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博微享 | 明法究理,惟精惟一
★
编
者
按
★
为提高浙江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质量,激励博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发展,浙江大学自2016年起每学年开展一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最终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选出不超过10篇论文作为优博论文。2020年共有9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获评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特推出“优博微享”专题,对优博论文获得者进行专题采访,以期给同学们的科研学习生涯提供经验参考,共同探索追求科学研究的真知。
“小时候,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这位浙大学子这样说。坐在讲台下,他时常畅想,长大后的他会怎样给他的学生讲课,这个习惯从中学一直持续到大学。“就这样,我的人生理想从初中老师、高中老师一路进阶到大学老师。”
最初的梦想成为了他学习的动力和目标。本科和硕士阶段都在吉林大学攻读法学专业的他自2017年起,进入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跟随张文显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学术上,他努力奋进,从未停歇。他在《中国法学》《法学评论》《法商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还曾获第十三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一等奖(部级奖,全国唯一一位博士生获奖者)等荣誉。
他就是2020年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2017级博士生郭栋。
与法结缘,热爱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大学前,郭栋就对法学很感兴趣。那时他就喜欢在电视上观看《今日说法》等法律类节目。进入大学真正接触到法学时,他更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莫过于法律了,黑与白、正与邪在法庭内外玄妙变幻、精彩纷呈,难怪博登海默说正义有着一张普罗透斯似的脸。”他喜欢抱着一摞书去上课,边听讲边看书,在老师讲的内容和书上的内容相互比较鉴别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上课之外,他最喜欢泡在图书馆看书,法学需要其它学科的知识滋养,为了真正弄懂法学上的知识点,知其应然,知其所以然,也知其实然,他基本上保持在一到两天一本书的阅读节奏,到大学毕业时他的阅读量达到了惊人的一千多本书,这为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科时候的郭栋就已经有了对教师职业的思考:“为人师的最忌讳的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为了不误人子弟,他就必须要认真学习,打好基础。从那时开始,郭栋就从未在通往优秀的道路上停止脚步,勤奋刻苦的他书写了本科四年、硕士三年和博士三年综合测评成绩年级第一的“学霸”传奇。
提起这段“不负青春,不负自己”的经历,从容与坚定展露在郭栋的微笑中。
“学习容易,学术却难。”在硕士一年级的时候,他的论文就发表在《中国法律评论》上,是当时在该刊物上发文的“最年轻作者”。这给了他很大的鼓励。慢慢地他也开始认识到学术的艰难,这是因为,学术的眼界是要放眼全国乃至世界的,也是贯通古今的,以前学习成绩上的第一在浩渺辽阔的学术场上显得尤为微不足道。
科研生活是一场修行,唯有谦卑的态度,才能让学术的厚土中,开出灿烂的花。“对待学术,我是越来越谦卑的,低到泥土里,半点都骄傲不起来。”郭栋曾有一篇公路执法中的罚款票证的法社会学研究的文章,第一次投稿的时间是2015年8月,经历了屡次退稿和修改完善后,他又在博士期间2018年5月份投了出去,直到今年2021年10月份,前前后后改了不下十稿后,这篇论文才见刊。他说:“这篇论文见证了我的学术成长,告诉我法学研究容不得半点浮躁。”面对挫折,他未想过要放弃。“从一开始我就没给自己留后路,学术之外我别无选择”,大三大四,当旁边的同学都在准备司法考试的时候,郭栋这位“非典型学霸”继续徜徉在书海中,“我没有参加司法考试,不想浪费时间,这对我没有意义。”
学术路漫漫,毅然选择读博时,他也从未后悔。郭栋“自嘲”道:“当时决定踏上读博之路时的我,像极了大话西游中毅然决然带上金箍的至尊宝。”2017年6月在他刚“上山”时,导师张文显老师对对他说:“做学问是一辈子的事,不能急于求成。你把自己封闭一到两年,回到思想史的原点。两年以后同辈人、甚至那些新秀们都会对你刮目相看。”上山之后,老师的话成为他读博三年的最高诫命,谢绝社交,闭关读书写作也成为他的常态。
投身学术,在挑战中坚定所爱
选择攻读博士只是开始,优秀博士论文的诞生也折射出做学术是一条随时会出现困难而且永无止境的路。从选题到写作再到答辩这三个阶段,郭栋经历了三种心态的变化:犹疑、决断和笃定。
犹豫了半年才决定博士论文的选题,郭栋庆幸自己最终选择的题目是法理的概念研究。“如果只是为了毕业,可选择的题目太多了”,而“法理的概念研究”是最难、最冒险的一个。关键时刻,导师张文显教授为他指点迷津,建议他先做基础性的实证研究工作,分析“法理”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是如何使用的,以此为基础做类型化分析和理论拔高。张文显老师对他说:“在‘法理’一词的研究上,谁都可以自说自话,但繁重而科学的文献实证研究,并非谁都能做、肯做、会做。”
在导师的期望中,这篇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不应局限于举例,而是尽可能做到“全扫描”“全覆盖”。如果能在博士期间完成这件工作,写一篇几十万字的有据有理的论文,肯定具有传世意义。
尽管任务艰巨,郭栋还是决定尝试。马克思有言:“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八个月奋笔疾书的至暗时刻之后,一篇博士论文完成了。正式答辩的前夜,他是笃定的,自信这是一篇经得起批判的论文。
郭栋一直对于创新有所追求。他说,每一个研究者都不得不面对苏力老师经典提问:“什么是你的贡献?”他自信自己的的博士论文能经得起这样的拷问。当被问起博士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意义时,郭栋说,真正的学术创新和意义不是作者自诩的,是要同行评价的,要用时间靠历史去检验的。本文重构了“法理”这一概念,提出了一个和以往教科书、法学词典不一样的“法理”的定义,并基于这一定义,得以有效观照现实生活中的法理话语实践,并对法理学这一学科有一点新的启发意义。“不敢说是贡献,这是我对这篇文章的一点期待吧。”
学海行舟,怀揣热爱驶向未来
2020年,郭栋放弃了其他待遇丰厚的工作机会,秉持着“学无止境”的态度选择继续深造,他成为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博雅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回忆起自己当年的学习经历,郭栋特别想告诉向往法学专业或者即将“上山”的浙大学子们,法学或许是大家心目中一条通向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标准”的“热门专业”,但他还是希望大家能“从心出发”,选择法学。
郭栋认为,正如霍姆斯说,“法律所需要的男孩和女孩,必须是能够发现自己一直强烈渴望某种东西,并且为之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的人。”只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让梦想成为热爱,是最幸运的事情。
谈及未来规划,郭栋说:“我在学术上有着特别高的自我期待。至于特别的规划,暂时还羞于表达,等实现之后再‘昭告于世’吧!期待到时候再和浙大学子分享!”他言语之间透露着坚定和自信,让我们开始期待他未来在学术和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文 | 邬乐弦、陶柔柯
图 | 郭栋
责任编辑 | 郭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