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钱塘阅读丨古代横塘的读书风尚

2017-02-15 人文钱塘




古代横塘的读书风尚





   徐守成


 

   古代的笕桥一带,是杭城近郊典型的农桑之乡,但文化教育相对还比较落后。然而,在小小的一个横塘村里,仅明朝一代就诞生了二位杰出的进士。清代又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博学鸿儒。这在江干历史上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一、物丰地厚“小金陵”


古代的横塘村,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村子呢?这还得从横塘村的历史讲起。


说来有趣,我国古代叫“横塘”的地名很多,古典诗词里也屡屡出现“横塘”一词,最早见于江苏的南京。晋人左思《吴都赋》云:“横塘、查下,邑屋隆夸,长干、延居,飞甍处互。”唐代诗人崔灏《长干行》诗云:“君住在何处,妾住在横塘。移船邀相见,惟恐是同乡。”在江苏苏州西南,也有“横塘”,至今那里还有个横塘镇。南宋诗人范成大《横塘诗》曰:“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客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总之各地的“横塘”,因为景色宜人,为人们所歌咏之。



然而,杭城笕桥之横塘,其始于何时,已难于考证。《宋史.河渠志》曰:“熙宁六年(1073),杭州于潜令郏苗上言:”古人治水之法,纵有浦,横有塘,七里为一纵浦,十里为一横塘。“清代《艮山杂志》的作者翟灏认为:“杭有横塘,其始时乎?”北宋熙宁六年(1073),正是苏东坡通判杭州的时候。最早见到杭城“横塘”地名的,是载于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五十八《菜之品》,“城东横塘一境, 种菜最美,谚云东菜西水南柴北米。”


笕桥横塘,村庄临水,既有舟揖之利,且水光潋滟,风光秀丽。清代翟灏在其《东郊俗事诗》中赞曰:“横塘春水慰如绘,檐齿高低簇锈层。一带桃花半山路,丰华不负小金陵。”


清.乾隆《杭州府志》记载:“横塘市在艮山门外东关八里,居民饶庶,土物汇聚,俗有‘小金陵’之称。明洪武十四年(1381)设横塘、临平税课局。”所种植山茶、杨梅、甘蔗等为宋代贡品,当时有“横塘一境,四季常青”之说。综上所述,足见横塘是一个物华天宝的好地方。


二、蔚然成风读书声


古代横塘村,对读书非常重视,耕读传家之风盛行。儒家的“读圣贤书,做明理人”的思想深入人心。



读书之风在横塘蔚然成风,明清时期,村里的书屋很多。光是明代有全斯立的“息耘轩”、释德祥的“桐屿庵”、沈文焱的“南园”、钟慎的“听雨轩”、钟琐的“旧雨轩”、胡暹斋的“横溪书舍”、胡稔占的“蕉阴书室”等等。到了清代,以汪氏“听雨楼”、“小眠斋”为例,极可能是钟氏“听雨轩”的继承,琅琅读书声延续至今。


明代里人钟顼为胡暹斋《题横溪书舍卷,集陶句》诗描述当时的读书情景:


之子白玉温,由来积德门。

少小爱文辞,高义迈等伦。

卜此林泉胜,而无车马喧。

地僻是夕佳,书签映隙曛。


钟灵毓秀的横塘村里,读书氛围浓郁,究其原因:一是本土文化的传承,像当地文人钟氏、释德祥、沈文焱等人,他们耕读传家,蔚然成风。二是外来文化的传播,像全斯立、陈士宁、陈雍、胡世宁祖先等人来横塘隐居,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其三,著名学者厉鹗等人来此传播文化。他们带来了较高层次的文化,无疑起到了引导和引领的作用。


因为古代横塘人看重文化、人杰地灵,所以一个小小的村子里人才辈出, 涌现出像项麒、胡世宁、释德祥、汪沆等这样一大群杭州历史上的文化名人。


三、明代横塘的两位进士


第一位进士是项麒(生卒不详),字文祥,号爰日,其父项俊,娶笕桥横塘钟慎女为妻。钟慎家族自元代以前,就世居横塘五良,在当地很有影响。项麒是钟慎的外孙,项麒跟父亲项俊自小在横塘五良生活。“听雨轩”为明代钟家书斋,钟慎与哥哥钟有光,儿子钟琐、钟颙、钟颀都在“听雨轩”吟诗读书。项麒从小耳濡目染,读书非常用功。



项麒为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三年(1447)进士,授南京吏部司务,不久任工部营缮司员外郎。明成化初,项麒以母亲多病为由,请求到南京任职,结果调任刑部南京员外郎。后又升为江西司郎中。任职期间,项麒以廉洁闻名。


明成化十七年(1481),项麒因健康辞去官职,回到杭州。由于“冰蘖终身,不受非议”,日子过得非常艰苦。弘治十年(1497),浙江巡抚吴公闻说项麒连住的地方都成问题,于是设法以公家的名义,请项麒在今下城区新华路一个叫“升平巷”的地方住下了。而后,“家贫屡空,僦屋次居,厨无兼日之积。”项麒晚年,以清贫自守。


明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卷十四中说:“项公麒者,历官司务员外,郎中、文学廉孝,冠绝一时,而病归四十余年,闭户以终,一子贫赘依人。盖以俗尚通达而贱方介。”明正德十六年(1512),浙江按察使唐凤仪在升平巷口为褚遂良、项麒和王琦立碑坊,题曰:“忠清里”,并建扬清祠纪念。


项麒曾为横塘高僧释德祥(曾住径山寺、净慈寺住持)的《桐屿集》和外公钟慎的《听雨集》二集而刻印,取名《五良诗集》,项麒本人也著有《爱日斋稿》。


第二位进士是胡世宁(1469~1530),字永清,号静庵,谥端敏。胡世宁“祖讳崇,考讳瑢,俱赠吏部右侍郎”。后来,书香门第家道中落,只能以为农为生。胡世宁的少年时代,从小下地耕种,边读书边劳动。但他幼有大志,敬慕民族英雄于谦,以天下为己任。


明成化二十二年(1468),十八岁的胡世宁,卖草履入昌化县(今属临安市),得李主事赏识。于是,胡世宁在李主事家中悉心读书。是年即试昌化县学第一,选为昌化诸生。弘治五年(1492),浙江举乡试第二。翌年(1493),在池二十五岁时,殿试传胪,为二甲第一名,赐“进士出身”。


弘治八年(1495),胡世宁授德安府(今山东德州)推官期间,执法如山,不畏强暴,对弘治皇帝弟弟歧王府里仗势鱼肉人民的人,绳之以法。正德三年(1508),为广西太平知府。胡世宁主张民族团结,发展生产,安定边疆,传为佳话。正德七年(1512)胡世宁擢江西按察副使,发现宁王朱宸濠拥兵自重,称霸一方。胡世宁刚直不阿,为民请命,疏告宁王有异志。被奸党诬告,被捕入狱,谪戍辽东达数年。正德十四年(1519),宁王朱宸濠起兵谋反。同年,王阳明以提督南赣汀漳军务副都御史,巡抚江西,率军30万,直捣南昌,宁王朱宸濠兵败被擒。胡世宁才平反昭雪得以出狱。


正德十六年(1521),胡世宁在京师任右都御史。嘉靖七年(1528),胡世宁任兵部尚书。住职期间,提出富国强兵的《陈兵十年》和《边备三事》,使边境保持安宁,对明代的国防事业,作出了贡献。


嘉靖八年(1528),胡世宁因与权臣张璁、桂萼不合,称病辞官、改仕还乡时,嘉靖皇帝朱厚熜封赐甚厚,胡世宁坚辞。而以故乡杭州仁和连年受灾,请求减免税赋。嘉靖十年(1530)病逝杭州。享年六十有三。著有《胡端敏奏议》。


如今笕桥街道弄口梅家曲西南处,有个“池塘庙”,此庙原为“永惠祠”,祀明兵部尚书胡世宁,民国时俗称“祠堂庙”,今讹传为“池塘庙” 。可见胡世宁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四、清代的博学鸿儒


汪沆(1704-1784),字西颢(西灏)、师李,号槐堂(一作槐塘),世居笕桥横塘。博览群书,好实用之学,对农田、水利、边防、军政方面都有研究。写了《全闽采风录》、《蒙古民族略》、《皋亭琐事》,著有《槐堂诗文集》。


汪沆受业于杭州著名学者厉鹗。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厉鹗受聘来笕桥横塘汪舍亭家“坐馆”(家塾)。厉鹗在汪家“听雨楼”教书五年,教授汪家的两个孩子汪浦和汪沆。汪沆在《听雨楼集》说:“楼在厅偏东,余兄弟辈从随樊榭厉先生授经之地也。”历鹗离开横塘后,住城西寿安坊。汪沆和厉鹗师生关系很好,汪沆经常请厉鹗和其他文友来横塘汪沆的书房“小眠斋”来吟诗作画。乾隆十七年(1752),厉鹗病重,汪沆始终陪着。厉鹗卒后,汪沆整理《厉鹗文集》八卷面世。汪沆后来参与编纂清.乾隆《杭州府志》,成为杭州名士。


所谓“博学鸿儒”即为学问渊博、文辞清丽的秀士。唐宋不少社会名流,以此科及第入仕。它是制科的一种名目。清康熙十八年(1679)、乾隆二年(1737)又补试一次。清时,笕桥横塘汪沆入科,同时入科的有名人杭世骏、陈兆仑,厉鹗,袁枚等人。厉鹗和汪沆师生两人同时入科,传为佳话。


汪沆在《题晴江村图》诗中,道出了当时读书的情景:“我年才总角,读书在横塘。居民颇近古,村舍郁相望。言念暮春候,高原劫晴光。睍睆啼好鸟,沃若异柔桑。柴门当昼掩。雏燕飞低昂。此事手一卷,白日到羲皇。”汪沆《过横塘胡师张书斋题壁》诗云:“总角读书处,依然旧草堂。琴尊想遗迹,花木剩余香…..”汪沆对读书的依恋由此可见。


读书是古代笕桥横塘村人的一种风尚,此风一直延续至今。由于笕桥横塘一带,离城市较近,物产丰富,人幽地旷,读书氛围浓郁,民国时期,不少中高级学校纷纷落户笕桥横塘。使杭城东郊这个小小的村庄,成为人文荟萃之地。其中较著名的有:1913年的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29年的浙江省立杭州蚕桑科职业学校, 1927年的浙江大学农学院和1912年成立的浙江省第一个农业科学试验研究机构——浙江农事试验场。即今天的浙江省农科所均设在横塘,成为当时杭州名副其实的文教区。不过最有影响的当数1931年的中央航空学校,被誉为民国空军的“黄埔军校”。


“皋亭山下溯源头,笕水粼粼忆归游。风雨晦明谈旧话,神农之学耀千秋。”这是当年第三中山大学劳农学院(后称浙江大学农学院)校友杜修昌教授早年写下的《笕桥话归》诗句。笕桥横塘真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关注人文钱塘   关注钱塘人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