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6-01





初夏的江南,别有一番风味。近日,柯小微沿着福漓公路来到漓渚镇棠棣村,发现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作为绍兴花木第一村,棠棣村产业特色明显,美丽乡村建设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凭借人勤春早、担花走南北的艰苦奋斗精神,棠棣人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到“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柯桥从新农村建设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美丽乡村带动美丽经济,成为留住天南地北故乡人乡愁的文化依归,也成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形载体。

城乡整治提升环境之美

﹏﹏﹏﹏﹏﹏﹏﹏﹏﹏﹏﹏﹏﹏﹏﹏﹏﹏﹏﹏﹏﹏


白墙黛瓦马头墙,小桥流水人家,位于柯岩街道的新未庄社区是江南典型的仿古水乡居民村落。近年来,新未庄始终以红色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呈现出村干部和衷共济,老百姓和谐相处的欣欣向荣之景。


“这么多年来,看着社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区旧貌换新颜,作为居民的幸福感也提升了不少。”在新未庄社区土生土长的居民强月琴看着变化、感慨万千。


柯岩街道新未庄社区


听强月琴说,新未庄社区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美丽乡村建设,许多基础设施都是超前规划。例如将电力线、电话线、雨污分流管等8种管线全部入地,先后实施了生活污水纳管、天然气管道安装、屋前屋后路面改造、农贸市场改造等工程。同时,十分注重环境卫生整治提升,成立清洁小分队每月义务开展环境清理,干群同心,成为了柯桥区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典型。


新未庄社区是柯桥开展城乡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据了解,为了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区委区政府一直以全域美丽建设为主线,从“面子”到“里子”,全面打响了“厕所革命”“管线革命”“围墙革命”“垃圾革命”等农村“颜值保卫战”,同时,通过融入创意匠心,深挖自然人文特点,围绕“一村一品”,以打造浙江省美丽乡村升级版。


城乡处处有景,步步是景,移步换景,在城乡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下,柯桥区的农村已经从原先的一个个“盆景”连片成为了一个美丽花园。


美丽乡村带动美丽经济

﹏﹏﹏﹏﹏﹏﹏﹏﹏﹏﹏﹏﹏﹏﹏﹏﹏﹏﹏﹏﹏﹏


农民“富不富”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也是农村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一直以来,柯桥区以发展村级经济、推动农民增收作为重点工作。以美丽资源带动美丽经济,将“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大力开展的“五星达标、3A争创”名副其实地为柯桥打造出振兴乡村经济的升级版。


柯开委(齐贤街道)光明居


近日一早,柯小微在兰亭街道谢家坞村的生态果园基地里看到,村民们正在不停忙碌着,除杂草、翻土、养护树苗……村干部赵铭标告诉柯小微,自从村里开展土地规模化流转,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模式,积极发展花卉鲜果业,村民们的钱袋子也变鼓了。据统计,去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达到了258万元。


湖塘街道香林村以大规模的千年桂林为特色。近年来,通过桂花林租赁、景区参股分红等方式,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去年村级经常性收入125万元。村民们的农产品也因此打开了销路,从1997年大香林景区开发至今,香林村人均年收入已增长了10.03倍。


据了解,近年来,柯桥区秉持“经营村庄、经营美丽、经营乡愁”理念,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加快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跨越,致力实现美乡村、育产业、富农民的互促互进。在今年,柯桥区还提出了“三年强村”计划,到2020年,全面消除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10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所有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全面小康和乡村富裕指日可待。


乡贤反哺成为“助攻员”

﹏﹏﹏﹏﹏﹏﹏﹏﹏﹏﹏﹏﹏﹏﹏﹏﹏﹏﹏﹏﹏﹏


所谓叶落归根,乡愁历来是我们心底难以抹去的情怀。


坐落于稽东镇龙东村的万亩红豆杉基地一直是乡贤沈建斌引以为豪的事业。2007年春节,别离家乡多年的他带着较雄厚的资本实力回到龙东村。眼看进村的路依然狭窄,满目都是低矮的平房,乡亲们的经济收入水平仍然不高,沈建斌决心将大规模种植红豆杉作为龙东村致富的契机,好好在家乡谱写一篇“三农”大文章。


为此,他以林地经营权流转的方式,从乡亲们手里租下茶山,种下第一批1万株红豆杉树苗并获得成功。从此,今年一个山头,明年一片坡地,受益村民越来越多,口袋也越来越鼓。



柯桥民营企业家周永利捐资700万元打造杨汛桥镇蒲荡夏村。全家都长住上海的马仁中为了家乡的建设,在知天命之年毅然回到王坛镇舜皇村,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基层工作中……


无论是捐款捐物帮助家乡建设,还是投身村委工作,各地的乡贤都在用自己的行为方式,诠释着“富贵不忘桑梓”这句话的真谛,反哺着这片从小生活的家乡土地。


同时,乡贤也成为不少镇、村破解农村困局的共同选择。据了解,以组建乡贤理事会、乡贤参事会为纽带,积极发挥乡贤反哺作用,目前我区广大乡贤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仅捐款就达2000余万元。乡贤、乡土、乡愁,共同凝聚起“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


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振兴战略的“柯桥样本”落地生根。



新闻多看点

NEWS

专题 | 高端人才与高科技项目加快集聚 “制造柯桥”向“智造柯桥”转变

这些柯桥区的优秀科技工作者!有你认识的吗?

出血7000毫升!幸亏柯桥这群医生出手,救了生二胎的产妇

最新!在柯桥晚上不愁坐不上公交了,快看看有哪些夜公交线路?


本报记者|曹梦婕/文 高洁/摄

责任编辑|章哲农

审核|何乐敏

终审|刘钊林

统筹|柯桥日报

柯桥·发布  




长按二维码关注    感受柯桥的脉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