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智能气功科学精义(55)——克除偏执方面的修养A

庞明 智能气功 2020-02-19

新朋友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小字“智能气功”,再点击“关注”,也可添加微信号:znqg01 来关注我们,关注后可每天收到我们分享的精彩文章。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5336nv7g8&width=500&height=375&auto=0

  Ⅳ、克除偏执方面的修养

  情趣的修养是把人的精神境界一步一步地往上提高,克除偏执是说应该把我们现在存在的不足去掉。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把偏的去了,才能往上长。不过,克除偏执比提高情趣,在深度和内容上,要更根本一些。只有很好地认识到现状,认识到我们的不足,才有可能使自己的精神更完善。当然,这个不足是从气功科学的角度来看的。

  在讲“意元体”时我们讲过,人从小时候的自我意元体发展到偏执意元体,讲克除偏执方面的修养,实质就是要解决偏执意元体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具体事上一步一步地做,最后落实到使意元体走向圆满。下面就讲一讲偏执是怎么回事情。

  一、何谓偏执

  偏执这个词本来是没有的,是我们编的。过去佛家讲执着是一种病态,儒家也有不要执着的说法。孔子讲的“四毋”中有个“毋固”,固就是固执,毋固,就是不要执着。佛家讲执着,认为“执”不是一般的偏的问题,是错误的东西,不应该有的东西。所以,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偏执,就不能单纯从一个执着来领会、理解。现在先介绍佛家对执着的看法,然后再讲智能气功怎么对待这个问题。

  (一)佛教的我执观

  佛家把偏执叫我执,我执就是执着有个我。人们说“我怎么怎么着”,就是这个我。脑子里总有“我”这么个意识概念,就叫做我执。

  佛家的理论认为,宇宙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这些有名有相(能叫上名来,有一定形象)的东西都是假的。这些有形象的东西都要变,变就要坏。比如现在这个桌子,再过上几百年、几千年就都烂了,没了,变了,不是桌子了。所以佛家认为目前这个桌子是假的,虚幻的,根本就不存在这个桌子。这个桌子没做以前只有木头,没有桌子;过些年桌子坏了,也没有桌子了。桌子就是显出的这么一个形象,暂时显现出来的。佛家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和合”。事物里边本身的东西叫因,外面来个机会叫做缘。桌子的因,如果从人来说,人想造个桌子,这是个因;如果从具体事物来说,成为桌子的因就是木头,是造桌子用的原料。这都是因。那什么是缘呢?有个人来做桌子,这就是缘。缘是从外面来的。因和缘一结合,就生出具体事物。什么事情都是一样。人呢?人也是这个样子。根本就不存在一个人,没这个人。那我们这个人是什么呢?佛家讲人是“五蕴和合”。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色就是有形象的具体物质,即地、水、火、风。固体的东西称为地;水指流动的液体,人体里的血液、汗、眼泪、鼻涕,这是水;火指有温度的东西;风是流动的气。有形象的东西就这四种。眼、耳、鼻、舌、身接触的这些东西,都是有形象的。受,你把它接受了;接受了还要想,脑袋会想;想了还会去做;另外还会去认识。佛家认为人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么五个东西组成的。每一个里都蕴藏着很多东西,它们结合到一块就成为人了。人就是“五蕴和合”,是“五蕴”碰到一起结合起来的。谁去结合呢?父母算是一个结合,关键是人自己做事情的业力,拿业力结合到一起的。所以,根本就不存在这个人。本来五蕴和合起来的人是个虚假的,什么都不存在,可是你脑子里觉得有个我,执着地有这么一个我的概念,“我怎么怎么着,我想怎么怎么着”,这就叫做我执。这种说法就是佛家的宗教教义。

  从现代科学来看,世界上没有我怎么行呢?但是佛家说有“自我”的概念就错了。因为佛家认为有个我是不对的,因此也认为把一切事情建立在有我的概念上也都不对。普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是迷悟的众生。不懂得这个道理,迷了,老迷着,在宇宙里轮回地转,就产生“六道轮回”。普通人不懂得修,就在迷悟当中过日子。佛家即便是修小乘的,也说人命无常。只要是想把“我”修炼很好,甚至想长寿不死,这些念头都属于我执,是“人我执”,是把“人”固定起来了。按照佛家的观点讲,道家的修养方法都属小乘的“人我执”的范围,道家要把我修得长命不死嘛!道家讲五仙:人仙、地仙、天仙、金仙、大罗仙,这就是人不死。做到人不死在佛家都属于小乘法门,连“人我”这一层次还没过。人我这一层过了,认知到人是五蕴和合,色、受、想、行、识都是空的,没有真的人。佛家修二乘的声闻辟支佛,也认为人是假的。本来五蕴是空的,那么就应该住于“空”里边去,欲住“空”,有人体就不行了,把人体不要了,住于涅槃,上涅槃里去。涅槃就到了高度清静的境界,不要“人”了,想用那个“法”,认为法是真的,法可以怎么怎么着,这样做又错了,成为“法我执”。这就成了二乘的执着,叫“法我执”。本来佛家认为空是对的,要住于空,而逃脱人世。有人讲:人是个臭皮囊,不要这个臭皮囊了,我到涅槃去。这也错了,这是“法我执”了。

  那么什么是对的呢?佛家认为你说什么也不对,没个对的。为什么?佛家讲,我们人现在是在迷妄当中,一切都是迷的,没有一个对的。那怎么对呢?什么时候能见到真东西就对了。见到真东西就都对。吃也对,唱也对,活着也对,死了也对。你没见到真东西,不明白真道理,要死也不对,要活也不对。要不死不活也不对。因为本来你迷着呢,迷着那还说什么对不对。好象人做梦一样,梦里哪个对?做梦就谈不上对不对。梦里的东西都是假的。做梦行侠仗义,那是假的;做梦偷人家东西,真偷了吗?没有。做什么好事,真做了吗?也没有。梦里面的事都是假的,醒来以后都没有(醒时干的事都是真的,做梦干的事就是假的)。佛教就拿这个作比喻,说我们现在的人即使醒着,如果按明白的人看来,也是在做梦。“人生如梦”,我们现在活着干的事就跟做梦一样。过去有个人讲,学了佛家道理的就不信道家的东西了。他说他每天一躺下就做梦,梦中做官了,干好事了。他认为夜里睡觉做的梦是真的,是真的享受;白天受苦是梦,不是真的。有的人会连着做梦,一睡觉脑子一想,今天接着昨天的梦继续做。过去讲佛家道理的,讲我执、讲迷妄,经常用这些例子来讲。有时一听也对,若是用一般的思辨方法去想,也觉得没什么两样:“对呀!夜里做梦不是觉得挺美的吗?挺享受的吗?白天的事谁能证明不是做梦啊?”我们说佛家这个观点陷入诡辩论中去了。我们现在讲这些问题就得一边讲一边破。如果前面讲了后面不破,大家听了一想对呀,我白天干点事说是做梦不也行吗,晚上说是真的不也可以吗?这里你忽略了一点,你晚上做梦,跟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接触,第二天问问他们,昨晚上你们碰上没有?他们说没碰上,就证明是做梦。不过佛家也还会这么讲:因为你现在还在做梦,还迷着呢,所以分辨不出来。如果完全用思辨的方法,越是觉得自己有头脑的人,看了佛教的书越不容易跳出来。因为他说做梦是真的。如果你说是假的,他就问你怎么知道做梦是假的?你拿什么证明做梦是假的?因为你现在还在做着梦,你怎么能证明我说的是假的,是在做梦。你说这个是梦,我说那个是梦,两个都是梦,你怎么能用这个梦证明那个梦呢?你搞科学实验也好,证明了什么也好,他说你是在做梦,他做的梦才是真的,这就离开实践了,而且是离开了共同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这是用诡辩的方法来谈问题,不叫辩证法。过去没有办法证明做梦和真实有什么区别,现在也还不能用论证的方法论证它,但是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检测它。睡着时和醒着时的脑电波不一样。而且做梦时眼珠动弹,一般是转着圈的或横着动、上下动。睡着了之后脑子处于一种抑制状态,不是清醒的,这时候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所以梦里的情况是虚的、假的。而且活着的人,生长变化过程,是一天连着一天,一代一代连续下来的,而做梦是不能连续下去的。若不把这些问题讲清,同学们看佛家书脑子里就会划好多圈圈。懂得这些就知道分辨真假了。

  反回来再讲佛家说的我执。佛家说,有人我执、法我执,我们人不明了事理本来没有个我,妄想有了个我。觉得有了个我之后,就有了我之外的事物,这些外边的事物合适的就想归我,不合适的就想跟我分开。我在这一呆,我得占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就是我的,外面的周围也成了我的。比如这个屋子,我在这一呆,周围的空间得为我而存在,成为“我所”,我的“方所”。方所里好的就归我,不好的就要排出去。你想让它归“我”,它归不了你;它不好,你想让它离开,却除不去,这就是烦恼。佛家讲只要有个我,人就有烦恼,人没有没烦恼的,人的各种烦恼就是因为有个我。让周围环境都成为我所,一切为我来,做不到这一点,就成了烦恼的根本。

  佛家讲生老病死苦,认为人生皆苦,没有不是苦的。人一生都是苦,小孩一生下来就哭,哭就是因为生下来的时候苦。实际婴儿刚生下来哭并不是因为苦,他跟大人不一样,大人一哭是悲哀,小孩子哭可不是悲痛。生的时候很苦,胎儿从子宫里出来,子宫一收缩,一挤,人都有点变形了,非常苦。所以,佛家就讲生下来第一声就大哭,这叫生苦。老了苦,病了更苦,死的时候跟乌龟脱壳一样,苦得不得了。生老病死,没有一个不是苦的。苦恼的事也是苦,八苦还有“怨憎会苦”,两人不和谐,相互讨厌,却经常碰面,是个苦;有“求不得苦”,想要的来不了;有“爱别离苦”,喜欢他,却离开了。这都是苦。为什么?因为有了个我在里边。佛家完全从自己一个人出发,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过去不懂得人的本质是在社会联系当中实现的,以为任何一个人都是孤立的生命。这些孤立的生命,只要不能固定住,就要变化,一变化就是个烦恼,就是个苦,最后得死。它这么讲就脱离实际了,没有站在实际的层次上讲,人不可能不死。实际的东西能有不变的吗?宇宙里就没有不变的东西。在理想里可以有个不变的,意识里可想一个不变的,但客观不存在。过去就把意识里想象的东西当成真的。佛家是从这个基点上立论的。

  前面讲了佛家把什么叫我执。如果从“我”的角度看问题,就是主观见解。任何主观见解都不对,因为有了“我”。根据“我”而来的看法称为“我见”,有了我见就不符合事物的规律,不正确,就成为“邪见”。这样,宇宙里就没有真东西了。“人我见”是不正确的;“法我见”,执着一个法,也是错的。所以佛家就提出两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人我空”来对治人我见;提出“法我空”,来对治法我见。人我空解决小乘问题;法我空解决二乘问题。人我空、法我空都没有了,佛家就说由于还有“见惑”或“思惑”,你的看法也还是错。当你眼耳鼻舌身感觉到一个东西,脑子有一种想法,这都是个惑,也是个错的东西,它影响你前进。修道时应该是视而不见,看了以后脑子不去联想。比如你看见这个粉笔,看见就看见了。一看见粉笔就联想:这是谁的?干什么用的?这么一想,就错了。这个问题他们讲对了一部分。在练功时就应该是有什么反映什么,要求不联想。但在日常生活当中,比如,要用这个粉笔,如果你不了解不认识它,怎么用它?佛家要把“想”全断掉这一点就不对了。只要一想就错了,那怎么才叫对呢?他们讲你要修炼,等修炼到那个程度,你就可以不想而知。那就是有了超常智能,能正确反映事物的全部内容,一碰到事物就能知道怎么回事情。(这叫“实象思维”将来讲超常智能、讲混元整体理论的意识论时要讲到思维结构层次里有个实象思维,也叫超逻辑思维。)但是,一接触到事物就立即能清清楚楚地认识它,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佛家说当你还没达到那个境界时都是错的,即便是见惑、思惑没有了,二乘的法我执也没有了,里边还有问题,不过就不属于执着的问题了。那就是对有些问题还不明了,对真理不明了,叫“无明”。比如说“不要去想怎么能知道?”这个提法本身是无明,因为你不明白它。佛家讲的这些道理有的讲得很深,讲思想意识方法里边的东西比现在心理学不知深了几个层次。所以佛家的理论,很多人一听一看就觉得都对呀,进去了就不好出来。你提一个问题,它就说你无明,你不明白。前面讲的人我执、法我执也叫无明。它是“枝叶无明”,是最容易看到的无明,还有最根本的无明。总之,你提什么问题,都是无明。修到了菩萨还是无明。咱们说菩萨了不得了吧,菩萨还无明呢!到了菩萨已经把见惑、思惑断掉了,二乘的执着没有了,但还有个“尘沙惑”。众生无数,怎么渡?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方法去渡脱,众生没有数,方法也没有数,这又陷到惑里去了。我跟佛家人讲,你别惑了,不要这么多方法了,一个混元气都解决了嘛!他们说众生如尘沙,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众生怎么渡,这对菩萨是个难题。所以好多菩萨发大愿,观音菩萨发誓“不渡尽众生誓不成佛”,他成了佛还居在菩萨位,他的功德到了佛上去了。把无明破尽,一点一点分破无明,到最后,按照圆教讲41品无明分分破尽之后,踏入妙觉。佛教的很多道理,都是用思维逻辑的方法去想象的,所以搞得很繁杂。佛教也说,佛教道理也不对,执着有个佛教道理也不对。唯独大乘佛教敢讲这些问题。既然都是虚妄的,那佛说的虚妄不虚妄?这时就出来二难性了。如果你说不是虚妄的,那么你说的一切名言都是虚假,这个道理就不能成立。如果你说的是虚妄的,你本身也不能成立,你的道理也不是真理。这不就是二难性吗?这就是康德的二律背反,跟过去的诡辩一样,提什么问题都可以用二难方法,这么难或者那么难。这是一种辩论技巧。碰到这些问题释迦牟尼就不言语不回答了。过去讲这是默为万法先。释迦牟尼佛当时并没解释,佛家后世解释为:因为你还没有明了才提这些问题,等你明了了就不提了。我想当时释迦牟尼佛不能去回答这些问题,因为只要一回答,就被抓住辫子。不回答但他用功夫。他心里很安定,弄点气,出现个气场(那时还不知用气场,实际我想是个气场),慢慢深入到对方的意识里了,对方慢慢也不想了(那个时代的人思想比较简单,不象现在孩子学前教育就讲这个科学那个科学的)。释迦牟尼用意识引导对方静,不要想,气跟他接上了。他就认输走了。有的人看他老不言语,一看他的相貌就害怕了,他虽然没接到气,也跑了。佛家讲执着讲了好多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根本点错了。

  佛家对我执就是这么讲的。我们智能气功科学用这个“执”字,但不用“我执”这个词,我们叫偏执,往偏上执着。佛家不叫偏执,若叫偏执,偏了正过来不就不偏了?佛家认为你全都是个执着,执着到个无明,到什么都不懂的程度了。最后说不懂得佛教道理就叫无明。按照他们原来的意思是对人生的理,即对生命活动的真正的道理不懂,对人生的本质不懂叫无明。但佛教根本就不认为有人的存在,又怎么去懂得人生的本质呢?怎么解释这个矛盾?于是最后就说你不懂得佛教的真理叫作无明。这就把无明局限起来了。若懂得佛教道理了,就不叫无明了。可是这样能够解决轮回问题吗?佛家又说了,即使你懂得这个道理,你不修也不行,你不修就成为“文字障”,成为“所知障”,又错了。比如,你对佛教道理都懂了,你就进入到所知障里去了,知识成你的障碍了,你没有看到佛家的真正的理,佛家的真理不是这个文字里的内容,是文字之外的真东西。佛家讲执讲得非常彻底,你只要说个什么东西就是执。要求你把什么都丢了。丢得了吗?你要什么都丢了你又错了。他们这样说了半天,其本意是要讲我们练功的人应该意识里边洒脱,不要运用概念思维,脑子不要出现我一定要怎么做的指令,而要直接行动。也就是把逻辑思维变成运动思维和体察思维。实际上是要这种思维方式。过去他们就分辨不出这些思维方式,就编了这么多词来解决这些问题。懂得这个实质,佛家讲了那么一大堆道理,说这个不对那个也不对,关键就是意识运动本来是个无形无象的,不要让自己意识运动一定怎么怎么着,要从意识里解放出来。

  (二)智能气功科学的我执观

  智能气功讲的“偏执”这个词是从佛家我执演变过来的。偏执是怎么回事情呢?我们讲人的的确确是在执着很多不正确的东西,因为人类从有史以来对自然界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这一点是和佛教观点根本不同的。佛家认为人就是人,不是从动物进化来的。因为他不懂得这个进化观点,说人本来有很多智慧,对好多道理不懂得是因为迷妄了本性。事实上现在科学已经证明人是从低等动物进化来的,人类在逐渐认识自然、认识自身过程中,不断前进着。每前进一步,都会看到以前的认识有不正确、不全面的地方,在不断前进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认识。如果你不前进,执着于那点知识,把它固定起来了,就成为偏执或固执。现在很多人就固执在自己只懂得的一点点。明明好多道理不懂得,就认为自己这儿是对的。我经常讲这个问题,越是知识少,只懂得这一点,越是拿这一点知识跟别人去抬杠。这就是个固执。佛家讲这就是我执的根本表现,不明白事物的道理,不明白大自然的根本道理。大自然的根本道理就是事物是变化的,人的认识也是在前进的。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是二千五百年以前了,那时人类对自然认识得更少,知识更少。他练了功之后懂得的事物道理比普通人多多了,看到普通人对好多道理不明白,认为那是无明,是个偏执,搞错了,执着了。我们现在来看释迦牟尼佛讲的东西也讲错了,也讲偏了。因为人类的认识是在不断地进展着。有人问,释迦牟尼佛哪点讲偏了?我们说,他讲的道理基本上都是偏的。为什么说基本都是偏的呢?他自己前前后后也都说过,他的佛法是要灭亡的。他就这点不偏,别的基本上都是偏的。因为如果他的佛法是真理,按照他的说法,真理是不变的,而且是到处都能取胜的,而他死了一百年之后佛教就下去了,被婆罗门教战胜了。二百多年之后佛教又起来,起来以后婆罗门教又把它战胜了。五六百年以后佛家再次起来,但变了样子了,不是释迦牟尼佛原来那个东西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好多大乘经典都是佛死了五六百年后,由马鸣菩萨、龙树菩萨他们搞的(别人认为不是他们搞的,我看了认为基本上是他们搞的)。马鸣、龙树死了之后,佛教传到中国来,而在印度又让婆罗门给灭了。所以他怎么能不偏呢?现在佛家有好多道理都不是他原来讲的样子了。他讲的好多道理都不是完全真实的,是凭想象想出来的东西。比如,释迦牟尼讲三世因果是个什么问题呢?说一个人,你这一辈子的遭遇是你上一辈子的,或上上上多少辈子做的那些事情的结果。佛家讲三世因果轮回,并不是说灵魂去轮回,灵魂是不生不灭的,谁在轮回呢?你做的那些事在轮回,你做的事有个力量,叫业力,推着你、督促着你的三世轮回。今天你这儿宰了个人,这儿有个业力拉着你,下一辈子你宰的这个人他就宰你。你宰了十个人,也许下辈子十个人一块宰你,也许下辈子一个人宰你,再一辈子另一个人宰你,轮着宰,偿还了债才完。照这样说,一个人一辈子做的事情多少辈子才能还完啊?他有解释。他说你这辈子享受的事,就是你上辈子、上上辈子做的好事的结果,多少万辈子集中到你这辈子享受。你这一辈子的苦恼事,也是以前万辈子的事集中到这辈子。他最大的一个矛盾也在这个地方,矛盾在哪呢?他说人的本性不生不灭,佛性是不改变的,本性是染不了的。当你死了之后,它也还是不生不灭的,那人活着时干那个事怎么带着它?这是佛家轮回说的根本问题,解决不了。阿赖耶识有个佛性、真如性,它是不垢不净的,没有什么干净,也没有什么污垢,是不受染的,那么业力怎么和它接触去推着它走呢?接不了。那佛教为什么这么讲呢?这个问题我经过多年研究,原来就是个信息问题。比如现在你做些事情,信息量很大,信息就放到世界(周围)里了。拿现代科学的话讲,人活着有生物电、生物磁的频率。智能功讲的是混元气的质量特性。这在人这个类都是一样的,但每个人和每个人还不完全一样,有的人就比较相近。人类有文字记载已几千年了,也有过多少亿人了,多少亿人当中也可能有的人的频率就相仿佛、相近。当这个人生下来之后,他的意元体参照系和以前的人相仿佛的时候,过去的信息他就容易接到。这个信息反映到意元体里边去再反映出来之后,就和那个人的事情有相仿的地方,并不是那个人转世过来了。历史上有的人和某一个人相象就是这个道理,并不是那个人的灵魂转世下来的。因为一个人所做的事情的具体事物信息对人能发生影响,而且一个人可能影响几个人。比如,这里有个客观信息存在着,张三感受到它了,张三可以反映出它来,李四感觉到它了,李四也可以反映出来。历史上就可能有几个人和某人相仿佛。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似乎能够重现了历史上的或者是周围客观的人当中的一些人的信息的道理。它并不是真正灵魂转下来的东西。我是到7O年代后期,学了信息论之后,才把这个问题解开的。我把佛家讲的执,从气功科学的道理顺带把它讲开了。这些问题或许以后还有机会讲。

  我们要把历史上三世轮回的问题搞清。×××写了本书,说已搜集了全国七八个轮回下来的人。将来有机会再给同学们讲,为什么有这些现象,它跟轮回是什么关系。这些我们都能讲得开,不然我们就不敢创立气功科学,历史上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绝对不敢这么做。我们研究过这些东西。我那些年搞佛学时就是研究佛学,一开始我站在佛学立场搞佛学,那时我马列学得少,搞了那么多年,在系统学习马列之后又从佛学里跳出来,建立气功科学。从气功科学来讲,我执是属于人类认识的问题。人类认识逐步向前发展,只要把已有的知识在脑子里固定化就是个执。这个人类的执将随着人类认识的完善而解决,那就是用常态智能使认识完善。说以前的认识是假的,现在的认识是真的,但这个真也只是反映了现在的认识,再过上几千年,现在的观点都真吗?每一代人只能认识到你这一代人已经达到的水平,你再往下想,就想不过去了。这就是为什么过去的佛呀、仙呀,他们不能讲到现在这个水平。释迦牟尼佛也好、老子也好,都如此。老子的《道德经》写得那么深,如果现在去写,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就不行了。物质在变化,从电场、磁场造出分子来,还造机器……这些他写不出来。那时只能用那时的语言,按当时认识的水平来写。佛家、道家的鼻祖都做不到,那别人还做得到?你们会问:“不是也有预言吗?”预言的人只是有点预知功能,他只能在宏观上预见到。比如,中国过去的《推背图》预言房子满街跑。他用预知功能看到出来的汽车、火车都跟房子差不多,有窗户有门,就说成房子满街跑。


推荐阅读(直接点开即可):

庞老师近年带意元体

庞老师讲练功故事

庞明老师答疑

直腿坐松腰法

庞老师谈明心见性摘录

庞老师新书《禅宗证悟理法辑要》

智能气功科学概论

↓↓↓点下面阅读原文可浏览更多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