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们要向《血战钢锯岭》学什么?

2016-12-17 西木 一只烟斗

最近,《血战钢锯岭》很火,我决定来谈谈。


影片故事背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伤亡人数最多的——冲绳岛战役,改编自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他因为在冲绳岛战役中勇救75人生命,而被授予美国国会荣誉勋章,同时也是首位获此荣誉的在战场上拒绝杀戮的士兵。

 

戴斯蒙德并不是一个天生神力的人。他甚至普通得有些羸弱——生长在一个不算和睦的原生态家庭,尤其父亲一战退役后,沉迷杯中物消愁,脾气火爆甚至会打妻儿出气,给戴斯蒙德留下不小的童年阴影。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可以为了信仰,坚持“不杀人”的天主教信仰,拒绝碰枪,为此遭教官痛斥、战友殴打,甚至蹲了军事监狱接受军事法庭审批。但同样也是因为信仰,他可以在大部队撤离的情况下,在炮火纷飞中,一次又一次冲向那个让所有人都不想多停留一秒的烈焰焦土中,救出一个又一个的战友。

 

他曾因为坚持信仰而饱受屈辱:战友侮辱他是懦夫,军方企图用精神障碍做借口把他赶走,上级怂恿团队排挤殴打他,一切都失败后,他们把他送进监狱,接着又要把他告上军事法庭。他当然也曾有过彷徨:自己的坚持对不对?要不要退缩?但他最终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战斗护国,并取得奇迹般的胜利。

 

事实上,这部电影在套路上与好莱坞其他的战争题材的商业片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宣扬的依然是浓烈的个人英雄主义。然而,它之所以能引起了大家的追捧,就在于它戳中了大家心底最缺失却又最渴望的东西——信仰。

 

在这个到处充斥着功利和背信弃义的世界活着,观众最需要的,就是影片中那份高度纯粹的英雄主义。不管当中有多少戏剧加工的成分,它确实有着让人泪流满面的力量。

 

戴斯蒙德的所做的一切让我们明白,信仰不是一桩可以功利计算的生意,它是文明世界的人们赖以自我支撑的基石。就像道斯对未婚妻说的,如果我连信仰都没有了,无法想象还能怎么活着。

 

信仰是人类最强大的武器,义无反顾奔向死亡之地的勇士们,为了所爱之人的生命,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人性的自由,为了身为士兵的荣誉而战,归根到底,他们都是为了一份信仰而战。

 

同时,他也让我们明白,胜利并不意味着就要杀人,如果每个反法西斯战士都能拿枪,可以杀敌和保护自己,当然能更快结束战斗,拯救更多的人。但这样所赢得的,只是一个人人缺少信仰、对心怀信仰者毫无尊重的世界。如果世界变成了那样,和被法西斯占领,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因此,可以说,道斯的信仰之战的胜利,其意义并不亚于钢锯岭战役的胜利,甚至不亚于二战反法西斯的胜利。

 

除了信仰,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就是它的反战思想。有人会说,和平年代,不该渲染战争的血腥,但恰恰是因为和平年代,人们会将战争浪漫化、娱乐化,尤其是在影视游戏等娱乐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年轻人甚至觉得上战场杀人是一件很酷的事。

 

人类虽然不断发生战争,却也极度厌恶战争。当成千上万的人被少数几个野心家裹挟进战争之后,消失的不光是人类辛苦积累的财富,还有生命、尊严和希望.....所以,任何一部具有反战思想或效果的战争片,都是值得我们肯定和传播的。


要让人厌恶战争,就要让人知道战争的残酷。在这点上,《血战钢锯岭》做得非常好,它让人们意识到战争没有丝毫美的地方:那些破碎的肢体、横流的内脏、狂涌的血浆,面目全非的“活死人”、被炸弹轰成两段的躯体、……这样的强烈而残酷的视效冲击感,我相信,会比任何简单的几句反战口号,更具有煽动人心的力量。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极力渲染战争、美化战争,或者将战争浪漫化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如《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和《王小二》,都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极度不负责的行为。

 

有人问我,为什么美国人能拍出这种震撼人心的电影,而我们却只能砸钱拍出满屏的“抗日神剧”。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在于自由的思想和自觉的反思。

 

美国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的包容和多元,具有可以产生足够多的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深厚的土壤。在任何一个问题上,美国都有形形色色的理念、解释、论证和展现的方式,可以把自己的价值和目标有效地表达呈现出来。

 

此外,美国的强大还在于,美国的民间社会拒绝被美国政府随意代表,美国人民拒绝被美国政客随意代表,美国人民中的一部分拒绝被另一部分美国人民随意代表。事实上,戴斯蒙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美国人的内心写照和美国价值观的完美体现。

 

我们常说要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这就是美国的“软实力”。虽然当今世界中,美国是发动和参与战争次数最多的国家,却始终并不那么让人讨厌,其原因就在于,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出的声音越是多元,其他国家的公众就越是信赖这个国家发出的声音的真实性,就越是易于接受这个国家推出的理念中他们认可的部分,就越是能够理解这个国家颂扬和追求的某些基本目标。

 

而如果一个国家,不管它宣传的有多么美好、多么友善,却只有唯一的一种声音发出来,那一定是被操纵的声音,是很难被他人所信赖的声音。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如果一个国家多年以来“全国上下”只吹一个调子、只喊一个口号,那么,这个调子和口号一定很难让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尊重和接受。

 

所以,即便是在纽约时报广场砸下再多的钱,也无法改变他国民众对我们固有的观感。正如恩格斯所说:“对头脑正常的人来说,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上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个论断,同样适合于一个国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