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庸政治学:百年间,内乱与少林同行

2016-07-30 叶克飞 黑江湖
圆音 |1993版《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剧照



百年间,少林与内乱同行
文 | 叶克飞



一    那些年读过的手抄本

在《射雕》和《神雕》时代,少林是一个隐形门派,几乎从未出现于江湖。 难道是金庸老爷子忘了这茬?最熟悉的最容易被忽视嘛。世上最杯具的事情,就是你就在我身边,我却从未留意你,所以少林不干了,咱在其他书里都是主角名角,怎么到了射雕三部曲这儿,剧情都掀过66.6666%了,咱还没啥机会上场呢。 好吧,上吧,《神雕》末尾,觉远露面,《倚天》开始,少林全面出击。 这一上场,糟糕了,露馅了,怪不得之前不出现呢,原来是出事了。 《倚天》一开始,郭襄江湖漂泊,到了少林寺,曾心想“少林寺向为天下武学之源,但华山两次论剑,怎地五绝之中并无少林寺高僧?难道寺中和尚自忖没有把握,生怕堕了威名,索性便不去与会?又难道众僧侣修为精湛,名心尽去,武功虽高,却不去和旁人争强赌胜?” 有怀疑是正常的,大家这不都觉得奇怪吗?好在,金庸老爷子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原来,少林经历了一次内乱,并导致分裂。 《倚天》开篇,昆仑三圣何足道跑上少林寺,天鸣禅师等人皆自叹不如,为少林挣回面子的居然是未学过武功的弟子觉远和少年张君宝。 大家一看,这可是好事啊,也是武侠小说里常用的桥段嘛:小同学真人不露相(最好还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备受歧视),暗地里苦练武功,在门派危难存亡之际,蹭一声跳出来,不计前嫌,力挽狂澜,旁边还有一个美貌小妹妹,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得如痴如醉,然后倾心爱上……书中也提到了,尽管现场没有美貌小妹妹,只有姐姐级的郭襄,但“达摩堂和罗汉堂众弟子均想,万料不到今日本寺遭逢危难,竟是由这个小厮出头赶走强敌,老方丈定有大大的赏赐,而授他内功拳法的师父,也自必盛蒙荣宠。” 可倒霉的张君宝同学,面对的是心禅堂老和尚的满脸怨毒。 老和尚不是埋怨张君宝抢了他们的风头,而是想起了前尘旧事。 觉远在藏经阁里读过不少书,看着老和尚如此怨毒,突然也想起了那些年自己读过的手抄本,还有里面记载的门户大事—— 话说七十多年前,那时候天鸣禅师还是个小和尚,少林的一把手是他的师祖苦乘禅师,这年中秋,大家没吃月饼没玩灯笼,而是进行了一年一度的达摩堂大校,考量弟子们的武功。弟子们忙活着爬旗杆呀、胸口碎大石呀,最后由达摩堂首座苦智禅师进行总结点评。说着说着,突然一个带发头陀站了出来,说“你苦智狗屁不通,竟然也能做少林寺的副职领导,太可耻啦”,大家习惯了参加和谐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突然听到有人发飙,立马个个虎躯一震,定睛看去,居然是“香积厨中灶下烧火的一个火工头陀”,这地位多低啊,打杂的勤务人员,而且还带发修行,这是传说中的临时工吧?一边是达摩堂首座,单位副职领导、班子成员,一边是临时工,傻瓜也知道怎么站队啊,于是大家纷纷及时表态,斥责火工头陀。谁知临时工依然不知好歹,说师父都狗屁不通,你们这群弟子更加不通,然后就开始动手,结果连败九人,而且绝不遵守点到为止的内部原则,出手狠辣,输了的不是断手就是断腿。 这下苦智可傻眼了,就问他武功跟谁学的,火工头陀说:“无人传过我武功,是我自己学的”,“原来这头陀在灶下烧火。监管香积厨的僧人性子极是暴躁,动不动提拳便打,他身有武功,出手自重。那火工头陀三年间给打得接连吐血三次,积怨之下,暗中便去偷学武功。少林寺弟子人人会武,要偷学拳招,机会良多。他既苦心孤诣,又有过人之智,二十余年间竟练成了极上乘的武功……这火工头陀生性阴鸷,直到自忖武功已胜过合寺僧众,这才在中秋大校之日出来显露身手。数十年来的郁积,使他恨上了全寺的僧侣,一出手竟然毫不容情。” 原来是受压迫的临时工起来反抗了,于是,分管领导苦智禅师亲自出马,打算摆平这一内部问题。苦智同志的策略是在业务上压倒对方,但同时手下留情,给足面子,以求消除隔阂,谁知道火工头陀会错了意,把苦智的停手罢斗当成了要取他小命,于是趁势而入,打死了苦智。后来,他还潜回寺中,把监管香积厨和平素和他有隙的五名僧人全部干掉。 一个临时工的冤屈,酿成了一场大政治事件,班子成员、副职领导苦智同志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而且,事情并未到此结束,火工头陀逃跑了,少林高手怎么也找不到他,“寺中高辈僧侣更为此事大起争执,互责互咎”,我说你这部门没带好队伍,你说他那部门没有及时把握员工情绪,政治思想工作不到位,他说我这部门危机处理能力不佳,没能及时解决问题,同一蓝天下是吵得一团糟的你我他……结果,更大的问题出现了——少林寺领导班子成员、罗汉堂首座苦慧禅师一怒而远走西域,开创了西域少林一派。 “经此一役,少林寺的武学竟尔中衰数十年。” 七十多年前,是什么时候?按《射雕》和《神雕》的情节推断,那时五绝要不就没出生,要不就还是个孩子,而到他们华山论剑时,少林仍在衰落期当中。 而这次分裂事件的发生,也导致了少林寺定下寺规,“凡是不得师授而自行偷学武功,发现后重则处死,轻则挑断全身筋脉,使之成为废人”,也正因此,心禅堂的老和尚要“修理”张君宝。 这个寺规,就是少林一派的魔咒,数十年来只触发过这么一次,却影响了少林此后数十年的走势。

二    政权分裂后的内部机制僵化

达摩堂首座苦智去世、罗汉堂首座苦慧远走西域,这都是对少林实力的重大打击。 可一个单位本来就免不了人才流动呀,有人退休有人跳槽有人挤破头想进来,这都是正常的。苦智去世了,大家很悲痛,但苦字辈高僧不止他一个,苦慧自立门户了,想必走的时候也带上了不少弟子,这个确实挺可怕,但也不至于伤筋动骨。真正把自己整成一幅衰样的,是少林自己的制度。 好的制度不是万能的,但坏的制度一定是万恶的,很不幸,因为一个临时工引发的危机,少林寺走上了矫枉过正的道路,选择了一个极坏的制度。 这条制度,便是“凡是不得师授而自行偷学武功,发现后重则处死,轻则挑断全身筋脉,使之成为废人”。 咱们先得看看这个制度是怎么出台的:它发生在火工头陀事件之后,是针对这一事件所进行的内部政策调整。换言之,这个制度的背后,是少林内部对这一事件的定性。 咋定性的呢?以后你们不准偷学武功了!偷学武功是万恶之源!你看这个火工头陀,偷学了武功,搞出这样的事情! 看明白没?少林的定性是:苦智之死,苦慧远走,内部分裂,罪魁祸首就是火工头陀。 这个结论本身也不能说错,火工头陀确实阴鸷可怕,因私怨而重伤甚至杀害同门更是极坏的行为,但少林该不该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少林内部在善后的过程中又有没有问题? 要知道,火工头陀之所以偷学武功,是因为监管香积厨的僧人性子暴躁,动不动就打人,火工头陀三年间被打得吐血三次,积怨之下,才去偷学,这说明少林的内部管理存在问题,一个中层干部竟如此不讲道理、动辄打人,迫害下属,却几年之内仍未被调整出中层岗位,起码分管领导就难辞其咎。 同时,这事儿也说明少林的内部选材机制有问题,火工头陀在偷学武功的情况下,竟然能击败达摩堂九大弟子,和达摩堂首座苦智缠斗,可见资质不错,起码超过了达摩堂的不少专业习武弟子,可这样的好苗子只能去厨房烧火,领导们都去干嘛了? 而且,书中提到“寺中高辈僧侣更为此事大起争执,互责互咎”,更暴露了少林的内部管理问题,出了事就互相推诿,你埋怨我我埋怨你,就没一个人肯站出来主动揽责,消除内部纷争,这样的组织形态是极其可怕的,都说少林和尚是有德高僧,但从这件事的处理上来看,这群人的档次真高不到哪里去。 当然,要说少林完全没在这事里吸取教训,完全没在内部进行整风,倒也未必,因为在一百六十年后,空闻掌权的少林寺召开屠狮大会,张无忌混入香积厨打杂,负责人就很和善,不但认为不该断了山下农民的生计,对张无忌也很客气。 但这些小改善,可补不上禁止偷学武功这一制度所造成的大窟窿。本来选材机制就有问题,把好苗子弄去烧火做饭,现在连自学成才的路子都彻底断了,你还给不给中下级弟子活路了? 这制度会导致什么后果?师父占据主导地位,他想教谁就教谁,如果他眼光不行,好苗子就会被耽误,如果他爱听奉承话,弟子们就得想办法拍马屁以求他垂青,如果他爱吃零食,弟子们每次下山都得去超市买点捎回来,如果他脾气臭,传功夫时没耐心,动不动就搧徒弟俩耳光,徒弟也不敢反抗,生怕失去练功资格,只能笑嘻嘻扮两面派…… 那位说了,这么推断也太夸张了,而且预设了“少林高僧能力和品德有缺陷”这一前提。很抱歉,当初,这群“少林高僧”在火工头陀事件上“互责互咎”,已经证明他们见识有限、私心甚重,他们确实是一群有缺陷的人。 这么一来,后果忒严重了,你少林还想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太难了,整个培养机制变成了一个逼迫弟子投机的过程,不把师父伺候好,就别想混出头。

三    内部机制僵化导致的政治路线问题

蝴蝶效应真是个有趣的东西,一个火工头陀的青春期逆反心理,本是偶然事件,谁知却掀起了轩然大波,先是导致了少林的分裂,政权分裂后,又以错误的制度来进行弥补,结果导致内部机制出现僵化,这一僵化不要紧,还出现了更大的问题——政治路线问题。 话说郭襄造访少林,和尚们不给女人进寺,还用上了下命令的口吻,郭襄那可是“小东邪”,不吃这套,便冷笑道:“少林寺的大和尚官派十足,官腔打得倒好听。请问各位大和尚做的是大宋皇帝的官儿呢,还是做蒙古皇帝的官?” 好尴尬呀好尴尬,少林寺是啥级别的单位?方丈是厅级还是副部级?看门口这几位算不算股长副股长?而最大的问题在于,“这时淮水以北,大宋国土均已沦陷,少林寺所在之地自也早该归蒙古管,只是蒙古大军连年进攻襄阳不克,忙于调兵遣将,也无余力来理会丛林寺观的事,因此少林寺一如其旧,与前并无不同。” 那位说了,这是少林的幸运啊,沦陷区里的一片净土,没错,是净土,但你不觉得碍眼吗?少林兼佛学与武学,以普度众生为己任,平时与世无争,但逢国难当头时,往往入世救人,可现在倒好了,“与前并无不同”! 要知道,与此同时,江湖第一大帮丐帮的精锐,都在襄阳城跟着郭靖夫妇抗敌,而在王重阳时代成功崛起的全真教也做着同样的事。要说实力,人才凋零的丐帮和一代不如一代的全真教,不见得强于少林,但他们都积极投身救国,与此相比,在沦陷区里悠哉悠哉的少林,实在太丢人了。 还有一个参照物是历史上的少林,书中提到,郭襄在少林寺前“瞥眼只见一块大碑上刻着唐太宗赐少林寺寺僧的御札,嘉许少林寺僧立功平乱。碑文中说唐太宗为秦王时,带兵讨伐王世充,少林寺和尚投军立功,最著者共一十三人。其中只昙宗一僧受封为大将军,其余十二僧不愿为官,唐太宗各赐紫罗袈裟一袭。” 这是当年少林的第一桶金,李世民的御札放在这个显眼位置,恰恰说明了少林此前的意识形态思路——积极入世、积极参政,以求得到执政者的信任,并借助这种信任推销自家的东西。说白了就是,当官的帮你吆喝两声,肯定比你挨家挨户敲门推销有效。 但必须知道留意的是,十三少林僧去帮秦王讨伐王世充,这是个什么性质?如果是帮助正统政权平叛,那少林的行为就是维稳,如果是参与两个平行政权的战争,那就是站队。当时天下大乱,李渊政权和王世充政权可谓是平行而立,尽管后世史书把秦王李世民带兵出征视为平乱,但那只是胜利者的说法罢了。 这也说明,当年少林的入世与参政其实是有选择性的:乱世才冒头,选择他们所看好的一方,积累政治资源,太平时期不出头,不担任政权的维稳工具。 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乱世出头,帮助一方,尽管存在投资失败的风险,但一来打着拯救黎民百姓的大义旗号,意识形态无风险,二来若是赌赢了,那就是曾经共患难,获胜者必然心存感激,获取利益也会更大。可太平世道出来参与维稳,那就免不了背上官府爪牙的名号,与世无争的思想理论基础就此被摧毁,即使能在既得利益者那里分一杯羹,也与付出的代价不符,又或者卷入政治斗争,那就更是得不偿失,武侠小说里因为卷入政治斗争而被灭掉的门派还少吗? 可如今的少林呢?他们对时局无动于衷,在沦陷区与外敌和平共处。可以说,经历了火工头陀事件的少林,不仅仅在武学上衰微,没有参加华山论剑,在政治上的风头也全面不敌全真教。 从《射雕》到《神雕》,在宗教信仰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教,该教既得到了南宋朝廷的信任,也因为丘处机曾经远走大漠,与成吉思汗亲切握手,一度得到蒙古政权的认可,可谓通吃。但全真教并没有因此而摇摆,反倒不失民族大义,坚决帮助郭靖镇守襄阳,抵御外侵。 要说此时的历史责任感,全真教实在比少林强得太多。 但凡事有利有弊,少林在外敌入侵时的龟缩,却也成了它在《倚天》时代重新成为武林第一大门派的基础。正因为没有参加战争,少林的实力得以保全,并借着其他门派损失惨重的契机,走上复兴道路。而在元朝建立后,少林也得到尊崇,重新赢得政治地位,在历史上,丘处机跟成吉思汗的亲切握手意味着全真教达到全盛,但在元宪宗时代,曾出现佛、道的“化胡经”之争,元朝持明显的袒护佛教立场,在那次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佛道大辩论中,少林长老福裕和全真教张志敬分别率队参加舌战,结果全真教惨败。 尽管,这条复兴之路走得不是那么有尊严。

四    必须改革,必须反省

《倚天》时代,武林有六大门派,少林武当为翘楚,峨眉昆仑次之,华山崆峒再次之。 值得一提的是,华山崆峒的来历没有明确指出,但武当峨眉和昆仑三大门派的创立,都与当年少林寺的一场聚会有关。 号称昆仑三圣的何足道在少林寺大显身手,后来回昆仑创建了昆仑派。而少年张君宝因为犯了“不得师授而自行偷学武功”的寺规,所以尽管大战何足道,力挽狂澜,帮少林挣足了面子,却不但得不到奖赏,还险些赔上未来人生,好在觉远带着他和郭襄逃走,并在圆寂前背出九阳真经,少年张君宝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终于成为了一代宗师张三丰,创建武当。至于郭襄,在少林走了一趟,也有幸听去了一部分九阳真经,借此创建峨眉。 如果说何足道的开宗立派无可避免,那么武当和峨眉的创立,无疑是少林自己惹的祸。 如果没有变态的寺规,少年张君宝就可以成为少林一派的复兴希望,而他的成功之路也会鼓励更多弟子积极研究武学,涌现更多擅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优秀弟子,促进少林武功的融会贯通、推陈出新,而少女郭襄也不会学到一部分九阳真经,得到创建峨眉的筹码。 一个错误的寺规,不但让自己衰落数十年,还制造了两个劲敌,尤其是武当,短短数十年间,已堪与少林比肩。 当然,少林自己也有收获,无色听去了一部分九阳真经,并将之用于少林武功。 不过从《倚天》中少林派的武功状况来看,少林的武学复兴,更多还是对原有武学体系的继承和发扬,比如空性的龙爪手等。 还是那七十二门绝技,还是一群和尚,怎么就悄然复兴了呢? 据我猜测,少林必然经历了一个痛定思痛的过程。 事实上,在火工头陀事件发生七十多年后,“不得师授而自行偷学武功”这条极其错误的寺规不但显示了极大危害性(武学衰落数十年),同时也已逐渐出现松动迹象。当张君宝跟何足道交手后,少林寺僧人大多认为张君宝将得到极大奖赏,几乎没人去想这个少年的武功从何而来,只有经历过当年火工头陀事件的心禅寺老僧对此纠结——七十年前,他还年轻,亲眼见证苦智之死,数十年来念念不忘,心中怨毒极盛。而在寺中已数十年的老员工觉远,也是通过在藏经阁读书才知道这一寺规。由此可见,寺规即使仍是一块铁板,也已锈迹斑斑。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火工头陀事件发生时,少林由苦字辈当家,而七十多年后的心禅堂七老则是当时的年轻弟子(按常理应比苦字辈低两辈),虽不知具体辈分,但高于方丈天鸣。而当时少林寺的领导班子,除了一把手天鸣外,达摩堂和罗汉堂分别由无色和无相二人担任首座,跟苦字辈当家的时代相比,你们发现了什么? 苦字辈时代,方丈是苦乘,达摩堂首座是苦智,罗汉堂首座是苦慧,班子成员都是苦字辈,七十多年后,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和辈分大变,天字辈的天鸣担任一把手,但两个副手都是低一辈的少壮派! 大凡一个稳定的单位,人员晋升都有一定规律,资历、年纪等都需要“搭配”,提拔新人当然很有必要,但如果出现一套领导班子的2/3席位属于少壮派的情况,那基本可以断定是“被动提拔”,证明单位有历史问题,在人才培养问题上存在一个极其糟糕的历史阶段。联想日后空闻掌权时代,除了“见闻智性”四大神僧外,还有多位空字辈高僧,可见天字辈人才已经极度凋零,没有合适人选能够担任达摩堂和罗汉堂的首座,以至于领导班子提前更新换代,早早提拔两位新人上位。 在这种状况下,少林已到了必须求变的边缘,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所以只要出现一个合适的契机,变革就无法阻挡。 另外,少壮派占据较大比重的领导班子,执政思路上往往也会较为开放和进取,虽然无相积极下令擒拿刚刚为少林立下大功的张君宝,面目颇为古板可憎,气度有限,但无色倒的确是个人物,他当年曾混迹江湖,豪放豁达,能与杨过相交,可见他不拘小节,有意放走觉远和张君宝,也证明他内心反感错误的寺规,更偏向于“以人为本”。 经历张君宝事件后,少林内部必然会开班子会议,探讨得失。这无疑会是一场关键会议,且极有可能以集体反省结束。 摆在少林领导班子面前的会议材料如下:1、少林武学极为衰落,人才青黄不接;2、外敌逐步强大,一个昆仑三圣何足道,年纪轻轻,名不见经传,就让少林的顶尖高手相形见绌,这样的外部威胁以后将越来越多;3、少林武学其实精深博大,还有极大的挖潜空间,一个没练过武功的老僧觉远,靠自身修习就学会了惊世骇俗的内功,一个少年张君宝,就可以单挑何足道,这么一映衬,目前的衰落就显得极为难堪;4、张君宝还是个孩子,并无劣迹,本来也没有报复少林的理由,现在因为违犯寺规而逃走了,以后会不会回来报复少林呢?好怕怕哦…… 面对这样的会议材料,心禅寺老僧固然还会嘴硬,认为自己干得对,但心胸开阔的掌门天鸣(他面对何足道时,虽自承武功不及,但言行表现可圈可点,极具高僧气度)、少壮派无色,恐怕都会想到这样的问题:博大精深的少林武学何以衰落如斯?咱们这代人算不算少林的罪人?如果没有这变态的寺规,张君宝会不会成为少林的希望? 反省,必须反省!少林必须要经历思想解放。 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有在反省及此后的变革,就不会有几十年后的四空(空见、空闻、空智和空性)时代。

五    空见,金书第一伪君子

在火工头陀事件发生一百多年后,少林终于复兴,进入“四空”时代,“见闻智性”四大神僧享誉江湖。这当然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此前各大门派积极投身救国,前仆后继,却挽救不了南宋灭亡的命运,而在沦陷区与元政府和平共处的少林却保存了实力,至于内因,当然少不了少林派的苦练内功,以及前文提到的思想解放。 如果用官方媒体的口吻来做报道,我们可以说“在这个复兴过程中,少林派涌现出了大批优秀人才,练成金刚不坏体的空见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但下一句并非“少林寺也在空见的带领下稳步前进,攀越高峰”,因为,空见早早离开了人世。 一个拥有金刚不坏之体的高手,怎么突然就离开人世了呢?有同学举手说:谢逊干的呗,嗯,但这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呢?背后又有些什么呢?咱们必须好好分析。 从业务角度来说,空见不仅是骨干,还堪称奇才,他练成了金刚不坏神功,谢逊在他面前简直不堪一击,而他的师弟空智只与范遥相若;从资历来说,他身死时已是白须白眉的老僧,年龄上应该比空闻、空智等人大上一截,在空字辈中是绝对的老资格;从性格上来说,他低调内敛,明明武功高绝,可在江湖上,“武功上的名气不及他师弟空智、空性”……这几方面一综合,就可看出,空见绝对是极佳的领导胚子。 后来的屠狮大会期间,少林的元老人物三渡出山,这三位老和尚也说了,“空见师侄德高艺深,我三人最为眷爱”,可见这位老兄已经获得元老的支持。如无意外,他必是少林掌门的人选。 既然是接班人大热门,那就应该爱惜羽毛,好好在办公室里指挥工作、积累经验,空见倒好,整天奔波在风大雨大的江湖第一线,这是为了什么? 为了普渡众生?没那么简单。空见这人,也远非想象中那么慈悲为怀、大公无私。 对于一个门派而言,如果想营造内部团结一致的氛围,避免窝里斗,最好的办法其实不是开大会振奋人心,也不是组织大家喊口号,而是制造一个外敌,让大家把心思都用在这个敌人身上,哪怕只是一个假想敌,历朝历代无不如此,甚至以此作为愚民政策。本来,最好的敌人应该是元朝,但咱们都知道,少林没有公开反元,唯一的“前科”就是多年前无色禅师参与杨过组织的奇袭,还没暴露身份。既然不跟官府对着干,他们就另找了一个敌人——明教,三渡作为少林上一代高僧,就曾经大战明教教主阳顶天,结果渡厄瞎了一只眼,就此结下深仇大恨。 三渡吃了大亏,便把人生希望都寄托在了空见身上,空见也的确争气,练成了金刚不坏之体,但一个好汉三个帮,三渡要把空见捧为掌门,要让他来承担荡平明教的重任,就得培育其势力,所以,成昆这样的成名高手要带艺投师,三渡就把这位高手转给了空见,让他做了空见的弟子而非师弟,也就是圆字辈的圆真。 成昆名气极大,武功极高,与其他三大神僧相若,他成为空见的弟子,无疑使得空见一系实力陡增。 但与成昆这样的野心家搭档,可不是什么一劳永逸的好事,成昆曾奸污徒弟谢逊的妻子,并杀其满门,坏事做绝,天理不容。起初空见并不知情,但随着谢逊以成昆之名疯狂杀人作案时,这事儿就瞒不住了,没办法,圆真向空见老实交代。 按理说,这事儿要问责的话,空见是半点责任没有,他现在虽然是圆真的直属领导,但坏事是圆真出家前干的。但作为现任领导,既然此事已经造成恶劣影响,那就得及时处理。 空见这位得道高僧,此后的举动很有意思。自家徒弟做出这种人神共愤的事情,导致谢逊到处杀人嫁祸,江湖大乱,他一没惩处圆真,二没公开真相,三没马上制止谢逊,而是选择暗地跟踪谢逊。 这是得道高僧还是岳不群?我宁愿相信后者多些。 那位说了,这是打算感化谢逊啊,别扯淡了,谢逊遭的是灭门惨案,你空见一句“网开一面”就算完了?最能证明空见没有诚意的是,他自始至终以第三方身份与谢逊交流,摆出一副调解的架势。那位说了,这有啥问题?问题可大了!你跟邻居闹纠纷,派出所警察来调解,说你就别计较了,吃点亏算了,然后你答应了,过几天才发现,这派出所警察居然是邻居家亲戚,你不觉得自己上当受骗被人家一家人合伙耍了? 不暴露自己与成昆的师徒关系,冒充客观第三方,空见这就是在耍弄谢逊。 再看看空见与谢逊的对话,实在恶心至极,他先说“你师父没脸见你。再说,谢居士,不是老衲小觑你,你便是见到了他,也是枉然”,换句话说就是“你武功不如人家,就没资格报仇”,然后又说“尊师酒后乱性,实非本意,何况他已深自忏悔,还望谢居士念着昔日师徒之情,网开一面”,换句话说就是“酒后可以强奸人,酒后可以杀人全家,只要事后忏悔”。 空见,是我眼中的金书第一伪君子,尤胜岳不群。 至于他和谢逊的赌约,更是毫无诚意,他说由谢逊打他十三拳,“倘若打伤了我,老衲便罢手不理此事,尊师自会出来见你。否则这场冤仇便此作罢如何”,且不说他有金刚不坏神功作为倚仗,关键是十三条人命的大事怎么如此儿戏?作为所谓的得道高僧,空见自始至终走的却是“谁拳头硬谁说话”的江湖路子。 说到底,空见还是在偏袒成昆。 为啥偏袒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徒呢?因为这个暴徒业务能力强呗,在江湖上路子又多,能帮得大忙。 那位说了,空见也算不错了,虽然偏袒成昆,但没有真正难为谢逊,要不然,以他的实力,完全可以秒杀谢逊啊!您放心,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 谢逊犯下不少血案,留下的名字都是成昆,要想让谢逊收手不干甚至吐露真相,还不暴露成昆的恶行,空见还真得费尽思量,决不能把谢逊惹毛了,怀柔是最好的办法,但又不能任由谢逊胡闹,尤其是他想暗算武当七侠的宋远桥,这事可决不能干,小宋同志背后是大名鼎鼎的武林泰斗张三丰,那可招惹不起,把事情闹大了,又一不小心掩盖不住,就成了两个门派之间的大事。 按理说,有金刚不坏神功护体的空见,被谢逊打个十几拳根本不算大问题,可谢逊也聪明,他见无法击垮空见,就假意寻死,引空见来救。空见能不救吗?这不是慈悲为怀的问题,而是谢逊一旦死了,之前他杀人嫁祸的事就死无对证,成昆估计就保不住,于是他立马上前施救,结果来不及运用神功,被谢逊一拳打在致命处。 大野心家最倒霉的事,就是在关键时刻遇上落井下石的另一个野心家,空见指望着成昆出现,可成昆却始终不露面——空见死了,对他而言百利而无一害,一来暴露了确实有人在背后嫁祸,并杀空见神僧灭口,二来也让他去了一个争权的大障碍。 那位说了,怎么是去了一个大障碍呢?空见若是接班,肯定会重用成昆,以他的资历、武功,肯定是圆字辈的顶尖人物,下一届接班人的候选,可空见一死,空闻接班,成昆地位就变了。 其实不然。一来,空见能力太强,武功修为太高,虽然年纪明显比空闻空智等人大一些,但高僧普遍能活,估计耗到成昆老掉牙了,他老人家还活得好好的,即使放权归隐做长老,也是一个掣肘,而且成昆要想夺权,在空闻手上夺,肯定比在空见手上夺容易得多。二来,空见一死,谢逊就跟少林有了不共戴天之仇,这么一来,成昆便和少林的众多元老彻底蹲在了一个战壕里,而且谁能拿下谢逊,就等于谁取得了最大政绩,等于成昆同志给自己建立了一个政绩目标。 所以,成昆才懒得出来呢!倒霉的是空见,伪君子野心家,错信另一个野心家,一朝把命丧。

六    摆在空闻面前的一个机会

在中国,大多数领导都是中庸的,要懂协调,要一碗水端平……至于能力如何,很多时候倒是其次。这种中国式官场生态,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势力均衡,但也容易导致僵化、抹杀个性。尤其是在错误的制度下,这种官场生态更容易暴露其弱点。 但反过来说,咱也不能因为这种官场生态容易导致僵化,就认为协调能力没用——除了少部分可宅在家里的创意工作外,只要涉及团队,就需要协调能力。 少林历任掌门,基本都是中庸的典型,白胡子白眉毛,不发火不随便说话,端平一碗水的能力强(这一点很容易让我想到电视剧和电影里的少林和尚,刚入寺时整天两手各提一桶水练功,不知二者是否有关联哈),空闻亦不例外。咱们前面说过,本来“见闻智性”四大神僧中,空见是接班人最大热门,但他死于谢逊之手,掌门之位便传到了空闻手上。 从当时形势来说,空闻无疑是最佳人选。四大神僧是空字辈的佼佼者,空见早逝,另外三人自然成了大热候选,但空性醉心武功,不通人情世故,空智虽然学了十一门少林绝技,跟历史上个人学习十二门绝艺的巅峰纪录十分接近,且以“智”著称,但个人形象不太好(“一脸的苦相,嘴角下垂”,以致颇精于风鉴相人之学的宋远桥心道:“常人生了空智大师这副容貌,若非短命,便是早遭横祸”),而且心胸狭窄,不太好相处(后文会重点叙述),所以这二位都不是合适人选。反观空闻,虽然没能像空见那样练成金刚不坏神功,也没有像空智那样修习十一门绝技,但内力修为极深,内功这事儿不但有助于武功,也有助于修身养性,而且他本来就在四大神僧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空见,资历也具备,加上书中曾指空见“武功上的名气不及他师弟空智、空性”,压根不提空闻,可见空闻也极为低调,一般而言,低调又有实力的人,往往因低调而随和,更易相处易沟通,也因实力而更易让人信服,天然就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这么一来,资历、业务能力和协调能力,领导的三大件一样不缺。书中还提到他“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更是“领导特质”之一。 结果并无意外,空闻成为了新一代的少林掌门。 但正像开头所说,中庸的领导往往容易导致内部僵化,空闻也不免如此。 空闻接手的少林,可算是一百五十年来最好的少林,正经历着复兴,从当年火工头陀事件导致的内部大分裂中艰难爬起,培育出一批顶尖高手,虽然练成金刚不坏神功的空见意外去世,但剩下的三大神僧都是顶级高手,比如空智就练成了十一门少林绝技,距离少林史上第一强者的十二门绝技纪录仅一步之遥,此外,空字辈还有一大批高手,联想数十年前天鸣禅师当家时,同辈乏人,被迫提拔少壮派无色、无相担纲左右手的窘迫局面,如今的小日子实在是太滋润了,何况,还有三渡这样的高手护法,而张三丰携张无忌上少林求九阳真经时,还提到空闻出来迎接时身边有多位老僧,资格比空闻更老,无疑也是护法级人物,可见少林整体实力之强。 基础这么好,空闻是不是很高兴?那是当然,但他也会有幸福的烦恼——基础这么好,那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呢?什么?啥都不用改进?那我要哭了,我的政绩从何而来? 明白了没?是个领导都需要政绩,接手一个烂摊子固然让人头痛,但也容易出成绩,接手一个大好局面,哪怕有一丝退步,也会被无限放大,咱们小学时考试,从30分进步到60分,总比95分进步到100分难,便是这道理。 作为一把手,空闻也需要政绩,对外,就是巩固第一门派的地位,净化武林(比如消灭明教),往大里说还有颠覆蒙古人政权(估计他没这胆子),对内,则需要将少林武学发扬光大。 少林的第一门派地位应该没什么问题,它拥有众多一流高手,其他任何门派在它面前都显得人单势孤,但有一座大山是他们无法绕过的,那就是张三丰——武当七侠再强,也只不过是七个人,架不住少林空字辈的群殴,从这一点来说,武当的底蕴当然比不上少林,但张三丰的泰山北斗地位却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如果空闻任期内能培养出一个超过张三丰的高手,那无疑是最大的政绩。 培养一个张三丰,那真是太难了,需要找一个好苗子,还需要师父教授得当,还需要因缘际会,还需要神功秘笈……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几乎不可能完成”,那意味着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至少,空闻曾经有这样一个机会。 不过,他错过了,只是不知道,后来的他有没有后悔,有没有希望这个机会重来,有没有希望“一万年”。 这个机会是张三丰带来的,少年张无忌受了玄冥神掌,体内寒毒难解,张三丰的九阳神功又所学不全,无奈之下,只能放下身段,带着张无忌前往少林求助,希望交流九阳神功,一方面救张无忌,另一方面也可共同参悟,来一场武林大融合。 空闻的说法是:“我少林派七十二项绝技,千百年来从无一名僧俗弟子能练到十二项以上。张真人所学自是冠绝古今,可是敝派只觉上代列位祖师传下来的武功太多,便是只学十分之一,也已极难。张真人再以一门神功和本派交换,虽然盛情可感,然于本派而言,却为多余”,换句话说,就是“我钱太多了,多到这辈子也用不完,所以这笔生意咱们也别做了”,这得有多短视啊!既然他们都认为张三丰的武功源出少林,那么怎可如此轻视九阳神功?七十二门绝技确实不少,但却没制造出张三丰这样的人物啊! 他接着还说了,“武当派武功,源出少林,今日若是双方交换武学,日后江湖上不明真相之人,便会说武当派固然祖述少林,但少林派却也从张真人手上得到了好处。小僧忝为少林掌门,这般的流言却是担代不起”,这句倒是说到了重点——迅速崛起的武当,已经使得少林感受到了巨大威胁,加上张三丰所谓的“少林弃徒”身份,后来张翠山等事件的风风雨雨,少林肯定憋了一肚子气,要不是碍于自家和对方的名门正派身份,恐怕早已彻底翻脸,加上这些大门派往往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主儿,怎么可能抛弃门户之见?空闻的气度,终是有限。而且,因为这门户之见,他对张无忌的性命安危也无动于衷,任张三丰百般哀求,“还望体念佛祖救世救人之心”,仍是不予理睬,可见良知也是大大有限。 张三丰的评价就很到位——他“心下暗暗叹息,想道:‘你身为武林第一大门派的掌门,号称四大神僧之一,却如此宥于门户之见,胸襟未免太狭。’”

七    空闻的作茧自缚

目光短视、心胸狭窄者,往往贪图小利,最终作茧自缚,空闻也不例外。到后来的屠狮大会时,张无忌曾在窗外偷听空闻与空智、圆真(即成昆)议事,这个小会议的内容很重要,关乎到屠狮大会的进程和少林的政治走向,所以可视为最高层决策会议,由参加人员来看,此时的少林格局极为微妙,权力核心已发生变化。 在围攻光明顶之前,少林的领导班子构成是由空闻主持大局,空智和空性为辅,但空性一心习武,不问世事,所以未能担任任何重要职司,所以只是挂名而已,空智则是名符其实的二把手,而到了屠狮大会时,空性已死,递补进入权力核心的却并非其他空字辈高手,而是圆字辈的弟子圆真。 这事儿其实很有意思,野心家圆真一直在暗地里培育自身势力,意图控制少林,进而成为武林霸主,但在少林内部,他毕竟只是一名圆字辈弟子,入门也晚,空字辈人才济济,论资历根本轮不到他上位,可他却偏偏成功进入少林的权力核心,这是为何? 这一来是因为空见的政治遗产,空见虽去世,但声望仍在,圆真作为其弟子,自然会被看高一线,何况这次屠狮大会主要是针对谢逊,圆真与他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是本次事件的主要经办人,担纲“屠狮大会筹委会主任”绝无问题,又有三渡撑腰,这些都是他立足少林权力核心的根本。而最关键的一点,是他成功利用了空智的心胸狭隘、睚眦必报,诱使他仇视明教,又利用他权力欲极重、想办大事搞政绩的心理,为其忙前跑后,赢取信任,被引为臂助,成功蹲在了一个战壕里(后文会专门分析空智)。 咱都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固的政治形态,其中一种模式就是副手分为两派,一把手在中间搞平衡,既不让你们好到同穿一条裤子、联手对付领导,也不让你们闹翻,逼着你们一吵架就跑来喊冤,突出领导重要性。可空智和圆真的结盟,却是任何一个一把手都不愿意看到的——俩副手联手了,一把手地位就会大大下降。 这次屠狮大会最高层决策会议,就充分暴露出空闻已被架空的实质。 书中提到,“三人商议如何接待宾客、如何抵挡敌人劫夺谢逊,又盘算各门派中有那些好手。圆真力图挑动各派互斗,待得数败俱伤之后,少林派再出而收卞庄刺虎之利,压服各派,名正言顺的掌管屠龙刀,杀了谢逊祭奠空见”,这架势哪里是名门正派开会,简直就是武林宵小耍阴谋,尤其是“挑动各派互斗”,这可是人道主义原则问题,其血腥程度与少林一贯宗旨完全不符。 面对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空闻的反应很有意思,他没有怒斥圆真,只是“力持郑重,既不愿多伤人命,得罪武林同道,又似乎对明教不敢轻侮”,不愿多伤人命是良心尚在,对明教不敢轻侮则是害怕,但作为堂堂掌门,在有人提出要篡改门派政治路线的情况下,居然不及时纠风,仍是一副商量姿态,实在显得窝囊。 此时的空智,则支持圆真,说“第一要紧之事,说来说去,还是如何迫使谢逊在端阳节前吐露屠龙刀所在,否则这次屠狮大会变得无声无息,反而折了本派的威望”,潜台词就是只要弄到屠龙刀,耍些龌龊手段也无妨,这种话出自所谓的高僧之口,实在让人难以想象,偏偏空闻的回应是“师弟所言极是。咱们须得在会中扬刀立威,说道这武林至尊的屠龙宝刀已归本派掌管,那时本派号令天下,那就莫敢不从了”。 真相暴露了!原来,空闻希望的就是“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这个武林第一大派在武功上压不过武当,参与围攻光明顶却无功而返,还欠下明教的恩情,在反元大业上也毫无建树,竟然沦落到打屠龙刀的主意,要靠一把刀号令江湖,这和那些为了夺刀你杀我我杀你的下三滥门派有何区别? 要是没有未泯的良心,要是没有明教的强大和曾经施恩,空闻还会干出些什么事情? 渴望通过屠龙刀来号令江湖,无疑是利欲熏心,进而引狼入室,作茧自缚,此后,空闻被圆真势力劫持,险些葬送少林基业,实属必然。

八   史上第一小心眼高僧

四大神僧中,最不讨人喜欢的恐怕就是空智,因为他心胸狭窄、睚眦必报。 其实,这四位老兄都不怎么样,让我总结的话,就是伪君子空见、庸人空闻、小心眼空智和浑人空性。 有趣的是,现实中大多数单位里若有这四位存在,大多数人最反感的都会是小心眼空智——原因很简单,大多数人无法分辨伪君子和真君子,而庸人虽然庸碌无为,但对大家没啥威胁,很多时候反倒会渔翁得利,成为提拔对象,至于浑人,大家都知道他浑,自然不会闲着没事去招惹,而且浑人有啥说啥,也好对付,最怕的就是小心眼,不知道自己哪句话说错了就把人得罪了,过了三年五载人家还记得,这种人怎么相处嘛! 跟空智打交道,实在是太难了。他心胸狭窄,偏又自以为是,对自己名字里的“智”字极为自得,却极容易糊弄——这样的人其实是组织里的毒瘤,很容易被得罪,很容易忌恨人,也很容易被挑拨…… 那位说了,空智名字里有个“智”字,也以智著称,咋就成了自以为是、容易糊弄呢? 真抱歉,这位高僧确实有心眼,但都是小心眼,他要是一思考,上帝立马发笑。 在整部倚天里,他所谓的“智”,全是纠结于一些旁枝末节,比如在张三丰百岁寿宴上公然挑战张三丰,大家一听,个个精神大振,心想你空智真牛啊,主动叫阵,结果空智接着说“张真人武功盖世,天下无敌,我少林三僧自非张真人对手。但实逼处此,贵我两派的纠葛,若不各凭武功一判强弱,总是难解。我师兄弟三人不自量力,要联手请张真人赐教。张真人高着我们两辈,倘若以一对一,那是对张真人太过不敬了”,原来是要三打一。 最让人泛恶心的其实是那句“张真人高着我们两辈”,后来张三丰带着张无忌上少林求九阳真经救命时,也是他空智,对张三丰的师父觉远毫不恭敬,对张三丰也百般刁难,对张无忌的性命安危也无视,压根就不尊老爱幼。 在场众人都看得清楚明白,心想“你话倒说得好听,却原来是要以三敌一”,高僧不要脸,真是挡也挡不住。 俞莲舟针锋相对,提出武当六侠对少林十二僧(三空加上九名弟子),小心眼空智一听就不乐意了,因为自己那九名弟子水平不咋地,这就等于武当六侠对少林三空,你武当想以多打少啊?那可不行! 看到没?只准自己以多打少,人家想来个“变相以多打少”都不行!高僧的强盗逻辑,不服都不行!而且,按照实力推论,武当六侠对少林十二僧,其实也是平手之数,因为九名弟子都是圆字辈,武功并不弱,当年三个圆字辈弟子缠斗张翠山也纠缠良久,算下来武当派这个提议只是略占便宜,可空智就像市场买菜一般,总觉得自己少拿了两根葱是原则性问题,坚决不同意。后来武当又提出六战定胜负,空智还是嚷嚷“不妥不妥”,“但何以不妥,却又难以明言”,摆明是耍赖,结果被张松溪揶揄,说“三位向家师叫阵,说是要以三对一。待得我们要以六人对少林派十二位高僧,空智大师却又要单打独斗。我们答允单打独斗,大师却又说不妥。这样罢,便由晚辈一人斗一斗少林三大神僧,这样总是妥当了罢?三位将晚辈一举击毙,便算是少林派胜了,这样岂不爽快?” 挖苦得好啊,对空智这种人,必须直接揭其画皮。 还有一次,彻底暴露了他的无智。那是屠狮大会上,少林和明教吵架,空智拿旧账说事儿,表示当初明教把他们囚于万安寺,还在少林寺的十六尊罗汉像的背上刻上“先诛少林,再灭武当,惟我明教,武林称王”,侮辱他们少林。本来这事儿其实是赵敏带人干的,空智被成昆所骗,以为万安寺之事是明教与赵敏联手做戏,便将此事也推到明教身上。可老兄,拜托你没事找事的时候也考虑下逻辑,别太对不起你名字里的“智”字,杨逍当场就反驳了,“空智大师的话,可让我们不懂了。敝教张教主是武当弟子张五侠的公子,江湖上尽人皆知。我们就算再狂妄万倍,也决不敢辱及教主的先人。张教主自己,又怎会刻甚么‘再灭武当’的字样?方丈大师与空智大师乃有德高僧,岂能于其中这小小道理也不明白?在下相信决无其事。” 说话不经大脑的空智,立刻为之语塞,是啊,明教里哪位有胆子写“再灭武当”,你有德高僧连这都搞不明白? 如果仅是在这些旁枝末节上扯皮计较,那顶多说他不像高僧像斤斤计较的小贩,咱挖苦几句就算了,但他的自以为是,不但导致自己被成昆糊弄、挑拨,还险些给少林带来一场大祸。

九    利欲熏心的空智导致少林最大危机

空智此人,无智可言,却偏偏是才疏志大的典型,极有野心,又终被野心所误。 早年,空见被元老们一致看好,结果早逝,空闻则凭借其中庸姿态获得垂青,而空智在这次接班人之争中失败,资历不如空闻固然是一个原因,个人形象和气度也是重要因素,即使他的“智”名副其实,也更像师爷而非县官,更别说他压根对不起这个“智”字了。 在未获得接班人资格的情况下,空智专注于业务,苦练武功,练成了十一门少林绝技,距离历史最高纪录的十二门仅一步之遥,堪称少林史上的奇才之一。 业务上的突飞猛进,也使得空智开始有了更多的想法,即使无法从空闻手中夺得掌门之位,但大可以像当年全真教的丘处机那般,做本门中名气最大、势力最强的人,培养下代接班人。所以,空智闹得挺欢。 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一役,少林由空智带队,其实就颇有玄机。此次六大派精锐尽出,而且多由掌门亲自带队,如峨眉灭绝、昆仑何太冲、华山鲜于通,至于崆峒,咱们已经分析过,掌门就在出席的崆峒五老之中,最有可能的就是老大关能,少林和武当是仅有的例外。尽管这之中不排除少林和武当这两大门派自重身份,把一把手留在家里的因素,但毕竟武当的名义掌门张三丰年事已高,不问世事,由代理掌门事务多年的宋远桥带队理所当然。而且,除了掌门之外,各派其他高手也基本倾巢出动,比如峨眉的静玄静虚、昆仑的班淑娴、华山高矮二老、崆峒五老等,武当六侠除了瘫痪的俞岱岩外,其他五侠也都到场。相比之下,少林雪藏掌门空闻,无疑显得有些托大。 这里面自然有玄机,空闻和空智二人在政治导向上应该不存在差异,都希望击垮明教,以获取最大政绩,但空智野心更大,要求更为迫切,他更希望成为此次项目的带头人物,以奠定不世之功,所以在出发前必然会力主自己带队,说些“请领导留守大本营坐镇指挥,我负责第一线工作”之类的话,而空闻的中庸性格则决定了他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太过坚持,为了不伤和气,他会选择留守,由空智带队。 但很遗憾的是,空智把事情办砸了,张无忌在紧急关头力挽狂澜,使得六大派无功而返,更糟糕的是,在返程中,六大派遭到赵敏人马的伏击,悉数被擒,少林损失尤其严重,第三把手空性阵亡。“更糟糕”之后还有“最糟糕”,因为空智等人被擒,加上有空相等内奸存在,少林的大本营都被人端了,空闻等人全都被抓去了万安寺。 这事儿当然不能全怪空智,赵敏的出现是个意外,空相等人潜伏的日子也很久了。但作为本次围攻光明顶的现场总指挥,少林出访团的带队者,他肯定还是要承担部分领导责任。 按理说,出了这事儿之后,空智应该低调点,但对于权力的渴望,使他满脑子想三想四,而明教在反元事业上的轰轰烈烈,少林的风头明显被压制,小心眼如空智,肯定会对此十分不满,于是,他策划了下一次大事件——屠狮大会。 很可惜,这次又搞砸了,而且不但搞砸了,还出大事了。 屠狮大会的引子是谢逊,少林拿到了这张牌,就打出了为空见和众多武林人士报仇的旗号,虽然看似名正言顺,还充满了正义感,但实则以利为先,意在屠龙刀,以号令武林。 可是螳螂捕蝉,却不知黄雀在后,自以为得志的空智,却被圆真算计了,屠狮大会险些成了圆真一党的谋逆大会,空闻被挟持,还险些丧生。 但这事本可避免,只要空智不是那么利欲熏心,只要他不是那么容易被挑拨(圆真所谓的“明教与赵敏联手算计六大派”的谣言,实则漏洞极多,若真是有“智”之人,细想一下便会有许多疑点,自会慎重处理)…… 每次在报纸上读到街头诈骗事件,慨叹骗子无良的同时,我也会慨叹被骗者的贪欲,其实若减低贪欲,很多骗案都可避免。可悲的是,许多人并不明白贪欲会影响分辨力。同样,许多人在工作中都抱怨单位不公,自己资历老能力不差却上不了位,可却忽视了自己内心的贪欲——如果你对工作的处理、对人际关系的维系都充满功利性,那你确实不配拥有成功。 空智无疑是个例子。 空闻被圆真一党挟持后,空智投鼠忌器,勉强主持屠狮大会。要不是赵敏及时识穿阴谋,张无忌力挽狂澜,洪水旗和厚土旗及时施救,少林难逃被颠覆,少林寺难逃被烧毁,空闻难逃被烧焦…… 经历此事后的空智,必然会遭受问责,他在少林的政治生命也会基本结束。



醒目:自即日起,叶克飞先生《金庸政治学》以专栏形式刊载于本公众号黑江湖,敬请关注,过往文章可在历史消息内查询,或至主页面下方“说书”频道。如有意购买纸质图书者,可于当当、京东等地购买,支持正版。
END
说书频道 | 栏目@叶克飞 | 作者来自网络 | 图片开屏·小黑 | 责编



黑江湖微信:heijianghu121信箱:123953896@qq.com
黑江湖,最古风,新武侠由开屏影视工作室独家创立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