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不知道,你扔掉的塑料,可能已经回到你的胃里!
一只布式鲸死了,死因是营养不良,一块6平方米的塑料布,堵塞了它的消化系统。
一只海鸟死了,它体内塞234个塑料块,相当于人的胃里有6-8公斤塑料制品。
1909年,人工合成的塑料首次出现。一个世纪过去,“塑料”对地球生物,包括人类造成的伤害,简直触目惊心。
今年1月1日中国宣布停止进口24种“垃圾”,其中之一的废塑料,危害甚至超过了雾霾。
2016年,一部名为《塑料海洋》纪录片,则赤裸裸地揭露了塑料废弃物对海洋和人的伤害。
海边度假、结婚蜜月很多人更偏爱离陆地较远的海域,那里有细软的沙滩、清凉的海风、纯净的海水。
《塑料海洋》的导演兼编剧,Craig Leeson,原本是寻找小时候就心生向往的神秘蓝鲸,却找到了漂浮着的大量塑料垃圾。
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地方位于斯里兰卡南边20英里的印度洋——是因内战封闭30年、没有任何商业捕捞的原始海洋。
而之前人们对大海的印象,可能还停在《蓝色星球2》里,随手截图就美哭。
《蓝色星球2》的解说者,被誉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的大卫·爱登堡,却对海洋塑料忧心忡忡。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以为,海洋那么大,住在海里的生物那么多,我们人类不管做什么,都无法影响到它们。但现在我发现:我们错了……在录制《蓝色星球》时,不管我们去到的海洋多么偏,摄影师总能看到塑料。”
同样,在纪录片《塑料海洋》中,摄制组到达1600米阳光照射不到的深海时,也发现大量的塑料瓶、塑料袋。
英国《Nature》杂志旗下子刊发表研究称,被人们称为“第八大陆”的太平洋垃圾带,面积达160万平方公里,近1/6个中国的大小,中心区域厚度可达30米。
联合国相关资料表明,全球每年超过2500万吨塑料垃圾会进入大海,受到洋流运动的影响,目前还有南北大西洋、南印度洋垃圾带。
如美国每年投入238亿公升石油,来制造塑料水瓶,其中90%只使用一次。
大块垃圾相对容易清理,然而,还有一种数量众多、难以清理、更加隐蔽的存在。
而塑料漂浮物,是塑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太阳紫外线、海浪拍打、盐分腐蚀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分解形成的更小“塑料微粒”,当粒径<5mm时被称为“微塑料”。
脸部磨砂膏、牙膏、洗面奶、洗衣粉等日化品中的塑料微粒,都是海洋塑料微粒的直接来源。
塑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人工合成,所以在自然常温常压条件下,大部分的塑料,正常降解需要成百上千年。
同样,微塑料也不可能被海洋生物消化掉,只能一直存在其体内,甚至致其死亡。
而且,微塑料吸附污染物的能力很强。当鱼吃掉塑料,毒素会从塑料上转移到鱼的肌肉或脂肪,这些我们爱吃的部位。
人类丢弃的塑料,出现在海洋生物的胃里或身上,或误食致死,或被缠致死。
2012年7月23日,当韦森特飓风袭击香港及其邻近水域时,塑料原料随水流散布于香港南部海域及岸滩,造成广泛环境及生态污染,之后人们在鱼类肚里发现了这些塑料颗粒。
全球每年产生13亿个塑料袋,平均每分钟200万,每个塑料袋平均仅使用12分钟。
在意大利阿西纳拉岛海龟救助中心,一只海龟,把塑料袋误认作是美味的水母,导致肠胃产生气体,无法下潜。如果救助不及时,这可是致命的。
据估计90%的海鸟一生中都吞食过塑料。它们飞行数千里,原本要带回食物喂养雏鸟,却带回了垃圾。
生物学家利用盐水让雏鸟们吐出胃里的东西,发现了很多塑料原料、微粒。
这雏鸟其实才70-90天大,刚刚开始伸展翅膀、锻炼飞行的肌肉。
太平洋中途岛,距离陆地数千里之远,这里的黑背信天翁也没能幸免。
纪录片中提到,当研究人员检测法国、比利时、荷兰沿岸的蓝贻贝后,发现每个被检测物中都含有塑料微粒。
“你可以买到经过认证的有机食物,但是没有一个渔夫能够卖给你经过认证的、有机的野生鱼”。
据权威媒体科学板块报道:研究表明,海鲜爱好者每年或可吃进11000颗塑料微粒。
最让人担忧的是,现有的自来水处理技术,根本无法过滤掉塑料微粒。
“塑料”这项上世纪的发明,改变了服装、烹饪、餐饮到产品设计、工程以及零售等几乎所有产业链。
超市的包装袋、外卖打包盒、快递塑料胶带……2017年,中国仅仅快递业所使用的塑料袋就高达147亿个。
塑料难回收、难降解,所以,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只有:切断源头。
我们习惯了随手丢弃。“我们以为,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扔下船,它们就‘消失’了,塑料就没有了。”
其实,这只是开始。超过80%的海洋塑料来自陆地,即使你不住在海边,你丢弃的塑料也可能进入大海。
近期精选
来源:槽值
编辑:大春 小修修 责编:肖肖
编审:李铁锤
目前100000+人已加入无锡eTV,有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