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美国如何应对医闹?杀人者孙文斌是谁?这组图片和留言让人暴泪…
欢迎订阅《加拿大之声 汉加风 Canadian Voice 》youtube视频频道(请上www.google.com 搜索即可),点击subscribe提交。
祝贺加拿大之声出品的视频节目“在youtube点击突破5.7万
12月24日,中国民航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杨文在自己的办公室,被一位患者家属割颈杀害。
如果没有这个意外,24日凌晨6点还在伏案工作的杨文,两小时后就要脱下白大褂,结束这天的夜班。她将回到家中,和刚从美国飞回来的儿子一起过圣诞节——儿子在美国念书,这次趁着圣诞假期,赶回来和家人团聚。
51岁的杨文,性情温柔,大部分时间在急诊科的重症监护室工作。民航总医院急诊科有近20名医生,谁也不会想到,这位对病人以细致温和著称的医生,在临床一线工作27年后,会以这样的方式,倒在病人家属的利刃下。
一位参与抢救的医生说:“医院的急诊科门口停着7辆警车,抢救室现场有大量血迹,杨文医生躺在抢救床上,满身是血,颈部有多处刀伤。其中一刀砍断了右侧颈全部肌肉,砍断了食管、气管、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和通往身体的神经,连颈椎骨都断了。”凶手的残暴令人发指,国家卫健委明确表示,这不是医患纠纷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刑事犯罪。
1
杨文医生的前同事悲愤的复述了事件的前因后果。
点击可看加拿大之声昨日刊发的贴:女医生遭病患家属残忍割头 中国紧急立法防医闹!监控曝光,令人发指!
从这位医生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得知,这并非是一起毫无征兆的凶案。
案发之前,在长达半个多月时间内,民航总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已经饱受患者家属的吵闹、辱骂,甚至是死亡威胁。他们也向医院反应了,医院也进行了记录和备案,但凶案还是发生了。
平安夜的这一幕是一场极端、偶发事件。孙文斌为何在急诊科掏出利刃?他们一家究竟何种背景?血案背后折射出什么样的医疗运行机制?
△ 定福庄,孙某氏户籍所在地,吴靖摄
孙文斌一家
根据公号@“八点健闻 ”的消息,这处平房盖于几十年前,安置的是当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征用的一片农村用地的居民。目前居住着20户左右,每户面积目测不到30平米,大多已被当时的拆迁户租了出去。
孙文斌的母亲,95岁的孙某氏,户籍就在此。孙某氏,这个名字,在那个年代非常常见,一些没有名字的女性,在婚后冠以夫姓,后以婚后名字报户口。
出生于1924年的孙某氏,是一名超转人员。也就是指,国家建设征地农民户转为居民户的原农村劳动力中年龄超过转工安置年限(男满60岁,女的满50岁以上)。
超转人员,享受城镇退休老人医疗报销比例待遇。年满70岁以上,报销比例90%以上。除此之外,据《北京市征地超转人员服务管理办法》(下文称《办法》)规定,超转人员每月都享有一定金额的生活补助费。据悉,虽然超转人员退休金不多,但拆迁后村委会还会给老人分钱,年龄越大,分的数额越多,包括股份收入、老龄收入,超过80岁还给一次性奖励。
为防止已去世的征地超转人员的家属冒领这笔收入,《办法》规定,街道(乡镇)超转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经办机构对所管辖超转人员的健康及生存状况要做到每月一核实。通过生存状况核实,确认超转人员已死亡的,区(县)民政部门应按规定停发其生活补助费。
据知情者回忆,因为脑梗塞的后遗症,孙某氏长期卧床鼻饲营养,生活质量不高。
据和孙某氏一个病房的人回忆,孙文斌和值班大夫拉过家常,说他下过海、挣过大钱、养过猪,也干过兽医,
离婚了。孩子上学名额被有钱人顶了,卖过菜,还倒腾过服装。在他的描述中,自己命运悲惨,所有人都对不起他。
95岁的孙某氏平时大多和孙文斌居住,偶尔也到孙文斌姐姐家住。生活拮据的孙文斌赡养母亲,不需要自己贴钱,很可能还有些补益。
如果在网络上搜索医闹,几乎每个月都有关于医闹的新闻出现。
今年6月,浙江绍兴医闹,医生和护理员遭到殴打:
今年8月,河南商丘一家医院被患者拉横幅医闹:
今年10月,甘肃兰州一名医生遇袭身亡:
只要病人没有被治好,就把责任怪在医生头上。
“主刀医生如果没把我哥救好,明年的今天就是他的忌日。”
5个月大的婴儿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大闹医院,殴打一名怀孕六个月的护士:“我的孩子没了,你的孩子也要一起陪葬。”
一般而言,像孙某氏这类高龄、全身多并发症的晚期癌症患者,在医保和医院考核机制的双重紧箍咒下,是各大医院的“烫手山芋”。孙某氏使用的是北京城镇居民医保,到了年底,各大医院担忧医保额度被用完,在住院病人的选择上极其谨慎。
像孙某氏这种明显可能极大占用医保额度、治疗希望渺茫的病人,医院住院部往往不愿接收。即使接收这样的病人,住院天数也限制在15天内。一些患者被称为“候鸟病人”,辗转于各大医院的住院部。
而一部分无法“住院”的病人,往往会被送到医院急诊科。这家医院不接收的住院病人,也是先转到下一家医院的急诊科,由急诊科再转到住院科室。急诊科,由此承载了医患关系的不可承受之重。
12月28日,记者在北京民航总医院看到,急诊大厅一侧设置了杨文医生的悼念场所,不少市民自发地送来鲜花凭吊。
同时,医院还不断地收到来自匿名人士给在职医生们送来的奶茶、水果等零食,表达崇敬和关爱。
郎朗 摄
医院保安告诉前来采访记者,这两天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多了很多外卖小哥的身影,或拿着盒装鲜花,或拿着奶茶、果篮、包裹,他们都在找同一个人:杨医生的同事。
一位红着眼眶的阿姨在女儿的搀扶下送上鲜花,两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原来,她的女儿是杨文医生生前的同事,大家关系非常好。“她是个很好的人”这位同事声音颤抖地说“我们来送她最后一程。”
两位协和医院的医生前来悼念,送上鲜花,深深地三鞠躬。“虽然我们没有交集,但大家都是医生,很难过。”谈及来悼念的心情,其中一位医生苦笑了一声:“我还能说什么呢?”
这个场景,在微博上刷了屏…
不少网友痛哭送别杨医生…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网友截图
在众多网友评论中,有一网友说,“希望杨文医生在天堂过得很好,来世不要再做医生了”。这段评论得到了很多医生的回复,而这些回复让人瞬间暴泪。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网友截图
“此生不悔学医。”有网友评论说,医务工作者这简单质朴的声音直戳泪窝。
那么,同样的医闹如果发生在美国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网友@小飞虫_V5 在微博上分享了一起发生在美国的中国医闹:
国内一对夫妻带孩子去美国看病,然而患者家属却在美国医院急诊撒野,美国警察到了后仍用手掐护士脖子,然后美国警察为了制服打人者,用枪托把其手臂砸断了!
事情发生后,不少大陆网友不但没有谴责美国警察的做法,反而纷纷拍手叫好说:“干得漂亮!”
美国德州大学医学中心牙科学院牙科博士,美国执业牙医师Azure Sun在微博上分享了她在美国诊所所经历过的医闹事件。
当时Azure Sun正在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牙科实习,有一天,一位男患者前来医院初诊,他的体重达到了420磅(约400斤),前台告知得等约了特供牙椅改天再来,因为超重患者有压断牙椅的危险,这种情况医院和医师要负全责。
患者情绪有点不好就闹了起来,并引来了医院的警察。在警察的监控下,他乖乖改约下次诊疗,但在临走的时候对前台大姐竖了下中指,导致还是被带去了警局。
因情节未构成人身伤害,他被严重警告并要求在“监控下就诊”,医师不得随意拒诊。但如果仍然行为过激,就会上整个西南医学中心的患者黑名单,以后系统内的医院都可以拒绝治疗他。
一周后的预约时间,两个荷枪实弹的警察先去了特供牙椅室,满屋子检查了一遍,然后一个留守,另一个和前台一同去迎接之前的那位患者,向他强调了注意事项。开始治疗后,两位警察就手扶警械,背对患者站在门口。虽然当天的诊疗顺利完成,但是患者还需要接受两次如此待遇,确认表现良好了,才能申请免除监控。不过,接诊医师如果觉得受到威胁,仍然可以申请保护。
网上流传的这个中美医闹对比图,非常直观:
医闹在美国
医闹在中国
美国医生处理医闹事件一般“先软后硬”。如能判断病人出于病情原因或服药影响,在头脑不清醒的状态下伤医,医护一般不会轻易报警,只会试图远离。出于对病人的尊重,他们往往选择默默忍耐和增加医患沟通,继续提供治疗。
若发生明确的医疗纠纷,在美国这样一个高度法制化的国家,医患双方一般都会找律师,通过法律渠道来解决问题。在美国,医生必须购买医疗责任保险,患者必须购买医疗保险,一旦出现医疗事故,由双方保险公司出面解决,这样就能减少医患之间的直接冲突。
即使这样,医闹、伤医事件仍不能绝对避免,医患之间一旦发生暴力冲突,医院便会报警,警察到达现场后,对闹事者进行劝离。如果闹事者不服从,立刻会被警察逮捕。美国有一个专门的警察机构,就是医院警察,主要职责是为医院提供执法服务和保证医院的安全。美国警察的执法权力很大,也很“实在”——时时都是荷枪实弹。如果医闹者要反抗,警察有权动用武器,包括开枪,并且对造成的死伤不负法律责任。
伤人一方将面临巨额赔偿金,有些还会被判多年监禁。受害的护士或医生甚至hui追究医院的责任,这样使得医院暴力的成本非常高,院方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使得很多暴力没有实施,另一方面院方也不敢忽视安全措施。
《医学与哲学》杂志2018年11月发表的文章《国外暴力伤医现象及防控对策研究》中提到,截至2016年,美国已有约38个州政府通过专门立法以保障医护人员的正当权利。一方面,通过处罚施暴者以达到缓解暴力伤医的目的。纽约州规定暴力袭击值班医务人员是重罪。
201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针对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的工作场所暴力预防法》,要求医院制定预防暴力的计划。美国《劳工关系法》和《职业安全与卫生法》,所有雇主有责任保障雇员的安全和健康,要求医院制定应对措施以防范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否则将受到行政处罚。
虽然美国医院有其强硬的一面,但他们也不能径自拒诊“医闹”,也就是说即使是暴力攻击医护人员的病人,也不能说声拒绝就可以将其拒之门外。
在美国,联邦法律规定医疗机构有法定义务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在急诊中,即使病人有暴力倾向,医疗机构也不被允许拒接,必须尽力挽救他们的生命。
美国各州医学会给会员的法律建议是:即使是因暴力袭击原因终止契约,医生应该立马报警或者向法院申请人身禁制令。但在报警、通知和患者接受下一任医生治疗的间隙,医生必须做出安排,将病人安置在能确保双方安全的区域继续提供治疗。
医生若要终止医患关系,需要提前30天通知患者,并以书面形式阐述合情合理的原因,如“对医生、护士、其他病人进行暴力威胁或攻击”、“对医护人员展示明显的、足以妨害执业的敌意”等,才算开始合法终止的流程。
如果医生没有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不理会疗程能继续,就自顾自地决定拒绝治疗患者,不论出于何种理由,这种单方面解除医患关系的行为被各州法院判例认定为“抛弃病患”,可按“医疗过失”提起诉讼,并且患者可以提出补偿损害的要求。
在书面通知病人解除医患关系后,美国医生并不能做甩手大掌柜。还要确保患者能找到新的医生继续接受治疗、医疗记录顺利转达才能脱手。在三十天的“通知期”内,医生依然要给有暴力行为的病人提供诊治。
如果患者处于急诊阶段,医患关系的终止必须推迟到患者疾病的急性期过后。对于那些手术后不久、或为了确诊正接受各种检查的患者,医师也不应当终结医患关系。如果医师是患者所需特种医疗的唯一提供者,那么,医师有义务继续提供这种医疗服务,直到患者可以被安全地转给另外一位能够确保准确治疗和跟踪诊察的医师。如果在数英里直径范围内没有别的医师可供选择,也不宜终止医患关系。在确认患者接受新的医生治疗后,提出解除医患关系的医生要在得到患者或亲属知情授权下,将病历、药方等医疗记录转交给新的医生。
在美国,医患关系不是没挂号就不存在,患者向医方提出自己的主要症状并要求医方给予诊治即视为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约,通过电话、网络也有效。而医护方作出建议,即可宣告医患关系成立。2001年“亚当斯夫妇诉克里斯蒂地区医疗中心案”中,被告医生仅仅是口头上说“明天去医院吧”,而且原告方还没完全服从被告的安排,法院仍判医患关系成立、被告行为构成医疗过失。
医院暴力事件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这方面加拿大、美国做得也并不够完善,但值得彼此学习交流和借鉴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据中国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针对网上所传的“杀害杨文医生的凶手母亲,已被转到朝阳医院重症监护室,并接受免费医疗”等消息,长期关注医患关系的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凌峰,实地走访了杀医凶手母亲所转入的北京朝阳医院,并从医院官方获得消息:
家属自行从民航总医院办理了出院,并打了999要去朝阳医院。朝阳医院接收病人是责任,按照病人的病情,让家属交了押金,办理了住院,并没有提供免费医疗。
延申视频---加拿大看医生
加拿大之声是汉加风平台之子品牌,聚焦于加国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传递百姓之声,为华裔融入加国社会而奔走努力。
新闻线索:vanwestc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