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整体理论(8)——混元整体理论的渊源E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553gx1w4j&width=500&height=375&auto=0
“五气未形”一般也是讲风暑湿燥寒还没有,“三才未分”,天地人还没有,“二仪未立”,阴阳也没有分,还没有阴阳,在那个时候“谓之混沌,亦谓混元”,叫混沌也行叫混元也行,从正面给“混沌”、“混元”下了定义,这是《元气论》里边讲得比较明确的。它说:“亦谓元块如卵”,好像一个卵,是整的,一个卵可以生化出一个动物来,不管是什么动物,在没形成动物之前就叫混沌,卵里边晃晃荡荡能动弹,无形无象没更多的分别。最小的动物也有好多器官的不同,而卵里边没这些区别。当然这是打比喻,千万别凿死铆:那个卵不是有区别吗,外面壳是硬的,里边有蛋白质,当中还有卵核,这不是区别吗?不能抠这个。它对相应的生出的动物来说是混元不分的。它说“亦谓元块如卵,五气混一”,五气混合在一起,也是没有分的,是混元的。从“五气混一”一分,首先不是生出天地人来,而是“列为五气”——风暑湿燥寒这五种气。对“五气”这句话要有更全面的领会和了解。列为“五气”本来有“五形”的内容。五形最根本的、最原始的、最基础的内容不是金木水火土,也不是青黄赤白黑,也不是一二三四五,最早、最基本的东西讲的是“象”,五气即分,“气出有象,名曰气象”。“五象”,五种形象在五脏旁通表里边有,如果从水开始,水木火土金,那就是圆(•)直(︱)尖(∧)方(┓)薄(д)五种形,最小的圆就是点,直是线,尖是线的折,方就是直角的,薄是面,很薄的面,而已经到体里边来了。宇宙的万物里边有了这五个东西就可以形成万事万物了,万事万物的形状再跳不出这五种形状,不同的组合各种形象就出来了。古人有的把这五种形象作为五行的根本。但古人那时对这一问题也不可能作出全面的阐述,如果现在从信息论讲,从时空结构信息来讲,就是结构的信息。古人一论述气,只能讲外面一个大气,讲有气候,气候怎么怎么变,讲五气。《黄帝内经》把五气进一步发挥就成了五运六气:五运,木火土金水;六气,风火暑湿燥寒。五和六一碰,就成了主气、客气等,天气变化有了规律,什么气候自然界发生什么变化。在古代自然环境、自然生态还很充实的时候,自然还没发生大的改变的时候,那时的大自然完全是自然变化,因此有些规律是准确的,现在就不那么准了。那时自然规律为什么准确?他用天干地支来计算,根据“主客加临”的变化规律,就可以知道哪年到了什么节气应该是什么什么样子。天干地支包括了五星(金星、木星、水星、土星、火星)对地球的影响,还不光这个影响,天干地支计年计月计日计时,既有天体对它的影响,也有地球木身的变化,它是放到这么一个大的天体里去考察我们这个气候的。一旦五星那个星出现的时候,对地球有什么影响,这个星亮还是不亮对地球影响又不一样。本来从前天文学都计算出来了,什么时候那个星出来,但是他们没有全面研究那些星对地球有什么影响,只是古人们通过气功观察,认识了它的规律,搞了五运六气。五运六气对人和大自然的整体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作了很好的阐述。我们讲,八卦模式可以运用到地球上自然物质的结构,那么五运六气就应该是具体事物和外界自然的关系,但是这一部分东西古人论述得不够细致,里边虽然也有五运六气干支计时和各种计算方法,但是它是总体论述的。这里面也是一门科学,可惜人们对它还没重视起来。现在重视也不行了,地球、人都变样了,因为它是环境、外界的相互作用,变异是比较大的。古代和现代比,属于互相作用的变异都比较大,具体被物质落实的改变则比较小。这就是为什么五运六气、天干地支、五行学说没能得到现代科学界进一步的研究和重视,而八卦学说能够得到现代科学的验证,道理就在这个地方,因为它讲的是物质本身,变化在它里边已经淀积下来,沉淀在里边了,固定下来了;而作用过程总在变,一变,有的地方就不适合了,所以这些学说好多地方就不那么适用了。当然它对现代科学研究整体观还有一定的借鉴,将来再过若干年之后,我们重写混元整体观,会不会把周围天体及它对地球影响的气化关系弄进来,现在不敢说,需要有了实践之后才能去谈它。要讲整体,地球上这个混元整体受天体的影响,应该包括日月五星(离我们最近)的影响,当然它也还会受到整个周围各个星座的影响,但是离着越远影响就越小,影响小不等于没影响。这些问题,由于它对我们理论形成的影响不是太大,这部分就谈得少一点。(但是我们在这设个伏笔,将来同学们毕业工作之后,智能功向前发展了,我们的理论也要向前发展,而且好多同志的功能也向前发展了,到那时再更多地体察它,看看有哪些变化再说,现在就留在这个地方)讲到人和大自然、万物和大自然的关系,五运六气是一个很好的内容。那么对于人怎么样影响,当然过去也认为五运六气有影响,但是人和大自然怎么样起作用,怎么互相变化,气化怎么样化,讲不清,外面的气化我们人怎么化,讲不清。虽然它也讲了有两部分内容,气化跟外面要化,一个是人本身(人的神,人的精神在动,里边支配生命活动),外面是气(气在变化),天地之气有升降变化,人也就要随着升降变化,人有气的升降变化,人还有本身神的变化,这两个结合到一起,这就成为人了。在这一点上古人就讲不清了。但是,他们从另外方面讲了一下。他讲不清外面的气和里边的神怎么样变化,只讲了气。在传统气功里很多事比较零散,不是完整的,它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没有彼此之间的联系,这里讲一段,那里讲一段,这一段和那一段怎么联系?空白。传统气功理论知识里好多地方都有这个弊病,它不能成为科学就在此。人体和大自然关系讲不通,它就放着不讲,一转笔就写人体里边的气,人体怎么变,我们只是吸取古人有益的东西,它这一段可以拿来讲嘛。它在讲人体里边变化时是从阴阳、物质、形态、功能这几个方面讲的。对这一问题《内经》里讲得透彻一点,从古人来讲,能做到这点已经非常了不得了。因为元气要变化,一变首先生出阴阳来,因此讲变化的时候,讲化时必然结合阴阳来讲。有时把阴阳的位置放得很高,从《内经》里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是天地的根本道理。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神明之府也。”阴阳是天地最根本的道理,万物变化以它为纲,一切变化都是从阴阳这来的,阴阳在神里边藏着呢,阴阳变化莫测,“变化莫测谓之神”。阴阳有时也把它看作本根,但是这个本根不是宇宙本根,是天地的本根,天地和宇宙不是一个概念。一般讲到人体的变化、人和大自然的变化,必须结合阴阳来起变化,因此我们谈气化这个问题时,人体里边怎么发生变化,必须有气来参与它。中医讲人体里各种功能变化,都是靠着气。在《内经》里有篇著作叫《灵兰秘典论》,讲到五脏六腑的功能,讲到膀胱时:“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咱们都知道膀胱储存尿,尿本来是废物,中医说不是废物,是藏津液的,用气一化,有用的东西化走了,尿——废水就出去了,不气化出不去。膀胱这一脏的功能要得到体现需要气化,那么其他各脏的功能都必须有气化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对人体里边的气化怎么样变化,《内经》中也有论述,膀胱的功能“气化则能出矣”提了个名词——气化,也就是说身体里各种物质要变时气在起作用,气帮助起作用才能化,没有气化不了,有形的物质没有气它是死物,不会化,只有气进去才能化。人体里各种变化怎么形成呢,后面这段话对我们混元理论、混元气理论也有很大的意义,我们讲“人体混元气”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内经》里有这么段经文:“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跟绕口令似的,来回转。这段话中医界好多地方解释时都按文字这么说,实际不是那么回事,这是从气功的内容来讲这些话的,讲的是人体里边不同层次的气化和化气的过程。如不懂气功,不懂得生命的物质层次,一讲就错。我看了近代解释内经的材料,解释这段话都不合适,因为按文字一般地讲是讲不通的,其中的气讲的不是一个东西。经文有几层内容,第一是直接走的。中医和古典气功认为一个具体的东西,比如一个药、一个具体事物,形体的东西属于阴,有形的东西都有点味,味就成为阴,它的功能就属于阳。阳指的是寒热温凉平,是指气说的,味指的是甘苦酸辛咸。实际阳为气指的是功能,味指的是具体物质、物质结构,是两个东西。但对这两个东西古人不是分得那么清。如果根据系统论从结构、功能来分析又不行了,所以好多古人的话用现代语言讲也难讲,拿现在概念一去抠它都不符合要求,它是“混”的。他讲一个东西,比如一个萝卜,或者一个葡萄、小麦、面粉,这个东西(食物)里边有两种内容,一个阴一个阳,阳就是它的气,阴就是它的味(味我们就理解成具体物质的结构部分),吃进去以后它是分两道走的,一个是气,这个气进去以后直接走人的气;再一个是味,物质的东西,物质进去之后不能直接走气,它有一套变化过程,怎么变?“味归形”,吃进去物质之后,到人体里被吸收,转化成人的有形之体。好象新陈代谢似的,到人体里一合成,合成有形之体,“味归形”。然后形再一转化,化成气,能量代谢化成气,“味归形、形归气”。气再化成精,精又是有形的物质了,不过这个精和前面的形是不一样的,形里边,如一个人胖胖的,一肚子脂肪,脂肪里边是生物大分子,它和蛋白质细胞不一样。而这个精,从中医来讲是有生殖功能有繁殖功能的,包括了男女生殖之精这个精,而且也还包括了五脏六腑之精,即相当于现在说的每个细胞的遗传工程,细胞里的细胞核,细胞核可以自身分裂,再分裂出细胞,这也是繁殖。包括这两部分内容。气一化成有形物质,这个物质更精华了,不是一般的了,是精华的物质。然后精再一转,变成化,这个化是神的同义词。(有时古人的书中,神、玄、化在一定意义上有些相通的地方。)精一变,化成神。(将来讲混元气理论会详细讲这些问题)这里古人没展开,怎么变没讲清。再有:“精食气”,精是吃了气才化出来的,它是为了讲气归精是什么意思,说明精是由于吃了气,气进来了才化成精的。“形食味”,有形的形体是吃了营养物质的“味”长起来的,“味归形”是讲它们的关系。从味到形,似乎是变化过来的,归到形这来了。过程是把味吃了,吃了之后变成形的了,讲它们的关系。还有,“化生精”,精不是能变成化吗,反过来化也能生精。这个“化生精”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精通过气来化它,化成精,(实际从气功来说不是,因为化有神的意思,精神,意念一专注就可以变成精,可以生出精来。传统气功讲精,有先天之精,有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先天之精气,能转化成有形有物的后天之精,意念一动,就可生出精来。当然这种精就变成所谓浊精了,变成有形有物的精了)化能生精,气能生形。不是“形食味”吗,吃了东西形体才能充足,可反过来气也能生形。讲形可以吃营养长出来,气足了也能有形。精可以从气转化来,也可以从神生出来,这是个辩证关系。对于这个气化关系,《内经》里讲的是比较深刻的,无论是把气化成形也好,或者是味归形,味本来是有形的东西,有形归有形也好,这一过程需要气去化它。反过来,有形的物质又能化成气,“精归化”,精还能化成气。精化为气有两个内容,一个是精可以转化成普通生命之气,再一个精还可以转化成更高层次的用来“化”的那个气。所以几个气的内容是不同的。这个经文为什么要展开讲一下,因为混元气理论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但是我们要比它讲得细致多了,结合了现代科学生化过程来讲了。古人那时能讲到这个样子就很不简单了。练气功就要抓住“化”,往上走。普通人怎么走?“味归形”,一般人只注重了味归形,吃点好的吧,吃营养多了长胖了,现在小孩子有点危机了,五六岁就长出“将军肚”来了,就是营养太多了,光顾了“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就不管它了。练气功呢,不是着眼于“味归形”这一部分,要注意“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一层一层往上走。“味归形,形归气”,有的功能要先练气,有的功能是练精,精再去化气,气再去化神。前面这一层:“味归形,形归气”,这一部分是人体自然变化,都有,而“形归气”这一部分有的人不去管了,光吃好的不动弹,不去化气了,停到形这儿长个大胖子。其实这个升化过程按道理讲普通人也有,就是重视不够,没能把这一自然规律运用起来,一层层往上长,都进到“化”上去,没有这个样子。这就是古人气论里第二点:气化。
(三)混元气
我们是直接搞混元气的,古人说的混元气就是我们的渊源,更直接了。虽然古人讲混元气理论比气和气化论少多了,可是书里边引用的比较多,因为它对我们影响比较大。而且古书里面对混元理论作全面论述的不多,因此我们就把有关的混元、混元气这方面的理论多摘了一点,让同学们了解,第一混元气古人有,甚至于有的地方论述的很精辟,智能功的混元气理论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绝不能贪天之功据为己有,所以我们在写书时写“创编”的,理论、功法都是我们创编的,不是创造发明的。其实任何文化都有承继,跑接力棒,我们搞智能功也不能忘古人。
混元气理论古人没有系统论述,都是比较零散的。关于道的理论,讲道,讲元气,这是比较早的。而且这些理论比较含混,一说混元,一混,完了,怎么混说不上来。可是气功家们练练功慢慢慢慢体会,光有道、光有元气,有些问题不好解释了。这就是历史的发展。你立个论,别人攻击你一下,说你这个不行,你自己把自己搞矛盾了。一复杂,单一就不行了,慢慢慢慢就得混,到底怎么混又说不上来。在那个时代,要想把混、把运动变化说清楚是绝对不可能的,他虽然知道需要变化需要混,怎么混却讲不出来。这也是混元理论不能展开的一个缘故,它没有象道的理论、元气的理论、太极的理论为人们所重视,然而混元理论是沿着这些理论发展过来的,从原始的道的理论、太极理论慢慢变成混元理论,越发展应该叙述事物更加确切、更加准确,但是古人没能够完成这个使命。这里就把古人的理论摘一些。
混元气,有的叫混元一气,有的叫先天混元一气,也还有叫混沌、混元、混沦、空洞。这些词可以把它看作是不同内容的混沌,也可以看作不同形式的混元气。这么多名词,一般说它还是有点区别的,他们已经把混元气的内容、把人和大自然都论述了,认为人和大自然都是混元的。但是这些名词如果是带“气”的,混元气、混元一气、先天混元一气,往往都是指人的混元气;如果不带“气”的,讲混元、混沌、混沦、空洞,往往是讲自然时说的。当然有时谈人进入混沌状态,那个混沌就不是指混元气来说的,是说浑浑噩噩和大自然那种混沌没什么区别的那种状态。所以一般来说不带“气”的时候是指的自然的那种物质状态。下面就把古人的论述说一说,对后面讲混元气理论、讲宇宙混元气会有点帮助、有点启发。先说自然界混元气。自然界混元气有混元、混沌、空洞、混洞这么几个词。第一个是混元:“混元者记事于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元气未形,寂寥何有,至精感激而真一生焉,元气运行而天地立焉,造化施张而万物用焉”,这讲的是混元。“混沌者,厥中唯虚,厥外唯无,浩浩荡荡,不可名也。”这里混元和混沌似乎指的是一个,厥在这里与“其”同意,当中是空的,外面是无的,浩浩荡荡说不出来是什么东西,这就是混元,也叫做混沌。这就说明混沌、混元是元气刚要开始的时候,“混沌之前,元气之始”,混元比元气还要早。元气本身也可以叫做混沌。混沌和混元区别在哪?也不好区别。要说就是混元比混沌还早一点,跟道差不多(将来在讲混元理论,讲最基础层次混元子,还要论述混元子和古人的什么相仿佛),是宇宙要生还没生的时候的先天元气。另一本书叫《至言总》,说混元实际是一种气,混元“自无而生有”,从无生出有。它把太极作为有,其实太极本身是元气。它说“有曰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既分,四象昭晰,阴阳变化,万物生焉。”说混元是在太极之前,我们说太极、太一、元气是一个词,可它说混元也是气,比太极还要靠前。我们一谈混元时,说它是最原始的混元,比元气比太极还要早,从这个意义上讲跟道基本上是一个层次上的内容。以前这么讲,混元就是混一的意思,混而为一。混沌怎么讲?单讲混沌:“二仪未分之时,号曰洪源溟涬,蒙鸿如鸡子状,名日混沌”。二仪未分:阴阳还没分开时,那时恍恍惚惚、非常广大,这称为混沌。这个混沌和太极、元气是一个层次。又讲混沌“元黄无光、无象、无音、无声、无宗、无祖”,咱们现在器世界的这些现象它都没有,“幽幽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弥论无外,茫茫空虚于幽原之中而生一焉”。这实际说的就是最原始的元气、太极这个气,这叫混沌。古人说的名词有时非常难以区别。对元气,《元气论》说“五气未形,三才未分,二仪未立,谓之混沌,亦谓混元。”这个情况指的是太极、指的元气,这是一个词汇。
空洞,元气从哪来的,从空洞里边出来的。空洞是“元气于渺莽之内,幽冥之外,生乎空洞。”元气从哪来,在“幽冥之外”,“幽冥”,光线黑暗,很幽远,在那个外面;“于渺莽之内”,说天地之间有这么个地方,非常远,渺渺莽莽,从那生出来的。又说:“九气出乎太空之先”,九气是上三气中三气下三气,九真之气也是元气,由元气所化。说标志九气的元气比宇宙太空还要早,“隐乎空洞之中”,隐藏在空洞里边,那里边是“无光、无象、无形、无名、无色、无绪、无音、无声。”连光也没有,连电磁波也没有。这个空洞很象现在天文学说的黑洞。(将来讲宇宙混元整体观时要讲到黑洞问题。黑洞简单说就是一个星体,由于引力的缘故,往里引、引、引,当一进入到引力极限,里边连电磁波也出不来了,都往里边坍塌,什么都掉到里头,没底,叫黑洞。)空洞连光线都出不来,元气是那里边生的。现在讲宇宙变化认为到了黑洞宇宙就完了,我们从混元整体观来认识是黑洞还能变化成新的宇宙、变化成新的元气,宇宙里各种星体慢慢融合融合……成小黑洞,小黑洞爆炸形成大星球,大星球又变成黑洞,成为一个黑洞,一转没有了,一化又开始宇宙大爆炸。现在对宇宙是怎么大爆炸的不知道,混元理论认为大爆炸是从黑洞爆炸过来的(后面再讲这个问题)。古人讲的空洞相当于最原始的混元。
“混沦”。《列子》里说:“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混沦。”混沦实际上讲的是要形成万物的那个混元气。阴阳一变化,从阴阳化成四象,在要生三的时候,三就是形气质还没有形成的时候,最早期的形气质的前身,形之始、气之始、质之始。形就是现在说的物质的质量,气相当现在的能量,质就是它的信息、最根本的信息。这三个“形、气、质”已经开始有了,但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形气质,还没变成有形之物,那时候的气叫做混沦。实际指的是要形成万物的混元气。
通过这里可看出古人讲的混元气里边有的是指太极的,有的是指道的,有的指的是阴阳化成的混元气,把混元气分成了不同层次,就提示我们混元气是有不同层次的,我们混元气理论就是在这些层次上发展、展开形成整体理论的。
推荐阅读(直接点开即可):
庞老师谈明心见性摘录
↓↓↓点下面阅读原文可浏览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