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智能气功科学精义(101)——怎样搞好调息C

庞明 智能气功 2020-02-19

新朋友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小字“智能气功”,再点击“关注”,也可添加微信号:znqg01 来关注我们,关注后可每天收到我们分享的精彩文章。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551ut79dt&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为什么过去练功十人九不成,百人也没有一二个成功的?当精气充足后,神控制不过来,于是就如黄河决口,一泄千里。所以过去这也是个练功的关口。性欲管不住,不能降龙伏虎,白虎狰狞,就把你吃了,化不成先天了。这和咱们讲的炼精转化为先天气有点微细差别。炼精化气是精产生之后化,从智能功讲转化为先天气是直接走气。所以守呼吸,有的守肚脐,有的直接守混元窍,也可以守神机宫上丹田。咱们讲的天门出入调息法就是直接走脑子,是用脑细胞的全息混元气场来把混元气同化。所以,像柳华阳所说“唯此一法是真法”,那就错了。呼吸守哪一个地方都可以解决问题,关键在于你是否做好了。守肚脐通过肾化先天;守混元窍是变成人的生命的全息;守脑子里边是神的全息。这三个都属于传统的所谓先天的内容。智能功确切点说不是去化为先天气,一说转先天就是返回去了,咱们是上升了新的螺旋。传统功法里边有两大类,一类是忘精神而超生者,一类是见精神而长生者。见精神而长生者大部分都需要调息,忘精神而超生的不需要调息,那是自然法门。智能功不是自然法门,不是绝对不搞呼吸,只在入门的时候不搞调息。

  Ⅳ、调息的注意事项

  掌握了调息的要素,也懂得了调息的目的和作用,就会选择调息的方法了,但真正搞调息时还要注意一些规律。

  一、在松静的基础上调息

  松静和调息这两者是相辅为用的。松指形体放松;静指精神安静。开始不松不静时可以通过调息帮助解决,但如果真属于腰、胁肋、腹松不开的,调息的时候就不自然了。好多人开始搞调息时觉得气憋、不舒服,就是不松的缘故。刚开始练功就搞调息,不少人会出现问题。平时不讲调息,呼吸都很自然,只要活着都会呼吸,可当要搞调息了,一注意呼吸,这么多要素、内容掌握不好,就觉得不舒服,憋、闷、堵,“形不松神不静”,真气就不好调动起来。所以过去讲,腰放松是个关键,“腹胁空松气腾然”,真气起不来光练点呼吸没用处。在搞松静这一点上,已故老气功家郭林的“三关分度”提得很好。以前讲,练气功有三要素,松静、意守和调息。而郭林提出“三关分度”,先练松静,这就比较适合广大群众习练。她老人家练行功,就那么放松地扭着走,她扭的时候是按照五禽戏熊形步练起来的。“三关分度”一开始只搞松静,不搞意守和调息。她虽用了风呼吸,但那是为了加强治癌症、治病效果的。虽然她没有真正完成“三关分度”,但当时对我的影响很大,那时候我们也走,把什么太极拳狮子滚球丹法、少林拳的逍遥步、定步的罗汉庄都融进去。后来我送给她一本周潜川的《峨嵋十二庄》,她看了天字庄,把其简化后,搞了个升降开合。她把传统功法改了。所以在咱们《智能气功科学概论•气功科学的兴起》中,把郭林评为第一个阶段——改革传统气功阶段的先驱,是气功科学的先驱!原来讲过刘贵珍老人家对传统气功也有改革,但他只是改了些具体方法,而郭林对传统气功有实质性改变,但她没有脱离开传统气功的内容,没能建立气功科学。现在我们智能功,第一步捧气贯顶是练松静的;第二步形神庄是练意守的;第三步五元庄是搞调息的。这样就把这个“三关分度”完成了,把它更加系统化了。我们讲调息要在松静的基础上来练,但捧气贯顶法练完松静之后,也不要马上搞调息。因为你意守不住,调息时精神就乱了。只有练功练得习惯了,能守住了,意念和生命活动能结合了,再变为和呼吸相结合才可以,那样神和气就紧密结合起来了。如果你守不住,调息时意念乱七八糟想别的去了,生命规律就乱套了,不能起到通过调息把意念守住,从而使意念和呼吸结合后体内气形成一定运动规律的作用。没松静搞调息,容易发生呼吸不顺、气憋的弊病;不搞好意守就搞调息,神容易往外跑,气反而散了。只有搞了松静,再通过练功把意守能力强化起来后,意念直接和呼吸相结合,引导着呼吸运动的气机变化,这样调息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不要盲目追求

  不要盲目追求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不要盲目追求哪个是所谓的高级调息方法。什么原始宝珠、天元大丹,在你内气不足,身体还不行的时候练哪个都不行也不灵,反而练得头昏脑涨不舒服。将来给学员教功,有病的先教给他能解决疾病的调息,一定要根据情况来选择需要的调息。以前我给同学们讲功夫时,在功法篇讲过什么是高级的问题。你吃七张饼才能吃饱,你说:“早给我第七张我不早就饱了。”你早吃第七张还是第一张,不是吃了第七张饱的,是吃了前边六张后又吃了一张才饱的。功夫也一样,你得一步步练,到一定程度才叫高级,开始练什么都不高级。要根据实际情况,“法无优劣,契机者妙”,方法没有好坏之分,恰如其分,正合适你的就是好的。“药无贵贱,中症者良”,贵药就好,贱药就不好?发高烧大便不通,来点大黄、芒硝,几分钱就解决问题。若吃人参,你看吃死不吃死?选择方法不要盲目追求“高级”。再一个,调息效果不能盲目追求,这和练气功一样,不能急于求成,要顺其自然。

  三、不能强求深、细、匀、长

  这也是追求效果的一个内容。一般调息要求深、细、匀、长,于是有些人一练调息就强迫自己深、细、匀、长。你没练过是做不到的,深、细、匀、长是练调息之后才达到的效果,所以实际这么搞就坏了。有人说,古人比现在人的呼吸少了一半,咱们常人呼吸每分钟约18次,就是因为古人练功了,呼吸调得深、细、匀、长,就比咱们呼吸少,少一半是9次,再少4—5次。当然,一分钟搞上1、2次也是可以的。这就是练调息的结果,但开始时做不到。所以这也不是盲目追求的内容,把它放在上一个问题讲其实也可以,放在这里讲是来突出一下这个问题。

  四、神息相合

  调息的时候精神和气息要合住。国外有搞呼吸运动的,气功的调息和呼吸运动不一样。呼吸运动是要发达肋间肌、膈肌,甚至把胸大肌也扩充一下,是通过呼吸来增强肌肉的功能。当然,呼吸运动也加强了吸氧与吐二氧化碳的功能,但它是从肌肉运动的角度去努力的。练肌肉是从形上走了,对练气功没有意义,调息不能那么练。调息是注意气流的一进一出,或呼吸运动一起一伏这个动势,不是注意形体。一吸气胸腔开,以后丹田也开,跟葫芦一样。闭着眼睛,模模糊糊就注意这个动势。神息相合是这个意思。这样做气息调整,对先天气的启动就快了。我在怎么练好动功讲过,练动功不要死于形下,调息的时候也同样。一说用腹式呼吸或顺呼吸、逆呼吸、满吸,若光注意这些动作,就变成守形的。那是形而下的,不是练道的。不守形,但气机运动和形又有关系,这就需要我们透过形,意识和动势或气流相结合。古人练功基本上都非常注意呼吸,把调息作为一个练功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佛门也搞调息,专有一本《安般守意经》,讲通过调息来守意。佛、道都注意调息,因为呼吸和整个人的生命活动非常密切。从一个普通人来讲,有呼吸才有生命,但要练成高级功夫(过去讲要想成为仙),只有断掉呼吸才行。那不就死了吗?不是。只要吸进气去,不吐出来人死不了。所以真正练调息的,是呼吸深长、深长……最后在吸气进去之后时停住(不会是把气吐出来停呼吸)。有的人能感觉出来,到吸气时“eng——”一声呼吸停了,有的人慢慢“ao—er——”一声呼吸停了。真正在吸气后不吐出来的呼吸停,就成为仙(把气吐出来呼吸停,那就是死)。你把天地之气都收归自己了——盗天地之元气,那就是仙了。《阴符经》讲“三盗”之理,人怎么盗天地之气?吸进去后又吐出来,又把气还给了天地,那叫交换。而盗是偷来不还了,是拿器皿盛起来、装起来,再不出去了。你若“我光盗天地的,万物盗不了我的”,然后吸气一停,那才是真正达到过去练功的高度静界。呼吸运动没有了,脑子里边也不发呼吸的命令,非常安静了,这时你的意识和身体里边自然的生命活动的气结合到一起,这就是结大丹了。把大自然的气偷来了,里边有大自然的东西,还有自己的东西,外界(天)干扰不了自己了,到这时候才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一般说的“人定胜天”,只有到那时候才能定住了。里边有了真正依靠的东西,是真正的神气相恋——神入气中,气包神外了。古人到这个程度,神到气里边去了,要把气炼化为神的时候才不调息了。只要精还没有化尽,就还需要调息。

  五、注意呼吸道的调整

  前边讲的松静、不盲目追求、不强求深细匀长是一般的要求,神息相合是高层次的要求,这个调整呼吸道是很简单的东西,是形上的具体的初级要求。首先是要(按过去所说)“锁住喜鹊关”。喜鹊关有多种说法,当然像什么“下鹊桥”、“上鹊桥”跟这个喜鹊关不一样。这是指喉头,也不叫鹊桥。密宗讲的“七支坐法”里边有个要注意喉头往回缩,下颌往回收。喉头一往后缩,这儿的通气量就小,使呼吸自然变细了。讲各部身形要求还讲过,缩喉头往后找玉枕,然后往百会上领,整个气就起来了。当然调息要真正“锁住喜鹊关”,顶上腭的舌头要往回缩,到最后(一些特殊的、练瑜珈功的)能返回去把喉头堵住。一般把人埋在地下的都要这样锁住,通气量就非常少。我们不这么搞,使呼吸变细就行。如果用发音法,可以经常注意用喉开张做呼吸的动力,通过发“喝”字音来做喉呼吸。关窍不好通,包括腿麻了、抻筋抻不开等,都可以用喉呼吸帮助去通。有些练武功的通关窍也都用喉呼吸去解决问题,但不是光用呼吸就能解决得了的。在以前练呼吸,尤其练瑜珈功的,为了呼吸通畅,把鼻毛都拔了。鼻毛太多可以拔,一般最好不要拔,它还可以帮助过滤灰尘。

  六、发音的调息

  本来这不属于注意事项,也是没有地方放的问题。把调息的发音法放在这里,是告诉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可以通过加个发音来强化作用。比如为了更好地练开合之气就可以加些发音,如混元窍的开合。全身的强力开合书本上没写,因为以前我零星讲过,有的人听了一鳞半爪,自己就编个什么功,现在给同学们在这讲一讲。练全身的开合有个“哼哈”二气的练法。“哼哈”本来是阴阳二气,也是一开一合。“哼”属阴,“哈”属阳。这个“哼”带鼻音,它发音不是往外发,而要往里边收。在过去拿人的,用手一摸,就轻轻扶着他,一“哼”手一跳,他就跟着跳起来(当然你们现在是“哼”不起来)。“哼”能拿人,是往里收的。“哈”是往外发的,出去的,整个气都出去。在武功里边武当门有这个,通臂门里边有(我以前讲过的)“阿弥陀佛”杀手的问题,那是另外的功夫,和这个不一样。我们要懂得练不同的功有不同的发音,通过发音可以开发气机。发音时要注意口形、音量,再加上用意念。我们现在把它就用于养生,《五元庄》里面都有了,武术的那些东西,我们就不多去搞它了。

  Ⅴ、调息的实质

  古人都特别注重调息,各个门派的调息都有自己特殊的内容,都把它当作不传之秘。一开始练功,基本功是手诀法、念咒法、调息法、运功法,其中调息法是这四大法的基本功。运功法是内功,是通过调息来变里边的,各门派的调息法基本是根据这个内容而安排了些特殊的东西。我们不管它讲得多玄妙,具体方法怎么复杂,它的实质就是让你的精神活动和生命活动相结合。意识活动和生命活动相结合就是内向性运用意识,这样的锻炼就叫气功锻炼。就这么个简单道理。为什么古人这么重视调息?因为古人重视静功。安静了盘腿一坐,意念怎么和生命活动相结合?和什么生命活动相结合?古人就安排了像叩齿、赤龙搅海、调息等的方法。练两、三个钟头功都叩齿行不行?也行,但他们觉得这不高级。其实精神集中了叩齿咽津那也高级,也能长寿。不过意念集中叩齿,还有一个呼吸运动存在,呼吸运动是根本的生命运动,而叩齿不是。所以,调息就是让精神活动和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结合起来,集中而为一的。

  为什么古人注重静功?这跟时代有关系。那个时代由于生产力不发达,搞生产的有点收获给皇上、国家拿去了,自己就没了。人们的生活受逼迫,练功受到经济上的干扰。于是,有钱的就上山里藏着,和社会不接触,遁世了,避免外界干扰。另外,那个时候对人的生命活动的实质理解还不够。当时看到天是安静的,孔夫子讲“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天没有说话,春、夏、秋、冬都在动,“天之道静”。老子也讲“虚无之道”,应该返回到虚无去。这样在精神上也要从静上走。所以说当时那种生产条件、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了练功要离开人间,少消耗,从静上走。没有吃、没有生活来源,就不敢多跑多动,尽量少消耗,精神安静,避免干扰,在静的状态下,来使人体生命活动统一起来。搞静功练功素质好的人,一静一切放下,不管它了。素质不好的人就得搞点呼吸、意守,调息就是这么搞起来的。另外,有的人通过调息增加了精力,再变成服气还可以解饿。肚子一饿就用辟谷法,加上服气,吃少量的茯苓、松籽等一些药就行。这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古人强调静功,而静功里边强调呼吸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调息就是生命和神合成一体,成为一个统一的了,使生命力得以提高。悟出这个道理后,就知道智能功搞形体运动、搞动功也是在练精神和生命活动合为一体。我们是在动的层次让它成为一体,在活动的过程中变成有序化的。我们不是在静的低层次,而是高了点,比练静的有序化更直接、也更符合现代人的需要。有人说高功夫都是坐功坐出来的,这是没有认真研究传统气功。王重阳就讲,并不是坐着闭着眼睛才叫打坐,“一心不动为坐,一念不起为禅”,坐禅是这个意思。动也静、静也静,动也动、静也动,动静不分才行。要不,吕洞宾他们还向外跑什么?

  一般只是刚刚开始练功的很短一段时间内,收不住心的人必须要去坐。实际不是那个坐着就怎么怎么着,而是炼你的毅力。往那双盘腿一坐,压的腿麻、腿木了,你还能念头不动,不去管它,那才是神定。懂得了古人练坐功的实质是炼毅力,我们在练动功的时候一难受,继续坚持,不也一样是炼毅力吗?和尚开始参禅,给小和尚把腿搬上去,拿绳子捆上,手也捆上,这一课没完,想松也松不了。老师也不管你静不静,难受得在地上打滚也没有人管你,就是硬耗。同学们可以给自己绑绑试一试。一开始腿酸、麻、木还都能忍受,以后疼,咬牙也能忍住,再后面那一段,连骨头里边都钻着心的痒痒,怎么难受说不清,就是想把腿拿下来。其实这个过程的身体变化是:一开始压迫了血管,静脉血回不来,脚都紫了;再以后动脉血也过不去,发木,都不知道疼了,这时肌肉和神经都得不到血液的营养,不能行使功能,也就要松开了。因为肌肉靠神经的兴奋而收缩,神经没有血液营养,不能行使功能,肌肉自己就松开了,关节囊、肌腱也松开了。松开以后,血液就通过去了。这是盘坐压着而肌肉不坏死的原因。如果捆着止血带,两个钟头就得松一次,否则就会坏死,因为止血带不会有像肌肉那样的变化。当然,如果从自然盘、单盘、双盘一步步慢慢练起来,就不会这么难受。懂得那是练意志力,而这样去练动功那肯定更长功夫。


推荐阅读(直接点开即可):

庞老师近年带意元体

庞老师讲练功故事

庞明老师答疑

直腿坐松腰法

庞老师谈明心见性摘录

庞老师新书《禅宗证悟理法辑要》

智能气功科学概论

↓↓↓点下面阅读原文可浏览更多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