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日记 | 我们有没有“上街去”的可能性 ?
“社区营造要多办社区活动” —— 王乐毛
在芳草生活节的现场,张丰老师和我都观察到社区的居民对街头的文艺活动非常感兴趣,观众席一座难求,人们围在警戒线外站了有两三层。
主办方给我们安排的候场位置在观众席第一排最边上,方便我们上台,也方便我对舞台侧面的工作人员和观众进行观察 —— 在演出进行的过程中,陆陆续续钻进来好多小朋友,其中绝大多数是女孩子。她们对舞台上发生的一切都非常好奇。
轮到小闻上场的时候,她介绍自己的节目名称叫做《成都粉子》,话音未落,“粉子,她说这个节目是粉子”,一个约莫六岁的小女孩很惊奇地对身边的几个同龄同伴说。
可能这些小女孩都在好奇成都粉子这个节目里会不会变出什么好吃的,毕竟粉子是成都人家庭里很惯常的吃食,而且她们几个的目光时不时盯着开场之前礼仪小姐送到我们桌上的那个蛋烘糕。
小闻在台上向观众们解释:“粉子就是成都的女娃娃。”这种语言,显然不是这几个小女孩能理解的,她们面面相觑。
孩子就是孩子。虽然一脸疑惑,她们也很快就跟随音乐的节拍学着舞台上的人的样子比划动作,笑闹成一团,混在她们中间的一个小男孩也跟着一起舞动,结果被不知道是他奶奶还是外婆的人一个劲地把他往外拖。
活动结束的这几天,我心里一直在想,如果当天我们是在广场上带着孩子们甚至社区的居民们一起读诗,会不会比我和张丰老师坐在那里对谈对居民来说更好呢?
或者,有没有可能以一苇为一座桥梁,连接起关心儿童成长、关心社区教育的艺术家和辖区的管理部门以及社会组织,一起策划和组织一些面向居民(尤其是孩子们)的公共艺术和教育活动呢?
白夜生日那天晚上,我把这个想法给张丰老师说了,他觉得非常好,鼓励我尝试:“就算没有人支持,我们也可以自己做起来。”
有意识地在自己所生活的社区参与公共活动,努力地推动当地文化的发展,是知识分子的分内之事。知识是力量,掌握知识的人就是手握权力的人,应该将这权力用来服务他人和社会。前段时间,王笛等几位老师在玉洁巷的街边摆龙门阵给过上过下的居民听,就是很好的榜样。
如何在社区办面向儿童的活动,在社区营造方面有长足经验的台湾地区有很多专门的教材,比如《学校在窗外》和《社区有教室》,而我这些年的实践,是带着孩子们在社区里游走,将自然观察、文史调查和阅读书写、口头表达结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的好处很多。孩子们锻炼了身体,熟悉了社区环境,和同伴结下了友谊,还培养了观察、发现、思考、讨论和面向公众表达的能力。这些,将会支撑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去为自己、家庭、社会做出选择和承担更多。
芳草街道在辖区内的景观墙上印了很多“生活在附近”的标语。我对这句标语的理解,是要以自己为方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联合志同道合的伙伴,尽可能的使用附近的资源,构建出一种在附近的生活。
在这个行动的过程中,参与者能逐渐构建起有韧性的生活支持网络,不仅可以增强参与者自身应对生活变化的韧性,也可以逐渐丰富社区的文化以提升整个社区的社会资本。
去年十月回到玉林,招募了几个孩子和我一起逛玉林菜市,测试过活动的可行性之后,我想把这个研究继续下去,曾到过玉林的一个社区交流过给居民孩子们办一个自然书写工作室的可能性,社区书记表示很欢迎,但不知为什么后来一直也没有下文。
我只能理解为时机还不合适吧。
接下来,我打算以一苇为基地,再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