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点击上方蓝字“复旦外语”,和复旦同学一起学习

 

每逢开学季,新生入学,名字的话题总会浮上台面,媒体又会开始四处搜罗,看看有什么奇葩的名字,可以让大家在茶余饭后消遣嗑牙。今年西安有一名父亲给她的女娃取名叫“王者荣耀”,而且还成功地报上了户口,引


来了各界的热议。

 

九月开始,我离开了访问一年的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回到台湾,在东吴大学英文系重执教鞭。我在东吴大学英文系开了一门本科二年级必修的“英语语言学概论”,班上有个大三补修的女同学名叫“王维”,列在选课名单的第一位。第一次点名时,我的“王维”之声甫落,王维举手,同学惊觉,纷纷转头侧身,寻找目标。

 

我高中读的是“建中”(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当年班上有个同学的名叫“巫孔雀”,既是巫师又是孔雀的,一开始着实让我们调侃了好一阵子,后来大家也习惯了,不过就是个跟大家差不多的同学罢了。

 

对很多人来说,名字只不过是个名字,是个代号,并没有太多的意思,顶多只是好不好听、顺不顺口而已。然而,事实上人名也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引人入胜的学问。

 

现在中文说的“名字”,实际上是由古时候的“名”加“字”而来。《礼记‧檀弓》说,人出生就有“名”,及至长大成人,行冠礼时再加个“字”,原本分开的“名”和“字”经由演变,融合为“名字”,意思也逐渐转变为现在所指的“姓名”或“名”。至于“姓氏”,原来是远古时期“姓”和“氏”的合称。《通志‧氏族略序》说,在三皇五帝时,“姓”和“氏”是分开的,那个时候男人用“氏”,女人用“姓”(由“姓”的部首可以看出端倪)。“氏”用来区分社会阶级,贵族有氏,平民无氏;“姓”则与婚姻有关,两家同姓不可通婚。到了夏商周以后,“姓”、“氏”合而为一,都用来作为判断两家可否通婚的依据。秦汉以后,“姓”、“氏”就不分了,有人用“姓”,有人用“氏”,有人都用。演变到现在,“姓氏”也常简化为“姓”,是一个代表家族的字。

 

汉族的命名习俗我们比较熟悉。“姓”多来自祖先在封建时代所受的封地、官名(包括皇帝赐姓)、世代相传的职业、以及住家附近的地理环境,而“名”一般依辈份、照排行、看因缘事件、或按父母的欢喜期许而取。可是西洋的呢?

 

John,这个英语世界再平凡不过的名字,为什么不翻译成“战”或“将”,却要用一个发音差很远的“约翰”?原来John来自《旧约圣经》时期的希伯来文(Hebrew),当时的发音接近“约翰”,意思是God is merciful(上帝是仁慈的),因着基督教的普及,约翰这个名字在不同的欧洲语言里,也有了不同的展现:爱尔兰语的Sean(肖恩)、苏格兰语的Ian(伊恩)、法语的Jean(让)、意大利语的Giovanni(乔凡尼)、西班牙语的Juan(胡安)、德语的Johann(约翰)、俄语的Ivan(伊凡)都是“约翰”的分身。

 

《圣经》在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命名传统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也难怪英国人的“名”也称之为“(基督)教名”(Christian name)。

 

至于“姓”的部分,细究之下也是很有趣的。从麦当劳(McDonald’s)这个名字我们可以猜出,该快餐餐厅刚创业时的老板极有可能姓McDonald(’s为英文的所有格标记,用于店名时类似我们所熟悉的“记”或“家”,如“赵记馄饨”或“张家牛肉面”),其父系祖先来自苏格兰,是Donald(苏格兰常见的男子名,意为ruler of the world “世界的统治者”)的儿子(Mc或Mac在苏格兰语及爱尔兰语中为表“父名”(patronymic)的前缀,为“……的儿子”之意)。

 

汉族“姓”和“名”的观念根深柢固,我们似乎很难跳脱出非姓即名、先姓后名的思考模式。西风东渐多年,我们了解了英美人士先名后姓的顺序,熟悉了一些他们常见的姓氏名字,也知道了他们还有“中间名”(middle name)和“中间名缩写”(middleinitial)这回事。

 

中国的民族众多,藏族女孩的名字常有“卓玛”,维族男孩的名字常有“买买提”。一开始我不明所以,后来才渐渐知道,“卓玛”是藏族对女子的称呼,源自一个美丽的女神,而“买买提”则是“穆罕默德”的变体,信奉伊斯兰教的维族为了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常给自己的儿子取这个名字。

 

关于名字,我们都知道的太少了。世界之大,人名之多样,无奇不有,又岂是我们熟知的汉文化与英美文化所能道尽一二?

 

其他文化的人名呢?大家都有名有姓吗?还是只有名没有姓,或是只有姓没有名?在姓与名之外有没有其他可能?顺序呢?是先姓后名还是先名后姓?姓是固定的吗?还是每一代都会改变?一个人可不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名字?

 

欧美的知识系统里有一门“专有名词学”(简称为“专名学”),英文称之为onomastics,比较讲究的学者还在这个领域底下细分为“地名学”(toponymy)和“人名学”(anthroponymy)两大支,可是一般的作法并没有这么严格,而是以原本统称的onomastics(专名学)来专指anthroponymy(人名学)。

 

这个欧美的“人名学”与汉文化以算命为主的“姓名学”有明显的不同。人名学以词源学(etymology)为基本工具,本来研究的是人名的来源历史以及形态改变,结合了地理分布的这个向度之后,可以让我们对人类的早期历史、人口迁徙、民俗传统有更深刻的了解。近来人名研究也开始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在心理、社会、法律等层面上逐渐受到了专家学者的探讨。譬如说,为什么某些时代、某些地区、某些文化圈流行某些特定的名字?为什么这些曾经流行过的名字后来却销声匿迹?社会变迁和政治气候跟名字的嬗变有什么样的关连?

 

处处是学问,名字并不简单。





曾泰元,台湾东吴大学英文系副教授、原系主任,国家语委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来这里,和复旦的同学们一起学习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复旦外语”

QQ : 266742884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