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吐槽春晚

2017-01-24 弱小明 弱有所思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本文刊载于今日的《检察日报》,经作者授权本公众号发布)



要过年了,春晚要播了。


春晚很有名,800年前就有名。元朝有个文人叫张可久的,专门写过一首《满庭芳春晚》:


“知音到此,舞雩点也,修禊羲之。海棠春已无多事,雨洗胭脂。谁赏慨兰亭古纸?自沉吟桃扇新词。急管催银字,哀弦玉指,忙过赏花时。”


(对,下面这位老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可久)


        什么?此“春晚”非彼“春晚”?这种学术问题,以后咱找时间再讨论。          

       春晚衍生出两个固定的娱乐节目:看春晚和吐槽春晚。  

       春晚的节目给了大家很多欢乐,吐槽春晚似乎给了大家更多欢乐,往往是这边节目还在播,那边的笑话和段子就已经在网上流传开来。其中主要内容之一是给总导演差评:无论是郎昆、金越,还是哈文、冯小刚,无一例外。对这个待遇,导演们大都很委屈:提前大半年就准备这么台晚会,殚精竭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怎么就这么一棒子打死?心里不高兴,但表现不同:有的道歉,有的不屑,有的说“聋子不怕雷”。


过去的春晚待遇迥然不同。那时候条件简陋,灯光音响舞台怎么看怎么透着一股寒酸,主持人差错百出,演员们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甚至一个歌星能唱六七首歌,总共四五个小时的晚会,她自个儿就占了半个钟头。唱完了观众们还喊:再来一个!现在六七个歌星唱一首歌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每个人混一两句,下来也算是上过春晚的人儿了,心里特自豪。

       可那时候观众对春晚的评价老高了,演员们随便在舞台上比划个哑剧,演个卖花生米的小品,唱首唱过几千遍的老歌,都让大家如痴如醉,导演、演员走到那都是绝对大腕,掌声噼里啪啦的。

        现在的晚会硬件好了,节目丰富了,演员们靓了,笑点看点多了,观众们却不买账了。

        其实电视台还是那个电视台,晚会还是那个晚会,只是时代变了,观众们口味变了。

        以前大家生活单调,没啥娱乐节目,说得过分点,电视机都不那么普及。平时听听收音机里播的《岳飞传》,晚上凑在富裕人家看看电视上播的《大西洋海底来的人》,就已经很满足了。赶上过年,央视有这么台晚会,那么多明星,那么多节目,心里甭提多兴奋了。在这么个背景下,演员们随便做个鬼脸,大家就会乐得前仰后合。

        现在是信息时代,靠着互联网的传播,单纯从欣赏节目的角度看,大家每天都在过年:任何一个好的节目、好的演员、好的段子,都会瞬间传递到每个角落,让每个人欣赏到。平时肉包子吃多了,你过年再端上盘三鲜饺子就不会再有那么大吸引力。你非得让观众对着饺子表现得又惊又喜狼吞虎咽,观众也为难。

        观众们众口难调也是春晚不受待见的原因之一。老人们说:晚会一开场一群动物造型的演员们又蹦又跳多幼稚啊。小朋友说:京剧几个大花脸咿咿呀呀地唱多无聊啊。刚过去的猴年,到底演过猴的六小龄童要不要上春晚,导演组还没说什么呢,网上就吵翻了天,吵着吵着就骂起来了。大过年的,你说这叫嘛事?

        其实春晚被吐槽也不能算什么坏事。春晚是公众人物,大家拿你找点乐子,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吧?有的拿你开涮,并不一定是内心有多讨厌,只是为涮而涮而已。即使有的观众真的不喜欢晚会,批评起来用于刻薄了点,也没什么啊,有着改之无则加勉呗。


        真正的坏事是大家不再看这台晚会。

        俗话说:褒贬是买家。表扬也好,斥责也罢,至少有一点共同的:都是观众,都认真的看了晚会。可大家过年为什么一定要看这台晚会呢?人家有很多选择:喝点小酒唠唠嗑、斗会儿地主、上网玩会儿游戏、睡觉,实在想看电视了,各卫视竞争性的晚会有的是,也很精彩啊。         

        所以留住观众很重要,没有了观众,晚会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现在的观众,真正的喜欢的自不必说,那些吐槽的其实也是粉丝:爱之深则责之切。对于晚会的组织者来说,要对吐槽、批评、不满有个正确的姿态,内心认可的不足要改,不认可的也要微笑着倾听,不能动不动就甩脸子、尥蹶子。春晚是个大人物,且人到中年,这点涵养应该还是有的。


---------   End   ---------


法眼观世界,

弱者有所思。


by. 弱有所思

请各位看官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