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组织十年历程中看,协作如何为每个人创造改变的空间?|伙伴分享

协作同学录 协作者后花园
2024-08-24
回到自己的团队带领会议,不少伙伴都遭遇“翻车”了,同事们会质疑这种参与的方法有什么必要?可以回应真正的问题吗?学完协作,我们如何带着协作的精神、参与的手法应用回组织的日常工作呢、如何为我们的团结、对话和改变创造空间呢?


7月6日晚上8点,我们邀请了微辣青年的协作者伙伴海庆、媛来分享他们的历程。


微辣青年是一家专注于大学生公益教育,支持青年社会性成长的公益机构,成立于2010年11月,2014年1月注册成为民办非企业。简言之,微辣就是把有内在热情的青年联合起推动创变的发生。 


木头是微辣青年发起成员之一。木头和媛也经历了微辣很多关键的成长时刻。媛说,协作对于我很重要,不只是技能,有内在相信的东西在影响着我。
微辣相信每个青年都能创造积极改变。成立八年,致力于凝聚青年力量,创新有效地解决真实的社会问题。目前核心战略是发展公益青年社群,推动大学生公益行动,同时在广东深度探索基于地域和领域的青年公益生态深造。截至2018年12月,微辣青年累计开展38期青年营,覆盖超200所高校,累计服务大学生超10000人次。其中,深度支持超1000名青年,超40名全职公益(不完全统计),孵化2家公益机构。


播下种子,慢慢发芽2011-2014
在这个成长营上,海庆、媛初遇协作


媛:微辣在2011年成立,我和海庆参与了一个为期一年的青年公益成长项目(上图)。第一次相遇,其实不确定协作是什么,但体验过程很美好,感受到平等、开放、尊重,自己的感受被重视,每个人声音被听见与尊重,在自由表达过程激发很多想法并能表达出来。之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多改变,多了觉察与行动、伙伴的支持。
我当时好奇地问协作者,这个培训过程是怎样带来改变的?


当时协作者告诉我,这是协作。往后一年项目周期里也继续与两位协作者持续互动、对话,慢慢把种子深耕在我心里,也一直把这两位协作者作为榜样,想不断靠近他们。
2013年开始成为微辣第一批的全职。我参加的青年公益成长项目里的协作者要离开广州,我们开始不得不承担起他们的角色。我也加入他们团队作为实习生,围观他们工作场景,学习不同多元手法。
那时,微辣状态在非常快速成长时期,我们抓住了很多实践协作的机会。培训现场有观察者,每次都复盘交流,有伙伴陪在身边给予反馈与支持。我们也学习很多新东西,在团队里学习到一个东西,都会分享给其他人,没有能力说清楚的话,就送其他同事也去参与学习。有了共同学习,让我们能有共同话语去对话交流。


之后,我们开始在益行者青年成长计划、乡村教育营、流动儿童营会中使用协作,14年下半年还开始尝试(带领)支持其他伙伴学习协作的“协作营”。
微辣的价值里,人是最重要的。那怎样实现人的重要,通过聆听与表达,那协作恰恰创造了这样的空间。


海庆(中间的伙伴)正在带领讨论  
知行合一地生长2015-2016

海庆:我们当时主要是三种实践模式:


组织与服务模式“全职团队-实习团队-营员行动团队”一体
2015年招募30-40名实习生,为实习生提供培训,学习如何作为协作者支持营员陪伴孩子,学习协作工具方法、理念,支持他人、一起共同去行动等。我们与实习生组成共同体,支持营员进入到公益一线场域去探索,共同关注社会议题。
线上分享PPT by海庆


下图为左边“伙伴营”面对实习生提供的持续陪伴学习;右边是“议题营”,全职与实习生(协作者)一起支持青年成长、创变。左下方是微辣成长架构,“全职团队-实习生团队-营员行动团队”层层衔接与互相支持。
线上分享PPT by海庆

日常工作就是实践场域:如人际互动、团队例会、机构月会
我们把协作放在所有场域:会用ORID(焦点讨论法)做个人总结、反思等;轮流承担例会协作者,结束后给与会议协作者有效反馈,时时刻刻实践协作。
将权力交给共创的场域:如大小项目的反思会、项目共创会。

把权力交到每个人:微辣名字、愿景、架构、反思会等,都与实习生、全职团队一起共创、参与的。微辣是相信每个伙伴,微辣是由每个伙伴共创出来的。



得益


团队伙伴的快速成长:站在C位、自主管理


记得有一次在罗定培训时,我当时因登革热发烧,不能作为培训协作者,需要马上回广州。我的环节,以及整个培训都需要交给到实习生团队,但他们接过后,能马上应对,并做得非常好。


主要是培训的筹备整个过程,是大家一起共创而成,每个人认领不同环节内容。他们非常清晰自己的部分,也清楚我的环节,就能很快速接过去。


我们的秋季开营都是由实习生团队承担,得益于共创,快速地让每个人知道方向,以及每个人的工作内容。
营造了彼此支持、信任、默契、安全、共创的场域,每个人都从场域中受益,乃至影响至今


当年的实习生项目结束三年后,当时的伙伴部分进入公益行业,部分进入商业社会。但看到对他们影响,有形可见是他们工作手法上会使用协作、共创等工具方法,无形是他们内在对公益价值的认同,也会影响身边的群体与自身行为。他们也愿意再回来参加微辣的项目里,也把学到的东西转化到生活、亲密工作中。
社群凝聚力、归属感空前


这种凝聚力反过来有力地支持到项目的开展和组织的发展,这种支持和影响直到此时此刻。


微辣的品牌是靠人传人被打响,让我们也更开始在行业里有自己品牌与影响力。

生长中的风雨2017-2019

海庆:在业务发展上,协作是微辣前六年的核心支柱。但同时遭遇了一个挑战,也是此前的盲点:外在的行业变化、内在对组织生存的认知。
我们“被动地选择”了追求效率和规模,我们开始慢不下来对话与共创,不知不觉开始落下协作(参与)。但同时,此前生长出来的参与共创的文化又让我们身心抗拒过于关注效率的模式。因而,由此形成的张力在此期间也被归咎于“协作”。
重新出发2019至今


海庆:我们没有办法往前,就停下来。我们共读《重塑组织》,融入青色组织的视角,重新审视协作、激活:

能够回应“控制”的,不是“人人均分权力”,而是每个人都拥有必要的权力,每个都有力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此,无需过度追求“共识”;很多时候,没有原则性反对意见,即可形成决策。
现在我们找回到协作新的生命力,未来也会在青年社群开展协作共学O计划,也继续开展青年协作营。


现场问答

问:新手协作者如何把参与的精神传递给身边的同事、工作伙伴?
海庆:想起微辣说的创变圈,最里面是自己、家庭/团队、社区/社群、社会/自然。刚学习协作,觉得这个很好,很想回到团体里马上应用,但也容易碰壁。


我需要先找到自己能实践的场域,影响不到了部门,可以在自己项目里实践,也可以在组织外伙伴共同实践。先找到自己的场域,在你自己的小场域慢慢实践与拓展,影响身边的人与组织。


可以做与不可以做,中间还是有很大空间,找到自己场域,慢慢地站稳。
媛:刚开始实践总有不安全感,需要有伙伴在现场,始终有这样一个角色在背后关注着你,支持着你。我与木头(海庆)是非常好的工作坊带领搭档,互相补位配合。有伙伴在现场,就会不害怕。我曾经在工作坊遇到一些小意外,我急需寻找木头(海庆),我是能自己处理的,但木头(海庆)他在,就感受到信任与踏实,不需要他做什么。伙伴的内在支持是非常重要,让我们安定。
我们一起复盘、互相反馈。团队内建立反馈的氛围,不管反馈是积极还是消极,让我们站得更踏实,现场更有体感,有信心做下去。


如果你在组织内没有伙伴,也可以在外部寻找,建立自己的协作系统,找到团队/组织内外的伙伴与场域,能让我们可以拥有更多实践经验,去应对复杂情况。


问:支持组织中的良性发展,除了协作,还有什么?
海庆:首先,我们要清楚,期待与组织内的伙伴有什么样的关系?


搞清楚就知道怎样做,充分对话是必不可少的。青色组织、教练、对话、非暴力沟通也是支持组织发展,也在回应组织内关系。
公益组织在运用协作,是非常有自身特色的。我当时学习商业协作(引导)后,没有被商业价值与模式影响,更知道如何结合微辣情况使用。我想,主要是我在学习协作前,有那两年播放种子的过程,有了一些自己对协作、参与、关系等理想中的想象与期待。我知道要去哪里,协作的工具方法、价值理念是路上遇到的垫脚石。


——本期编辑团队——

文字:JOJO、英俊

排版:英俊

图片:海庆、媛提供


如果你也想加入

采编/记录/排版志愿者团队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协作者后花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