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的怪诞形象
《山海经》怪诞形象的演变类型
怪诞变形的艺术形象,最早出现于图腾神话中。我们在《山海经》各种神灵异兽的形象中可以充分看到这种变形的怪诞。其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也是其发展演进的三个过程:一是,将兽神化,构建神话中神灵形象的雏形。这一阶段的神灵形象主要以动物为中心。它们被人们赋予各种神奇的色彩,以超自然的力量和形态构建人们内心的向往和追求的形象;它们是被神化了的动物,是人们主观意象化的结果。人们相信他们与动物在精神、肉体和血缘上存在某种相通、相似的关系,以使人们对动物产生了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使自己能够与神圣的动物之间保持某种神秘的关系,可从中吸取超自然的力量。这一时期的神灵形象在《山海经》中的记载最为丰富多样,多达四百余种。如帝江(图 3.3)、旋龟(图 3.4)、蚌鱼(图 3.5)、搏迆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将时常所见的动物加以主观变形、夸张、神化后的异兽形象,它们各有其超自然的功能和力量。人们在将兽神化的同时,也是将人兽化。
二是,半人半兽形象的塑造,这是神灵由兽形到人形过度的中间环节。半人半兽形象的出现是人们在将人兽化的过程中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人兽混沌不清,人与动物进行各种肢体、器官的分解和重构,它们有的近似人形却保留动物的诸多特征,有的保留动物的形体,又置换成人的器官或肢体。它们给人以非人非兽,又似人似兽;非人非神,又似人似神的审美感受。如,鸟身龙首神(图 3.6),龙身人面神(图 3.7),人鱼,人面马身神,人面牛身神,人面鸮等。这些神灵形象进一步表现出人们对超自然神力的追求和向往,将人与动物间的关系在表现形式上更加人格化。
三是,神灵形象由半人半兽形逐渐向全人形过度。随着时代的演进,人们的目光由动物逐渐地转移到人身上,也认识到自身力量的强大。这充分表明人极力摆脱动物的羁绊,以独立的类屹立于世,肯定人在自然中的主体地位。在神灵形象的表现上,动物的特征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而全部由人的形象代替神的形象。在《山海经》众多神灵中,西王母的形象的演变最能体现这一特点。西王母的形象在《山海经》中有三处记载,其一,《西山经》载:“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图 3.8)这是西王母的原始之象,半人半兽,有明显的动物特征。其二,《大荒西经》载:“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图 3.9)此处的西王母仍保留“豹尾”、“虎齿”的动物特征,但“戴胜”、“穴处”表现出她穴居蛮人酋长的身份。其三,《海内北经》载:“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图 3.10)此处的西王母已无动物特征的描绘,而更加突出其王者之风。西王母从半人半兽到全人形的演变,反映了原始先民人性萌动的最初信息和审美观念的转移。
图片来源:曲希强,《山海经》图像的审美意识探析及在当代的视觉性思考
文章来源:曲希强,《山海经》图像的审美意识探析及在当代的视觉性思考
古本山海经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如何?”
让我们一同回到洪荒时代,观志异,品荒诞,一起打开波澜壮阔的山海经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