所工作会议,传达两会精神,学习落实两会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部署;启动长岛蓝碳观测项目,部署贝藻碳汇项目。

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发出烟台声音,发出科技界声音。全国两会期间,秦松提出了《建设“美丽渤海”,促进环渤海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该建议不仅与他所从事的海岸带研究紧密相关,而且与烟台提出的建设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

山东陆地和海域面积接近,都是大约16万平方公里,从90年代起,山东省委制定了发展”海上山东”的战略部署,山东经济海洋经济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占全省GDP的18%。

“山东省建设海洋强省的最大优势在于陆海兼备,最突出特色就是陆海统筹,应该因地制宜地创新陆海统筹新质生产力。”秦松介绍,除了海上一个山东,陆上一个山东,我们还有一个”海岸带”山东,就是约5000平方公里的黄河三角洲,省委部署的”四大潜力”盐碱地改良会战已经在这里打响。

秦松表示,将抓紧研究陆海统筹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概念,优化科技力量部署,对海洋生物产业进行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改造,通过科技驱动、数字赋能形成创新陆海统筹新质生产力的合力,助力山东打造陆海统筹新发展格局。

  对蓝色国土的保护与开发,秦松认为:“优美、健康、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保障。”
  去年底到今年初,烟台长岛大动作不断。先是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获批成立,接着长岛零碳岛规划出炉。长岛通过持续加强优质生态资源保护,深入挖掘海洋新型碳汇潜力,预计到2035年,长岛陆海统筹固碳增汇能力将达到13.11万吨。秦松介绍,“长岛海洋碳汇提升工程与‘蓝色粮仓’建设互促共进,‘蓝色粮仓’建设既可实现增汇,又可提高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养护渔业资源,实现固碳增汇与经济发展协同增效。”
  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秦松建议,山东应抢抓机遇,依托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长岛“零碳海岛”和“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建设,充分挖掘并实现海岸带生态系统价值,构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新格局。

欢迎转发,请注明作者及“大众网·海报新闻 观烟台工作室 出品”

图片来自采访对象和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观烟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