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试热点追踪24—宪法+情理法+中小学教育+消费观+食品安全+农村电商+学术不端+家庭医生

2017-07-28 华图教育 王洪光

每天及时更新各省市面试真题,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微博【华图王洪光】

161、宪法的重要性

162、情理在法律中的位置

163、中小学教育

164、大学生消费观

165、就业、互联网+

166、食品安全

167、农村电商

168、学术不端

169、网传“紫菜”是塑料制成的

170、家庭医生

161、宪法的重要性

【热点概述】

庄严宪法,2万余字,字字千钧。20多年,4次修改,每一次都折射出依法治国的发展进程。从现行宪法的4次修改可以看到,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艰辛求索,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相关评论】

@民营经济报2002年12月,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第一次集体学习,就精心安排了宪法这个主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郑成思认为,党中央高度重视宪法,既说明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也反映党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

从领导人民革命到长期执政,从依靠政策和群众运动到发扬民主、依法治国,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执政治国的基本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全国人大代表张宗清说:“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其核心是依宪治国。”

【模拟题】

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对于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答案要点】

1、宪法的重要性

2、如何保证宪法是人民权利的纸

【出题人】 李 凤

【参考解析】

宪法是人民制定的,一个社会是人民的社会,一个国家任何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所以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而我国的根本目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一定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若要做到科学立法应该做到一下几点:

(一)健全沟通机制。兼听集思广益,沟通增进共识。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立法协商是对不同诉求进行比较和平衡的重要方式,要开展立法协商,社会各个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

(二)拓展参与途径。广纳民意、广集民智,法律法规才能更接地气、更具民意基础。公开征求意见是公众参与的重要渠道。今后,除公布法律草案初审稿征求意见外,还将公布草案二审稿广泛征求意见,使公众有更多机会发表看法。应积极探索完善召开立法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机制,为公众提供发表意见的平台。此外,还要建立公众意见采纳反馈机制,让人们知道哪些意见被采纳了,哪些意见没被采纳、为什么不能采纳,避免“你说你的,我改我的”,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

(三)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要创新和完善各级人大代表参与立法工作体制机制,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起草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制度,增加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人数,更多发挥人大代表参与起草和修改法律作用。

(四)加强组织协调。一部法律,往往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关系,涉及多个部门的权力和责任,必须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健全向下级人大征询立法意见机制。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有法可依的问题总体上解决了,执法越来越成为整个法治建设链条中最关键的环节。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

(一)队伍需整合。要加快队伍整合,大幅削减市县两级执法队伍种类,在重点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有条件的领域可以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

(二)执法要有据。严密的程序是公正执法的重要保障。要规范执法操作流程,重点围绕执法行为,对执法具体环节和操作步骤作出明确规定,便于执法人员掌握“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加强执法管理,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确保所有执法工作有据可查,有效预防随意执法、粗放执法等现象,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素质要提高。一线行政执法人员直接面对基层,其职业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群众利益,关系政府形象。要在队伍管理和人员配备使用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杜绝“临时工执法”现象。科学配置人员编制,充实基层一线执法力量,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制度,严禁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以消除钓鱼执法、创收执法冲动。

“法者,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立法是依法治国的第一道“工序”。不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就不可能做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建成法治政府,就不能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因此我们应该时刻记着:“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拓展阅读】

宪法最早出现于资本主义社会,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其产生的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定,政治基础是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思想基础是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人权等思想,法律基础是法律体系的完善。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各项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大法。它集中反映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根本利益,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它在国家的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最大的法律效力,既是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也是公民立身行事的总依据。在本质上,它是国家的根本法,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

162、情理在法律中的位置

【热点概述】

于欢愤激拿起水果刀,阻止了侮辱向更加的极端发展;法院的无情审判,却又让更多的民众感到了愤怒和不安。试问:伦理和法律之间,距离到底还有多远?

【相关评论】

@时事评论  古希腊神话中的安提戈捏曾说,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现实中的老李则以为,设若执法者抛弃了天理人情,就必然会把法律置于尴尬的境地。

【模拟题】

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对此你如何理解?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答案要点】

1、这个观点谁提出的?

2、这个观点的意义

3、这个观点在现实中的应用

【出题人】 李 凤

【参考解析】

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曾经创作了一部公认为戏剧史上最伟大作品之一的悲剧 ,叫《安提戈捏》,说的是俄狄浦斯的女儿安提戈捏不顾国王的禁令 ,将因为勾结外邦反叛而战死的亲兄长波吕尼克斯安葬,而被国王处死。临终前 ,她向国王发出了一系列的诘问与呐喊 ,其中最著名的话就是“法律之内 ,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认为 ,波吕尼克斯固然反叛有罪 ,但其身已死,让其暴尸野外 ,于心何忍?安提戈捏虽知国王下 了“谁安葬波吕尼克斯 ,就将谁处死”的禁令 ,但她认为 ,自己依据天理和良心将亲兄长埋葬 ,是人之本性 ,国王固守禁令将其处死,是以恶法施暴。

虽然这是发生到希腊的一个故事,但是此类时间在我国也常有发现。山东省发生一男子将侮辱母亲的歹徒刺死,山东省聊城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在本案中,于欢母子受到的不仅仅是人身自由的限制,更受到了人格和尊严的侮辱——辱骂,抽耳光,向他们播放黄色录像,用男性生殖器当着儿子的面肆意凌辱母亲。虽然警察来到以后,杜志浩等人已经停止猥亵行为,但是如果就此认为非法侵害已经停止,而不考虑于欢当时仍被限制人生自由的事实,则可以说是司法中的重大问题。

在司法过程中有法律正义与自然正义之分,但如果在司法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法律正义反而就忽略了法律保护正义的基本原则。法律是公民意志的体现,所以法律背后的真正诉求可能更应该是维护天理和人情。虽然情是情,法是法,不可混淆,但是情理中追求的朴素正义与法律维护的公平正义说到底是一致的,动辄将法律与伦理对立起来似乎会显得很奇怪。

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倘若法院忽视“天理”与“人情”,让极其残忍的杀人犯随意免死,恐怕天理难容。

【拓展阅读】

司法是源于生活的艺术。它在影响社会生活的同时,也为各种社会力量影响司法活动洞开了门扉。情理与法理的博弈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一旦司法认定的“事实”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裁判的结果与人们按照情理推定的公平正义相去较远甚至相悖时,在民众中便会产生一种断案不公之虞。“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没有别的上司”(马克思语)。一方面,法官必须依照现行法律断案。另一方面,法官又生活在世俗世界中,他必须考虑民意的评价。别无选择是一种不幸,面临选择是一种痛苦。在法理与情理的冲突面前,任何法官都难以只凭借法律理性,面对良心和法律平静地做出判决,法官必须承受这种职业痛苦。

 

163、中小学教育

【热点概述】

山东省青岛市政府近日发布地方性规章《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情节严重的,视情节给予处分。学校的惩戒规定应当向学生公开”。

【相关评论】

@工人日报: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方芳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在我国,与教育惩戒相关的规定零散且模糊。《教育法》《小学管理规程》等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对学生进行处分的权利,但处分并不完全等同于惩戒。“实践中也出现了两个极端:教师不敢做,或做过了头。目前来看,实践中将教师合理的惩戒行为视为‘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倾向,已影响到一些教师实施正常的学生管理和教育。”

“《办法》对老师的惩戒权做了明确规定,我们进行教学管理时更有把握了。”青岛市北区一所重点小学的刘老师表示,新出台的《办法》使得老师们行使“惩戒权”有了法律依据。青岛市家校合作促进会会长孙增信也认为,惩戒对集体管理来说有其合理性,在班集体中适当运用惩戒方式教育,可以矫正学生非社会性行为。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行使“惩戒权”需要慎重。“惩戒到底指什么?如何惩戒才适当?”北京市法学会教育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昕认为,惩戒的实施程序尚属空白,随意性大,容易产生法律纠纷。

方芳也表示,需要进一步明确惩戒权范围、惩戒方式以及惩戒的“度”,对教育惩戒的实施主体、实施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对惩戒的程序进行严格界定。

【模拟题】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政府发布地方性规章《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情节严重的,视情节给予处分。学校的惩戒规定应当向学生公开”。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测评要素】

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要点】

1.阐述山东省青岛市政府发布地方性规章的背景;

2.山东青岛的办法利与弊,特别是存在的问题;

3.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进一步明确惩戒权范围、惩戒方式以及惩戒的“度”,不断完善。

【出题人】杨志远

【参考解析】

不怕父母怕老师,曾是很多人的记忆。在传统观念中,教师享有很高的权威,惩戒学生是天经地义,比如罚站、面壁等,学生接受,家长也认可。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权利意识不断加强,家长对教师惩戒行为的容忍度越来越低,惩戒顽劣学生变成了很微妙的问题。现行法律对教师惩戒权没有明确规定,对禁止体罚、虐待未成年学生等则有着明确要求。而惩戒学生往往涉及对学生人身权利的一些限制,是否允许、边界在哪里,法律并没有明确回应,一定程度导致现在的老师对顽劣学生不敢管、不愿管。

中小学校和教师管教顽劣学生功能的弱化,是近些年来学生欺凌和暴力接连发生的原因之一。由于学校和老师这一“缓冲区”部分失效,呼吁公安、司法机关介入和严惩顽劣学生自然也就呼声越来越高,比如建议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和行政处罚年龄等。一些地方高调宣传值得商榷的校园暴力重判个案;强调公安、司法机关要积极介入并重罚的意见开始出现在一些政策文件之中。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出了降低未成年人行政拘留执行年龄的方案。

管教孩子,避免他们出现行为偏差有三道基本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父母,第二道防线是学校,最后一道防线才是司法。在当代社会,由于流动、留守等原因,一些家长监护未成年子女的功能在弱化。如果学校这一道防线也不夯实,那就只能期待司法变成“超级父母”了,而这是司法不能承受之重。用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去对付“熊孩子”无异饮鸩止渴。最好的方法,一方面是强化家长监护责任,另一方面则是强化学校管教功能,让孩子在学校就能被管好,不让问题“出校园”。实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教师有权威,有必要的约束与惩戒手段。

山东青岛的办法,只是把长期停留在理论争议层面的教师惩戒权正式提了出来。需要强调的是,赋予教师惩戒权绝不能等同于允许体罚,更不能等同于允许针对学生的暴力。教师惩戒涉及对学生权利的限制,涉及学生的一些基本权利比如人格、人身自由等问题,不是地方规章能够解决的,需要在国家法律层面进行明确和规范,需要进一步明确惩戒权范围、惩戒方式以及惩戒的“度”,对教育惩戒的实施主体、实施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对惩戒的程序进行严格界定,从而让教师有底气、学生能服气。

【拓展阅读】

教育法规首提"惩戒"概念 如何行使 何为边界?

问题1:惩戒会不会变成“烫手山芋”?

“现在的学生心理很脆弱,班里有个孩子被家长管多了之后经常说‘我去跳楼了’,我们做老师的哪还敢惩戒?”在微信群里聊起青岛提出“教育惩戒”的话题时,任女士的说法得到了群里很多老师的赞同。

在江苏某学校任教的孙老师表示,如果学生的行为影响到了教学秩序,老师通常的做法就是“让家长来,只陈述事实,不发表观点。校长还偷偷教了我们一招,如果遇到难对付的家长,老师做好录音。”目前,对于“惩戒”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任女士担心,“界线不明,惩戒实施起来不注意就会被家长认为是体罚或变相体罚,比如,罚站算惩戒还是体罚,罚抄作业算不算变相体罚?”

在肯定青岛发布的《办法》给学校老师进行惩戒教育赋权和松绑的同时,教育学者熊丙奇提到由于担心批评、惩戒学生引发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质疑,很多学校老师已经不敢批评、惩戒学生,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放任不管,“如果不对惩戒的程序、机制加以明确,这极有可能停留在文件上,变为一纸空文”。在熊丙奇看来,对学生实行批评、惩戒教育,必须首先解决制定合法校规和惩戒批评的合法程序这两大问题,否则,批评和惩戒教育就会是学校和老师手中的“烫手山芋”。

问题2:惩戒如何成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惩戒不等于体罚。体罚指向人,惩戒指向人所犯的事。惩戒的目的不在‘惩’,而在于‘戒’。”江苏省苏州一中副校长王开东认为,惩戒只能谨慎而为,不能过多使用。惩戒本质上治标不治本,但却是特殊情况下不得不采用的有效手段。

在保障教育惩戒权的前提下,让惩戒成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则离不开多方合力,包括社会、家长对惩戒教育的理解,制定合法明晰的惩戒规则与实施程序。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教育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李冬梅曾专门研究国外在教育惩戒问题上推出的相关政策和具体实施办法。她认为,教育惩戒权的落实需要社会媒体、大众舆论,尤其是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如果家长不理解,那就是从根本上动摇惩戒的合理化。”李冬梅建议,国家在教育立法中应将惩戒的范围更为具体化,如教师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进行何种程度的惩戒,最好能列举具体事例,让教师一目了然。

王开东认为,老师对学生进行严格教育时需要家长的理解、尊重与配合。他以英国为例,除出台法律对教师惩罚学生的权利做出明确规定外,还宣布将采取相关措施,确保家长为孩子的破坏行为负责。这些措施包括对不负责任的家长加大处罚力度等。王开东建议,如何实施教育惩戒需制定详尽的规范,对每种行为进行清晰界定,教师在惩罚的过程中也应明确权利界限,并承担惩戒不当的责任。

首先,学校的校规,包括惩戒规定,需要在听取全体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意见基础上,民主决策,校规不能就由学校行政领导制订,更不能与上位法抵触。近年来,我国中小学频出雷人校规,遭遇社会质疑,就因校规由校领导拍脑袋决策。依据这样的校规,对学生进行批评、惩戒教育,必然由于缺乏合法性而引发争议。

其次,对学生进行批评、惩戒,以及处分,都必须有合法的程序。当前,我国中小学批评、惩戒、处分学生,有很多就由当事班主任、老师直接做出,这貌似十分直接、快速,可是,却缺乏程序正义,把属于学校公共事务的批评、惩戒和处分,演变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恩怨,直接导致被批评、惩戒、处分的学生(及学生家长),把矛头对准教师,制造师生间的冲突。

最后,合法的程序,应当是,把学生的违规、不良行为(迟到、旷课、不遵守课堂纪律、欺凌同学等),上报给学生事务中心(学生事务中心通常由政府教育部门官员、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会专业人士代表共同组成),由学生事务中心启动对学生行为的调查,包括听取被惩戒学生的辩护,根据调查结果做出惩戒决定,把惩戒决定告诉学生(学生家长),学生(学生家长)可提起申诉,学校学生事务中心成立申诉委员会(或仲裁委员会)再进行调查、举行听证会,根据新的调查结果做出新的决定。

惩戒要与激励相结合

惩戒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孩子懂得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而并非仅仅为了“教训”和“报复”,因此,惩戒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只能罚过失,不能罚尊严。

惩戒不应单独使用,必须与激励相结合。一方面,惩戒的标准应该是确定、适度的,要让受教育者清楚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惩罚,界限在哪里,并由此学会理性规范自身行为;另一方面,在制止学生的错误行为时,应给予其新行为的指导。而且,当学生的新行为一旦出现,应立刻给予关注并停止惩罚。

国外链接

美国:主体多元、程序严谨

政策:美国的教育惩戒主体具有多元性特点。课后留校等轻微惩戒由校长或其委派教师进行,少于十天的停学处罚由校长做出,校董事会可做最严重的开除惩戒。

实施:校内人员主要实施口头训斥、与家长开会等无关法律的惩戒;参加社区劳动、强迫其转学、被送到特殊教育学校等法律行为惩戒由学校联合校外机构来实施。惩戒程序严谨,从开出违纪行为的报告到实施惩戒,各环节记录详尽。

英国:提供惩戒学生的官方建议

政策:2014年2月,英国教育部发布《学校中的行为与纪律:给校长和教师的建议》,提出了管理和惩戒学生的官方建议。

实施:处分措施包括口头训斥、额外工作或者重做作业直到教师满意为止、罚写特定作业(如写一篇日记)、扣留、学校中的社区服务(如清洁教室)、定期汇报行为表现、签订行为协议,额外体育活动(如在操场上跑圈)等。极端情况下,学校可对学生处以短期或长期停学。

日本:“惩戒”与“体罚”明确区分

政策:日本《学校教育法》规定:“校长和教师,根据教育需要,可根据文部科学省的相关规定,对学生进行惩戒,但不允许体罚。”

实施:在出现非体罚教育需要时,教师有惩戒权,如放学后继续留校(允许出去吃饭,且在校时间不会长到给学生身体带来痛苦);罚站在教室内;多完成一些学习课题或清扫任务;口头斥责多动学生等。

164、大学生消费观

【热点概述】

不久前,几家调研机构先后发布2016年大学生消费趋势报告。报告显示,“三成以上学生生活费不够花,39%的学生身边有人使用校园贷,半数以上学生参与理财活动,高校连续多年成为金融诈骗重灾区”。

【相关评论】

@今日新闻:

大学是青年人走向社会、迈向成年的关键阶段,教导孩子自食其力。

有的成为缺乏合理规划、冲动消费的“月光族”,半数以上学生参与理财活动,只有更具备独立意识、更具备自控能力的人才,这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至关重要,这三种能力背后所折射出的,财富观多以义利之辨反映出来,不考虑是否对自己成长有利……近年来多起因校园贷引发的悲剧,事实上从幼儿阶段就注重培养孩子与财富有关的观念,就在不久前,青年人应该掌握至少三大财富能力:正确运用金钱的能力、处理物质欲望的能力、了解匮乏与金钱极限的能力,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大学是青年人走向社会、迈向成年的关键阶段。

到不可“怀利以事”、亦不可“怀利以相接”,已成大学生们亟待弥补的一课,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透支自己的人生财富更不可取,与财富有关的教育十分缺乏,小人喻于利”。

尽早培养学生的理性消费和财富观念,正是大学生群体缺乏相关知识储备,“开学经济”照旧火了起来,有的幻想一夜暴富、瞬间成功,传统文化中,人们习惯于避免在公开场合过多谈及金钱与财富,从“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纵观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体课程设置,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财富观念的变化,也是关乎高校将培养怎样的人的大问题,德国汉堡大学心理学教授迈尔思曾提出,高校连续多年成为金融诈骗重灾区”,千百年来,几家调研机构先后发布2016年大学生消费趋势报告,联系曾引起全社会关注的“裸条贷款”新闻,现实中却被物质世界所包围,大学生如何管理钱包的问题不可小视,能够理性追求财富、合理支配财富、防范个人财务风险、科学制定人生目标的人才,。

【模拟题】

不久前,几家调研机构先后发布2016年大学生消费趋势报告。报告显示,“三成以上学生生活费不够花,39%的学生身边有人使用校园贷,半数以上学生参与理财活动,高校连续多年成为金融诈骗重灾区”。对此报告中所阐述的现象,你怎么看?

【测评要素】

综合分析能力、总结概括能力

【答题要点】

1.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重要性;

2.怎样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总结概括,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出题人】杨志远

【参考解析】

新学期开始,“开学经济”照旧火了起来。除了学习生活必备的“刚需”,如何引导学生理性消费,再次成为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联系曾引起全社会关注的“裸条贷款”新闻,大学生如何管理钱包的问题不可小视。正确看待财富、学会理性消费、规避财务风险,建立起健康积极的财富观,已成大学生们亟待弥补的一课。

长期以来,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与财富有关的教育十分缺乏。传统文化中,财富观多以义利之辨反映出来,从“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到不可“怀利以事”、亦不可“怀利以相接”,千百年来,人们习惯于避免在公开场合过多谈及金钱与财富。直到今天,在整个教育链条中涉及财富观的课程仍然很少。纵观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体课程设置,只有少数大学在近几年开设了与财富有关的选修课,绝大多数学生在十几年的求学过程中并未学过与财富和消费有关的知识。

回避如何看待和驾驭“利”,现实中却被物质世界所包围,这反而造成了大学生健康财富观普遍缺乏。有的表现为盲目攀比、崇拜名牌,有的成为缺乏合理规划、冲动消费的“月光族”,有的幻想一夜暴富、瞬间成功,有的只顾打工兼职,不考虑是否对自己成长有利……近年来多起因校园贷引发的悲剧,正是大学生群体缺乏相关知识储备,金融机构和高校又缺乏及时科学的引导使然。

德国汉堡大学心理学教授迈尔思曾提出,青年人应该掌握至少三大财富能力:正确运用金钱的能力、处理物质欲望的能力、了解匮乏与金钱极限的能力。这三种能力背后所折射出的,正是对自己负责、独立解决财富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至关重要。仔细观察那些善于创造财富、积累财富的民族,事实上从幼儿阶段就注重培养孩子与财富有关的观念,教导孩子自食其力,告诉孩子赚钱只有合法与否、没有贵贱之分等。

值得欣喜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财富观念的变化,尽早培养学生的理性消费和财富观念,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共识。越来越多的老师、家长,已经深刻地意识到财富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研究和引导当代大学生的财富观,不仅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客观需要,也是关乎高校将培养怎样的人的大问题。大学是青年人走向社会、迈向成年的关键阶段,对获得财富避而不谈不现实,透支自己的人生财富更不可取,让大学生群体尽快补上财富观这一课至关重要。只有更具备独立意识、更具备自控能力的人才,能够理性追求财富、合理支配财富、防范个人财务风险、科学制定人生目标的人才,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拓展阅读】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网贷两千元,没想到三个月利滚利欠款竟达十万元!本报3月8日、9日曾连续报道了某高校大二学生小菲(化名)借校园贷,结果欠款从2000元变成了惊人的10万余元的事件。来自公安部门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的主要用途有投资、创业,旅游、休闲,交学费、培训费,购买奢侈品、高档化妆品、衣服鞋帽,购买高档数码电子产品等多个大类。而一家数据调查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均消费1212元,三成以上学生曾出现生活费不够花的情况,39%的学生表示身边有人使用校园贷。(2017年4月24日广州日报)

两千元的网贷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变为了十万元,惊人的网贷利息让人愕然,校园网贷用途显示的调查结果,更是值得深思。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费不够花、月消费较高,消费用途广泛等现象普遍存在。不可否认,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物价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同时,大学教育相对宽松,学生有了较多的个人空间,生活也变得相对丰富。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大学生高消费、随意网贷的理由。

休闲、交友可以选择简单的低消费方式;投资、创业、旅游等业余爱好也要结合自身经济条件;购买高档奢侈品、高档化妆品等却不是一个在校学生应该追求的消费观念。因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几乎还不是经济独立,大多数人还需依靠父母的资助,即使有的学生可以通过兼职取得一定收入,但收入也是有限的,相对一两千的消费来说也难以自足。因此,高消费、随意网贷不是大学生的理性消费选择。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校期间是学习的大好时光,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毕业后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大学期间允许有一定的业余爱好与交友往来,但是要结合自身经济条件;家长要从小培养子女的节俭意识,“成由勤俭败由奢”条件再好也经不起挥霍,节俭的意识永不过时;大学生要尽量避免网贷,即使选择网贷也要科学辨别,避免陷入“利滚利”的高利贷怪圈。

学校和社会应肩负起相应责任。学校应以“德才兼备”为教育目标,而不仅仅是高成绩、高学分。因此,学校应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强化理性消费,不盲目攀比,争取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大学生以后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政府相关部门要严厉查处打击“利滚利”式的高额网贷行为,净化网络环境,避免更多的人陷入网贷危机。

165、就业、互联网+

【热点概述】

有媒体报道,一家位于江苏昆山的代工企业已经使用机器人替代了60000个工人,粗略统计显示,在昆山大约有600家企业希望用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广东更是成为“机器换人”的大省。

【相关评论】

@人民日报: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产业的转型升级时代,互联网正在重新定义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价值链环节面临重构,新的产品、新的流程和新的服务会基于互联网技术进行再造,数据化、智能化、信息化是未来生产制造车间的主流技术。未来已来,面对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面对不断被颠覆的传统行业和层出不穷的新兴行业,职业教育需要思考如何与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变化同步,履行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职责使命。

【模拟题】

有媒体报道,一家位于江苏昆山的代工企业已经使用机器人替代了60000个工人,粗略统计显示,在昆山大约有600家企业希望用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广东更是成为“机器换人”的大省。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要点】

1.阐述机器化替代人工生产的背景;

2.职业教育化结合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性;

3.总结概括,升华。

【出题人】杨志远

【参考解析】

未来已来,面对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面对不断被颠覆的传统行业和层出不穷的新兴行业,职业教育需要思考如何与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变化同步,履行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职责使命。这需要改变思维方式,突破固有的惯性思维,创新理念,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升级,甚至超前设计。

面对日益萎缩的生源,职业教育还需要思考如何借助互联网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路径。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培养体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过去面向培养全日制学生到面向学生和成人兼而有之。因此,职业教育要借助互联网工具,研究学生和成人,以及新型行业企业和岗位的新需求;要善用互联网思维,树立“用户意识”,关注“用户体验”,以服务学生发展和提升服务企业能力为出发点,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育教学组织都要跟上行业企业转型发展步伐。

不过,当最慢的教育遇到最快的互联网,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求新思变更要尊重教育规律。职业院校可以运用互联网的新理念、新工具、新手段来改变课堂,但替代不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特别是技术技能的传承,一些手工艺技术或者关键技术的传承不能走捷径,需要现场实践,通过多个场景训练让学生从中学习、思考、感悟技艺。综观当今世界,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无一不是职业教育强国。这些国家对匠心、品质的高度重视,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职业教育常被人视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也因其中蕴含着工匠精神。技能只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部分,职业教育还必须强调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而“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摒弃浮躁,脚踏实地地潜心钻研。

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时代,职业教育都是各行各业的刚需。在“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只有具备敏锐“嗅觉”,深度融入潮流,更好服务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才能化挑战为机遇。

【拓展阅读】

政策支持:

“机器换人”财政扶持

“机器换人”项目设计咨询费按50%给予资助(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资助不超过20万元);通过设备租赁实施的“机器换人”项目,按不超过租赁设备价值的15%予以资助,以上资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当年购置(或租赁)生产性设备(不包括办公设备)、技术转让、购买专利等合计投资额在200万元(单台设备投资额50万元,单纯“机器换人”投资额2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补助。

符合条件的一般性技术改造项目,对普通设备部分的投资额给予3%以内的补助;对符合“机器换人”部分的投资额给予6%的补助。

企业为“机器换人”而自制设备投资额达到50万元以上的,按照实际用于该项目发生的投资额,给予设计设备投资额7%的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至250万元。

对符合我县鼓励发展产业导向且2年内主要生产设备投入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机器换人”项目,竣工投产后按主要生产设备投资额的12%给予奖励。对列入省、市“机器换人”试点企业且通过验收的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奖励。

凡经核准或备案、建设规范,且设备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在考核建设期限内实施并已投入试生产的投资项目,按审计设备投资额的4-6%给予奖励,单个项目最高奖励金额150万元。

“机器换人”税收扶持

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从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对企业自行开发生产的用于工业产品、成套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和信息系统改造的软件产品,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

列入市“机器换人”重点专项计划的项目完成后,在原先各自补助基础上增加1个百分点,其中引进国外(境外)先进设备部分再增加0.5个百分点补助,最高限额500万元。

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按照实际投资额的15%给予补助。重大工业项目:最高可按照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或贴息金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机器换人”融资扶持

通过加强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衔接与协调,通过“银企合作”、“银项合作”,争取有更多的信贷资金用于技术改造。

以年度“机器换人”项目计划为重点,加强企业与金融单位的沟通协调,合理提供企业“机器换人”改造融资需求,给予融资额度和利率优惠支持。

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开发应用,以点带面实现"机器换人",引导、鼓励企业转型升级。

积极尝试“机器换人”金融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探索设备抵押、股权质押、卖方租赁、节约分成等方式,支持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和发行股票、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直接融资方式筹集项目建设资金。

166、食品安全

【热点概述】 

2月19日,因证照问题停业一年多的“网红美食”梦花街馄饨在上海重新开业。至此,阿大葱油饼、梦花街馄饨这两家命运多舛、也曾被媒体高度关注的上海民间小餐饮,均得以合规“复出”。

【相关评论】

@人民日报:

两家草根餐饮之所以广受关注,不仅在于它们都是媒体眼中的“网红美食”,更在于它们集中反映了社会与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纠结与思考。一方面,更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因此餐饮合规化的要求实属必然。另一方面,由于准入条件的限制,以及一些大城市越来越高的租金等原因,又使得一些原本颇有口碑的民间传统美食沦为“非法经营”。难道好的食品安全监管就要把门槛高高筑起,与那种传统作坊式的美食文化格格不入?

【模拟题】

2月19日,因证照问题停业一年多的“网红美食”梦花街馄饨在上海重新开业。至此,阿大葱油饼、梦花街馄饨这两家命运多舛、也曾被媒体高度关注的上海民间小餐饮,均得以合规“复出”。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测评要素】

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要点】

1.阐述两家草根餐饮之所以广受关注的背景、原因;

2.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3.总结升华,以监管创新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保护市场活力。

【出题人】杨志远

【参考解析】

两家草根餐饮之所以广受关注,不仅在于它们都是媒体眼中的“网红美食”,更在于它们集中反映了社会与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纠结与思考。一方面,更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因此餐饮合规化的要求实属必然。另一方面,由于准入条件的限制,以及一些大城市越来越高的租金等原因,又使得一些原本颇有口碑的民间传统美食沦为“非法经营”。因此,好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与那种传统作坊式的美食文化应该相同。

监管不应该成为一场没有赢家的“猫鼠游戏”。更严厉的监管执法与更具活力的市场主体之间怎样才能形成良性互动,又如何能够避免过去执法中“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弊端,从而寻求市场与监管的“最大公约数”。说到底就是寻找政府职能转变和释放发展潜能之间的平衡,这正是对政府现代治理能力的考量。

据悉,上海两家草根餐饮之所以能够重新飘香街头,是上海黄浦区市场监管局牵手网络订餐平台“饿了么”共同扶持的结果。这是一次兼顾法与情的监管创新之举。对明显存在证照问题的小餐饮予以关停整改,此为法之所在。通过政企联手予以扶持,使其合规化,更加用心于美食传承,此为情之所系。世上事,无非情与法二字。于法无亏,于情有益,监管创新不能突破食品安全的底线,但也应开拓更多的空间。

当然也不能不看到,上海两家草根餐饮的命运反转,在某种程度上与它们同属“网红美食”不无关系。那么在未被媒体关注到的地方,是不是还存在着更多的阿大葱油饼或梦花街馄饨?在网上被热捧的“苍蝇馆子”,是不是都能满足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在传统的美食文化之外,随着“互联网+”带动的创新创业热情高涨,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如何情法兼顾,不伤及“双创”环境与热情,也依然考量着政府的治理能力。

寻求市场与监管的“最大公约数”,关键还在监管创新。这不仅需要监管部门顺时而变,顺势而为,更需要引入社会共治理念。共治意味着不再是单向的规制与被规制的关系,只有市场参与各方均秉持开放的心态,通过协作与沟通,才能最终有益于社会性的创新与发展。上海政企联手扶持草根餐饮合规化的努力,正是政府监管职能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一次有效协作,这种基于社会共治的创新,值得人们思考和借鉴。

以监管创新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最终有利于保护市场活力,提升监管效力。这也正是中央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所倡导的:针对目前改革中仍存在的不到位、不配套、不衔接等问题,必须进一步转变理念,持之以恒进行政府自我革命,以壮士断腕精神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

【拓展阅读】

新食品安全法十大亮点解读

亮点一:食品安全可全程追溯

明确建立最严格的全过程监管制度,进一步强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让问题食品无处藏身。新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亮点二:添加剂不许可不得生产

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乱用、滥用现象十分突出,在监管上几乎是空白。很多商家大量宣传食品添加剂功能积极的方面和作用,但对其负面作用却无人宣传,老百姓根本不知情。新法明确,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应当具有与所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相适应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制度,并依法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

亮点三:剧毒、高毒农药有禁区

利用剧毒农药、化肥、膨大剂等对蔬菜瓜果进行病虫害防治、催肥,是百姓最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此次修法明确,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动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亮点四:只要有危险食品就得召回

食品生产者发现生产的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或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食药监部门认为必要的,可以实施现场监督。

亮点五:批发市场须抽查农产品

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配备检验设备和人员,或者委托食品检验机构,对进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进入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在包装、运输等过程中使用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亮点六:网上卖食品必须“实名制”

对新出现的网络食品安全问题,虽然食品生产者是第一责任人,但网络消费者往往不知道生产经营者是谁,导致追责困难的问题,新法明确: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可以向入网食品经营者或生产者要求赔偿。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网食品经营者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由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赔偿。

亮点七:保健品不得宣称能当药吃

保健品乱象一直也被社会广为关注。新《食品安全法》明确,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备案的内容一致,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亮点八:婴儿乳粉配方必须注册

针对目前我国婴儿乳粉的配方过多过滥的乱象,新法规定,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注册时,应当提交配方研发报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材料。

亮点九:举报食品违法将受保护

食品安全需要社会共治,因此接受社会投诉、举报并及时查处,是打击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的重要方式。但现实中,投诉无门、举报不纠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很多消费者受到侵害后往往自认倒霉,这也助长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违法行为。新法明确,县级以上政府的食药、质监等部门应公布本部门电子邮件地址或电话,接受咨询、投诉、举报……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举报人举报所在企业的,该企业不得予以解除、变更劳动合同或以其他方式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

亮点十:监管不到位责任人将“被辞职”

这次修改食品安全法,建立了最严格的各方的法律责任制度,而且对生产经营企业有了最严厉的处罚制度,对失职渎职的地方政府官员和监督部门也实行了最严肃的问责,对一些检验检测部门也实行了最严厉的追责制度。新法明确,违反本法规定,县级以上食药、卫生、质监、农业等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主要负责人还应当引咎辞职:隐瞒、谎报、缓报食品安全事故;未按规定查处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未及时处理,造成事故扩大或蔓延;经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得出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不安全结论后,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不良社会影响。

167、农村电商

【热点概述】

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完善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部署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确定促进快递业发展的措施,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

目前有调查报道认为,农村电商存在工业品下行易,农产品上行难——能帮助村民买到更物美价廉的商品,方便群众;不过丰富的特产,优质的农产品却难以卖出去,农民挣不了钱,与助力农产品销售,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初衷相距甚远,农村电商还“味不农”。

【相关评论】

《人民日报》

日前有媒体报道,农村电商味儿不“农”,主要盯着赚农民的钱,把工业品卖给农民,但在把农产品卖到城里的时候却不甚给力,引发业内关于农村电商应聚焦农产品进城还是工业品下乡的争论。其实,农村电商要姓农,上行或是下行不是判断的主要依据,而是要看其为“智慧农村”做了多少贡献、是否让农民生活变得更好。

农民有把农产品快速高价卖出去的迫切需求,也有购买家电数码产品、日用品等工业品的需求,还有获取缴费取款、医疗教育等各类服务的期盼。从电商企业来看,农村战略给其带来的长远商业效益无须赘言。但深耕农村需要时间、资金、人力和渠道等投入,因此发展农村电商要耐得住投入、忍得住寂寞。

【模拟题】

当前我国正积极倡导开展农村电商产业的大力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目前农村电商存在工业品下行易,农产品上行难,存在农村电商不“农”的状况,谈谈你的看法。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

【答题要点】

1.农村电商是什么

2.农村电商所面临的困境分析

3.如何解决目前农村电商不农的困境

【出题人】王冬生

【参考解析】

农村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县、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

农村电商味不“农”是个社会问题,或者说是“三农”弱势的最直接的体现。因而,破解农产品上行难的困局,应当先厘清责任边界,才能避免把公共责任与市场行为混为一谈,或者把企业责任与政府公共责任等同起来。作为一个体系性问题,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农民增收难的短板,需要以政府为主体来引导和带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和企业参与的作用,如此才能真正形成合力。

物流、信息流的互动,离不开基础设施的配套和上下行业链条的建设。具体来说,农村电商发展面临诸多瓶颈,首先最突出的是受传统交易模式的影响,农民的网络意识和电商素养不强,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影了物流的发展,在众多老少边区和落后地区,既不通公路,也不通水路,更没有飞机,下行产品送不进去,上行产品又何以运得出来

既让工业品走进农村,又让农产品卖到城里,是农村电商发展的理想状态。在我们这个农村人口数量庞大的发展中大国,这样的探索没有可供参考的坐标。基于此,应鼓励农村电商根据各自需求和定位,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盈利模式。“条条大道通罗马”,农村电商本应是开放式的,不应对模式过分苛求。只要能给农民带来利益,能给农民生产生活某一方面带来好处,就应该鼓励。

发展农村电商,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商品买卖,而是要全民共享信息化成果,体现对城乡关系的全局考量。农村的“空心化”近年来一直是舆论热议的话题,与“空心化”相伴而生的,是人们对信息鸿沟的担忧。不能让农村成为隔绝在信息时代之外的一座座孤岛,为此,农村电商正尝试用互联网和商业文明将其连接起来,引进信息、技术,注入服务、资金,吸引人才返乡创业。

为此,一要扩大电商在农业农村的应用。鼓励社会资本、供销社等各类主体建设涉农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市场,在促进工业品下乡的同时为农产品进城拓展更大空间。优先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开展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增加就业和增收渠道,推动扶贫开发。二要改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完善交通、信息、产地集配、冷链等相关设施,鼓励农村商贸企业建设配送中心,发展第三方配送等,提高流通效率。三要营造良好网络消费环境,严打网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鼓励通过网络创业就业。四要加大农村电商政策扶持。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担保贷款及贴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网上支付、供应链贷款等产品,简化小额短期贷款手续,加大对电商创业的信贷支持。让亿万农民通过“触网”走上“双创”新舞台。

无论上行还是下行,农村电商正为乡村搭建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基础设施。这是一场变革,以信息技术提升乡村生产效率,促进生产要素向乡村回流。更关键的是,这种变革是以信息技术赋能农村,会增强农民在信息时代的竞争力,让农民从生产自由走向交易自由,这也是农村电商的最大社会效益。从长远看,还会促进农民精神面貌的革新以及乡村治理的升级。

【拓展阅读】

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包含网上农贸市场、数字农家乐、特色旅游、特色经济和招商引资等内容。

(1)网上农贸市场。迅速传递农林渔牧业供求信息,帮助外商出入属地市场和属地农民开拓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进行农产品市场行情和动态快递、商业机会撮合、产品信息发布等内容。

(2)特色旅游。依托当地旅游资源,通过宣传推介来扩大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全方位介绍属地旅游线路和旅游特色产品及企业等信息,发展属地旅游经济。

(3)特色经济。通过宣传、介绍各个地区的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和相关的名优企业、产品等,扩大产品销售通路,加快地区特色经济、名优企业的迅猛发展。

(4)数字农家乐。为属地的农家乐(有地方风情的各种餐饮娱乐设施或单元)提供网上展示和宣传的渠道。通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制作全市农家乐分布情况的电子地图,同时采集农家乐基本信息,使其风景、饮食、娱乐等各方面的特色尽在其中,一目了然。既方便城市百姓的出行,又让农家乐获得广泛的客源,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互动,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5)招商引资。搭建各级政府部门招商引资平台,介绍政府规划发展的开发区、生产基地、投资环境和招商信息,更好的吸引投资者到各地区进行投资生产经营活动。

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有利于促消费、扩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此,一要扩大电商在农业农村的应用。鼓励社会资本、供销社等各类主体建设涉农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市场,在促进工业品下乡的同时为农产品进城拓展更大空间。优先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开展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增加就业和增收渠道,推动扶贫开发。二要改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完善交通、信息、产地集配、冷链等相关设施,鼓励农村商贸企业建设配送中心,发展第三方配送等,提高流通效率。三要营造良好网络消费环境,严打网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鼓励通过网络创业就业。四要加大农村电商政策扶持。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担保贷款及贴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网上支付、供应链贷款等产品,简化小额短期贷款手续,加大对电商创业的信贷支持。让亿万农民通过“触网”走上“双创”新舞台。

168、学术不端

【热点概述】

不久前,因涉嫌同行评议造假,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宣布,一次性撤销旗下杂志《肿瘤生物学》从2012年至2016年发表的来自中国的107篇文章。据统计,这些论文涉及77家单位,包括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知名高校和医疗机构。撤稿事件既反映了以论文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的弊端,更暴露了我国科研诚信文化的长期阙如。

【相关评论】

@人民日报

科研不端行为何难处理?肖尤丹分析,一方面是我国社会诚信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另一方面是学术共同体在行使学术权力方面能力严重不足,涉及科研诚信问题的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在制度衔接方面存在诸多盲点。促进科研诚信建设不但涉及学术权力的行使,也需要行政权、司法权的配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第六章法律责任中对于被资助者的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主要是警告、暂缓拨付基金资助经费、撤销原资助决定,追回已拨付的基金资助经费。情节严重的,5至7年不得申请或者参与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但是,这一法律责任是否也扩展到国家其他财政科技资助项目,目前尚无任何规定予以明确。从而导致《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的规范范围有限,威慑力不大。”肖尤丹说。

不过,肖尤丹认为,面对科研不端行为,在现有的法律体系或规章制度下,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组织和涉事者所在单位仍然应当主动作为、积极处理。此外,科技管理部门或者协会、学会组织也能采取通报批评、公开处理等方式,明确立场。

“我们并不是没有法律法规,而是有法不依、依法不严。单位担心影响自己的声誉,也不想得罪人,把问题推向评价体系,是推卸责任。如果没有明确的态度,则治标不治本。”肖尤丹说。

【模拟题】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各种科学论文之间存在抄袭现象,高校抄袭行为屡禁不止,谈谈你的看法。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

【答题要点】

1、抄袭现象频出原因的分析

2、抄袭现象带来的恶劣影响

3、对如何解决抄袭现象的畅想

【出题人】王冬生

【参考解析】

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它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其区别于对于知识的学习,具有高端性,不可剽窃、抄袭性。然而,在实现生活中,学术领域里,学术被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不当署名、买卖或代写论文等不耻行径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大到整篇抄袭别人的文章,小到数据被“学者”引用。面对泛滥的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之风,有关部门也三令五申给予整治和处理,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学术剽窃、抄袭之风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愈演愈烈。

这些所谓”学者”失去了羞耻之心,丧失了做人的尊严,以扭曲的人格换取不耻的“光环”,用欺骗的手段获得个人的荣誉。他们钻在法律的空子,因为到目前,虽然国家有关部门明文规定禁止抄袭,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惩罚条例,但什么是抄袭,什么是剽窃,什么是合理的借鉴,怎样按照学术规范引用别人的观点等等,却并没有在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中作出明确规定。

总结以往出现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不当署名、买卖或代写论文等现象,可怕原因有三:一是学术评审制度不健全,漏洞太多;二是一些人的思想落后,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三是公民,特别是所谓学者长期缺乏一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没有知耻之心。

目前治理学术不端行为屡屡见诸报端,并非无法可依,而是因执法困难。为应对学术不端,这些年,几乎每所高校都上线了“查重”系统,遗憾的是,雇人代写论文的兴盛、枪手公司的不断商业化,让学术不端更趋隐蔽化、复杂化,高校耗费了高企的成本“抓”学术不端,却依然让很多学术不端行为者“逃之夭夭”,“查重”系统、学术委员会徒唤奈何。

其实,学术不端刹不住车,问题的关键出在畸形的论文评定机制上。将论文当作学术评价机制本无可厚非,但当下论文却日益成为衡量科研人员毕业、职称、奖金、课题的唯一标准,有的学校保研,可以凭借几篇论文搞定;有的单位评职称,更是必须要看论文;至于教授申报课题,没有论文更是不行。如此,科研人员若固守“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学术标准,恐怕得饿死。所以,教育部升格法规当然有必要,但改变现有的论文衡量一切的畸形学术水准,扯断论文与科研工作者之间的利益链条,才能真正让科研人员沉下心来搞学术,也才能真正让我们由“论文大国”迈向“论文强国”。

【扩展阅读】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日前正式颁布,其中明确了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不当署名、买卖或代写论文等6种学术不端情形,若判定为学术不端行为可能面临撤职、开除、依法撤销学位等处理,该办法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

昨天,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称,近一个时期以来,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助长了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的学术风气,造成了极为负面的社会影响。为此,教育部近年来先后出台《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很多高校也制定了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规定,严肃查处和曝光了一批不端行为案件。

此次出台《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是教育部首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做出规定。因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复杂多样,《办法》主要列举了6类行为,包括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研究成果,伪造数据或捏造事实,不当署名,提供虚假学术信息,买卖或代写论文等。

《办法》中也对学术不端案件的举报受理机制予以明确。具体来说,高校应确定具体部门负责受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对于那些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或线索明确的匿名举报,或者媒体公开报道的案件,以及其他学术机构或者社会组织主动披露的涉及本校人员的学术不端行为,高校应当主动进行调查处理。

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方式,《办法》规定,高校可结合其性质和情节轻重,可对责任人给予辞退、解聘,或撤职、开除等处理,与获得学位有直接关联的,或将暂缓授予学位、不授予学位或者依法撤销学位等。针对实践中可能存在的查处不力、隐瞒包庇、处理不公等问题,高校对学术不端行为推诿塞责、隐瞒包庇、查处不力的,主管部门学风建设委员会可直接组织查处,造成恶劣影响的,应追究学校相关领导的责任。

下一步,教育部将积极指导推动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办法》,依据《办法》健全完善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与处理机制。

方舟子在其微博上质疑唐骏的学历和专利造假。他指出,唐骏曾在其自传《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中自称为“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并拥有大头贴照相机和卡拉OK打分机两项专利,但这两项表述都涉嫌造假。方舟子的证据是,在美国相关部门查不到唐骏的博士身份和专利登记。7月6日,唐骏向媒体表示,他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没说过自己获得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事实上,他拿的是美国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学位。孰料,方舟子连发几条微博,称西太平洋大学为“野鸡学校”,认为唐骏的博士头衔很可能是花钱买来的。这一事件引发的有关“诚信与成功哪个重要”的争论,更值得国人深思。

李连生何许人也?他是前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得主。2010年3月20日,央视《焦点访谈》以“没有结果的‘学术成果’”为题,报道了西安交大六位老教授从2007年起,举报李连生涉嫌学术成果造假,但被校方多次阻止的经历。就在该节目播出后的一天,西安交大举行校党政联席会议,宣布李连生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决定“取消其教授职务,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

2009年5月,东北财经大学出台的《东北财经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关于撤销袁新硕士学位的决议》指出,经查实,该校2005级统计学专业研究生袁新的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feeep协调度研究》,系抄袭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曾康宁的硕士学位论文《江苏省feeep协调度研究》。除了江苏省被替换成山东省,论文的其他内容几乎完全一样。东北财经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于5月27日召开全体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七条”和《东北财经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第五章第24条”的规定,决定撤销2007年第四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授予袁新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决议,并收回已发放的硕士学位证书。

169、网传紫菜是塑料制成的

【热点概述】

最近网上流传了一段视频,有人用咱们经常吃的紫菜做了个实验,结果悲剧了,根本扯不断,他怀疑这紫菜是塑料袋做的。视频中,该网友不断撕扯浸泡过的紫菜,从视频上看,这些紫菜具有比较好的韧性,这名女子就此断言说,视频中的紫菜是黑色塑料袋做的"假紫菜"。此外,类似的视频还有不少,并且每个视频里,都曝出了疑似“塑料假紫菜”的紫菜品牌。

【相关评论】

《人民日报》

谈及“网传紫菜是用塑料制成”等虚假报道,毕井泉指出,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对造谣者给予治安拘留处罚。对谣言大家要揭露,制假售假要揭露、批评,要严惩。但有关报道一定要客观、公正、平实,不要怎么吸引眼球就怎么起标题,不要哗众取宠。

【模拟题】

近日,网络疯传紫菜是塑料做的,多个视频验证紫菜是塑料做的,引起了广大市民的恐慌,后经专家证实此为谣言,针对网络上谣言的传播谈谈你的看法。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

【答题要点】

1、谣言频出的原因

2、谣言传播带来的危害

3、如何杜绝谣言的散播

【出题人】王冬生

【参考解析】

网络是虚拟社会,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密不可分,直接关系现实社会的和谐稳定。网络谣言把谎言包装成“事实”,将猜测翻转成“存在”,在网上兴风作浪,扰乱人心。如果任其横行,将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危害社会诚信。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谣言谎言在网络流传,引发社会关注。从“女干部携巨款潜逃加拿大”,到“艾滋病患者滴血传播艾滋病”,再到“紫菜是塑料做的”,这些信息耸人听闻,最后都被证明是不折不扣的谣言。

古人云:“所不虑而知之者,其良知也。”面对网上汹涌的“跟风潮”,部分网民最终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当盲目的情绪淹没了理性的发声,便出现了“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跑遍全球”的闹剧;当个体的良知被群体的浮躁吞噬之后,衍生出“让谣言止于下一个谣言”的传播悖论,也愈发助长了造谣者“谣翻中国”的张狂与妄为。当真相水落石出,人们才尴尬地发现:造谣者的行为固然令人不齿,旁观者的良知同样拷问。

完善公民网络行为法律制度。网络的虚拟性及相关法律创立的滞后性,刺激了一些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的侥幸心理。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穿上马甲,就如入无人之境,肆意制造谎言,混淆视听,误导网民,祸害网络。因此,在网络谣言被发展到网络“核武器”的时代,以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厘清言论自由与造谣中伤的界限、言论自由与侵犯他人隐私的界限、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法律责任的界限,完善法律对网络谣言民事、行政、刑事等配套的规范,非常必要,非常紧迫。

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管理创新。网络的虚拟性增加了网络谣言防控的难度,也是防控、治理网络谣言的瓶颈所在。互联网技术领域要加快开发创新力度,建立网络谣言监测形成机制、筛选确认制度、破坏评估制度、整合相关职能机构调查处理制度、处理后反馈制度,形成及时发现网络谣言、及时处置网络谣言、及时辟谣机制,对网络谣言内容本身及时正本清源,对网络谣言的发布者、传播者的处理及时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创新,完善网站行业自律制度,提高网站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提高网站识别、管理、惩戒网络谣言的能力和水平,在网民中开展诚信发言、抵制谣言等互动活动。

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在社会转轨时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公民素养,强化公民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自律意识,尤为重要。净化官风、淳朴民风,从我做起,人人自律,才能从根本上抵制、防控网络谣言的泛滥。

【拓展阅读】

近年来网络谣言也在滋生蔓延,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网络谣言不仅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更损害国家形象,影响社会稳定。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网络谣言的危害不容小视,必须依法惩处。今天本报刊登近年来在社会上产生严重后果的十起网络谣言案例,意在使大家认清谣言的危害,自觉抵制谣言传播。

一、“蛆橘事件”让全国柑橘严重滞销

“告诉家人、同学、朋友暂时别吃橘子!今年广元的橘子在剥了皮后的白须上发现小蛆状的病虫。四川埋了一大批,还撒了石灰……”2008年的一条短信这样说。从一部手机到另一部手机,这条短信不知道被转发了多少遍。此间,又有媒体报道了“某地发现生虫橘子”的新闻,虽然语焉不详,但被网络转载后再度加剧了人们的恐慌。

自2008年10月下旬起,它导致了一场危机:仅次于苹果的中国第二大水果柑橘——严重滞销。在湖北省,大约七成柑橘无人问津,损失或达15亿元。在北京最大的新发地批发市场,商贩们开始贱卖橘子,21日还卖每斤0.8元—1元,次日价格只剩一半。山东济南,有商贩为了证明自己的橘子无虫,一天要吃6至7斤“示众”。

10月21日,当传言已经严重影响全国部分地区的橘子销售时,四川省农业厅对此事件首次召开新闻通气会,并表示,此次柑橘大实蝇疫情仅限旺苍县,全省尚未发现新的疫情点,并且该县蛆果已全部摘除,落果全部深埋处理,疫情已得到很好控制。

二、地震谣言令山西数百万人街头“避难”

2010年2月20日至21日,关于山西一些地区要发生地震的消息通过短信、网络等渠道疯狂传播,由于听信“地震”传言,山西太原、晋中、长治、晋城、吕梁、阳泉六地几十个县市数百万群众2月20日凌晨开始走上街头“躲避地震”,山西地震官网一度瘫痪。21日上午,山西省地震局发出公告辟谣。

山西省公安机关立即对谣言来源展开调查,后查明造谣者共5人。

35岁的打工者李某某最先将道听途说的消息编写成“你好,二十一号下午六点以前有六级地震注意”的手机短信息发送传播,被晋中市公安局榆次区分局行政拘留7日。

一名20岁的在校大学生傅某某在网上看到有关地震的帖文后,便在百度贴吧发布《要命的进来》帖文:“我爸的一个朋友,国家地震观测站的,也是打电话来,说震的几率很大!大约是90%的几率,愿大家好运!这绝对权威!”被行政拘留5日。

在太原打工的韩某某出于玩笑,以“10086”名义发送“地震局公告:今晚8时太原要地震,请大家不要传阅,做好预防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的信息,被行政拘留10日。

在北京打工的张某为了提高网上点击率,先后在百度贴吧等多地发布《最新山西地震消息》 :“山西2010年2月21日地震消息,据官方报道,山西吕梁地区死亡36人,伤亡人数正在统计中。晋中、太原、大同等地未来72小时可能发生不下30次余震,余震范围包括山西晋中、晋南地区、山东西部、河南北部,大家及时防范。”被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

24岁的工人朱某某为了起哄,在百度贴吧发帖称“山西太原、左权、晋中、大同、长治地震死亡100万人”。被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

 

 

170、家庭医生

【热点概述】

国家卫计委负责人日前表示,目前,已有26个省区市出台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性文件、实施方案。今年全国六成以上的重点人群将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

据悉,截至2016年底,在已经开展的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22.2%,重点人群签约率达38.8%。那么,家庭医生是否让“看病难”问题得到了缓解?

【相关评论】

《新华网》

国家卫计委等部门多次出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力争实现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签约医生。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场推进会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被列为今年深化医改10项重点任务之一,将扩大到全国85%以上地市。六成以上老年人口、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将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  我国现阶段的家庭医生,是一种基层特有的服务项目,其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居民或家庭可自愿选择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

让居民有自己的健康档案,是各地试点的基础内容。在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卫生计生局,记者看到,这里正在开发区域全人群健康数据库和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打造家庭医生板块,全面、及时、科学地掌握居民健康信息,进行健康管理。

【模拟题】

我国人口众多,医疗服务普及率低,造成我国目前就医困难,居民享受医疗条件低等现象,现有人提出家庭医生的概念,争取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

【答题要点】

1、家庭医生的利弊

2、家庭医生是否可行

3、家庭医生着力的重点

【出题人】王冬生

【参考解析】

家庭医生在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十分普遍,但在我国却尚未成熟,不少地方处于试点阶段,推行过程中面临一些现实困难。比如,家庭医生配置“僧多粥少”、家庭医生的能力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家庭患者的需求等,制约着家庭医生的进一步推广。

毫无疑问,家庭医生服务有助于重点疾病防控,提高患者问诊的质量和效率。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有能力的乡镇卫生医师和公立医院退休临床医生是家庭医生构成的主体,这也有利于充分挖掘现有医护人力资源,使之向基层倾斜。家庭医生有条件更深入地了解签约服务对象的身体情况和病情,这种服务形式还有利于防止过度医疗,更好做到医保控费。

为此,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做好宣传,扩大家庭医生的影响力;家庭医生也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严格按照签约协议书的规定在既定时间内落实责任。更重要的一点,要避免家庭医生“中看不中用”,加强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还要让更多资深医院、医生提供家庭医生服务,使家庭医生队伍更稳定。

推行签约家庭医生,还需要一揽子的配套制度,包括建立严格的家庭医生职业准入制度、赋予居民对家庭医生的选择权和评价权、建立针对可能发生的纠纷的公正、专业的评判机制;还要制定监督签约医生执业的法规制度,搭建举报渠道,让签约家庭安心。

当然,推进签约家庭医生不能只关注制度的功能设计,还要考虑到基层全科医生的权益,建立相应激励机制,提高其积极性。令人欣慰的是,国家卫计委出台的指导意见对此有了明确指向,比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用主要由医保基金、签约居民付费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渠道解决。这将有助于调动签约居民和家庭医生团队的积极性,为我国家庭医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拓展阅读】

家庭医生,即私人医生,是对服务对象实行全面的、连续的、有效的、及时的和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和照顾的新型医生。在中国,由于家庭医生还未成熟,所以还存在很多以电话咨询为主的顾问式的家庭医生。

2015年1月14日在西城区人代会上,北京市西城区副区长梁昌新介绍,正在试点“契约式家庭医生”服务,确保24小时内预约对口三甲医院的专家号,3天内安排就诊。

我国的家庭医生队伍发展缓慢,主要在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出现了家庭医生队伍,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中高收入家庭。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四个方面:第一是周边的社区建立医疗服务中心。第二是国家医疗保险患者及社会医疗保险的患者不能享受在家里治疗的报销政策。第三是如果病人过多,没有过多的医生参与进来,不能使家庭医生的队伍壮大起来。第四是医院没有在家庭医生这方面过多的宣传,许多人对此还不了解。

家庭医生制度在国外已经发展的很成熟。如(持有医疗保险的一部分)美国人看病先找自己的家庭医生。如果需要,由家庭医生安排病人住院或联系专科医生继续为病人服务。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只负责经过家庭医生同意的继续治疗费用。医生、保险公司、医院之间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互相制约。(另一种医疗保险不需要家庭医生的同意也可以看专科,但保险费用要高一些。)在中国,不论自费公费,病人看病任意选专科,选医生。病人很盲目,医生也希望有更多的挂号收入。

国务院医改办等七部门日前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2016年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原则上应当采取团队服务形式,主要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卫医师(含助理公卫医师)等组成,并有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含中医类别医师)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为更好地满足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将逐步实现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都有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或乡村医生。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吸收药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社(义)工等加入团队。其中,家庭医生将负责团队成员的任务分配和管理,其他专科医师和卫技人员也要与团队紧密配合,共同为签约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使家庭医生通过提供优质签约服务等合理提高收入水平,增强开展签约服务的积极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可采取设立全科医生津贴等方式,向承担签约服务等临床一线任务的人员倾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结余部分可按规定提取奖励基金。二级以上医院要在绩效工资分配上向参与签约服务的医师倾斜。有条件的地方可对通过相应评价考核的家庭医生团队和参与签约服务的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予以资金支持引导。

在编制、人员聘用、职称晋升、在职培训、评奖推优等方面重点向全科医生倾斜,将优秀人员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引进优惠政策范围,增强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签约服务水平。继续开展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合理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高、中级岗位的比例,扩大职称晋升空间,重点向签约服务考核优秀的人员倾斜。将签约服务评价考核结果作为相关人员职称晋升的重要因素。拓展国内外培训渠道,建立健全二级以上医院医生定期到基层开展业务指导与家庭医生定期到临床教学基地进修制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