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越告,我越挖你黑料!小报狠曝梅根各种脚部特写的背后,一场大战....

英国那些事儿 加拿大之声 2022-08-25



转自公号:英国那些事儿

ID号:hereinuk



编者按:名人被小报盯上后的各种哭笑不得


“对梅根来说,这场判决简直就像是火车和汽油罐车相撞!完完全全的灾难!”


“她今天真的是被羞辱了!”


“她对联合报纸的指控都被法官平反了!”


——以上内容,来自于英国律师Mark Stephens对“梅根VS小报”案的评价。



哈?梅根这是发生了什么?


怎么低头捡了个笔的功夫就不知道发生什么了?


莫慌莫慌,情况是这样的……


梅根连续剧回顾

不知道追“梅根剧”的同学是否还记得,


在几个月前我们曾经说道,有小报发布了梅根当年写给父亲的一封信,而被梅根一怒之下告上了法庭。

(点击可看:人设反转! 梅根亲爹成了深爱女儿的谦卑好父亲? 看完这部片,英国人心情很复杂


对于忘记这个情节的同学们,我们再简单回顾一下


下面这个人是梅根的亲爹,Thomas Markle。



在准备参加梅根和哈里婚礼的前两天,他心脏病突发,直接进了医院做手术。


医生对他千叮咛万嘱咐,绝对不可以坐飞机。于是,他没能参加梅根的婚礼。


从那以后,据Thomas说,梅根再也没有联系过他,他也根本联系不到梅根,打电话发短信都没有回应。


然后在2018年8月,他收到了梅根写给他的一封信,里面全是这个女儿对父亲的控诉和指责。


就是下面这个:



收到信之后,Thomas并没干啥。

本来事情就要这么过去了.... 


然而,六个月后,他看到了一则关于“梅根的朋友”的采访,里面说梅根的父亲根本不愿意接梅根和哈里的电话,还说梅根给父亲寄了一封想修复关系的信但是没有得到回复。


什么? 你明明寄了封信来指责我,现在又让朋友跟媒体说,你是写信跟我主动和好??? 


这下,梅根他爹坐不住了,他觉得这个采访是在颠倒黑白!

行,反正信还在我手上捏着呢! 

究竟你写了什么,我公布出来不就行了么! 


于是,他联系了一家报纸,公开了这封信的部分内容作为“反击”,澄清不是自己不搭理梅根,是对方不回自己消息还写信指责自己啊!



好吧,

这家报纸就是《星期日邮报》。


当梅根看到这则新闻之后,她起诉了《星期日邮报》和其母公司联合报纸,理由是,她寄给父亲的这封信是个人机密的,公布这封信于众侵犯了她的隐私权,著作权和数据保护权。


同时,她的团队还认为记者“不诚实”,用“挖掘黑料”的方式和“负面的手法”来描绘梅根,煽动她和父亲之间的矛盾。



嗯,前情回顾到此为止。


起诉“大惨败”!

最近,这个案子终于开始审理了,第一轮听证会的结果是,梅根惨败!


注意!不是说梅根败诉了,

因为案子审理还没有结束,这个只是先行裁决的结果。


那为啥说她将惨败呢,


因为法官Mark Warby很大程度上站在了邮报方,认为梅根的一些主张极端且没有必要,还按照联合报纸提出的申请,对这些主张进行了不少“剔除”。


剔除(strike out),指的是,审裁处如认为任何诉讼欠缺理据或无理取闹,可以主动或因应任何一方或委员会的申请,不审理有关诉讼。


(听证会现场图,因为疫情所以在线上进行)


比如,那个对记者“不诚实”的指控,


法官表示,本案不是诽谤案,这个和本案毫无关系,除了


而“引起和父亲之间的纠纷”,“故意抹黑梅根“等主张,法官也一一剔除了


有的剔除理由是这是隐私权官司,不要写其它有的没的,“剔除了一些主张因为与指控的目的无关。


有的剔除理由是写的太含糊了,“有些则因为没有足够的细节而被剔除。“

梅根团队还上交了9篇《邮报》的报道文章,想要证明小报是故意抹黑梅根。


这些文章也被法官剔除了,因为“对这个案子的辩护是完全不充分的”。


法官表示,”我将案件限制在合理必要和适当的范围内,以便在当事方之间伸张正义。“

好吧,对于这个初审结果,可以说官司还没有正式开打,邮报一方就已经先赢了一半。

  

吃瓜群众疯狂嘲讽

面对这样的结果,英国吃瓜群众都表示喜闻乐见,疯狂嘲讽。


“(梅根)在《金装律师》里演了一个特别厉害的律师,不过这不代表她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起诉哦。”



“很好,希望她可以意识到,她不能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



不过,无论外界的声音如何,梅根都表示不会放弃。


据消息人士表示,“梅根完全没有放弃指控的想法,并且认为自己可以胜诉。”



据了解,因为梅根拒绝和联合报纸庭外和解,因此联合报纸向其索要了超过5万英镑的诉讼费用。


而梅根在这场官司上的花费据说超过了6万英镑,如果败诉那么损失还是很惨重的。



当然了,对案件的实体问题进行的审理还没有开始,到底有没有侵犯隐私也得画个问号。


所以尽管出师不利,但梅根还有很多翻盘的机会。


真正的全面审判将在2020年的年底或2021年初才会进行,到那个时候,梅根将会和她的父亲Thomas对簿公堂,站在对立面进行作证。


不过,无论到时候谁赢谁输,这场面是挺难看的……

-

这厢一波未平,那厢一波又起

这厢一波未平,那厢一波又起……


惹了小报,还把小报告上法庭,怎么可能给你好果子吃?结果就是,小报又开始疯狂的恶心梅根了……


在先行裁决结果公布没几天,邮报就开始疯狂编排梅根,爆她黑料…


这次爆料的是同集团下的《每日邮报》。


爆料内容:


独家:镜头之外,梅根很不友善!工作拍摄的时候制定严苛的规矩,还不准人拍她!!



这又是咋回事呢?


说起来,为了找到梅根的黑料,《每日邮报》也是煞费苦心。


因为梅根现在的一举一动都在公众关注中,没什么新内容,所以他们跑去联系了多年前和梅根共处过的人,看有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陈年老料”,结果还真找着了……


邮报联系到了一个在几年前给梅根工作过的业内摄影师,因为还在吃这碗饭,他要求保持匿名,就叫他A吧。


当着邮报的面,A是丝毫不留情面地大倒苦水,疯狂的吐槽了一波梅根……



在邮报的这份“独家爆料”里,摄影师A说,他是在梅根认识哈里王子之前为她工作的,当时梅根还没有大红大紫,只是因为《金装律师》而小有名气。


但在业界,她已经有了“难搞”的名声,大家都叫她“公主”,因为她非常难伺候,在拍摄片场有各种需求。



第一次给梅根拍摄,是给一个项目拍广告,


A还记得自己在区拍摄之前就被其他同行提醒,“一定做好心理准备,她事儿超多的。”


但在真正见到梅根之后,A才明白了同行是什么意思——梅根的出场方式非常与众不同……


据他回忆,“我根本不知道她是谁,但是她表现得像自己是个巨星。”



“那种态度,那种她走向人们的方式,还有那些规矩。


她来的时候戴着棒球帽,把自己的脸遮住,径直走到了化妆室。”


“看起来就像是巨星来了,她不想人们看到她,就好像走在大街上不想被狗仔队拍的那种样子。”


“于是我‘哇哦’了一声。每个人都在想,她搞得好像自己是A-list(大咖)似的,但是她实际上连D-list (十八线)都算不上……”


而且A告诉邮报,真正的巨星并不是这样的。


“你知道,对于巨星们来说,除非那天过得非常糟糕,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出现都是自自然然,大大方方的。”


除了出场的状态之外,


A还向邮报透露,梅根带了一大帮人到拍摄现场。


“她带了一个团队,有化妆师和公关人员,就像是电影《贱女孩》中的场景,他们是一个团体,一直打量着别人,自己又笑又闹。”


对于梅根”拍摄时候带很多人”这件事,其他摄影师在接受邮报的采访中也有提到过。


一个名叫Tommy Mendes的摄影师曾在2015年给梅根拍摄过,他说梅根“非常强势”,带了一支12个人的随行队伍,看起来像是“要执行什么任务”。



好不容易到了拍摄时间,A回忆道,梅根又提出了许多需求,制定了各种拍摄的规矩。


“从一开始她就施压。不管拍什么都得她点头。她是老板。你感觉就像在冰面上行走。”


“各种各样的要求——要准备特别品种的花,不能在她化妆的时候拍她,拍摄的时候要准备指定品牌的香槟……”


不过,摄影师A也承认,梅根确实在工作上很敬业,

“这个女孩很好拍,一旦你说‘开拍’,她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但是当相机一停,她就表现得不太友善。”


在之后的拍摄过程中,梅根的态度也没有变好。


A向邮报解释了行业基本操作,他说,拍摄很多时候是需要和明星进行协商探讨的。


一般情况下,当自己提出建议,别的明星都是‘我试试吧’,而梅根不是这样。


“她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可问题是,你是演员,我是指导,你得让我做我的工作啊。”


A还记得,自己在拍摄时察觉到梅根声音很哑,于是建议她喝点水再拍一次。


但是梅根拒绝了,因为她说“不想听起来像个机器人”。


“我当时就在想,你在说什么东西啊?你声音听起来很哑所以喝点水,咋的了?“


在所有规矩里,最让A觉得奇葩的就是,不可以拍她的脚


A说,他的团队发现,梅根非常“厌恶自己的脚”。


“我团队里有个小伙子人很好的,但是拍完他都要创伤了因为她真的太刻薄了。”


据A告诉邮报,这个小伙子当时正在给梅根拍一些补充内容,在某个时刻,摄影机对到了她的脚。


结果梅根团队所有人都一脸“你TM在干什么”的样子,还对他说,“你今天不用干了。”


在拍摄结束之后,A还跟小伙子戏称,“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见到梅根了。”



没想到没过多久,就传出了梅根在和哈里约会的新闻。


对此,A对邮报表示,“我不认为她值得这份关注。即使你跟王子约会,也不会影响到我,我做我的工作,你做你的工作,我们该干嘛就干嘛。”


他还表示,“如果他们再提供一次和她一起工作的机会,我一定会拒绝的,我再也不想和这样的人一起工作了。“


不过他也表示,他有听同行说,他们后来给她拍摄的时候她态度很好,“所以她可能改变态度了。”


吃瓜群众二波群嘲

对于邮报这篇关于梅根人品的黑料,英国群众是见怪不怪,但是依旧坚持在新闻下留言,进行一波嘲讽……


“太想红了,一点都不惊讶。”



“不太惊讶。她之后的表现并没有什么不同。她在温网把周边座位清空,然后让保镖揪住某个根本没拍她照片的人这事儿,我根本忘不掉。”



“这就是我们知道的梅根呀:娇纵,难搞,予取予求。我们在过去几年已经看的够多了。皇室的噩梦。”



爆料到此为止了,但是邮报的报道还没结束

因为这里有一个遗留问题,为啥梅根不让人拍她的脚呢?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每日邮报》又把自己身为小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发扬光大。


他们翻了梅根各种照片,找出了她露出脚的那些照片,各种放大进行研究……


甚至还翻出了不少陈年旧照……



最后他们发现,梅根的脚侧面,有做拇囊炎手术的疤痕,还挺明显的——这可能是她不想让人看到的原因。


(↑你说邮报的这种探究精神,干啥不好……)


然后,说起来也有点“微妙”,


《每日邮报》故意在整篇报道里放了许许多多梅根露出脚的照片……


无论是参加皇室活动时光脚,



还是穿凉鞋是露出了脚侧面,



只要露脚,那就全都放上来,



甚至还特地把脚部截图放大,

给读者呈现梅根“脚”的清晰大图,各种放大的高像素特写,

总之,就是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她脚上的疤痕。  


好吧,就不放大图了, 放个版面截屏感受下... 



不得不说,邮报这完完全全就是一副“你不想露脚,我偏要把你的脚露出给全世界群众看”的架势,火药味十足……


不知道梅根看到这篇各种自己脚图的新闻,会不会气得翻白眼。


但从这篇爆料也能明显感受到,每日邮报这下是真的跟梅根杠上了,翻出陈年旧料又故意放图恶心梅根,


得罪小报的下场,也是惨……

大家都在看









关于我们

加拿大之声是汉加风平台之子品牌,聚焦于加拿大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传递百姓之声,为华裔融入加国社会而奔走努力。

新闻线索:cavoicefirst@g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