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明老师答疑》之十一 (功法):五元庄及脏真归元法
五元庄及脏真归元法
[1]为什么说五元庄是中级功? 未学过前两步功法的是否也可以练五元庄?
普通人的五脏和外界是不直接相通的,只有通过经络才能和外界联系。我们练五元庄,即要把平时不能随意调动的五脏的气通过锻炼也能够支配它,并使之能够和外界混元气联结上,从而使得五脏和外界相通。因此说,练五元庄是练常人所不能掌握、不能调动的那一部分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说五元庄是中级功。形神庄虽然练的也是内混元,但它所锻炼的内容正常的人体生命活动中也有,只是通过形神庄锻炼能使之功能增强、提高。所以形神庄不是中级功。
从五元庄是中级功这个层次来讲,人们练五元庄之后,应该是对自己情志活动有较强的控制力了;如一说怒,脸马上很怒;说不怒,笑脸马上就出来。情绪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实际是内心已不受情绪的干扰了。外面哭哭笑笑,心里却安安静静,即所谓“喜怒无动于衷”。只有这样,你的功能才能提高,层次才能发生变化,才是达到了中级功的水平。所以说,不是一练了五元庄,就达到中级功的水平了。
没有学过前两步功法的人是否也可以练五元庄呢?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练形神庄立掌分指这节功,你做不合度、丁字掌立不起来,到五元庄第二式“开启三关”时又得靠丁字掌;丁字掌立不起来,你怎么能真正收到五元庄开关的效果呢?因此,虽然不按照功法安排的顺序(先练捧气贯顶法,接着练形神庄,再练五元庄),直接练五元庄也可以,只是不能收到练五元庄应有的效果。
[2]练五元庄之后,智能功的气场有什么变化?
场的强度增加了。另外这个气场就不仅仅是形体运动的气场了,已经加上了内脏之气和外面的气连接的内容。也就是说,这个气场不仅是浓度,而且连质度都发生了变化。在这个场里,有的病人,尤其是深层次的病、内因的病、情绪引起的病,可能不知不觉地很快就会好起来。
[3]脏腑之气和脏真之气分别指什么?经络之气和脏真之气是什么关系?
脏腑之气是中医的说法,脏真之气是我们智能气功理论的内容,都是指内脏的混元气。脏真之气和经络之气的关系是:经络之气基本上直接联系着躯体混元气,但是它受到了脏真之气的影响;经络之气外面连着躯体混元气,里边连着脏真混元气。
[4]五元庄是内混元练法,为什么练功中还要像捧气贯顶法那样想蓝天、虚空?
我们讲的内混元、外混元,不是截然分开的,它是根据人体正常的生命运动需要来命名的。我们练捧气贯顶法,是要在膜络层次上和大自然交通;练形神庄,是在皮肉筋脉骨层次上和外界相通;练五元庄,则是要使脏真之气也要和外面相连。当我们练内脏之气的时候,用发音法可以调动;但在和外面相连时,由于需要借助躯体混元气,所以就需要主动用意念和外面相联。将来练中脉混元同样也还有往外想的内容。这也是我们智能功作为开放性功法的一个重要特征。
[5]练捧气贯顶法时是先开后合,而练五元庄为什么要先合后开?
因为捧气贯顶法是为了更好地和大自然界混元气结合,增强我们内外的通透度;所以就必须从里往外冲,把气路冲开,外面的气才好进来。而五元庄是要练五脏,而且要把五脏的脏真之气归于混元窍,混而为一,就要引导气机先合而后开。
[6]练捧气贯顶法、脏真归元法、五元庄结束时为什么不在养气的位置转圈,而练三心并站庄和形神庄时要转圈?
这是由于当初在编功时,考虑到形神庄练的是躯体混元气,是按照身体各个部位,一部位一部位练的,它的局部性很强,只是到最后的“混元归一”才把气往一处集中一下,除此之外没有其它把气往一处集中的过程。为了把气收得更好,所以最后在腹部安排了转圈的动作。因为肚脐这个地方,是躯体混元气的集中点;在腹部转圈,便于把气归在一处,统一起来。练三心并站庄到最后转圈,也是为了练精神往里走,把气集中到一处。
为什么练完捧气贯顶法、脏真归元法、五元庄养气时不转圈呢?不是不可以转,你要在这时转圈也是可以的。为什么编功时没有作安排呢?因为当时考虑练外混元的关键是内外通透,它练的是躯体混元气;而脏真归元法和五元庄练的是脏真之气。脏真混元气不大容易受意念的导引,所以要用声音、用情绪去导引气的变化;练完之后即使转圈,也是转的躯体混元气。这样,就不一定去转圈了。当然,转一转也可以,不会产生副作用。智能功有许多地方是比较灵活的,不是非常刻板的,有些通融是可以的。
[7]练形神庄关窍没练开,练五元庄是否就没有太大的用处?
捧气贯顶法、形神庄、五元庄,你先练哪一套功都得从头开始。如果你不是按照这个顺序练的,一开始就练五元庄,这并不是说你就达到五元庄的层次了,你还是刚开始练功。不是说练五元庄就没有用处。
[8]智能静功内混元不练五脏,直接练混元窍。为什么动功要练五脏,不练五脏不是可以省去好多麻烦吗?
我们现在为什么不提倡单练静功而传播动功?因为这套动功比较系统完整。智能静功是我把过去的练法稍加改变后形成的。那样练不是不行,但非常难,比练动功难多了。对个别人能行,对大多数人来讲比较难。
[9]五元庄练五脏为什么按五行相克、逆行的顺序安排?
其实混元整体理论不注重五行生克问题。因为编五元庄时还在早期,还未完全脱离传统气功理论的影响。当时考虑用逆行而不用顺行,主要是为了避免产生五行的偏颇,更好地使五脏平衡。
[10]五元庄为什么用互行反克,而不用顺生的原理?
按照五行的原理,生和克,不是绝对对立的。在其正常和高级层次都是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但克中有生才是真正的平衡。我们安排的五行反克就是克中有生这种方法。先安排一脏克另一脏后,等气练足了,被克的一脏就不怕克了,不会受克它的这一脏的影响。如果是按照顺生原理安排,比如说,先练肝:肝气足了,肺来克它就不怕肺气,并且它还可以去补心;心气足了,又去克肺。这样两脏就一齐影响了肺,不容易维持体内的平衡。所以利用反克原理更容易走向平衡。对于五元庄这部功而言,我们不讲五行,但混元气本身就包含了阴阳五行等许多内容在里边。所谓“阴阳未判,一气混元”、“混元一五行,有形亦无形,中寓阴阳造化机,开合聚散万物生”。对外它是个整体的,对内每一个子系统都有它的相对独立性、所以就必然会形成一定的顺序。
[11]五元庄和形神庄内混元的意义是否一样?
一样。内混元的关键是混化的部位在人体里边,混化的内容由人体内部各组织来完成。形神庄是把意念放在人体里边,加强皮、肉、筋、脉、骨在体内的混化、联系,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内混元的形神混元;五元庄是在人体里边加强五脏的混化、融合,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内混元的脏真混元。
[12]怎么练五元庄的发声?练五元庄的关键是什么?
一般专练发声时可以不结合动作,不过这样只发声对身体气机的影响小一些。练五元庄的关键是情绪要稳定。练五元庄反应大,往往是受情绪影响,思想上患得患失,情绪就会有变化而导致体内气血运行失常,出现不良反应。
[13]如果没有时间,五元庄能否和形神庄那样选出某几式来练?
练五元庄如果时间不够,一、二式练下来,三、四式可以不练;后面第十式?第十二式可不练;五脏是必须练的;第十一式最好绦练再收功,也可以不练,直接收功。
[14]五元庄诀指的拿法有什么意义?
掐诀的拿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闭指法,练哪一脏就把属于哪一脏的手指闭起来。比如练心,就把心指给闭起来。另一种是开指法,练哪一脏,就把属于哪一脏的手指空出来。闭指法能够把这一脏给闭起来,并激发这一脏的气往里走。智能气功是开放性功法,所以不用闭指法“掐诀”,而用开指法。用开指法可以点窍穴,用诀指跟某一脏的气相连;内外一流通,就容易形成一个气的环流,能加强这一脏内外气的通透。
[15]五元庄的混元掌和子午合印手是一回事吗?
如果把它看成个子午诀就把这个手印看得太简单了。子午诀只是一个规律。我们这个手印不是从子午连环诀考虑的,而是包括了五脏六腑规律、五行规律、八卦规律、十天干规律、十二地支规律、天地人规律。这么兰合,很多诀里面都有了,混元了,所以又叫混元合印手。
[16]混元位和混元窍有什么区别?
两者同。
[17]山根的具体位置在哪儿?
山根的含义有二:从练功的角度讲,在两眉间的斜坡上;从解剖学的角度讲,在两眼内眦连线的中点。
[18]昆仑与百会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昆仑在脑的内部,百会只是体表的一个穴位标志。
[19]五元庄第八式里关于“天目穴”的位置是这样介绍的:“以两眼内眦为底边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顶角处”。不知应如何理解?
这个“等边三角形”指的是以两眼内眦连线为底边向上所作的等边三角形;“顶角”指的是以这个等边三角形为底面,向脑内作的一个正三棱锥(即各个面均为全等的等边三角形的棱锥)的顶角。
[20]练五元庄时为什么舌头不抵上腭,而抵门齿缝?
不舌抵上腭主要是为了不通过舌头的动作来引导气机的升降;因为舌头一抵上腭,或者一抵下腭,可以使气机自然地按经脉流通。气就容易沿着任督二脉这个周天路线去运转。而我们练五元庄,主要是使身体气机平和,并要更好地调动脏真之气;所以就不去搞舌抵上腭,有意识地不给它创造这个条件,以便主动调动气机。把舌头平放着,就容易使身体里的气更平和一点;而且气平和了,声音一振动,就更容易起音声引气的作用了。另外,舌平伸抵门齿缝,实际上也是通过舌把气收回去,便于往里边收,往混元处集中。
有的人练功时舌头的位置自己发生变化了怎么办?如果不觉得就不管它。只要查觉到了,就要把它放平。
[21]平时可不可以舌抵门齿缝?
可以。
[22]练五元庄开三皇锁的时候,教功老师说不要老开,不要老舌抵上腭,顶多了不好;而平时练功却总是抵上腭。怎么理解?
“开三皇锁”不是让你上下反复顶。以前称三皇锁就是天皇、地皇、人皇。过去有宗教神学思想,所以人们在上下点的时候,精神都非常集中,轻轻顶,微微顶(我们现在要求不那么严格)。舌尖上下能引导气机升降。如果老是上下反复,气也随之上下运行,不就乱了吗?平时练功,光顶上腭,气往一个方向,就没有关系了。
[23]“赤龙搅海”的意念是什么?
不搞意念。
[24]五元庄第二式开天关诀指点百会转时,要求如能够想到混元位、会阴会更好。道理是什么?
因为一开始诀指点在头顶百会穴,这时你真正能想到脑子里面,就不错了;再往下想,你透不过去。你能真正透下去了,就说明你的意识对身体的通透能力大大加强了。就是这个道理。
[25]点按山根、印堂是不是能通到流珠宫?
如果气足,你不点,意念一想它也能通上;气不足怎么点也进不去,所以这就需要慢慢练才行。
[26]在练五元庄的肾脏时做完塌腰凸腰,身体起来后,诀指点不点命门?
点命门就是把意念往命门放一放;不点,手直接过来也可以。因手在那个地方放着,对里边的气也起作用。这关系都不太大。
[27]可否把五元庄第七式“缠绵中宫意”改为“脾中意”?
还是不改好。虽然这一节练的是脾,但是“中宫意”比“脾中意”的含义更加广泛。因为脾本身有中宫的内容,又具有营养其他四脏的功能,所以练这一脏要意念联合其它四脏。这里面有一个促进四脏之气往中宫里合,使之混融、混化的意思。
[28]缠绵中宫意,混元四脏真”。为什么不说五脏真?
因为这一节是加了意念拿脾脏去混合另外四脏的,它本身就不算了。
[29]练脾脏发音时,要求脾诀呈掌心向后,拳面平行于地面。作用是什么?
这样能使大拇指点住章门,点得更稳、更准。因为这样一点,两只手一立起来,大拇指就必须往后腆,使指腹正好顶着章门穴。这样气就会在里边更好地起变化。
[30]五元庄第九式“两臂向斜前方弹出”,改为“伸出”可以吗?
不能改。因为这个动作本身是用来开肺气的,所以必须要有一点力量,伸出去就起不到作用了。实际上,这个动作应该包括“弹”和“开”两部分;前面用点力气一弹,接着再慢慢开出去。
[31]做鹤步走到前边,是不是就离开了自己的场?
你走到哪儿也是个场嘛。离开自己的地方,离开就离开,离不开场。
[32]五元庄第十一式的“鹤咀劲”是不是有把气含回来的作用?
有这个作用。因为手往里一含一提,等于把气通过掌收进来了。不过不仅仅是要从掌里面收气,应该是一动把身体周围的气都结合起来,之后往里收。在身体往下落时,脚尖点地不要点实了。一起时,不是用腿起来的;而是用百会上领,两个耳根上提。下颏回收,长强、大椎、腰一块往上提。这时,人里面空了,实际上也就把气收回来了;但气不完全是往混元窍收的。因为一套功法练下来,五脏的气比较足,能和大自然的气很好结合了,就要把气收回来,很好地养神。所以做这些动作的时候,精神要贯注头顶,即“神贯顶”,把气往头上收,去营养上田。
[33]五元庄第十三式的名称“混元气一气连天地”是什么意思?
就是要把天地之气合一,成为自己的混元气,使自己上面、下面、前后、左右都连成一体。
[34]五元庄有两节功是睁着眼睛做的,它们各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其实五元庄其他几节功也可以睁着眼做。为什么没有强调,而只是讲练肝的那一节和最后一节时要看着手的动作呢?因为眼睛和肝本身有直接的联系,肝开窍于目,瞪着眼睛看着手指去做动作就加强了练肝的效果。再一个,期门、上星这是个大三角;以两个内眼角为底边,还有个小三角,里面是天目。我们做动作时,眼睛看着肝诀动,这样就能够调动肝气往上一冲,把天目穴和天门连起来;从而有利于开天目、开天门。
最后一节,用眼看着做是因为要收功了,眼睛看着手的升降开合的动作,就能够更好地调动人体的气机;通过升降开合把它调匀了,最后合到混元窍。这样能够把气更好地调动起来,使气收得更好,归元归得更完善一点。如果你做着动作时,不注意看着它做,那么神就松驰了一点,对全身气机调和的作用就小了一点。当然,如果你能够精神集中到一点,比如说,集中到了混元窍当中,那么不用眼睛看也可以。
[35]五元庄有几节功是睁眼练的,怎么样才能使神不外露?
没有什么好方法,只有加强神从里边去支配自己的形体的能力。
[36]既练五元庄,又练形神庄,应怎样安排?
一般白天安排练形神庄,晚上睡觉前练五元庄更好点。
[37]学了五元庄后,练功怎么安排好呢?
如果你练形神庄的基础已经比较好了,只练五元庄和三心并站庄就可以了。如果你形神庄还没完全达到要求,也舍不得丢,就可以把形神庄的一些动作加到五元庄里去练。比如,气意鼓荡可以加在“展翅翱翔”后面或前面;平足开胯和转腰涮胯可以加在鹤步后面;鹤首龙头加在哪节功里都可以。练三心并站庄不能再像原来那样把两手扣到肚脐上;要把原来扣在肚脐上的手往上一翻,立起来,指尖朝上,拇指食指的圆对着混元位。当然用混元掌站庄也可以。
[38]练五元庄的主要练功反应有哪些?
如果你练形神庄时真正反应过了,这时就可能会把你潜伏的小病灶给冲一冲;有时会感觉疲乏、犯困,吃得多,可能是由于刚开始练单腿独立(鹤企四顾)、练鹤步费力气,本身消耗大一点;形体的长功反应,在五脏里边也会有感觉。五脏一般不会直接觉得疼,而是觉得里边抽,抽得疼。能感觉到内脏的情况了,功夫就加深了。
[39]练五元庄经常出现心烦意乱,有时难以控制。这是为什么?该怎么办?
不光练五元庄,不练五元庄,练功到一定程度也会出现心烦意乱、容易着急生气的情况。这是要把我们脑中过去的陈旧习惯冲一冲,在不断地改变意识中的参照系的过程。要认识到这是精神里边的练功反应,神要稳定,不要随它变化;自己控制它,不要受情绪支配,要克服它;反应一过去,功夫就长了。
[40]练五元庄后涵养道德的要求是什么?
内容和以往一样,只不过要求陶冶性情、涵养道德更自觉一点。因为你已经懂得情绪变化对气的影响了,所以你的各种情绪就要表现得更自觉一点,即要有一定的度。要不,过分悲哀,肺气就收不住了;过分恐惧,肾气也要受损伤。你只要一过度,身体里边生化长养这部分功能就会因外界影响而发生紊乱,使身体受到损伤;如果你对情绪的变化很自觉,能主动控制它,那么你的神是灵敏的,情绪就可以为你所用,并借以调动身体里边深层次的气机,提高生命质度。
[41]脏真归无法里八卦的作用是什么?
别说脏真归元法,五元庄里也没有八卦。我只讲过五元庄的安排似乎是和阴阳、五行、八卦相仿佛,但不是一回事。至于脏真归元法更谈不上八卦了。咱们的功法都不是讲五行、八卦的。
[42]练脏真归元法的养气为什么在关元穴?
关元这个穴应该说是真气和肾气相对集中的地方,它相当于下丹田的一个中心点。我们不去练下丹田,但是又要在关元穴养气。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说,这是个变通的办法。因为,在练了五元庄之后,练到了一定的程度,你的气真能往混元窍结合了之后,生殖机能就没有了。为了避免生殖机能很快地、过早地消失,所以在练脏真归元时,把养气放在关元穴。这样,让气往下走一走,不完全收进混元窍,生殖机能就会逐渐消失。当然,也有人非常愿意很快地把生殖机能练消失,那么,养气时就可以不放在关元穴。到最后收功的时候,把气引到上面来;转圈的时候,转到关元处就停下来,再上来;从下往上转,转到混元窍,在上面停住。如果每次都不转到关元穴处,生殖机能就可能较快地消失。
[43]音声引气引的是哪一种气?
音声引气根据发的音、发音的形式不同,躯体、脏真混元气都可以发生变化。如硬气功和武术气功中常用刚猛的发音来凝聚、强化躯体混元气;我们的发音主要是引导内脏混元气的开合。
[44]发音法运用声音的高低所振动的部位有什么不同?
一般来说,低音传动的深度比较深;高音振动的量比较小,气往中丹田走的比较少一点。
[45]声念、默念、心念这三种发音法哪种效果更好?
三种发音方法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以声念为好。声念里不仅有意识、气流,而且还有明显的声符的振动,所以振动的力量比较大。在声念的基础上,再去搞默念才容易取得效果。因为,有些气的振动你不熟悉;默念时,它振动的量就比较小,不能有效牵动气机。在默念纯熟的基础上,再去搞心念。声念不一定声音很大,应是低而柔和。
[46]五元庄、脏真归元法的五脏发音为何有区别?
因为五元庄走上丹田多了点;针对这种情况,脏真归元法主要是为了把下丹田的气调整一下。就有这么一点不同。
[47]练脏真归元和五元庄的发音为何有的不相同?比如脏真归元里面练肝的时候没有“灵”,只有“tü”和“拘”;练脾时只有“中”,没有“刚”和“夫”。
因为脏真归元关健是练五脏本身,所以在发音安排上都归到本脏去。比如,发“灵”是为了使肝脏和混元窍更好地联系,并进而来开混元窍。在脏真归元里这个问题不去多强调,就把它去掉了,只用对肝脏本身振动比较大的“tü”和“拘”两个音;练脾脏不用“刚”和“夫”,只用“中”,也是因为“中”本身对脾和脾的脏真之气振动比较大的缘故。
[48]练心脏这节功发音时,能否吸一口气连发三个音?
因为心、香、惺三个音的部位不同,所以还是不要那么连在一起发。另外,按正规要求,发心脏音应该是吸气时诀指转半圈,呼气发音时诀指也转半圈,连在一起光发音,就把发音和吸气有目的地分开了,不利于在呼吸时配合形体的动作引动体内气机。练肺脏这节时也要注意动作和呼吸的配合。吸气后呼气发音,诀指转一圈发一个“桑”,第二圈转半圈发一个"si”后就开始倒吸“嘶”字,再发一个“松”转一圈,最后转一圈换气,共转四圈。
[49]有时练五元庄,练到发音时就光嘴里有气流出入,却发不出声来。这是为什么?
这种情况可能是,有时精神高度集中去做动作后,内气已到了练功的部位去了;这时发音部位就成为次要的意识支配部位,可以出不来声了。如果你真要是集中用意识去发音,也还可以发得出来。
[50]有时练功从喉部发出呜声、鸟叫声或甜、咸的味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发出声音来是因为在呼吸的时候喉部比较紧缩,气流出得快一点,脑子里又很安静;反映出仿佛是鸟叫声,改变了声音原来的面貌。不要理它。至于说甜味、咸味,这往往是练气功冲击到人体不同内脏以后引起的神经反应,也不要理它。练脏真归元时发音不同,道理基本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