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21年“风险认知亚洲会议--首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特别分会”成功举办
2021年“风险认知亚洲会议--首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特别分会”
北京分会场作为风险认知亚洲会议的特别会议,由世界银行可持续发展国别业务主任金润希女士主持。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地震局、国家气候中心、自然资源部、北京师范大学以及相关机构的学者和专家,就中国当前灾害风险评估、减缓和预防体系等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分会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线上和线下的与会者,包括国家与地方官员、企业代表、学术界代表与学生等。
会议伊始,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芮泽先生对各位来宾表示衷心欢迎,他回顾了世界银行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提供紧急贷款助力灾后重建以来与中国政府在灾害风险管理领域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司袁艺副司长进行了开场致辞并向与会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她指出,“中国面临的风险因素日益增多,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加强灾害风险管理,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 袁艺副司长开场致辞)
据国务院普查办视频介绍,普查工作于2020年至2022年开展,旨在通过全链条式排查,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把握国家和地区自然灾害风险规律。具体内容包括盘点历史灾害信息,查明区域综合减灾能力,开展综合隐患调查与评估,开展单灾种和综合风险评估,风险区化和灾害防治区化等。
会议期间,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孙柏涛博士就抗震能力区划和不同区域脆弱性构建,以及地震灾害损失及其分布分析在备灾和重建中的应用等方面发表了见解。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高歌博士、李莹博士介绍了中国气象局北京气候中心关于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实施情况与其用于灾害预警和气候服务的技术平台,包括过程监测、模型仿真、大数据应用等。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佟彬博士详细阐述了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前取得的成绩和未来面临的挑战。北京师范大学杨赛霓教授就气候变化背景下基础设施系统综合风险评估发表了见解。她强调,多重威胁之间的交互作用要求对复杂风险、影响、不确定性、观念和选择进行系统评估,并借助量化工具分析发展政策和投资行动的潜在权衡。
上述讲演结束后是本次会议的讨论和问答环节,涉及到了诸如风险信息在决策和规划中的应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划分、气候适应的融资问题等主题。针对中国面临的风险管理挑战,探讨了诸多可能性和具体建议。
会议总结部分由金润希女士主持,她回顾了风险认知会议的初衷,并对出席和支持会议的所有参与者表示由衷的感谢,期待此次会议将促进后续的互动与合作。
(与会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