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气功科学精义(70)——调身是智能气功的基础A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539lz3iaz&width=500&height=375&auto=0
第三章 调身是智能气功的基础
一般练功的都把调息放在调身的前面,而智能功把调身放在调息的前面,因为智能气功从练功方法到练功内容都和过去不一样了。智能气功强调我们现在的人要活得好,要活得好就要充分利用身体里边的能量。每个人的功能有多少,人到底有多大能力,现在还不好说。但是,这些能力从人生下来之后,都潜藏于身体里面了。能不能把它展开,能不能使之成为现实,这跟后天的学习有关。在后天的学习当中,你学了什么,就把什么功能强化起来了,就有了这个功能。如从宇宙诞生以来的多少亿年里,整个宇宙所经历过的这些信息,在人体里边都应该有,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提取出来。这就给现在的人类提出了一个任务:怎么样学会使用人体各方面的机能。现在的人就只是发挥出很少的一点点机能和本事。练气功就是要把人体里边具有的功能开发出来。前面讲的《主动运用意识》和《修养意识》两章,是来开发、强化我们已有的功能,使它更加趋于完善。这是精神活动方面。而人的肉体(形体)活动方面呢?同样也有很多的功能还没有展现出来。这两者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它们都偏了。人的意识偏了,走向了偏执意元体,而形体以及各种功能也偏了。前面讲了运用意识和修养意识,尤其是修养意识特别强调解决意元体的偏执性。而形体运动的偏怎么去解决?通过精神能够解决它(后面还要讲到这个问题),但在精神还没有解决之前,我们还必须把形体问题提出来。
我们人体的各部分功能,只是一部分发挥出来了,发挥出来的这部分,许多方面也都偏了。比如说,一岁以内的健康孩子都是圆滚滚的,身体比较匀称,各个部分也都比较健康。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就变了。不用说别的,你就看咱们成年人的脊柱,有多少道弯曲!小孩子因为生理遗传的关系也有弯曲,但不那么明显。所以说,人类在后天当中,很多功能随着生活的习性一点一点变偏了。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学习,学会使用形体各部分的功能。拿成年人来说,因为从小的时候,家长的一举一动给脑子参照系打上的烙印就是这样的活动,所以现在的人也只能做这样的活动。像弯腰这个动作,如果没有病的人,还比较自如,腰能弯得下去,但往后弯就不如往前弯那么自如了。肘、胳膊往里动行,翻过来往外动就不行了。为什么?因为从小就没学过这些动作。1992年有一次在培训部开文艺晚会,有一个学员作表演,他的胳膊就会往外转,往外扭,能往后掰着转,他的两个胳膊也可以随便从后面拉过来,再从前面拽过去。不过我当时没有注意,培训部老师也没有找找他。培训部已经来过好几个这样的人了,实际上是一些门派的老师们派学生到这里来看看。刚才讲的这个人是其中之一,不过他那形体的转换变化,还不是化骨功,属于绵骨功夫,他的骨头虽还没有软,但关节活动度已很大了。我说这个的意思,就是说常人在形体方面能量也很大,由于使用不当才偏了。
我们要想把形体各部分功能都开发出来,就需要学会锻炼它和使用它。调身这一章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前面讲了意识,这里讲身体。而西方讲身心平衡,只讲一个身一个心,但没有气。我们在讲精神时谈到了应有气在其中。
第一节 调身综述
Ⅰ、调身的含义
简单地说,调就是调整、调理,身就是身形,调整身形简称为调身。调身是气功的一个特有名词。普通人调理调理身形,那也叫调身。但是从气功来说,不同的功门练功对身形有不同的要求,使身形符合练功的要求,那才属于调身。调身虽然应该从调整姿态入手,但形体的调整,从练功的意义上来讲,就不是一般地把形体姿势调整调整就完了。要使形体动作符合要求,应该在皮、肉、筋、脉、骨的不同层次上发生变化。咱们学过解剖学了,这部分形体一动弹,就应该知道是哪些骨头、肌肉、关节、韧带、血管、神经在动,它们是怎么动的。另外,还要从中医学的经络等方面去领会、理解。在放松形体的时候,要用意念放松它:这个地方要放松,这块肉要放松,这个肌腱要放松,神经要放松,关节、韧带都要放松……要会这么去想。当你不光是用意念放松,还会用意念把里边一块一块地捋一捋,你感觉就会大不一样了。
有没有这些基础知识,练起功来是不一样的。要不然学解剖知识干什么呀?解剖这东西本来就麻烦,你又不能拉开看看。不过不客气地说,过去练气功的若懂这些内容那可了不得。以前老师也讲,说什么骨头361块。其实他们很多是靠想象出来的。同学们学了之后,应该会用到身形上,现在再调整身形,就要在皮、肉、筋、脉、骨的不同层次上来用功夫。对这个筋,有的说属于肌腱,有的说属于神经,而脉一般是属于血管。大家甚至于想肌肉时,肌肉外面那层薄膜都应想到。咱们练混元气,在学教练员班的时候,就知道混元气出入于膜络。现在知道肌肉外面有一层膜,但你们注意到了吗?肌肉有肌肉的膜,骨头有骨头的膜。你们得自己会把学过的知识连到一块儿。老师在讲课时不会结合着讲,而同学们应该会结合着想、结合着用才行。学解剖如果你们这么想了,那叫积极学习,若不会这么想就叫消极学习。这样调身,就把所学的知识结合上了。形体每一部分都应该这么去搞。比如骨头,骨头有膜,骨头有中没有?形体的每个部分都有外、有内、有中。所以,同学们结合解剖学要会这么去想、去留意才行。
当然,注意形体也包括了细胞这个形,而严格地、更深一步来讲,它还包括了生殖之精。生殖之精包括自身每个细胞里面的遗传工程——这是自身生殖之精,还有异体生殖之精。书里面没有专门讲“调精”,只是在讲到会阴的时候才简单谈了一下。调形调到一定深度、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细胞里边就会发生变化。细胞发生变化,整个细胞里边的染色体、遗传工程也就发生变化了。一旦细胞里的染色体遗传工程发生变化的时候,那也就是自身精在起作用了。所以,调身到一定深度,光这么调就不行了,那得有功夫。真是到了细胞层次,那就到了形神俱妙的水平了。而这个水平,里边的气达不到一定的质度和量度,是做不到的。同学们应该从这个高度去领会、去认识调身的含义。更进一步,不仅是在练动功、练站庄时才需调身,在传统功法中无论哪个功门、哪种练法,都必须要在里边贯穿着调身的内容。练静功、练卧功不调身行吗?都得有姿式。这些姿式要求也都属于调身的范畴。当然,一开始调身的时候,要从整体身形调起来才行。至于怎么调,以后再讲。
Ⅱ、调整身形是智能气功的一大要旨
从题目可以看出,智能功把调整身形的地位提高了,过去练气功的对它的要求没这么高。唐朝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大师(即智顗,他不是开创祖师,但他是真正的创始人),在讲坐功的时候讲了三调:调心、调息、调身。虽然这三调是平等地提出来的,但他把调心放在第一位,调身放在最后,实际上调身在他那里还够不上一个重要内容。他对调心、调息讲得比较多,而认为调身就是一个坐势。结双跏趺或单跏趺,身体端正坐直了,下颏回收,舌顶上腭,眼睛垂帘,手一放,就这么简简单单一个姿式就完了。他并没有把它提到练功的一大要旨这样的高度来对待,只是把它放在辅助的地位。我们智能功把传统气功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分析,把其精义归纳成四大要旨:运用意识、修养意识、调整身形与调息。我们为什么把调身作为一个大的要旨来提?这就必须要从人的整体性来认识它的重要性。
一、形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一般练气功的多强调神,强调练神,咱们在《智能气功科学概论》中给气功下定义,也着重讲了“内向性运用意识”,也引用了古人说的“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工夫”。而现在进一步讲形与神不可分割。我们讲“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工夫”,“内向性运用意识”,讲的是气功的特点——是它区别于其它健身方法的最关键的特殊点。这儿讲调身、讲神形合一是说气功锻炼的最特殊的地方,但特殊也必须寓于一般之中,没有一般也谈不上特殊。所以,不能光讲它的特殊矛盾,还得讲它的整体。好比一株花,它最让人欣赏的地方,就是开的这朵花。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花是最动人的地方,就只要花就完了,别的像叶子、茎、根都不要了。这能行吗?塑料花可以,摆几年都没事,但没有生机,是个死的。真花光要花不行,还得要枝、叶,要不然它开不了花,花、茎、叶、根是个整体的东西。当然它最精华的是在花那儿表现出来。气功锻炼的内向性运用意识也是最根本、最特殊的东西。但是,你光有它还不行,因为人是个整体的人,不能把它分开。单要个神,神在哪存在呢?不可能。
在这一段书里边引用了古人的几段话,都比较容易懂,简单说一说就行了。在传统气功里有强调神和形是整体的,有强调形、气、神是整体的。无论是讲形气神整体还是讲神形整体,其实它们都可以统一到精气神上来。对身心或者神形,外国讲时不带气,没气这个字,而我们中国人讲时,都带上气了。一般都是这么个讲法:神是主宰,形体是神的依附,或者说形体是神住的地方,人的肉体是个傀儡。如演傀儡戏(在唐山叫驴皮影),人坐在里边拉着线控制着外面的纸人,纸人的胳膊、腿、脑袋就会动弹。里边那个人,连打锣敲鼓带唱,捏着嗓子就唱女的,放开嗓子就唱男的,一个人都包了。这个纸人就叫傀儡。过去练功的说肉体也是个傀儡,精神是里面的指挥,是傀儡戏里面拉线的那个人。我给同学们讲这个,就是让大家能够更深一层地去领会。过去说的玄关、“主人翁”(人里边真正发号施令的)就是这个意思。人是听意识的,而意识——识神还得听元神的,元神是个开机关的地方。形体和神这么结合起来,成为个统一体。若没有纸人,那个唱戏的光在那唱而没东西动弹,这就不叫一出戏了。对人来说,你光有精神活动,没有动弹的,那精神活动也就不叫精神活动了,这个人也就不存在于。所以,整个的生命活动就是形和神的统一,谁离开谁也不行。
神是主宰,形体是生命活动的所在,神得以它作依附,气来充养形神,这三个各有各的职责,各有各的分布,各有各的位置,缺了谁也不行。练气功的是如此,普通人也是这个样子。我们不要认为练气功的人才是形气神统一的整体,其实不练功的人也是一个整体,只不过他的整体性水平低一点,他的形、气、神三者的功能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同学们须把这个观点明确起来。我们练功就是要提高神形统一整体的层次。形神是不可分的整体,是从人的生命活动来说的;从练功来说,就是调身与调心是辩证的统一。
二、调身与调心是辩证的统一
练功和不练功的人的形神,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当中都是一个分不开的整体,人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练功就是在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之上把它强化起来。因此,练功就有了调身和调心两方面内容,这二者也就成了辩证的统一。但是,现在气功界里边,都有这么个思想,认为练气功就得练神、练静,而对练形就不感兴趣了。同学们有时也讲:太累了,养一养吧。有的讲,“一练大马步庄,把气都消耗了”、“我—练站庄,百会冲开,气都跑了”。我说你真能把百会冲开,那真是天大的幸运了。现在你根本就冲不开!有的人讲:“我盘腿打坐,能坐一个钟头。”你能坐一个钟头,你给我站—个钟头大马步庄试试看。当然盘腿坐也是调身,但也只是调身的—个方面,而练动功、练站庄是更能强化身体的调身。当然,站庄站得好的也别瞧不起会盘腿坐的,会盘腿坐的也别就练盘腿坐。你看那些和尚,只要不是刚刚出家的,一般都会盘腿坐,因为佛家本身就要求双盘膝。但是,他们身体绝大多数都不好。将来同学们有时间,到各地去跑一下,碰上有山有庙的可以去看一看。在庙里边,就是那些刚出家的小和尚的脸是红红的,他们还没怎么练功。你以为庙里边出家当和尚的就是修行了?小和尚到那儿就是干苦力,干活的。解放以后到现在,庙里边的等级还非常森严,累得很。咱们在家里这样练功跟他们相比,轻松多了。我讲这些,就是说不能把调身和调心绝对对立起来。
调身有动的调身也有静的调身。气功界有个潮流,总的比较起来,喜欢静功,喜欢静的调身,而不喜欢动功、动的调身。把动功都看成是眼中钉,一说动,一说形,心里边就不高兴。我就讲,要练静,死了最静,那就别活着了,这样最简单。练静功,你真能静得了吗?过去讲,真正的静应该达到念住——一个杂念没有、息住——呼吸没有了、脉住——心跳没有了,这才真正算是道家的静。你静得了吗?没有静你练什么静功。同学们现在让心跳慢点行,可过了50跳再往下慢就不容易做到了;让心跳快点也行,而过了140跳再往上就很难了。所以,静不那么容易!很多人就光口头唱高调,“静!”可静跟练功有什么关系并不清楚。所以,在调身这一章我还得特别强调这个问题,慢慢把同学们脑袋中长歪了的“树杈”扭正过来——同学们总觉得练动功不大高级,差点劲,可是咱们智能功本身就是动功。因为以前在《智能动功讲义》一书中,我说过一句有语病的话:“待周身气血通畅了,再练静功就比较容易,效果也比较好了。”因此,有些人就认为练动功是为练静功打基础的。其实,我讲的意思是,你要想练静功,身形打不开是绝对静不了的。你要练静功,盘腿坐,坐一会儿腿麻了,麻得心里边难受,你能静吗?还别说呼吸停、心跳停,就连脑子里的杂念都停不了。所以,调身和调心是个辩证的统一,不能偏于哪一个。你若不能把形体调整好,练静功也练不了;你真要是练静功练好了,形也应该调得好。
当然,在调身和调心的过程当中,应该首先是注重调心,也就是调神。神和心是主导的,形(或者说身)是应该服从于神的。在农村的老太太很多也会盘腿,因为北方冬天冷,农村又不生炉子,就是烧锅做饭时把炕头也烧热了,一家人就都坐到热炕头上。可炕头小,都得把腿盘上。在南方,很多女人也会盘着腿织草席,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但是由于他们没有一个练功的意念,没有我这一盘腿,就是安静练功了这个意念。没练功意念,只是调了形。虽然不能说一点用处没有,但用处不是太大,那还不是练气功。所以我们讲,身和心(或者说是神和形)这一对矛盾在辩证统一过程当中,应该是神为主导的,这个要明确。没有调神不行,但光有调神也还不行。虽然古人说过“抱神以静,形将自正”,说神真要是静了,形就自然正了。但是前提是你得真正静了之后,才能够形正。你要是“抱神以动”,神总在动,那形还能正吗?如果同学们真是好好地练过坐功就会知道,一开始坐着觉得累、疲倦,想弯着腰、低着脑袋。练一段之后,你真要是放松入静了之后,身体慢慢自己会不知不觉直起来。那就是“抱神以静,形将自正”。但是,这还不是真静。真静了以后,坐着坐着,有时“喝儿”一声,吓了你一跳。你要不吓一跳,一听“喝儿”一响,意念立即往里边一收。头里边一个气流“呜——”就充起来,把人顶起来了。脖子想往下缩都不行,就是要拉起来,往上挺着;下颏你甭管,它自然就会收起来了;喉头也好像有两股劲往外撑着,你要故意想撑就很累。静了以后,不知不觉,就不那么累了,身上就没什么感觉了。所以,“抱神以静,形将自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很多人并做不到。
做不到静怎么办?你还得要调身、调形。因为你调的时候是要练功。你真把形体调好了,调合适了,也就静了。若调得不合适,就不易静。故《管子》里边讲:“形不正者德不来。”形不正,德、道就不到你身体里边来,来了也留不住。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形正了,就是有了使你身体里边的气能更好地流通的一个基础、一个条件。这就说明练功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方面要求精神集中,从精神入手,通过精神来调整形体;另一个方面,从形体上入手,把形体调正了,以姿式来引动气血的流通。不过身体调正了,一开始会不舒服。比如说,平常人弯着腰坐着觉得比较舒服,而一端身正坐,就觉得别扭,还觉得累,腰也酸,胯也不舒服,下颏收住也觉得发紧发胀。什么道理呢?因为我们平常习惯于那种不正常的姿式了。因此,从练功上来说,调身非常关键。有人说:“你看人家书上基本都是强调静功的。”这个问题,从事实上来讲,是这个样子。现在气功界都喜欢唱高调,就跟魏晋玄学一样。魏晋时期搞玄学的,调门越说越高,越说越玄,而到最后竹林七贤什么也没干,什么也干不了。现在气功界也是这么一种风气,调门越高越好:一下能成神才好,或者练功,把屋子都拔上天了,叫拔宅飞升。现在有的功就这么讲,而有人还真信,说这功夫好。我说你自己先飞一飞,让人们看一看,可谁也没看到。
咱们就是讲调身调心这两者不能分开。在书里引用了几家的东西。首先引用了《易筋经》,它属于动功的,有人说它是练武术的。人们都说《易筋经》是达摩老祖写的,我们分析之后认为不是。达摩既没有留下《易筋经》,也没有留下《洗髓经》。达摩是禅宗的,他那时教和尚们活动活动身体是可能的,因为印度就有波罗门的导引法,而说他写出《易筋经》不大可能。
推荐阅读(直接点开即可):
庞老师谈明心见性摘录
↓↓↓点下面阅读原文可浏览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