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智能气功科学精义(58)——怎样克除我执A

庞明 智能气功 2020-02-19

新朋友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小字“智能气功”,再点击“关注”,也可添加微信号:znqg01 来关注我们,关注后可每天收到我们分享的精彩文章。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535rebf5l&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三、怎样克除我执(偏执)

  前面把佛家的我执讲得多一点。克除我执佛家讲得比较多,佛家克除我执的办法就是要空:人我执就要人空,把人看空了,把人看没有了;法我执就把法看空了。历史地看应该承认这是个克除我执的方法,那时他们只能这么去做。不过在历史上好多人也讲:你空了,别吃饭也别穿衣服了,又做不到。因为人本来是个客观存在,理论上要看空了,实际上又不能空,这样就造成个矛盾。所以历史上真正能够破除我执的,太少太少了。佛家很多所谓大德有了功夫、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们真正克除我执了没有?按功夫来讲,按气功高度来讲,并没有真正克除我执,当时他破不除。禅宗影响最大的六祖慧能,是没有文化起家的,完全讲心性。但他讲以后传他们禅,有坛经的就算正的,没有坛经的,不按坛经走的就不算真的了。那六祖你以前有坛经吗?你也没有嘛?这不也是个执吗?我们现在破除我执就不能走空了。智能功把过去的道理、方法都翻一个个儿,我们就要实实在在地走。前面我们讲了,我执关键就在于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包括对自身的认识)。由于认识比较偏,并且把偏了的认识固定了,就成了我执了。同学们会觉得思想认识偏了好说,我纠过来就行了。说容易,真正从内心做起来,可就不大容易了。因为人的思想认识已经打到参照系里去了,而参照系是生下来以后,慢慢在意元体里印上的,要把它克除不那么简单。因为它已经和生命活动结合到一起了。脑子里边一动,自己意识还没感觉着,身体里边已经起变化了。所以我执往往在不知不觉起作用。我执派生出情绪、情趣。你听到别人说一句话,感到高兴或者厌烦、憎恶,当一产生这些情绪时,我执已经不知不觉在起作用了。而且有了我执这个框框,就把你定住了。符合这个框框的,就认为好。它真是好吗?不一定,只是自己觉得它好。有时我们思想里也觉得不应该执着,但一碰上事情,不知不觉地又执着起来了。有时别人就一句话都可以在脑子里定住,心里总是抠这句话:到底怎么回事?到底对我好呢,还是不好呢?谁要是说了你一句不好的话,就总在心里过不去。这不都是执着吗?很多人是不好过执着关的。要解决它,需要花费大力气。如果这一关过不去,人类只能就在目前这个阶段上,上升不到更高层次上去。对自己练功来说,要想超出这个常人水平,也就做不到。那怎么办呢?下面从三个方面讲怎样破除我执。

  (一)从理论高度破除以我为核心的偏执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先把我们人类这个格放低点,我们就想人和大自然的万物没什么两样,没什么区别。这就是佛家所说的物我同观。当然,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也不容易,人是人,动物是动物,死物是物,怎么能跟人相提并论?当然不能划等号,但有好多相同的地方。我们哪点特殊?就拿学校周围的自然来比,人哪点特殊?人有新陈代谢,蛋白质、脂肪、糖分,加上无机物在身体里边来回代谢,咱们周围这么多植物、动物,他们也都会代谢。这样去想是没区别的。从种族发展史看,往前推,推到最原始上去,万物同源一气,都是从一个气来的。我们老祖宗都是猴。大道理这样说行,真正碰到具体事情那就不行了。所以我们要会经常地去意识这些问题。书上写得较多,这里讲一讲,将来讲整体观还会全面讲。我们不能按照一般人的思想看待自然、看待万物,要往高一层来看,我们和自然没什么区别。人是不是完全和自然没区别呢?如果你能从里边找出人和自然的区别来,能真正领会人和自然的区别在哪。你就有本事了。区别在哪我今天不讲,你们自己想去。我们已经讲了意元体、涵养道德,《概论》里的整体观,现在大家需要连起来想一想。人到底和万物区别在哪?人有什么特征?这是个理,理就得自己琢磨。从理论上破除我执。同学们要懂得我执是怎么形成的,看看前面运用意识那一章,了解偏执意元体怎么形成的。偏执意元体的不足在哪里。懂得偏执意元体的形成,看到偏执意元体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怎么前进,这样就从道理上懂得了,从理论上克除偏执就有条件了。

  (二)用超常智能打破偏执意元体参照系的禁锢

  如果你真正能够从理论上悟通,自己真正思考出来,而且有所体会,有了修证,开悟了,那就一下全解了,后面的都可以不要了。如果仅从道理上懂得了,光会说,意识里还没起作用,只知道我执是怎么回事,人有什么特征,和大自然怎么不同,能说出来了,可没有真正能够使这种思想在意元体里边起作用,使它渗透到生命活动当中去,那还不是开悟。理上懂了,到事上还不行,人体的机能、生命活动还没改变,这样我执同样也还没破除。怎么办?还需要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就是要开发出超常智能来,用超常智能打破常态智能的参照系。有超常智能了,自己随时随地都能体会常态智能是个偏的。常态说是这个样子,超常智能可以不是这个样子;常态智能说那样子,超常智能说不是那样子。这样就把普通人的偏执、执着性开始打破了。但是,有一点,如果有超常智能而没有认真地用超常智能来对待自身,仅仅是上外面做事情去了,比如搞透视、搬运、预知……同样还不能打破我执。有些有特异功能的人,我执性就挺强,性格很拗执。为什么?因为他的超常智能并不是从非常小的时候就建立起来的,并没有突破常态智能。咱们普通人在社会当中生活,接受了那么多常态智能的信息,在脑子的参照系里边,主要是常态智能的信息。因此有了超常智能,没有自觉地破参照系,脑子里同样还是我执的参照系。只有在有了超常智能之后,反过来用超常智能来经常体察身体里意识活动的变化,在意识活动领域里边把人和物最根本的区别界线打破了,才能破除我执的参照系。这一点是当代搞特异功能的人们所不理解的,他们有的功能很强,但是他们不懂得应该怎样去用。过去练功夫讲,有了特异功能不要去用(以前叫神通,现在叫特异功能),要“慧而不用”。为什么?过去用功能往往是为了显示自己有本事,一显有本事这本身就把参照系的我执加强了。你表现“我”嘛,看我比你强,我怎么怎么着。这样,我执就在意元体参照系里被进一步强化,固定了。练功就不容易前进了。过去练功要大智若愚,不显不露。佛家讲一显神通就要死,要圆寂,要离开人世间,不然烦恼就增多了。现在很多有特异功能的人到处表演去,又不懂得道理,所以慢慢就使得他们自己的精神都有点偏了,比着常人还偏得厉害。他们把超常智能和参照系里的我执结合到一起了,把我执扩大了。

  我们讲有了超常智能不一定能破除我执,需要用功能、用实践去破除我执。用功能去破,那就得有超常智能才能破除。讲到这里,同学们就会说:“庞老师咱们不练功能,不出功能怎么破除参照系啊?”告诉同学们,先得懂得这些道理,先从理上去悟,先从内部去做,不然有功能后,再破参照系,好多人都会更难一点。除非是有了功能之后不言不语。你只要一说,即使就说一句,就把意元体里的参照系不知固定了多少倍。因为它是个整体的。你说的目的,就是要表露你自己。但是这不等于不干事,干了事不让人家知道,过去说这叫修阴德。有功能给人家干好事,不让人家知道。这样有了超常智能可以帮助你破除参照系。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有了超常智能我执反而会更强化起来。见了有病的人,说:“我给你治治病吧?”你给人治病跟人家说干什么?治就行了嘛。他好了是他好了,你要给他治,你也完成任务了,就完了。跟人家讲干什么?跟人家讲无非是告诉人家:是“我”给你治好了病,你要感谢我。这里边“我”就多了。大家会问:“发放外气也算超常智能,我们不是也明着给人家治病吗?不就把我执强化起来了吗?”很多人都会了,你就没什么特殊的了。过去练功夫讲积阴德,说左手做好事,连右手都不让知道。我们现在一般的人能这个样子吗?干点好事恐怕别人不知道。这样有了功能就坏了。所以同学们不要以为练了超常智能就可以破除参照系,不那么简单。因为我们参照系里边的东西,生下来后就一点一点地积到里边了,已经很根深蒂固了,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受那个参照系影响,你脑子里边一动生命活动就不知不觉地起着变化了。因为它都联系到身体各个部分去了,想要把它拔出去,可不那么简单。有了超常智能,脑子里转悠转悠,意念会动弹了,有点功能了,会查病,会发气,会透视,即使会搬运东西,但人里边各个部分都没变化,基础没变。好比经济基础还差的太多,建个上层建筑,这个上层建筑非垮台、非乱套不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平衡的,差太远了不行。当然,经济基础发展了,上层建筑不变也不行。身体里边的生命活动和意识这两个得结合起来,意识要变,行动要变,在这个基础上用超常智能去破就好办了。有点功能的人,能查病了,就多查自己,不要多查别人。反复查自己,查查自己的意识里有哪些执着,这么去查,才叫内向运用意识嘛!有透视功能的人,看自己的气,看自己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然后回来看自己的意识,会这么去看了,那就容易破除参照系了。这是用超常智能来破除我执。

  上面讲破除我执方法的第一点,理论好认识,但不好实践;第二点有超常智能了,有了实践的本事了,但是也不好去实践。怎么办?只好用第三点。

  (三)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破除偏执之性

  我把道理一讲,有些人脑子一动,行了,那是顿悟。那种情况十万个人也碰不上一个。那怎么才能一下就懂了?你问也懂不了。我就说这么多道理,再说也这么多道理,道理没有更深的了,一说,脑子通了,跟窗户纸一样,一捅过去了,解决问题了。一捅没过去,就得慢慢磨。放录音听也好,自己看书也好,就是这些话,现在看没用处,再过一天看没用处,过几天看,明白点道理了,再看又明白点道理,过一年再看,过五年再看,感觉不一样。哪天一看,看、看、看着脑子“通”过去了,明白了,就可以了。没过去怎么办?用慢的办法,一点一点地来,一点点地磨,就从事上做起来。怎么做?

  1、用损。这不是古人的方法,是借用古人的词语。损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自我反省,把意识当中不符合智能气功的想法、念头消掉。这是练功的心性之学。心性是意识,有个念头不对就不要。对与不对拿什么衡量呢?拿智能功的理论去衡量。比如我现在就是要搞钱,很多人也认为对,但它不符合气功的要求。现在搞气功也是很难啊!为什么有些人高层次上不去呢?因为现在社会上人们都讲求赚钱,就觉得我自己收高价,拿钱是应该的,是按劳取酬。这不符合气功要求了。怎么办?那我什么都不要了?什么都不要的话你生活不了。要在矛盾当中求平衡。怎么平衡?搞苦行僧的办法?修苦行的办法,佛在那个时代都说不行,我们现在就更不行。那就得随其自然,不要去追求,不要去贪。练气功好多情况都要反人之常情。人之常情,都是我们现在人的偏执的表现,我们要想克服这个偏执,就得违背常情才行。有人说:“中国传统观念是要孝敬父母,我把父母宰了行吗?”违背常情。不是倒退,不是反动,而是要往前发展,那才行。智能功不讲什么都不干,不讲无为,我们讲把我们这个“我”扩大开,这一点回头还要讲。

  用什么标准要去损?损什么?我们的目标是建立大我,就要把一切从小我出发的思想都扔掉。把自己用混元气理论武装起来,就会慢慢懂得自己怎么去损了。有人可能要问:“庞老师,你最近在职工大会上不是还讲要搞经济吗?”对,我们就是要搞经济,而且还要发财。每个人发财的动机不同,我们搞经济发财不是为了个人怎么花天酒地去享受,不是为了一己之私。人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活得好。我们是要把人类物质条件、物质文明搞上去,我们个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和整个的人群一起向上走的,而不是为了自己怎么着。如果我们有了这个思想,发财也是符合气功要求的。我们借用古人的名词提出用损的方法,但损的内容不是古人那样,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要是这样你怎么活?同学们怎么上学?怎么练功?等毕了业靠什么活着?我们要做事,我们想的是整个人群都要好起来,整个人类都要好起来。损的关键是在思想上损,不是从事上损。什么都不干,那就不对了。要从具体事上去练自己的思想,思想上把为小我的圈圈打破。

  2、用忘。这是古人的方法。损是我主动的不要它;忘也是不要,它是指脑子根本就不想了。损是来了我不要,有,我不要,把它扔了;忘是我把它忘了,脑子里没这个概念了。两个都是把我要怎么的这个观念不要了,把禁锢自己的常态观念不要了。书上引了《化书》和《庄子》里的几句话。《化书》那几句话是从练功上来讲的:“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这几句话,练功有的时候可以用,有时不能用。“忘形以养气”,咱们练形神庄怎么忘形,形怎么忘得了?“忘气以养神”,练智能功你不体会气怎么去练功?“忘神以养虚”,把神忘了谁去主导练功?这是古人练功的方法,他们讲得很高深。《化书》的作者谭子也算道家一子,他自己没修成什么,可书写得很好。这就是脱离实际了。“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是对什么说的呢?应该是指练最后一步功,在练最后一步功的时候(不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由于已经形通了、气通了,神和意也合一了,到那时才能忘掉这些东西。当你形还别别扭扭,经络还都不通,你忘得了它吗?气还不足、不通怎么忘它?神还没找到,你忘谁?你身上还有病,也忘不了。过去唱高调,没到最后一步功就那样去练,实际上一步也前进不了。那我们引这几句话干什么?说明用忘是古人练功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让大家多记住智能气功的理论,别去想过去这些理论。

  后面引《庄子》中颜回与孔夫子的那段对话,它对我们练功多少有点意义。有一次颜回向孔夫子说:“回益矣。”意思是“我进步了”。孔夫子问:“何谓也。”即“什么意思?”颜回答:“忘仁义矣。”意思是把仁义都忘掉了。孔子是讲仁义的,儒家就讲仁义道德,颜回说把仁义都忘了,孔子却说“可也”,但“犹未矣”,还不够。过几天颜回又来见孔子,又说:“我进步了……我把礼乐都忘了。”礼、乐、射、御、书、数是孔夫子说的六艺。颜回把这些都忘了。以后颜回又来了,说:“回坐忘矣。”意思是“我达到坐忘的境界了。”孔夫子听了不知怎么回事了,很不安地问什么叫坐忘?颜回就说了:“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孔子听了说可以。有人说庄子这段话是讲儒家的功法,那是胡说八道!什么讲儒家功法,这是庄子骂孔子,损孔子,说孔子连坐忘都不知道,还不如颜回。坐忘连仁义道德都不要了,儒家能行吗?这不是儒家的功法。庄子书上好多地方都借用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对话,而到最后是把孔子的儒家观点骂了一大通。说孔子是人之君子,天之小人。说什么叫仁义?牛四足叫仁义;说给牛穿个鼻具,带个夹板那就是仁义,把天性都给毁了。庄子是反对儒家这些观点的。那么他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练功要用忘,可从这个意思去理解。“仁”是指爱人,“仁者爱人”嘛。孔子还讲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说:“泛爱众而亲仁”。广泛地去爱人去,那就是仁。“义”是指根据仁的道理而应该去做的事情。义务的义就是这个义。义务是根据道德要求应该去做的事。仁和义都是要你对人好。对生命来说,“生”是好,我帮你生得好,这个心情是个仁,这么去做称为义。我们要把我要让人好的念头忘掉,让人坏的念头当然更得忘。还举方才讲的例子:来个病人,需要你治疗,你根本就没想对他好,我要他好,没这些个想法,病人就应该正常。正常是自然的。这就是让你“无心为善”。没有想着做善事去,到最后做了善事,这才是真善。朱熹讲有心为善即是恶,想去做好事情,就有虚名虚禄在里边了,你是为沾个好字才去做的。对忘仁义,练气功应这样去领会。这是积极的领会。有人说把仁义不要了,那你要什么?他不了解忘仁义是什么意思,就说庄子没人性。忘仁义是一个练功的思想境界,它的起点比较高。要你没有想做好事情,但是你做的事情就是好事。在意识中没把它当个好,很自然了。跟日常生活一样,早晨起来很自然出去走两步,根本没想过我散步是锻炼身体。变成很自然的东西了。忘仁义是这个意思。

  怎么理解忘礼乐呢?仁义是对外的,礼乐是对自身的、对自己的。古人说:“礼以治外,乐以治内”,用礼的行为,来对治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礼;乐能动身体里边,通过乐能使得身体里边融通,使精神舒服。既忘了治外也忘了治内,自己没有想我自己要治外还要治内,却已经就在治理自己了。这也是个练功的境界。如果心想“我要练功了”,就不对了。想着我练功要通,这都不行。这说明你还没达到自由、自觉的程度,有我要练功的念头不行,有练外面、练里边这些念头都不对。有练功念头都不对,那是不是就不练了?不是不练了,而是对练功习惯了,很自然了,不有意识去练而已经在练了。里外都在练,里外都合度了。要不然为什么颜回把仁义礼乐都忘了,自己的肢体、聪明什么都没有了,孔夫子还说可以?这个境界可以说是身在其中了,即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虽然觉得没有仁义,仁义就在当中了。练功做到这样还不够,还要把练功忘掉,使要治理自己内外的念头都没有了,要达到这种自然的地步。达到这个地步还不行,还得进一步做到坐忘。

  什么叫坐忘呢?“堕肢体,黜聪明”,肢体没有了,形体对自己不起什么作用了,没什么意义了;聪明、动脑子思考问题对自己也没什么意义了,也就是不需要从意识注意它了。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自己整体的生命活动都从意识上无所谓了,不去注意它了,那些东西已经不影响内在的自我了。形体不影响你了,聪明(即思考问题)也不影响你了。但脑子同样能思考,形体同样能活动,并不是形体没有了,意识没有了。“离形去知”,这句话说得非常确切。把你的意识离开了形体,离开了一般的思维。“知”当智慧讲。形体离开了,意识里独立存在,意识里的自我灵灵明明地存在着。就这样“同于大通”了。“离形去知,同于大通”这两句是很关键的东西,它是练功的境界。什么叫大通?孔子没解释大通,谭子的《化书》里说“虚实相通谓之大通” 。“虚”是没有东西,和实在的东西它们相通了,一样了,那就称为大通。意识把自己形体的实体存在和虚的东西都看成一样了,能够互相通达了。精神到了这种程度,就叫做坐忘。“离形去知,同于大通”,这里还有个灵明存在着。佛教讲一灵独觉,灵还在里边存在着,灵明在里边。不是什么都没有,混混噩噩。不能一练功一坐,过了三个钟头了,这一段怎么过的不知道。一般练功的人认为这是好境界,但是真正从高层次练功来讲,这都不对。练功当中没有灵觉,那是属于堕入顽空,里边没有觉了就没有慧。按佛家说聪明都叫智,它和慧还不等同。聪明可以是褒义也可以是贬义,而慧是褒义词,完全是好的,不允许坏,坏的不能称为慧,慧是个正觉,真正的知觉,是内在知觉而产生的思维活动。练功得达到慧的程度上去。用忘的方法来破除偏执之性得这样去忘。要求应该干的事去干了,但是意识里边你没有觉得我应该去干。有人说:“这样该有多难啊!”其实并不难,因为我们能力不够才觉得难,能力够了就行了。

  前几年我的一个朋友到慕尼黑去,他回来跟我讲,他在慕尼黑看到一些人的行为可不得了。我问:“怎么不得了?”他说:“人家到了无心为善了。”他说,他有几次从地下隧道穿过马路,看见老太太推着车,得把车拖下地道还得拖出去,有的年轻人也不言语就帮着老太太拖,谁也不认识谁,拖出去就走,老太太也不说谢谢,都很自然。他说他看了非常受感动。能够这样做需要有这个能力,如果是个瘸子,走路都走不好,他能去做吗?他就不去做了。年青人有这个能力,很自然地做了,都是自然的。将来人类文明要提高了,有了物质文明,再加上气功这么一穿,人类文明就起来了。当然,光有物质文明不懂得这些道理也前进不了。最近看《参考消息》载美国大卫教派80多人集体自杀烧死了,就跟70年代人民圣殿教900多人集体自杀一样。据说美国这种狂热的组织还很多。可见光有了物质文明也还不够,我们还得通过练气功从精神文明来解决这些问题。要懂得你去做好事不是在帮人,是在帮你自己。但是你有这么个念头就坏了,有心为善即是恶,我帮他是为我自己好,这个气又不够了。所以要自然。克除我执,从理上做很难,从超常智能做很难,从事上去做也不容易。这就是为什么过去说修道难——修道者如牛毛,得道者如麟角。练功从哪过都不好过,从哪条道走都不好走。我们为什么强调后一条道呢?后一条道忘一点就忘一点,损一点就损一点,没弊病。从超常智能走有弊病,从理上走,有的人会说了,到处夸夸其谈,也是弊病。在日常生活上用忘就没弊病,做一点就是一点。它慢,但它是真实功夫。


推荐阅读(直接点开即可):

庞老师近年带意元体

庞老师讲练功故事

庞明老师答疑

直腿坐松腰法

庞老师谈明心见性摘录

庞老师新书《禅宗证悟理法辑要》

智能气功科学概论

↓↓↓点下面阅读原文可浏览更多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