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应该放下偶像包袱了

王旭的王 王biubiu 2022-04-09


1


众所周知,我是一个典型的沪吹,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从报纸到杂志,再到公众号,不同的载体上,都记录过我对上海毫不吝啬的溢美之词。能夸十分绝不八分,能托马斯全旋式夸,绝不只是做一个后空翻。


在我看来,上海人懂规矩、有边界,守契约,凡事头脑清醒拎得清,我自认为自己也是这样的人,也欣赏所有拥有这种品质的人。但我很清楚,这注定是一个少数派。


在我们这个社会,少数派往往要承担着比多数派更大的成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证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这些人应该成为一个榜样。


所以上海的每一滴好,我都会拿出来,作为传递优质生活理念的素材,尤其是疫情这两年,上海在精准防控方面,一直被视为标杆,我也对此深表赞赏。


上海疫情防控最典型的口碑之作,当属迪士尼万圣节惊魂之夜,当时我还写了一篇《迪士尼上空的焰火,那是上海不灭的信心》,这在当时对照其他城市的操作,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上海做到了。


精准防疫成了上海的一面招牌,最让人称道的,还有愚园路228号奶茶店,成了全中国最小的中风险地区。


2


其实上海一直有疫情,但对于一个人口达到2490多万人规模的超大城市,只要是可控的,那就是胜利,更不要说以精准为前提。


但是最近二十天,疫情的事态正在朝着急剧恶化的方向发展,全国多地迎来一波反弹浪潮,上海在这波疫情中,也没有幸免。每天居高不下的确诊患者数量,以及越来越收紧的防疫措施,上海逐渐失去了属于自己的节奏。


以往很少会听到的,经常会发生在一些一刀切的城市的防疫新闻,开始在上海出现。比如有的公司,员工被要求在公司隔离14天,这给大家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更离谱的,还有被封到商场里,公共厕所里。这让我想起疫情刚开始的2020年,有的大货司机被封在驾驶室里的新闻,那白色的封条就像一条明晃晃的伤疤。


和其他地区动辄就隔离14天的一刀切政策不同,上海的策略属于一刀一刀切。



将所有的区域网格化,然后小到每一个小区,封控两天(48小时),进行核酸筛查,如果没有问题就放开,进入到下一个小区,如果有问题就继续封控48小时。


封控48小时的做法,看似更人性化一些,但是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已经有不少人反映,自己所在的小区,已经两天接着两天在筛查,依然没有一个头,进入到了2+2+2+2+2+2……的一个让人崩溃的模式,但没人告诉他们为什么。


3


医院管理混乱,以及缺医少药的新闻,也开始浮出水面。


一位上海姑娘是新冠确诊病例,属于典型的轻症,本来发病后两三天基本已经好了,还是被强行要求到一家医院隔离。到了医院,几个患者被关到一个病房里,护士不顾阴冷的天气,要求开窗通风,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见到医生,处于无医无药的状态,同病房一位90岁的老奶奶降压药快吃完了,却得不到基本的救治。这个事情被发到网上,引发了如潮的热议。


在此之前,上海一个小区因为封控,里面一些其他疾病的患者,迟迟无法就医,一位晚期直肠癌患者的妻子跪在地上号啕大哭哀求防疫人员的视频,更是煎熬和震慑人心。



最让大家感到震惊和难过的是,竟然有医护人员,因为冷冰冰的防疫政策而导致死亡的事件发生。3月23日晚,上海市东方医院护士周盛妮突发哮喘,在自行处置后仍然没有好转的情况下,家属开车将其送到工作单位东方医院,希望朝夕相处的同事能救她一命。未曾想该院因为防疫急诊关闭,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能到仁济医院东院救治,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病人于当晚11时去世。


作为一名49岁的护士,周盛妮有着丰富的救死扶伤的经验,她也亲手挽救过很多生命,但当她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自己的供职单位竟然将其拒之门外,冷冰冰的防疫政策将一条鲜活的生命浇灭。


她为别人救死扶伤,换来的却是见死不救。


在弥留之际,她得经历多大的痛苦和绝望!


我们都知道,人命关天,死者为大,在周盛妮去世之后,东方医院发了一个情况说明,只是不疼不痒地表态“深感痛心,对她的亲属致以诚挚慰问”,请问有屁用,难道不应该有人为此承担应有的责任吗?



在昨天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表示深切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


除了这些话术,我看大家都累于表达,接下来是不是连客气都要省了。


著名的哲学家康德说:“人是目的,永远不可把人用做手段”,如果人成为了手段,为了达到一个目的,那么人本身的价值就会土崩瓦解。无论这个目的多么崇高,都不能以牺牲人作为代价。


同理,我们的精准防疫也好,动态清零也罢,人是防疫的目的,而不应是手段。


如果人变成了手段,那么就会像现在这样,新冠病毒没有杀死几个人,因为一刀切的防疫措施导致的其他患者得不到救治而死去,其人数远高于新冠病毒导致的死亡,那么这种防疫所付出的代价过于惨痛,值得深刻质疑和反省。


要知道上一次,因为基础病患者得不到救治,被急诊拒之门外而死去,还要追溯到西安,当我们当初在嘲笑西安的时候,是否会想到有一天这一幕会发生在上海?


以至于有人说,西安这样的城市像快手网红,而上海是小红书网红,他们看起来逼格差别巨大,其实根本上并无区别,影响力指数考核方式是一样的。


这就要延伸到一个更深刻的话题,那就是南北方到底在治理上,到底有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我一直认为没有,因为我们的社会结构是一样的,南北方人的各种根本的观念,也都大同小异,要说差异就是对搞钱的主动性,或者手段上有点差别,然而经济上的领先或者落后,并不必然导致观念上的根本不同,只是南方地区相对来说弹性更大,也更灵活一些罢了。


我一直执拗地认为,上海应该是那个异类,是一个可以提供先进经验的先行者,现实给了我这个沪吹一个响亮的耳光,上了精准认知的一课。


4


还有人之前发文,说上海依然是标杆,是全国高山仰止的对象,理由是上海没有全面封城。


我想说的是,他听过全域静默这个词吗,如果没有听过,那么一刀一刀切,和一刀切,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上海现在尴尬在于,患者数依然居高不下,无论你用什么手法,如果以清零作为最终目的,那就是与病毒赛跑,问题是跑不跑得赢?


如果患者数量小,还可以精准防控,如果患者数量到了一定规模,那么这种方式就很难起作用。就像体育领域的一句名言说的那样——“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的技巧都只是徒劳。”


从什么时候,我觉得上海有点乱了方寸呢,就是3月22日,上海市民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谢斌说的那套鸡汤,什么享受一家人整整齐齐的生活,学会慢生活,极简生活。



我的上海朋友们,在本地微信群里一片怒骂:何不食肉糜?我们在家里整整齐齐慢生活,极简生活,谁帮我们还房贷车贷?


包括张文宏最近的几次新闻发布会,基本上说的都没什么信息价值,更多的是安抚公众,让大家不要恐慌,仅此而已。

我一直认为,上海在疫情防控方面,在做一个精准防控的试验,或者努力打造一个标杆,可以为以后的全国其他城市借鉴,然而在现实面前,不得不说宣告失败。


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上海一度做得是相当不错,这是不可抹杀的,他们所做出的努力,以及相关经验,也值得借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惨痛的教训,比如华亭宾馆为何成了一个决堤口。



上海应该放下偶像包袱了,只要动态清零的防疫大计没有改变,那么上海永远都要承担着巨大的压力,稍有不慎就会失守。


在这背后,是上海承担着全国三成的境外输入压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把希望寄托在一座城市身上,本身就是认知不成熟的体现,把压力放在一座城市身上,更是不人道的做法。


尽管现在上海每天都有不少确诊患者,以及数量庞大的无症状感染者,但上海依然还在做着尝试,依然坚持不封城,尽量不干扰市民的生活节奏,这是让人肃然起敬的一点。


毕竟对抗病毒最好的疫苗就是商业,只要商业还在运转,上海就有平息疫情的本钱。想做到不因噎废食的确很难,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智慧,这是上海认为应该守住的底线。


希望上海一切都好,你只需要做你自己就好。


尼采说,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加强大。



看完了请点一个“在看”!


您还可以看:

薇娅为什么突然就凉了

南通人能做的,大概就是拼命买甘蔗

愿没法回家过年的游子们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西安只有贾平凹


声明:所有文章都是原创,如需转载,必须在后台申请授权。




大脑是最自由的星球 

商务合作请加QQ:2411084881 

法律咨询请直接在公众号后台留言

文艺连萌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