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橘子教会孩子的道理,值得我们学习

2016-08-12 无巧不成书 新妈咪手作


家庭聚会,很多亲戚都来到了家里,豆豆妈忙前忙后做了一桌子菜。吃完饭后,豆豆妈和豆豆开始亲近嬉闹。

这时候豆豆拿来一个橘子,问:“妈妈,橘子为什么需要剥皮才能吃呢?”

豆豆妈想了想,认真地说:“孩子,那是因为橘子告诉你,不管干什么事情都不要想不劳而获,必须付出劳动才行。”

豆豆点了点头,接着问:“可是为什么橘子里边的果肉是一瓣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

豆豆妈看着儿子,说:“孩子,那说明,虽然你付出了劳动,但是你的成果不能独自占有,而要懂得与人分享。如果你手中有一个橘子,你可以选择与他人分享,分享你的快乐。”

豆豆恍然大悟,赶紧把橘子剥开,掰成小瓣,分给聊天的叔叔阿姨们,大家都夸豆豆懂事。

我们不得不佩服豆豆妈的教育方式。虽然我们大多数家长可能无法像豆豆妈一样,但是,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

★ 孩子对父母有着本能的依赖,父母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1、不要对孩子“板着脸”

父母在回到家后,请务必提醒自己:不管在单位发生了什么,在孩子面前忘掉所有单位里的事情,孩子需要的是父母而不是领导,千万不要把与孩子无关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无辜的。


2、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当孩子和小伙伴闹别扭时,孩子会难过很久,父母千万不要表现出不屑一顾或者和孩子说:没关系的、男子汉坚强点...类似这样硬邦邦的安慰,要充分理解孩子的难过。最恰当的办法是说:我也很难过,我们一起来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件事情好嘛?”


3、不要轻视孩子的提问

当孩子来问父母,“这道题怎么做”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如果父母回答他“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的时候,孩子心里对父母就会产生一种距离感和恐惧感。妈妈最好这样说:哎呀,这道题妈妈也不是很清楚,我们一起来完成它,好吗?就这样带着孩子来看书。


4、不要总说没时间

父母要腾出时间和孩子相处,而沟通的最主要的一个方式就是聊天,了解孩子最近是否遇到开心或苦恼的问题,父母应该充分倾听孩子的想法,然后就孩子的想法寻找话题进行交流,这样会激发孩子与父母交谈的兴趣,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



声明:本文所转载内容,其版权均属原作者或原出处,转载仅供分享、学习、参考。如果我们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我们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苏苏姐家部落。遇见更多和你一样的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