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气功科学精义(82)——练功的动态要求D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546jrgr67&width=500&height=375&auto=0
Ⅴ、动势要圆活、绵连、和柔
以上讲的是总的练功原则。下面讲做动作时的要求。
这个原则讲的是总的动作要求,它有三个内容:一是圆活,一是绵连,一是和柔。
一、圆活
首先讲圆,圆有几方面的意思。一是按动功的要求来说,在整个动功套路的前后安排之间,每个动作运动的过程,都应该有圆的内容在里边。一有圆,里边就有活,活就是在动作运行过程中没有停滞。只要动作运行路线走的是圆的,动作是圆的,那么姿势就活了,气就自然通起来了。再一个是你本身整个形体各个部分要圆,这样里边气就活了。本来肢体是一截一截的,关节一动应该有个角,但是我们要求要圆。尤其是有点衣服遮着,从远处一看,要是个圆的。一圆它就能空,一空里边的气就能发生运动、变化。若不圆就容易死,一死气就停滞了,就不通了。即所谓“圆空法生”。怎样才能做到是圆的呢? 从里边往外要有圆撑的力量。拿站庄来讲,两臂在体前环抱,两个胳膊应是抱着个圆;在两手相接的地方也是一个圆;虎口张开,也要有个圆在里边。另外,身体站着也要圆,形体其他各部分也都应该注意圆:腋窝不能挤着,要虚腋,拿气往那一撑一充,要有圆的意思;两个大腿相夹的裆部也要圆,叫调裆,也叫圆裆。裆怎么才能圆?要有点力量,用意念往外撑。练太极拳讲“勒腰束气把裆撑”,就是要裆圆;喉头往回收,是要把喉后壁往外撑,把喉张开,让里边圆。身体各个地方都圆了,周身的气才能更好地通畅起来。要圆,就必须用意念去充。这是总的要求。
但是,智能功有的动作不圆,譬如形神庄。形神庄是要把气练到发肤指端去,好多动作都是直来直去的,立掌分指整个胳膊直了,弹腿翘足腿直了。这样,你做小的动作就要圆。比如说立掌分指,分指的动作要圆一些,力点要圆一些;弹腿翘足一翘足的时候,动作要圆一些。这样要求就更深了。一开始肢体的端头能用上力就不错了,能够直着用上力,慢慢才能放松一点。当然,形神庄有的动作就是要你保持90度,如展臂动作,所以做这些动作,就要注意保持外方而内圆——外面是90度,里面圆撑着,而且不是每个动作都到了位,见棱见角,才做下一个动作,是在这个动作将要到位时,一拧一带就走到下一个动作了。好多动作都可以用内圆来解决外面那个角,能时刻注意它,里边的气就始终是通的,如果你一挤压,气就不好过去了。你一摆姿势,手一动有没有气魄,就看你有没有把意贯进去,动作圆不圆。意念能够充起来,就是圆的,从外面看起来气魄就大。另外,有的动作要注意肢体角度的转换,动作一转变,也应是个圆。譬如很简单的起式中开始的翘掌动作,本来两手是下垂的,一翘掌不是随便起,而往外一转拧开,往外一拧整个臂是个旋,是个圆。按分解动作,先转掌心向后,臂一转,轻轻一拧,手就自然而然划了四分之一圆。还有运用一出一回要注意圆,不是直去直回,当一回来时有个小的螺旋,但注意不是故意使劲那么做。譬如你往外一推,推到头了,胳膊已经直了出不去了,再把腰往后松一下手就往前去了,腰再往前一塌手又回来了。要体会用腰带着手动。如果练功的时候,是用腰这么带着做,手就会出现往复折叠,动作的出去、归来就不会是死的了(开始站着练不好体会用腰带,坐着好体会些)。这种练法、这个诀窍,本来是太极拳讲出来的,可各种功法都可以用。太极拳练功讲沾、粘、连、随。手一出动,腰一长,之后再回来,沾、粘、连、随就在姿势变换这一点上体现出来。动作的一出一回,里面有圆,有圆之后才能连到一起,不是断的了。拿腰这么一带,它会自然地形成个小圈圈。当然,腰不会旋转,但腰那儿有气连着。在讲腰为主宰时还要谈这些问题。在这个方面,同学们须慢慢体会圆活,在绵连中也还要讲到它。
二、绵连
连绵不断我们说绵连不断,为什么说绵连而不说连绵呢?我认为,连绵不断使人想到好像有些绵线连着,一般容易有丝丝拉拉、有丝存在的感觉,有这个意思。绵连不断就不是了,很绵软地连着不断,从意念当中更浑厚,里面连得更多一点。比较来说,连绵就是用丝连着不断就行了,它的气意就小、就少。
(一)动作的绵连。动作绵连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普通运行的绵连。一个动作、一个姿势,无论怎么动,在运转过程当中要绵连不断,也就是动作要均匀。一个动作,有时候快有时候慢,就不容易连上了。我们要求将来逐步做到慢也绵连,快也绵连。一般练功练得慢的时候容易绵连,但太慢了不会做得非常匀,就会动一动,停一停。你真做到非常慢时还总在动,那就比较难了。所以开始练的时候以中速度稍稍偏快一点来体会绵连比较好一点,逐渐走向中速度,再到中慢速度,以后更慢。动作运行要非常均匀,就是快而不断,慢而不停。绵连就要求动作虽然很快,但是里面没有停,应该是快而无停,慢而无断。绵连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动作间的转换要绵连。有时快的一个动作打过去,一换姿势就停了,要求快的动作变换也应该非常快,也得连上;慢也不能停住。一个动作打快容易,但要总是连着,不让它断了,这个姿势出去到回来就不好做了,所以绵连跟前面的圆又连上了。一个姿势运行到变势子的时候,若直线出去,直线回来,当中必然要停一下。往前去一折回来,方向变了,当中就有个停。所以要用腰去连。姿势或动作断了,可拿气连上了,这就是形断而气不断。有的时候一个动作气跟不上了,但意念不能断。从形的绵连应这么去搞。
(二)气的绵连。每做一个动作,不能光想着形体,还得考虑气。气本来是在身体里边自然流通的,我们只是没有认真去体察它。比如这么慢慢一抬胳膊,应该不是光胳膊抬,至少觉得跟肩、胸、背连着,慢慢体会一动跟两个肋、跟丹田、跟腰也连着。先能觉得跟丹田和腰连上了,可以进一步体会丹田气怎么往外出。做动作很匀,丹田气出来就是均匀的出,回的时候也要是均匀的回去,不要一股一股的,不能绷着冷劲,应该使里边的气跟外面连着。这样就是人体内气的绵连,就是绵绵不断,总是很均匀地出来,这一点比较难一点,需要慢慢去体会。坐着比站着好体会一点,另外,躺在床上,举胳膊的时候,胳膊容易放松,这样放松一动,首先是上臂的气好体会,再稍稍用肩一动,往往就连着胸。但是连到腰上的可能性比较少一点,因为躺着整个上半身都作为支点了。有的同学问放松了是什么感觉,你没事就仰躺在床上,除非有意绷劲,一般上肢都是松的。躺着这么比划,动慢点去感觉。能体会到松,再让它很均匀、很绵软地动,这么去多体会、多做、多练,从形体到气就都能感觉着了。
(三)意的绵连。它是通过意念来实现的,得作意去想。一开始不好连,得用意念想着形体和气是连着的。比如做捧气贯顶,你随时随地都要想两个手连着,要想:我捧着个气球,气球是一层非常非常绵软的薄薄的皮,只要稍用点力“扑嗤”就破了,要很放松地托着它,这样来做意。我记得大概在1964、1965年,我跟一个正骨老师学习正骨时,他就讲,他们老师是练八卦的,老师教他的时候,说练正骨手上是要有劲,但手还得练得非常软。怎么办呢?他们老师不是让想,而用非常薄的油棉纸弄个球,就直接拿着它,你稍稍用点力,它就扁了,就这么捧着,左边转,右边转,升起来,落下去,这么搞。他们老师还让拿手摩挲油单纸空棉球,一点也不许空下了。这一摩挲可不容易了,你只要稍用点力气一按,它就瘪了。我想他们老师可能不光是让他们把手练软,关键是为了把两手的气练整。这是个绵连。原来我练拳时,我老师讲,两手一动一拉开,想着里边有球,跟着胀大,一撒手就掉了,一按就破了,这么连着动。如果你这样做意,再捧气贯顶,往上捧起个气球来,那感觉就不一样了。练捧气贯顶的推收时,你加上意念想着手上拿着个球,两臂和身体当中还是个球,手外和天边还有一个球,肩膀轻轻一推一收,这些球都连着动起来,内气外气连上,绵连不断,就自然而然起变化了。同学们要这样去体会,不要把它光当个姿势,练功时把意念加进去,想着整个都是气球连上。在周身一家中还要讲这些问题。绵连要用气、用意连上。当然,练动功要靠姿势的变化来完成这些内容。
Ⅵ、周身一家
周身一家就是在练功时要保持周身的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任何动作都是有前就得有后,有左就得有右,不能光想到一个方面。在过去练功夫,坐功是庄法,站庄也是庄法,练静功的时候,要求你用意念像一口钟一样把整个身体都罩起来,周身都得有气,以前讲“头顶佛世尊”,意念头;“口中念观音”,面部;“身后是真武”,身后真武大帝;“身前是老君”,讲身前;“左边是青龙”;“右边白虎神”。其实是干什么呢?就是一打坐,加上意念,周身像一口钟罩起来。你想头顶,顶头悬;面部,观世音嘛,面带微笑,很慈祥很慈善;身后真武大帝,把背拔起来放松了;身前,开胸;左;右;意念放在正当中——当中是个钟锤,里边随便摆,打哪都行——气往哪走都行。这样练起功来。静功是这么走,练动功也同样要注意到这些东西。练动功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形上走整体。
一、身形的整体性。用意念罩住的整体是从意上走,练动功的关键是要有身体的整劲。这个整劲就需要我们上下左右相合。无论是练武功的动功还是练气功的动功,脑子要有个概念:肩和胯是相对应的,用意念把肩和胯连上。同样,肘和膝用意念连上,手和脚连上。意念这样一连,再百会一提,感觉就不一样了。加个意念就能使我们统帅周身的力量强化起来。安静呆着好做,一动的时候就容易忘了。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都是从形上走的,然后再把躯干解决一下,这就是练气功所讲的“三圈相摞”。(咱们完全讲气功的,因为武功的“三圈相摞”和气功的还不完全相等。)“三圈”是:两个髂骨最高点一连算个直径,平着作个圈圈,这是一圈;经两个肩胛骨的下角(约在乳房下面)那儿,平着这么一圈;经两个耳尖,平着作一个圈。一般腰不会放松时这个“三圈相摞”不好做,咱们坐着时腰部都会放松,因为体重拿骨盆支撑着。而站起来后,臀部不着地,身体靠胯关节支撑,后面脊柱绷上劲,不好往下放松,所以坐着好做。(下边庞老师带功)把身体坐正了、坐直了,百会往上提,先放胯骨那个圈,着了地,放平了;肩胛骨那个圈往胯骨上放,往下一摞;头这个圈往胸上放,往下一摞。注意百会上悬,头要正,眼看着前面,头低得太多就提不起来了。目要很自然地平视前方,额头是放松的,这样用百会往上领……再来一遍(略)。这就是“三圈相摞”,这样气就整了。将来坐功也好,站庄也好,如钟、如松都是这么调整,这么一调,里外的气都变样子了。记得1980年我在北京讲身形要求时讲了“三圈相摞”,当时有位70多岁的老人家,满面红光的,听了课后说;“庞老师,我练了几十年没解决的问题,这下解决了。”他练拳一辈子,就是气整不了,里外的气不能整地连到一起,听我这么一讲解决了。
所以形体的整体,一个是从肩、肘、腕和胯、膝、踝这外三合上去做,再就是通过三个圈往一起摞来解决。这是从形上走的,你要经常注意这么练,这么整。
二、局部带动全身。在练形神庄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体会以局部带动全身。讲动作要领,每一个动作都讲的是动的部分,它怎么样和全身联系呢?有些节我们讲了,比如龙头鹤首。龙头鹤首本来是头部的动作,但当你练熟之后,身体一放松往上一提,一做龙头,头一摆能使脊柱摆起来,脊柱一摆,腿也跟着动,到最后能到脚上去。
推荐阅读(直接点开即可):
庞老师谈明心见性摘录
↓↓↓点下面阅读原文可浏览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