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12月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人民社论:经济重回正轨要靠改革开放

沪深交易通 2022-12-05 07:07 Posted on 湖北

中国经济今年如何收官、明年如何开局,成为年终岁尾公众关心的话题。日前,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专家学者亦纷纷就经济重回正轨提出意见建议。这些建言各有侧重,却有一条重要共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既是重要的历史经验,也是当下的现实需要,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江泽民逝世,世人在沉痛悼念的同时,不禁抚今追昔,深切感到中国经济稳定和发展,仍要依靠改革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受国内外错综复杂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超出预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成为重中之重。通过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中国经济及时扭转了二季度以来的下滑势头,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9%。不过,当前中国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基础不牢。相比9月,10月经济指标已然全面回落。从近日发布的统计局制造业PMI等数据来看,11月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实现全年增长目标极其困难。之所以形成目前的局面,除了长期存在的种种深层次矛盾,直接原因是近期国内多地爆发大规模新冠疫情,叠加一些地方在防控上“层层加码”“一刀切”、简单化,动辄要求商户关门歇业、小区临时管控、市民居家不出,这不仅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还进一步影响了市场主体的预期和信心。不当管控的后果已经且将继续显现,令中国经济蒙受巨大损失。

新冠疫情已走过三个年头。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减弱、疫苗接种普及、防控经验积累,中国疫情防控面临转机。日前,随着《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发布,各地开始积极优化防控政策。当务之急是坚持科学、精准、依法防控。应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探索如何优化防控政策,以将疫情对经济社会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此外,还须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稳就业稳物价,尤其是要实现房地产等高风险行业软着陆。

然而,根本而言,欲使中国经济重回正轨,仍要靠坚持改革开放。这是4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在改革开放的历史上,中国经济并非一路凯歌行进,曾遭遇比眼下更为困难的危急关头。但是,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经济黯然渡过了这些难关。我们难以忘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在1992年重启改革,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并在接下来的数年,实施了涉及价格、税收、财政、金融、外贸、投资等多领域的波澜壮阔的整体性改革。中国经济不仅转危为安,而且奠定了其后经济高速增长的体制基础。20世纪末,大批国有企业陷入困境,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更令中国经济雪上加霜。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用三年时间推进国企改革,并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在2001年毅然“入世”。以此为节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更为强劲。中国能有如今的综合国力,端赖于此。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改革开放事业需要一棒接一棒地接力干下去。

改革开放没有止境。它并不必然是危机驱动,而应成为各级政府的主动选择。十四大以来的30年,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但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面临不少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那种“改得差不多了”的想法万万要不得。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应该承认,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国资国企、要素市场化等领域改革亟待深化。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均空间巨大。空间就是潜力。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道理是清晰的,但是,遇到具体问题则往往控制不住“看得见的手”。在抗疫过程中,“层层加码”“一刀切”、简单化等错误做法屡禁不止,正表明权力之手远未得到有效约束。

扩大开放的任务也极其繁重。未来开放的重心是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须知,开放的标杆是不断提升的。“入世”之时,中国开放尺度之大可谓石破天惊,如今却又须与21世纪最佳国际实践对标。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三届财新峰会上,数位前财经部门负责人提醒三年疫情对中长期经济增长造成的“机制性损伤”,这正说明了当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紧迫性。中国经济发展不会由于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而自动完全恢复,需要下大力气营造良好的各方面环境,包括投资环境、营商环境、消费环境、舆论环境。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中国经济要走出三年疫情的阴影,重回正轨,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开放。行胜于言,这将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先贤最好的告慰和纪念。

(本文为即将于2022年12月05日出版的《财新周刊》第47期社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