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为什么会地域歧视?

YouCore王世民 YouCore 2022-11-03

文 / 王世民

深圳尔雅总裁 | YouCore创始人

著有《思维力》《学习力》《个体赋能》




 前言 



某某国家的人,脏乱差是阿三; 


某某省份的人,都是诈骗犯;


某某地区的人,都是懒货。


不知道你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地域歧视呢?

我相信咱们或多或少都遇到过,因为歧视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广泛存在于全世界的所有国家和民族之中,可谓是源远流长的一种劣根性。

那歧视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它形成的机制是什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应对别人的歧视,以及更好地克服自己的歧视呢?

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




01

歧视形成的第一步:类别化



类别化,是人类简化世界的主要方法之一。

比如,你会将花、草、树、木这些不能自行移动的生物归类为植物,将鸟、鱼、虎、虫这些能自行移动的生物归类为动物。


这么一归类后,你认识世界就既轻松又高效了。

哪怕世界上的生物无穷无尽,但你只要能往植物或动物里一归类,就觉得自己理解了。

比如,有人拿了一张已灭绝的花的照片给你看,你的大脑立即会将这支花归为植物,然后就心满意足地觉得自己理解了。



这种简化世界的类别化方法,用在人类自己身上,就是将自己和别人归入各种不同的群体里。

比如,我是中国人,你是美国人;我是男人,你是女人;我是黄种人,你是白种人;我是知识分子,你是工人;我是音乐爱好者,你是体育爱好者;我是水瓶座,你是双子座等等。


然后再给人贴上不同的群体标签,通过这些不同的标签来认识一个人。

为什么你的大脑会用这种方式来简化世界和简化一个人呢?

人类大脑的运行机制很复杂,复杂到现在的科技水平还无法透彻地解释它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但有些大脑认知事物的基本特征还是被很好地识别出来了,而且也得到了无数次的验证。

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基本特征是:最小努力原则。

这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齐普夫,在《人类行为与最小努力原则——人类生态学引论》一书中提出的。

该原则提出,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均受最小努力原则支配,总想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益。

这种行为倾向从人类的生理构造上可以得到很好的佐证。

大脑大约只占我们人体质量的2%,但即使坐着不动,它也会消耗人体热量的20%,全身耗氧量的25%,以及消耗掉肝脏储存血糖的75%。


你哪怕在发呆,你的大脑每分钟也需要0.1卡路里的热量,而当你集中精力进行思考的时候,你的大脑每分钟消耗的能量则是1.5卡路里。


因为大脑的消耗太大了,所以你的大脑就会千方百计地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效益。

给人贴上不同群体标签的做法,就很好地符合了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效益的原则,因为它大大压缩了我们了解一个人的认知成本。

比如,我通过你5月31日的出生日期,给你打上“双子座花心渣男”的标签,比我全面去了解你的价值观、爱情史绝对要省力得多,而且多多少少也有蒙对的时候。


再比如,我请你描述你的一位同事,你是直接介绍他是“小诸葛”更容易,还是长篇大论讲一通他在工作中的具体事迹更容易?


显然前一种方式你讲得更省力,我们记得也更省力。


如果不将人简化地归入不同群体,再打上标签,了解1~2个人的详细信息还行,10个、20个人的话,你的大脑就超负荷搞不定了,更别谈成百上千人的人际圈了。

所以,将你自己和别人类别化,归入不同的群体,再通过群体标签来定义和认知一个人,是现阶段的人类不得不采用的一种做法。




02


歧视形成的第二步:社会不平等 



将人类别化到不同的群体里,只是代表人和人之间有了差异,但有差异相互欣赏也可以,比如帅哥爱慕美女,美女欣赏帅哥,彼此也没歧视哇。

为何有些差异,却导致了歧视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社会不平等了,因为正是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滋生了歧视。

我们以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性别歧视为例。

在封建社会时期,女性是普遍性地被男性歧视的,甚至连女性自己都歧视自己。

比如,封建社会时期的母亲都更愿意生儿子,而不是生女儿。因为生了儿子,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就上升了,未来的养老也有保证。


如果只是生个女儿,家庭地位没有保障不说,将来女儿也不能继承父亲的任何遗产(侄儿的继承权都比女儿高),甚至丈夫还可能以要生儿子为理由,光明正大地再娶一个。


但在更早之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就不是这样了,那时女性当家作主,母亲们巴不得生个女娃呢。

但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生儿还是生女又没有什么普遍的倾向了,绝大多数人觉得生儿生女都一样,甚至还有人更喜欢生女儿。

为什么母系氏族社会、封建社会、现代社会,人们对生儿生女的态度会有这些反反复复的变化呢?

本质原因就是在这些不同的社会时期,男女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是不平等的。

在母系氏族社会,女性的社会和经济地位高于男性,但男性也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地位不是特别低,所以母亲们对生儿还是生女,没有太大的倾向。

在封建社会时期,男性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显著高于女性,女性被从社会和经济活动中排除了,物化成了男性的附庸,这种巨大的不平等,导致母亲们普通倾向于生儿子。

到了现代社会,女性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又开始上升了,几乎跟男性平等,甚至未来还有超过男性的趋势,所以母亲们对生儿生女又没有特别倾向了。


你看,所谓的性别歧视,并不是因为男性比女性更优秀,或者女性比男性更优秀,只是因为在特定的社会阶段,不同性别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不平等而已。

因为某些阶段性的因素,占据了社会和经济优越性的群体,往往会以歧视的形式来保护他们的地位。

性别歧视如此,地域歧视也是如此。

经济发展好一些地区的人,往往会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民众加以歧视,以此来证明本地区的富裕,是因为自己的优良血统、勤劳、智慧,而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就是因为劣质血统(你家自祖上起打根上就该穷)懒惰、愚蠢。

我对此深有体会。

我小时候,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80、90年代,台湾和大陆开始逐步恢复交流,有些家庭有台湾亲戚会回来探亲。


那时周围的所有人,对台湾人都太崇拜了,觉得他们又有钱、又有人情味,每次回来探亲,带的礼物都很贵重。


甚至还有从台湾回来探亲的大哥,为了补偿在大陆的弟弟吃过的苦,直接在银行里给存入10万元(在万元户都稀缺的年代里,10万元简直是一笔巨款),以便弟弟可以用这10万元的利息养老。


但2010年往后,随着大陆的综合实力远超台湾,一线城市的富裕程度也逐步赶上台湾之后,周围人对台湾人的态度逐步改变了。


由崇拜变成了歧视,觉得台湾人眼界小、抠门、穷,甚至用“湾湾”这个侮辱性的词汇称呼台湾人。


所以,如果差异的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社会和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歧视就会滋生。 




03


歧视形成的第三步:内群体偏差



现在你知道了,社会和经济地位高的群体,会对社会和经济地位低的群体产生歧视。

但社会和经济地位高的群体里的穷人,对社会和经济地位比他高(但来自于社会和经济地位低的群体)的人,也会歧视,甚至这个歧视还更强烈,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这就又得了解一个新的社会学概念:内群体偏差。

内群体偏差指的是,人类在类别化群体的时候,还会自然地将他人分为「内群体」「外群体」,跟自己同一群体的就叫「内群体」,对此偏爱和自豪,跟自己不是同一群体的就叫「外群体」,产生歧视。

你往往会高看自己所属的「内群体」,特别是集体对外时,会有更强烈的偏袒和自豪情绪。

比如,你自己可能会和同学一起,对母校有很多不满和吐槽。


但如果哪个不是你母校毕业的人也来说学校的坏话,你就会很不开心,甚至会对这个人产生攻击行为。


在高看自己所属的「内群体」时,你还会不经意地贬低来自「外群体」的人。

比如,另一个人可能毕业于一所比你略差一些的大学,当这个人发生某些不好的行为时,你往往不会认为这只是这个人的个人行为,而是认为这个学校整体就是比较差,所以才有这样的毕业生。


越是在「内群体」里地位低的人(或者正处于地位下降阶段的人),越是对「内群体」的自豪感越强,对「外群体」的歧视感越强。

我2005年下半年~2006年上半年,被公司派驻香港工作期间,就充分感受到了这点。

当时港币还比人民币值钱(100人民币只能兑换91元港币),我刚工作一年,也不会讲粤语,一个人过去工作心里还是挺忐忑的。

果不其然,一到香港工作,第一天就连续被出租车司机和茶餐厅服务员分别教育了一次。

先是出租车司机。

我在香港湾仔码头下了跨境大巴车,打了一辆的士去筲箕湾,上了车,司机问我“去边度”,我不知道“筲箕湾”的粤语如何发音,用普通话讲了几遍,司机都说不懂。

我只得写在手机屏幕上给他看,才算交流清楚了。

到了目的地后,香港的士车司机是可以在前面控制开后座的车门的,但因为他认为我是大陆来的,不给我开,也不下车帮我拿后备箱的行李,在驾驶座上稳重不动。

我只得都自己动手,大包小包地手忙脚乱。


到酒店安顿好了后,我到旁边的茶餐厅吃饭,同样因为不会讲粤语,用普通话说了菜名后,看上去50多岁的服务员大叔表示听不懂,我只得用手指着菜单上的菜名,点了一份“鸡肉滑蛋饭+一杯冻柠茶”(当时40多元,让我觉得物价超高,因为2005年深圳吃一顿快餐才6~8元)。

后来,服务员端我的盘子和饮料过来时,都是砰砰砰往下丢的,冻柠茶都撒出来了。

因为刚去香港工作,人生地不熟,而且当时我也才23岁,不像现在这样人生阅历丰富了,只能忍气吞声地赶紧吃了走人了。

好在香港公司的同事们态度挺好,下午工作完成后,晚上他们请吃饭时,我将一些菜名、公司和客户地点的英文称呼都请教掌握了下。

第二天再打车去客户处时,的士司机问我“去边度”,我直接用英文回了“Sorry,I can't speak Cantonese. Could you drive me to…”

这次司机态度贼好,到了地点后就主动给我开后座的门,还贴心地告诉我下车后要“turn right”。

后来我又故意测试了几次,我讲普通话,司机们都不主动给我开门,我讲英语,他们都会主动开门。

茶餐厅也是,我用英语点菜,服务员态度就很好,甚至有服务员还给我竖大拇指,如果我用普通话,服务就冷冰冰的。

我的这段亲身经历里,为什么底层的的士司机和餐厅服务员们,在知道我是大陆来的之后,就会产生服务冷漠的歧视行为,哪怕我无论是学历还是收入都高于他们?

这就是因为,群体里地位越低的人,越依赖集体认同,就像的士司机和餐厅服务员,很依赖 “香港人”这个身份,这能给他们带来自豪感。

并且只有面对大陆人表现出歧视行为,才更能凸显这种自豪(因为在香港人,或欧美白人面前,凸显不出来这种自豪感)。

不只是香港人如此,欧美人也是如此。像经济受挫的美国和英国工薪阶层,特别是白人蓝领阶层,因为经济地位下滑严重,对外来移民的歧视就很严重。

咱们内地各个省份也是如此,富裕省份的人瞧不起贫困省份的,省份内部各个区域再有鄙视链,像江苏就是苏南瞧不起苏北,苏北省内没得歧视了,就歧视外省。




04


歧视形成的第四步:社会强化



因为人本身的生理特征,以及人类组织的当前局限性,导致了歧视行为的产生。

但为何有些歧视行为会得到纠偏,哪怕心里还有但外在行为上却不敢表现出来?有些歧视行为却得到了强化,越演越烈呢?

比如,美国在1970年之前,对黑人还有系统的歧视行为,黑人小孩只能上黑人学校,公车上有黑人隔离区等。


但现在,一般的美国白人却不敢表现出来对黑人的歧视,特别是政客们,更是将黑人的地位摆得比白人更高。


但同样是美国,对穆斯林却没有像黑人这么忌讳,不少人都敢于赤裸裸地表示对穆斯林的歧视。


这是因为受到了社会强化的影响。

社会强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社会制度的支持

2、群体的从众行为

1)社会制度的支持

一个社会在不同的阶段,出于政治的需要,会对某些歧视行为进行纠正或强化。

美国黑人的地位上升,是因为选票的需要。政客们需要争取黑人支持自己,因此就逐渐出台各种法律法规、启动各种宣传机器、调整学校教育,扭转对黑人的歧视行为。


而对穆斯林,因为对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反恐需要,不仅不出台各种限制措施,反而会在教育、媒体中宣扬仇恨,强化歧视。

因为,要国民同意攻击某个群体,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给这个群体「去人性化」。

一个被「去人性化」的群体,在心理认知中就不会再被视为人,无论对其做多么过分的事,都不会有良心上的不安或谴责。

2)群体的从众行为

人作为群体动物,必然产生从众行为,因为如果不跟着群体随大流,轻者被群体排挤,重则会丢掉性命。

就像在16世纪的欧洲,人人都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月亮、地球、所有的星星都围绕着地球转。


有一些人虽然知道这个不对,但迫于教会的淫威和社会的习俗,也只能随大流,昧着良心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其中有个不怕死的,叫布鲁诺的不肯随大流,跳出来说其实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我们的地球和月亮都是围绕着太阳转的,也就是日心说。


因为这个说法触动了教会的利益,结果在1592年被捕入狱,最后被宗教裁判所烧死了。


布鲁诺这样的人很可敬,人类社会就是在一个个布鲁诺的推动下才得以进步的,但像布鲁诺这样既有水平又不怕死的理想主义者极少,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只能跟风随大流。

所以,一旦「内群体」里对「外群体」的歧视产生,在得不到外部社会强力纠正的情况,就会越演越烈,直至变成某个群体的自然本能。




05


如何应对别人的地域歧视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歧视产生的四步机制类别化—>社会不平等—>内群体偏差—>社会强化),那么你知道如何应对别人的地域歧视吗?

方法有三个,因地制宜地使用即可。

1)方法一:直接无视

通过歧视产生的机制,你会发现歧视其实是一种非常不理性的行为。

歧视者无论是无意识的本能行为,还是被人有心利用的行为,最后的目的都是让你不舒服,从而让自己得到满足。

所以,只要你无视这类歧视,他们对你的负面影响就不会产生。

而且歧视你的人,往往是这个群体里地位低下的人,压根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大的影响,而真正对你有影响的人,却不会对你有地域歧视。

就像我年轻时在香港工作的经历一样,的士司机、餐厅服务员对我的歧视,我大可以不做理会。


因为无论他们采取何种的歧视行为,最终还是要给我送到目的地,还是要给我端上饭菜,并不影响我的出行和饮食。


但如果你自己对这些歧视产生负面反应,就会导致自我实现预言的产生。

所谓自我实现预言,就是如果你因为别人的歧视惴惴不安,注意力分散、信心不足,反而会表现出歧视者期待你表现出的行为。

比如,面试官因为你是某个地区来的,表现出瞧不起你的神态,结果你因为他的倨傲紧张不安,回答急急巴巴,反而坐实了他的想法。



因此,无视歧视行为才是你正确的做法。

2)方法二:不故意凸显自己的地域标签

方法一建议你无视歧视行为,有些人可能就做过了头,主动去凸显自己的地域标签。

这种行为也不可取。

因为这种类似挑衅的行为,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能够理性地控制自己歧视行为的人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都会从众地做出歧视行为,你故意凸显,只会给你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2005年在香港工作时,故意给的士司机和餐厅服务员讲英文,就是这个方法的运用,目的就是不让这些人无故地影响自己的心情。


3)方法三:有需要时,利用独特性偏差

有的时候,对方已经给你贴了地域标签,但你又不得不要改变你在对方眼中的刻板印象,因为你需要跟他合作,并减少合作中的摩擦成本。

这种时候,利用独特性偏差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所谓独特性偏差,是指人们在对一个群体形成刻板印象后,若感知到这个群里的某个人跟自己的刻板印象不一致,就会给这个人再分类,在维护原有刻板印象的同时,对这个人形成不一样的看法。

比如,我们普遍对城管的印象不佳,但哪天突然遇到了一个很和蔼的城管,我们也不会改变自己对城管的刻板印象,而是给这个城管单独再划分一类,叫做“善良的城管”。

所以,如果你不得不跟某个有地域歧视的人打交道,就可以刻意表现出跟对方期待不一样的行为,从而扭转对方的看法。




06


如何克服自己的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对一个人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因为它会扭曲我们对人的记忆和解释,做出错误判断,失去一个好朋友,丢掉一个好生意。

如果是被人刻意利用的歧视,危害就更大了。

就像二战时期的普通日本人,国内被洗脑后,将被侵略的民族「去人性化」,犯下了很多丧尽天良的罪行,害人又害己。

其实这些普通日本人也跟一般国家的人民一样,对邻居也是温文尔雅,愿意互帮互助的。

既然地域歧视危害如此之大,要如何克服呢?

克服的方法也很简单,以地域歧视为羞耻,而不以地域歧视为荣即可。

告诉自己两点:

1)地域歧视其实是一种典型的认知偏差

用地域来判断人,容易犯刻板印象的错误,导致自己的认知扭曲,从而犯错。

这并不是一种什么高尚的行为,而是一种向本能屈服的错误。

2)越底层、越是自信缺失的人,地域歧视才越强

这么一想,你因地域歧视带来的自豪感就没了。

因为越是以自己所在的地域为荣,越是瞧不起其它地方的人,就越说明自己越差。




07


小结



无论是无意识的本能行为,还是被人刻意利用的行为,对你自身来说,歧视行为本身都是百害无一利。

如果是无意识的本能行为,只会给你增加一些虚假的自豪感,但这些自豪感不仅不能帮你进步,反而让你更甘于沉沦在群体中较低的地位。

如果被人刻意利用后的行为,那就更要避免,因为你是在牺牲个人利益被别人当枪使,自己却不自知。

克服歧视的方法其实也不难。

一旦意识到自己有歧视行为后,立马告诉自己:

“地位越低的人才越会有歧视,我现在的歧视行为压根不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事,只是证明了我其实是一个可悲的失败者或被人利用者。”

这么做了后,你就不会再想着歧视别人了。

世界必然会继续有歧视,但你我之间可以不再有。



给新同学的一份福利

我是YouCore的框架君。


如果你面临工作中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缺乏深度思考、知识体系零散不成体系、沟通表达不清、晋升遇到瓶颈等。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我好友,进入「框架的力量」社群,一起提高职场思维、学习能力(已在群里的同学就不要重复添加啦)。




早鸟价抢购



 -一年核心力私教- 

https://0x7.me/YHKrM


 -职场学习力训练营- 

适用于急需提升学习能力的职场人士

https://0x7.me/WTHc


 -系统思维中级训练营- 

适用于中层管理,及还未达到管理层、准备往上冲的同学

https://0x7.me/hAio4


 -系统思维高级训练营- 

适用于高层管理者,及创业者

https://0x7.me/lbUk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