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参与式工坊记录,主题是如何做课程设计,要不要?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发展共学 Author 张婷婷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发展共学」(ID:Ais_Renleixue),后花园经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原公号联系。
编者按:
本篇文章是张婷婷在参加完由善导专业协作者Heaven所带领的「课程发展」工作坊之后,写下的流程记录。
如婷婷所说,这篇文章,会让你 ——
看到常规的参与式工作坊如何进行
体验设计/多人设计工作坊/课程的过程
打开给学生做垃圾减量课程设计的脑洞
学些协作的技巧工具及其背后的理念,如厘清目标、三分之一定律
还有一个小视频,让你走进协作
这是一份参与式工作坊的记录。主题是 如何集众所思设计/发展自己的课程 伙伴看到,说是干货,可分享出来,但我一直认为这只是记录,不算创作。
记录按时间线进行,呈现了现场每个环节,一些协作要点及个人观察思考。发出来试水,有用否,以后发不发这类,你说的算~
好的课程,设计很关键
那么如何设计一个好的课程?
还能集众所思,而非孤军作战
工坊信息 主题:如何集众所思设计和发展自己的课程 时间:4小时 协作者:heaven 善导联合创始人 主办单位:国际公益学院 (CGPI) 参与者:20-25人 流程 1400-1430 相互认识,厘清期望/议程 1430-1730 确定主题,厘清信息,目标/流程共创 1730-1800 反馈,设计框架思考 |
环节一: 开场 1400-1430
1.1 热身、相互认识 10-15m
方式:每人选择1-2张(提前)摆放在场地后面桌子上的各类卡片,选好后拿着在房间里自由走动,听到协作者铃声后停下来,就近两人/多人结对,介绍自己,为何选卡以及为何来这等等。
一般而言,参与式工作坊的人数15-25人为宜,中间会留出大片场地作为活动空间,凳子围圈摆放,一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彼此,二是表达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开场方式和话题可以随便设计,达到热身和参与者开始交流的目的即可。
1.2 分享期待 5-10m
方式:热身结束,大家围站成一圈,协作者让大家想想自己参加此次活动的期待,想到就从圈围跨一步站到中间说出来,与这个期待相同的可站出来响应,然后站回去,依次轮流,直到没有人想到新的期待。
大家提到的期待,有学习课程设计,自己做了课程想要优化,学习参与和互动方法,想知道课程讲者的角色是什么,见老友等。协作者可追问或回应说者,让参与者表达不清楚的期待变得明晰。
1.3 预期管理 5-10m
方式:通过澄清此次工作坊主题/目的,互动问答来回应参与者预期。
此次工坊定位:
-用参与式方法做课程设计
-推动参与者的参与
-关注思维训练的过程,不是方法和工具学习
-通过共创过程相互激发收获和启发
进行预期管理,是为了让参与者知道这次工作坊可能回应大家的哪些期待,哪些期待回应不了,以聚焦主题。而之前从热身到预期管理的设计,则是每个参与式工作坊的常规动作,为后面主体内容做好铺垫。
环节二:主体内容 1430-1730
是明确参与者在一起做什么(目标),怎么做和去做的过程。
2.1 确定主题 30m
决定选哪个主题进行3小时(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定,时长短环节少会更容易handle一些)课程/工作坊设计
方式:头脑风暴,每个人分享介绍1个自己关注和想要开发的课程主题、简单背景原因和针对人群。协作者记录在大白板上,然后让参与者投票,每人三票,最好是‘无干扰式’投票,票数最多的主题胜出。
大家列出的主题有:慈善的伦理、厕所文化、怎么做农村社区组织、公益的本质、行动者怎么生产知识、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科普、给农村小学生做垃圾减量课、公益入门第一课等,最后如何给农村小学生上垃圾减量课以11票胜出。
2.2 出题人(题主)准备课程基本信息 15m
方式:协作者和题主做准备信息(课程主题、目标、对象等),同时参与者组成4-5人小组,聊关于自己做课程的经验、困扰、及可以给课题做贡献的地方,也是推动小组成员间的熟悉、破冰。
2.3 厘清信息,明确目标 20-30m
方式:参与者和协作者对提出分享的课程信息进行提问,如对象的需求,过去的课程的经验、经费和培训人员、参加的相关人员等等,以深入了解课程设计的背景细节,也促进题主思考,进一步厘清课程目标及可行性。经过议论讨论后,课程目标具体明确为下图内容。
2.3 小组工作-共创和产出课程设计 50m
方式:协作者给出小组工作指令,各小组根据题主提供的信息,完成课程方案设计,并引入课程设计工具框,让参与者使用工具框完成:1)目标分解-20m;及2)目标分解后,进行每个分目标的协作和内容设计-20m。
课程设计工具框
由横向的个人发展(知识态度能力)/社区发展(关系和参与程度)/议题(行动改变)推动的三栏和纵向的时间流程线组成,用于帮助我们思考和分解目标。
以某共创课程设计为例的课程目标分解图
各小组讨论进行目标分解,根据分解后的目标,进行内容及协作方式设计。在每个环节/小目标中,思考自己可以做什么,可以贡献什么经验,时间安排及协作方式等,各自写在小卡片上,然后组内讨论进行合并选择最优的内容和方式,粘贴到对应的分目标/环节中。任务完成后,每个小组会共创出各自的课程方案。
2.4 小组展示、分享交流 每组3-5分钟
虽然各小组面对的是同样的课程目标,但是由于小组内人员、经验、关注点不同,最后产出的课程方案也各有特色,给题主和每个参与者都开了很多脑洞。比如:
小组1:全程3小时户外活动。
整体设计是通过去村里走访体验,让家关注到身边无处不在的垃圾;再回到课堂看动画片或视频了解垃圾的危害;再进行减量方法讲解和户外减量实践比赛,通过提升学习的趣味和实践性来倒逼学生关注垃圾的意识培养。
小组2:更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第一步,通过让学生分享你吃过的包装最复杂的零食是什么,来破冰和加深对彼此理解;
第二步,通过去户外寻找自己认为的垃圾,进行交流分享,为什么觉得它是垃圾,有什么危害;
第三步,给大家布置家庭作业任务,记录和观察一天当中自己和家庭的垃圾产生过程,再带回课上来讨论,以促进大家关注和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
第四步,让学生自己头脑风暴自己产出减量方法,还可以用戏剧的方式表演出来。
整个过程,协作者会有意识地去发现活跃的孩子,相信他们的智慧,进行挖掘和激励,让积极的孩子有兴趣带动更多人参与。也通过教师倾听孩子的表达,转变观念,推动师生平等交流。
环节三:收尾结束 1730-1800
方式:参与者反馈分享,在各小组间进行交流,提炼参与其中的收获和疑惑,协作者进行回应和补充协作知识/信息。
3.1 参与者反馈:收获和问题
伙伴认为目标分解工具很好,可以在日后的课程设计中应用;也有伙伴问到,如原理性问题,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工具框架?如协作质量问题,参与者有不同的预期怎么办?等等。
3.2 协作者的回应补充:
- 课程设计的重点:
关键是厘清目标,知道目标在哪里,如此,选择或用什么方法本身就不是那么需要重点思考的了。所以具体操作时,最费时和最大的精力是放在前期厘清信息背景(事实性的、感受性的)的地方,目标厘清了,后面目标拆解和流程设计,会轻松容易很多。
图:课程设计前期需要厘清的信息
-为什么选择这个目标拆解框架而不是其它?
这是在做流动人口项目时发现的,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课程和目标内容,转换词语变成不同的表。引入这个框架,重在思维。是希望引发大家做设计时不要只是想着活动本身,在更大的目标、行动和社区关系改善的推动上可以多走一步,做一步要脚踏实地,但对目标的想象,可考虑到三步之外,没有想象不会有突破。
-参与者需求、预期不一样,怎么办?
不同人的预期不一样,这是常态。协作者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跟如何理解协作者的角色有关。协作者不是权威不是专家,是促进大家共创,对需求进行管理,去创造参与者相互学习,经验共享的角色。学习的质量好坏,跟参与者个人、参与的同伴、协作者都有关系,各占贡献的三分之一(协作三分之一定律)。
-一些注意和提醒:
如课程设计时要考虑到不同环节之间如何衔接,即前面的环节怎么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如需要集体画画是否有前期预热,做戏剧的话是否前面有活动帮助肢体打开等等,这些都需要设计,要系统的考虑。
也要注意不同参与者的学习习惯和需要,如有的是通过动作、通过听、通过行动来学习。所以设计时也要考虑动静相宜、活动形式更加多元化等。
3.2 结束
方式:站成一个圈,每人说一二个关键词,分享参与感受。
大家提到的收获,如共创,有共鸣,目标清晰;三分之一定律;协作者要放下自己,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不是什么都能回应的;过程目标更重要;目标拆解等。结束方式可以很多变,这只是比较简单的一种。
个人坊后观察思考
观察协作者:
娴熟、温和沉静、耐心倾听,对现场状况应对自如,控场力高,善于把参与者的问题又抛回来,以此激发不同参与者的经验。 道先于术,在术中悟道,更看重协作的底层理念,引入工具而不工具化。
协作能力的训练,是个技术活,需要紧密结合实践,注重对每一次协作的反思,从反思中学习,除了实践,也要补充协作理论(参与式发展、成长学习等),进行心性修养,通过如正念、瑜伽、坐禅、户外等。
观察参与者:
大多数参与者,不太有参与式协作体验的经历,对这种形式的反应还不错,但未来是否能够在各自工作中结合应用,还很难说。相比线下工作坊,因线下的成本考虑及线上学习课程的增多,大家对如何做好线上参与式协作似乎更感谢兴趣。
观察自己:
参加这个工作坊,是带着会友和发现有趣的伙伴的目的而来。但参与过程,也收获了很多,比如协作学习的三分之一定律,是一个很有力的解释协作者角色的方式;比如完成这份记录,分享给想知道怎么做课程/参与式课程设计的伙伴,大家跟着这个流程,用用这个工具,获许会开拓课程设计的思路;也想重申——课程设计更为关键的还是在于前期目标识别和确定,再目标不清的情况下,不要着急设计流程。协作是心脑身的结合,需要不断实践,反思,修心修性。
我也时常发现无论多好的协作,总有参与者参与热情和程度不一的时候。不能全程投入,会不耐烦和开小差,我也常常如此,尤其在小组分组讨论一起做任务的时候。原因我分析可能有以下几点:
讨论的议题自己不是特别感兴趣;
组内伙伴讨论的动力和积极性不高时,会影响自己的能量,懒得去推动讨论;
知道这只是模拟和练习,不是真的,不想太费心;
工作坊的设计和协作水平确实不怎么样;
对参与者水平/一些不同意见的不满,不想参与。
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我们难以控制,缺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参与度来推动外部条件改善,比如转换角色,主动担当「组内协作者」,积极推动小组讨论,提升组内能量。
去做一个积极的激发能量的协作式参与者,而不是一个顺应环境的参与者。公益如此,发展工作也是如此。
最后奉上一个小视频,关于什么是「协作」,也是我们常听到的引导(facilitation)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1303p6zv9w&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来自网络,感谢提供者。
感谢善导的heaven、主办方、以及所有参与者。
更多相关文章,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协作者后花园「思想者」系列。
文字:张婷婷
编辑:粽子
「协作者后花园」是「善导公益发展」(微信ID:v-bus1205)开辟的一片属于协作者的园地。在这里,我们不会有太多关于协作课程的招募信息,而是透过分享活跃在不同领域的协作者的行动、思想和理念,推动协作者社群的发展。
我们希望这片园地是属于所有协作者的,每个人都有参与到其中的方法和可能性,所以欢迎来稿(联系微信人格号vbusvbus)、留言或其他方式与我们互动,我们一起共创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思考、经验及知识交流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