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们为什么更愿意相信谣言?

2017-04-09 西木 卖思想maisx


 

人们为什么更相信谣言?这是我近来观察泸县太伏中学少年死亡事件后的最大疑问。事件的具体过程现在已经有很详尽的报道了,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但一件本来应该很普通的刑事案件,却在短短的几天内,演变成一件举国闻名的群体性事件,这当中的起伏转折,实在值得我们反思和分析。

 

事实上,泸县的事件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最后一次如此。

 

 

稍微观察一下,我们就能发现,近些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其发展的轨迹都是如此。比如,9年前的贵州瓮安事件、7.23动车事件,以及最近的聊城辱母案,还有一些地方重大项目建设,如垃圾焚烧厂、PX项目等。可以说,不管事件本身性质如何,总会伴随谣言的四起,进而便是官民间的升级对抗。

 

在有些事件中,也不是所有地方政府都像泸县政府这般流氓和粗暴,它们甚至也在第一时间就公布了权威的调查和结论,但依旧避免不了像泸县这样的冲突的结果。民众在所谓谣言和官方结论之间,似乎更愿意相信的是被官方斥责为“谣言”的信息。

 

为什么会这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社会情绪的蓄积,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公众不信任官方公布的事实,是因为既往的无数事实都让我们多了一分警觉之感,也因为在那些数不清的社会事件、天灾人祸中,都有太多至今未明的真相

 

要别人相信你,人就要有信誉,如果平时就不谎话连篇,说一套做一套,那么,凭什么让人在关键点相信你就是真的。狼来了的故事,我们在小学时就在课本里就已经学过。

 

此外,政府对信息的绝对的掌控和封锁,让民众只能依靠谣言来倒逼真相。当先前无数个所谓的谣言最后成了真实的新闻后,政府的公信力便已荡然无存。因为,人们已经认定,那些在网上或民间流传的,往往比官方公布的更接近事实,甚至就是事实。

 

 

为什么会爆发谣言呢?

 

用学者的话来说,谣言的暴发并非凭空产生,当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时,或者社会中蕴涵着强大的不安定因素时,民间聚集的骚动能量没有得到疏通,就可能引发各种恐慌。

 

人们在这种恐慌下,对社会的现状和未来作出种种猜测,于是到处议论纷纷,奇谈怪论层出不穷,以讹传讹的流言和谣言将四处扩散。由此可见,谣言既是社会现象,也是政治现象。

 

我们常说“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其实把这句话中的“历史”改成“谣言”,同样是非常贴切。从谣言出现的社会背景看,基本上可以认为,大规模谣言产生的必要条件是民间的恐慌与不满。虽然可能有少数心怀叵测的人蓄意造谣,但是没有民间的恐慌与不满,谣言是无法在大范围扩散的。

 

恐慌与不满是交织在一起的。产生恐慌的原因很多,除了战争、自然灾害、瘟疫等,还有就是社会的不公当下,在许多公共事件中,民众认为,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没有得到官方或者精英阶层的保护,甚至于受到有意无意的伤害。因此民众往往认为需要自己保护自己,整个社会风声鹤唳,这时一点小事就可能被曲解,引发一场大规模谣言。

 

就像已经被调查清楚的贵州瓮安少女死亡事件,便是因为少女的死因这件小事被曲解而引发的大规模的打砸抢事件的。

 

 

 

回到最初的问题:人们为什么会更愿信谣言呢?

 

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往往更容易接受符合自己内心预期的,或者自己愿意相信的那部分。由于民众对政府早已心存不满,对社会的不公早已愤愤不满,所以,当一个“揭露”所谓政府枉法、官员徇私的谣言出来时,便迅速引发了民众的共鸣。

 

谣言有点像SARS病毒,它蛰伏着,等待着时机,一旦条件成熟,它往往突然暴发

 

此外,一个大规模传播的谣言,如果没有一丝真实的成分,很难想象会有如此众多的人相信,或者说将信将疑。正如有的研究者认为,谣言是社会环境投射的影子,谣言幽灵般地以合情合理者的身份出现。谣言既然产生了,至少有真的成分在其中。

 

事实上,真相比谣言更糟糕

 

 

学者李若建认为,谣言与人们的集体记忆相关,也与社会情形相关。谣言是民间话语的表达方式之一,他其实是一种提醒,提醒社会其运行机制有一些问题。事实上,中国历史上,许多王朝末期,都是谣言最为盛行的、最易传播的时候。晚晴时代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因此,当谣言暴发时,我们的政府与其忙于惩罚恶意传播者,简单地用阶级斗争的话语去指责那些散布谣言的人,用愚昧无知去指责民众,还不如静下来,想一想,为什么民众会相信谣言和传播谣言,是不是社会机制有缺点 

 


喜欢我的文章的话,就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添加,或点击文章右上方“卖思想maisx",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