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不同能力者一起创意玩绘本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三粒豆 Author 周娅



写在前面的话:

步入寒冷时节,却将炎炎夏日开展的工作坊细致记录下来,不是因为工作坊的带领过程有多么难忘,而是围绕着这场工作坊的服务的对象、活动目标,以及究竟该如何设计和带领活动,我们真的很用心地去思考过。非常希望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学习和收获不仅仅属于我们,也属于愿意走到不同能力者们前的每一位朋友。


图1:活动现场,站着讲故事


今年早早在5月份的时候,老友兼主办方就问起我,有没兴趣在合意艺术节上,与不同能力者们来一场“创意玩绘本工作坊”。懂我的人都知道,这对我来说有多大的诱惑。


“合意·广州融合艺术节”,到今年应该已经是第三次了,艺术节希冀通过艺术体验、议题讨论、影像展示等不同方式连接残障群体与公众,深入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认识形态,沟通协作以及宏观性地去发展探讨。历年艺术节的常客也是我的老师们,也纷纷在今年推出吸睛十足的工作坊,有Danny的“手语X形体剧场工作坊”,丸仔的“共生舞创作表演工作坊”,阿存的“音乐创作表演工作坊”,还有各种扎根不同领域的小伙伴们也都带着各自的积累到来,内心默念,来艺术节打卡根本就是老友聚会的节奏。而另一个更大的诱惑在于,我们都期待这一次的“创意玩绘本工作坊”打破报名的限定条件,各类人士统统欢迎,不论性别、年龄,或你的不凡能力——这在挑战着我过往的活动带领经验,而我又是多么愿意经由这种新的交集、经历去走近不同的你们。


图2:活动现场,坐着讲故事


今年合意艺术节的主题是“距离”,他们的口号是:请别客气!让我试多一些!合意如是说:“我们认为距离是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而‘客气’是人们生活里对不是很亲近的人最常见的表现。如果把客气的心态放置在残障与非残障两个群体之间,会引申到更具体的,例如残障人士因为觉得跟非残障人士有距离不好拒绝对方过度的热情,或不敢表达内心的不适;非残障人士也同样不敢把同等的要求、口吻对待残障人士,这里面形成了人与人之间认知的鸿沟。我们想用‘请别客气,让我多试一些’这句话试图让人与人之间的表达可以更放心、更直接,而且带有学习、行动、促进的意味,形成一个真正互相理解、尊重的美好社会。”


图3:教研团队有:Yoga(左二)、涓涓(左三)、夏天(左四)、周娅(右三),大燕(飞走了)。摄影记录:永平(右二)。


接下工作坊后我的第一个准备工作,就是跑到三粒豆小田地的群里拉一个教研队伍出来。这么些年来三粒豆豆们在各自领域都有不同的学习和经验,当我们面对挑战和考验时,总能在这里得到各种相互间的支持,不论是情感上,还是技术与人力层面。于是紧接着我们的教研会议就如期举行了。


在我看来工作坊的协作层面其实分为好几个部分:一方面是工作坊现场的带领,由于开放报名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工作坊的设计与带领需要用心考虑如何让各种不同能力者能够真正实现“参与”、“创意”;另一个方面是,我非常需要具备相关经验的Co-facilitetors能够进入到工作坊现场的各个小组,全程得以更为细致地观察参与者的状态并随机做出相应调整,给与反馈;最后,我把大家的共同研课、备课看作是三粒豆豆们共同成长、相互学习的机会,希望透过大家一起工作的这段经历,为我们每个人提供更多为不同群体服务的能力。我很希望待我们一起带过这次工作坊后,我们教研小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能独立的去开展绘本活动,就像种子一样。


图4:嗯,大燕在这里


我们教研团队中的游戏治疗师夏天,曾在启智服务智障、唐氏和自闭症群体,和他们一起参与游戏、舞蹈活动。热衷戏剧的Yoga在少年宫担任特教教师,带领大约二年级的自闭症孩子时,她发现孩子们对音乐很有感觉,作为教师需要用到一些技巧来安抚他们的情绪,在课堂活动中为孩子们营造安全的氛围与环境很重要。女皮匠大燕给自闭症群体带领过亲子手工课,她的经历告诉她,指令明确,保持眼神接触有多重要。绘本达人涓涓,近几年来一直专注于绘本阅读与写作的推广运用。还有来到现场协助我们备课的旺丁,给我们具体介绍了各种不同能力者的状况,也分享了他的观察:很难找到通用的方式来运用于每个人,但相信环境的改变能带来人的改变。


图5:小组活动进行中


在设计工作坊这个事情上,遇到挑战总会让人小小激动却又兴奋不已,然后我们发现挑战还真是一个接一个朝我们涌来。我们的第一个挑战,来自于报名的开放性,所以我们没法事先观察和了解我们的活动对象,没有前期沟通,所有的认识只能发生在活动现场;第二个挑战来自于报名人群的多元,果然,成人与孩子,残障与非残障的朋友都有,并且基于活动现场的状况,随时可能有人加入或者离开,也就是说参与人群可能呈流动的状态;第三个问题就是场地了,商场地下一层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人群的流动性以及周边环境可能带来的干扰几乎都是不可控的。而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三个半小时的工作坊,必须要照顾低龄和部分残障朋友,预估他们保持持续参与、投入可能面临的风险。


图6:小组声音游戏进行中


共同研课最迷人的瞬间,在于当大家集体处于卡壳状态时,却能在东拉西扯,甚至看似无意义的闲聊中,突然灵光闪现,一个好点子居然就被捕捉到了,于是一群人拍着桌子,画着图,不过某位伙伴上个厕所的功夫,我们就确定了整个工作坊的定位,还拉了整体框架出来。我必须把我们的考量记录下来:


首先,这应该是一个注重参与的工作坊每个参与者都能将自己的“创意”实实在在呈现出来,而在每个人不同的表达和呈现中,让我们真正看到个体的独立存在,如此鲜活、特别、有个性。但同时又要考虑到参与者的身体状况,所以要避免身体动作幅度比较大的活动。

图7:用身体画圆进行中


其次,必须要考虑到人员流动的影响,所以工作坊的设计并不特别强调整体的结构性,方便经过的人士随时加入,也方便精力有限的参与者随时离场。于是我们仅选择了三本绘本来和大家一起玩创意:《晚安猫头鹰》、《有麻烦了》、《赶牛车的人》。三本绘本构成相互独立的三个环节,有节奏与声音游戏;有形状游戏和图像故事接龙;还有身体动作和集体写作。图像化及故事性的强弱我们选择做适当的平衡,以照顾不同人群。例如,对于听障群体来说,前两本绘本即使没有配备手语翻译,也完全不影响他们通过看图完成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对于自闭症群体来说这两本书同样难度也较为适当;而对于故事性很强的绘本例如《赶牛车的人》,抛弃所有的讲故事技巧,换之以诗歌朗读,那么对于视障的朋友来说同样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静下来去享受一个好故事。虽然看似每个绘本的创意体验活动相互独立,却又能通过最后的Ending设计把所有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图8:你们玩的开心就好


再次,针对现场开放的场地和环境所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尽量对空间及出入口进行围蔽,也将每个活动环节具体细分,更多以小组活动方式带领,以使得参与者能更为集中注意力投入整个活动。


最后,我们设计了工作坊结束后一个完全可以自主安排的环节,“和而不同流动图书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个人首先考虑的是,流动图书馆可以激发我们从教研角度,多方位了解已有的绘本资源中究竟有多少关注不同能力者议题的作品,这份书单能为我们今后服务不同人群打好基础;其次,在于三个小时的工作坊,只有三本绘本的讲解和玩乐,对于一些朋友可能意犹未尽,特别是报名参加工作坊的教师和社工们也需要更多形式的交流;最后当然,我也希望我们通过选书的视角,呈现我们自己对不同能力者的认识和态度,这种呈现不是通过我们来说或者做,而是邀请现场所有的人和我们一起来共同阅读。来,想像一下大家一起阅读的画面,就够美的了。


图9:故事接龙进行中


年底了,人总难免焦虑,焦虑这一年过去了你到底都耕耘了什么,收获了些什么。拖延症患者面对自己焦虑的方式就是,抓紧时间赶紧记录下点点滴滴吧。一次活动,一次相聚,一次学习,一次共同的成长。就这样文字就码到了快三千,只好另起一篇再好好写写这个“和而不同流动图书馆”的故事。

图10:大合影


谢谢参与者们的反馈:

蓝:今天课程很棒!只说风格,周娅老师的主动活泼,就吸引了大小朋友的注意力;再加上内容讲解的充盈有趣,和绘本内涵的深层挖掘,都让被领读的绘本更加有好玩有意思。


LZ安:感恩老师们的细心讲解和引导,今天我们是新的体验,孩子是残障儿,并有点言语表达障碍。在家会陪他读绘本,他也很喜欢听收音的故事,学校的“演”绘本就对指令性的表演沒太大的耐心,这样几轮不同的“玩”法孩子一下就被抓住了,几次想“逃跑”都回了神。老师讲的很细心生动,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让特殊孩子与普通孩子在这样的“绘本故事”中互动起来。


链接:2018年“合意·广州融合艺术节”回顾文


本文由公众号三粒豆原创(作者:周娅),感谢授权协作者后花园转发。其他公号如需转发,请先与三粒豆联系申请。




三粒豆

城市家庭可持续生活倡导者

(新浪微博/博客)@三粒豆

微信号:sanlido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协作者后花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