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物】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新时代更要重视人文红利

2018-04-14 王琳 清友学社

点击上方“清友学社”关注我们  ↑


       博鳌亚洲论坛虽已落下帷幕,“亚洲大学的崛起”和“民办教育新政”两场教育领域的高峰对话仍是教育创新领域讨论的话题,邱勇校长和杨斌副校长的教育论点,持续在教育圈内受到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

      

       作为清华大学1987级经管学院校友,现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一直在教育特别是育人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在去年11月的第三届清华大学人才发展论坛上,杨斌就提出了“人文红利”的概念

       “信仰可以带来人文红利,信仰所带来的力量,带来的团结性,带来的行为改变,具备了非常强大的现实意义;

       愿景也可以带来人文红利,当一个组织、国家有非常清晰并且得到人们信任的愿景的时候,人们就会愿意付出巨大的努力去实现它;

       另外,洞察人性、尊重人格,以及领导力、工匠精神、运动家精神等这些人文精神都可以带来人文红利。”


致力成为更完整的人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人才红利和人文红利,借用‘红利’这个概念。因为红利的概念深入人心,成为解释过去40年间,中国奇迹的一个术语、一个逻辑……”杨斌的开幕辞让人耳目一新。

       他对在场观众说道,讲到红利时,有三个层次:

       当人们最早使用人口红利这个概念时,主要是描述的一个国家中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工作岗位对于劳动力的吸引力更大,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当人们担心中国的出生率下降、老龄化提前,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因此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时候,学者们提出了“人才红利”的新概念,这是第二层,来描述劳动年龄人口中的素质与质量,构成进一步经济增长、创新发展的动力源。

       人才红利在中国,特别地体现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毛入学率的大幅度提升,其中特别是中国教育传统中重视STEM,重视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为创新创业、为技术进步都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

       

       而在此基础上,杨斌提出了人文红利的概念:

       这是这一组概念的第三层,描述的劳动力的素质不仅是能力和知识的基础,更要看他们的精神面貌、心智品格;不仅看个体的劳动者的状况,还要看劳动者以什么样的方式团结起来形成合力的状况。人文红利,是从过去经济学的角度更深入微观到管理学的角度,去发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是更加往人的内在去看的一个概念,是比人口、人才更持久深入的一个概念。


      这也给中国的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带队伍的人,提出了一个很有想象力的发力空间,用武之地。在人口条件、人才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人文成为了竞争的新红利之源;企业和企业,地区和地区,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竞争,也就有了人文之较!

       从教育的角度,也意味着重视人才培养的规模和结构基础上,更要看重人才的人文塑造和升华,这是人才质量的更高要求,也正是清华校歌中“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的含义。教育机构不仅要成为人才红利的贡献者,更要成为人文红利的建设者,既通过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功能,也要积极发挥其文化传承创新的延伸功能。”


       杨斌进一步阐释,要从以下四点发挥人文红利的重要作用:

       一是高度重视信仰所带来的人文红利,充分认识到信仰本身所具备的非常强大的现实意义,不忘初心,重树、高扬中国原本看重并且具有的信仰所带来的人文红利。

       二是充分意识到愿景的人文红利,十九大报告提出了2035、2050的国家愿景,它的深入人心将产生重要的人文红利。

       三是以人为本所产生的人文红利,新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由重“增长”转而重“发展”,“发展”本身就包含着对人的全面发展更丰富的理解,以人为本将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人文红利的重要内涵和基础。

       四是要看到领导力、工匠精神、拼搏精神等方面所蕴藏的人文红利,不应把这些神秘化、专属化、传奇化、天赋化,而应落实到每个人的培养和发展中,发挥其人文红利的力量。


       在他看来,人文精神更包容性的看法,简而言之就是使人成为更完全、更完整的人。而如何成为更完全、更完整的人,成为全场讨论的主题之一。


       去年9月25日,中央正式发布文件,首次聚焦企业家精神。文件中指出,“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活力,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


“任何一个组织发展的真正依靠归根到底是人。真正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是植根于内心的文化和精神基因。”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高策理如是说。


企业要树立人文人才观


       如何促进人的发展,企业给出的答案是营造人文环境,促进人才发展。

       

       从一盒药走向一壶酒、一瓶水、一杯茶,最后走向大健康计划。天士力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闫希军认为,要成为国际化企业,必须有哲学作为指导。

       

       在他看来,“通”贯穿着中国的文化。企业要构筑内外兼通的人文环境,任何企业组织都有自身内部的人文环境,也都处在社会人文大环境之中。企业要担负起培养人才的双重任务。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要打开人才通道,既要从社会当中引进人才,也要向社会输送人才。

  

       作为微观的企业组织,如何诠释人文精神和人才发展,还是要回到企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确立的新目标。尤其是企业面临着商业模式的转变、市场区域的转型、产品选择的转变,更需要文化和理念的创新、组织和人才的保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企业全面发展相融合。


       中铁四局集团副总经理耿树标表示,建筑业作为占全国GDP总量17%的领域,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在人文精神和人文发展方面如何实现,就是人文红利和人才红利如何重新组合。


       “我提出的口号是大学建在企业中、企业建在大学中。现在集团所有分公司都是大学的学院。企业大学要实现五大功能:一是培养与企业战略发展相适应的人才;二是管理知识;三是推动变革;四是弘扬文化;五是共建共享,建立企业学习生态圈。”耿树标如是说。


       “未来人才的发展需要有更多宽松和谐的人文关怀的环境。”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怀进说,从某种程度来讲,继续教育是人才发展的终身平台,要为人才成长提供新的空间。


       京东大学执行校长李庆欣刻画了“85后”“90后”“95后”等新生代的职场画像,她认为,企业谈赢得未来的最好方式是能不能去培养更多创造未来的年轻人。满足不同人群个性化的就业需求,将是决胜人才未来的必由之路。


       施耐德电气(中国)学习发展学院院长杨珲分享了她的“VUCA时代的人文人才观”。她用丰富的事例诠释了施耐德电气如何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企业要培养诚意正心的人才

      

        对于人才本身的要求,高校给出的答案侧重于品质重塑。


       “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一定要培养人知心、用心、关心、正心的能力。永久的事业一定是诚意正心。”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系主任彭凯平妙趣横生的演讲,把论坛推向高潮。


       彭凯平认为,21世纪中国社会需要培养的杰出人才,应该具备以下能力:首先是同理心,知道他人的感受、感情。“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已经丧失了这一能力,不关心、不同情、不理解、不成就他人,这样的人成不了大事。”


       除此之外,他认为,还要有自控能力、道德意识,知道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要有判断、比较、选择、决策的能力;要欣赏美,需要有升华快乐的能力,把自己平凡的生活升华出伟大的意义来;要有想象力、创造精神,能够创造出自己从前根本没有准备,但是现在终于有机会的美好的体验。



【清友学社】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融科资讯中心C座B1层。我们在这里品茶论道,通过组织投资创业课堂、家长成长课堂、职业发展课堂、国学文化课堂、家庭理财课堂等学习活动,搭建一个精英阶层的终身学习平台。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参加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