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混元整体理论(10)——混元整体理论的渊源G

庞明 智能气功 2020-02-19

新朋友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小字“智能气功”,再点击“关注”,也可添加微信号:znqg01 来关注我们,关注后可每天收到我们分享的精彩文章。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557qfkemg&width=500&height=375&auto=0

  Ⅱ、现代哲学、科学的整体观成果

  这一部分要讲得简单一点,有些问题只是提一提。

  一、哲学

  主要讲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论述世界总体规律的,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它的方法论当中,主要讲事物的联系、事物的运动。一个事物要和周围事物发生作用先得有联系,承认有联系这本身就是整体观,它的运动也必然和周围事物发生作用,这也是整体观。按道理讲,整个哲学就是论述事物的整体关系及其总的规律的。在这儿先不讲它。我们只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当中论述的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内容介绍一下,主要讲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方面作了哪些论述。当然我们讲的、引证的只是辩证唯物主义大师们在有关论述中讲到的问题,有的问题是他们转述的历代哲学家的观点,我们就作为他们的看法来对待。本来这些论述都是现代语言,应该好懂,但是由于这些知识是人们平时不怎么注意的,当代的科学和哲学又把它们忽略了,再加上翻译时好多语言是直译过来的,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但这些内容又是讲混元整体观应该了解的,所以我把里面的内容给大家讲一讲。因为有的地方光从字面上看可能看不懂,因此在讲的时候,边讲边对照原文作些解释。这次讲课着重在哲学方面,尤其是人和社会的整体性。

  (一)关于人和大自然是一整体

  马克思的“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说来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引自《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讲人和动物都要靠无机界生活。其中“类生活”,本来是黑格尔用的一个语言,谈到人就讲人这个“类”,他把人类的社会意识称为类生活,表示人这个类的特殊性。那时候还没有“社会意识”这个词。“类生活”,我们还可以把它展开,理解为表示这一类(比如人类、动物类)的总体特征,它怎么生活,它的整体生活是什么?人和动物(高级动物也是动物),人是有意识的动物,人的类生活关键是人的社会活动、人的意识。动物就没有像人这样的类生活。这是当代科学还没有真正认识的东西。现在西方科学很发达,但他们还不能揭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原因就在于从总体思想上他们不认识、也不愿意接受马克思这个观点,而真正从实践情况来说,马克思这一观点是真正反映了客观实践的。如果现在的科学家能沿着这个路线去搞研究,那么现代科学发展的速度会远远比现在快得多。“人靠无机界生活”,无机界就是大自然界没有生命的东西,其实也可以包括有生命的东西。“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人比动物活动范围广阔了,需要的内容也广阔了。因为人生活的内容多了,动物只需要一个“吃”,到无机界、自然界当中去吃就可以满足了,而人不是。人是多方面的,他的需要更广泛,因此人和大自然的联系也就普遍了,范围就广阔了。下面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领域展开的。“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这是从理论上讲自然界和人的关系。人的精神活动,如科学理论、艺术理论、哲学理论……一切理论是从哪来的?都是从自然界来的,是对大自然界的反映,如果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的这些精神活动。人对大自然界进行反映,要认识自然就需要进行加工,加工之后才能变成人的理论、人的艺术,我们才能享受它,才能变成我们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这是从实践、从人的生命活动上说。人要活动就得在自然界当中活动,活动要依靠自然界,自然界成为活动的一部分内容。“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人怎么样生活、怎么样成为活动的一部分?他讲了自然界里的自然物品和产品,人们生活当中用的那些东西,如衣食住行,都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人要生活,就得依靠自然界里的这些具体东西,“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整个自然界的东西怎么样作为人的生活资料,成为人的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呢?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呢?一方面是作为直接生活资料,给我们吃、穿、用,其次是作为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比如我们去劳动,没有劳动对象就没法劳动。劳动对象是我们生命活动的对象,也是生命活动的材料,也可以成为我们劳动的工具……而这一切都是自然界的东西,但是当我们活动的时候,它就变成人的生命活动的一部分了。比如我拿的这个笔,本来是自然之物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当我拿起来之后,通过我的生命活动和笔联系到一起,用来表达我生命活动的内容,这么一来,它就变成人的生命活动的无机体了。我的生命活动,是我的意识支配我的行动和大自然界起作用。我写字,我的目的要写字,怎样才能把字写出来呢?要有纸张,纸张就变成了表现我的一个工具,一个笔,写字,通过和这么多具体事物起作用,到最后表达了我的意识活动,完成我的生命活动。所以纸、笔就成了我的生命活动的无机体。如果没有它,我的生命活动就不能得到表现。物体怎么成了自己的无机体,就是这个道理。马克思是从更广义上讲的。学马克思这些著作要学会进行理论上的反思,要去想。这个笔本来是个独立存在,但是和你生命活动一结合,变成完成你生命活动的目的的时候,它就变成你生命的无机体,可以体现你的生命活动。一般我们都是用手、用肢体去动作,这时,没有生命的东西也跟生命活动联系到一起了。“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这句话说得更大了。大自然界是人的身体。这个身体必须跟大自然界交往。很小的东西(纸)变成人的身体的无机体,变成人的生命活动的东西,大自然界,你只要和它起作用,它也是你的无机的身体。这一点很类似于佛家所讲的“境”,周围的环境也具有佛性。马克思把它翻过来了,是先有自然界,而后有人,有了人之后人又和自然界相统一。在这些问题上,一般的人不能站在哲学的高度来看,把自己孤立起来了,认为人就是人。而唯独马克思把这些问题联系到一起了。过去佛家也联系到一起过,而马克思是从另外的意义上、从唯物论的高度把它联系到一起的。人不跟自然界联系,在真空里面生活是不可能的。“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句话更进了一步了,无论是人的肉体生活还是人的精神生活,都是跟自然界相联系的。肉体生活,衣食住行和自然界相联系;精神生活,你的意识也必须和自然界相联系。意识得反映自然界,精神活动是对自然界的反映。所以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关系,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从宇宙开始慢慢演化,演化到现在,人是自然界的表现、一种特殊的表现,是自然界本身有了意识的表现。自然界有了意识了,意识就是自然界的意识,自然界反过来认识自身。恩格斯讲:“自然界到了这种程度,它有了意识能够认识自身了。”我们认为人(我们自己主观的、主体的人)其实就是自然界的东西,我和你、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山河湖海、日月星辰是大自然,各种动物是自然,人也是自然,只不过人是有了意识活动的自然,有了主动性的自然。这个主动性同样也是自然的主动性。应该这么来认识它。

  “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这里把上述内容作了更加精练的归结。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是,一方面大自然为人提供劳动资料。人的最根本特征在于有意识的劳动,自然界为人提供劳动对象。人们的各种劳动,都得通过人和大自然发生作用才构成劳动过程。没有自然界就没有劳动对象,因此也就没有人。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通过劳动和自然界结合成一体,人的生命活动、最根本最基本的生命活动,都是自然界给提供对象。搞卫生是劳动,搞哪的卫生呢?搞环境卫生,环境给你提供了劳动对象。如果没有环境,你就不可能劳动,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成为人。而且,自然界还给人提供了生活资料。这里讲的面狭隘一点,就是吃、喝、穿……这些东西,以此维持生命活动。而更主要的对人来说是提供劳动对象。如果没有劳动对象人就不成为人了。

  “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这句话说,人这个类的特殊性是有意识的。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意识(意识指的是概念性活动)。怎么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呢?就是人在劳动的时候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主观的想法去劳动,通过劳动创造出一个对象来。比如这个笔、纸,笔怎么来的?是通过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怎么创造的?先得有个思想,我想去做支笔,把你的思想通过劳动创造出一支笔,这就是劳动创造财富、创造物质,创造对象世界。创造出来之后渐渐改造了无机界。本来无机界没这个东西,只有最简单的原料,把原料加工之后就把原来的自然给改了,创造了一个无机界。说得再直接点,比如说建房屋,要水泥、石灰、砖……本来砖是大自然界的土,人们通过意识活动经过劳动加工变成了砖,把石头开采出来一烧变成石灰、水泥,创造出劳动对象。这些经过劳动加工的东西和原来自然不一样了,按照人的意识把自然改变了,创造了一个对象的世界。这个对象世界怎么创造出来的呢?是把自然界的无机物(从自然界取来的原料)进行改造创造出来的。这个创造过程,是通过人的主观的思想、主观的愿望实现的,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怎么证明人是有意识的?因为自然界的自然是按照自然规律变化的,可是人一加工,它按照人的主观思想改变了,这个结果说明客观世界是按照人的意识改变的,说明人是有意识的。“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这个“类存在物”是什么样的存在物呢?这个类是把人的意识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这个类的本质,而把自己这个人、集体的人看作是一个类的存在物。这里是把一个意思反过来掉过去地讲。对其他类来讲,人这个类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那么人自身就是有意识的,所以把自身又看作是类存在物。这句话总的意思是什么?是人通过和大自然界发生作用改造自然。拿什么去改造?拿人的生命活动去改造。人的生命活动靠什么?靠意识支配。人有意识,这是人的特征、人的特殊性。人是有意识的动物,改造自然的过程是通过劳动和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我们现在讲“人是有意识的”这句话比较好讲了,但在马克思以前神学思想还很严重,它不承认人是有意识的,认为人的意识都属于神的范畴。后面讲“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说动物也生产,“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这就讲,我们人和动物的劳动、动物的生产、生产过程。在这儿马克思讲动物也“生产”,是把生产本身理解为一个劳动过程。动物的生产是一种生命本能的活动,按照它本身的需要和自然界发生作用,从而呈现出一种生产过程。但是这个生产和人的生产最根本的不同在于,人的生产不仅仅是按照人本身需要,我需要吃了我去搞吃的,不是,当你不需要吃的时候,也去搞生产。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好多劳动,都是你的直接需要吗?不是。我们各行各业的生产,不都是吃穿,也不都是为自己吃穿,另外还有人的精神生活的生产,这一切都是和动物生产的根本区别。现在修建铁路、发电厂、各式各样的工厂……这都是劳动。当然,有人说劳动是为了挣钱,挣了钱还是为吃饭。这里跟吃饭、跟生活是间接的关系而不是直接的,动物是直接的,是为了它自身或者幼仔的生命活动。有的鸟逮了食是喂小鸟的,也是直接为那个小鸟的生活。它去劳动不是直接为自身,但它是为了幼崽,同样跟它的生命活动是一体的。人可以是和生活无关的。让你去劳动搞工厂,这个劳动跟吃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去挣钱,挣了钱去买东西。买什么都可以。这就和动物不一样了。“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生产自身,它的劳动、生产就是完成自身的新陈代谢和再生育后代,就这么两项。人还要生产自然界。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界发生变化。生产劳动的结果不仅仅是人自身变化了,而且自然界也变化了。再有,“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生产出来的东西,不是它吃,就是给它的幼崽吃;而人生产的东西可以去卖,可以给人,可以去搞交换,自由了。“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动物也有生产,比如蜜蜂可以建造它住的巢,做蜜的蜂巢,那个“巢”并不能吃,它筑巢只是按照它的种属本身的需要。蜜蜂要产蜜,蜜得产到蜂巢里面去,得筑巢,巢得建成六角形的(六边),这是按照它种属的需要,它这个种属就需要这个样子,它只会这样干。再如,农村有一种鸟叫“黄莺子”,它搭的窝用几根马尾吊起来,搭得非常精巧,人恐怕也编不了那么好。这不是它劳动很精巧,是它本能的需要,它这个种需要这个样子,搞别的它就不会了。蜂巢也是一样,六边形做得非常规范,应该说蜜蜂非常精巧了,但是只要把它筑好的蜂巢给破坏一点,它就不会修了。这跟人的劳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所以,人不仅按照自己这个种属,可以按照各种种属的需要来进行生产。人可以造蜂巢,可以垒蚂蚁窝,可以相当于蛇的劳动,相当于虎的劳动……各种需要都可以做。这就是人和动物的根本不同点。“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和大自然界的关系,是把人的内在的尺度、人的思想,比如看了蜂巢,吸收了它的好的东西变成人的精神,等人劳动生产的时候,按照人的精神需要把内在的尺度加到客观里边去,按照人的意识去做,而且还有美在里边。现在西方学者说动物也懂得美,也有美学。它那只是自然规律,而不是意识里边有意识地欣赏它的美。在这一段里讲,人和大自然是个整体,在这个整体里,人是按照主观的意识和自然界发生联系、发生作用的,它和动物不同。不同点在于它不仅仅是按照人的生命需要和自然界发生作用,还按照人们的意识需要(而且最根本的是人的意识需要)和自然界发生作用。这是讲人和自然界的整体关系是要通过意识来完成的。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讲人类的历史,我们都不是一般地讲哪个朝代到哪个朝代,而是讲阶级斗争史,每个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阶级斗争。可是马克思在这儿不是这么讲的。“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是什么?)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类历史最根本的前提,是每一个人的肉体的历史在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前进、前进。而这个存在决定了什么问题呢?就决定了“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的肉体是怎么形成、怎么变化的?它是受自然界制约的。因此你要想研究人的肉体,想看人的历史,就还得看人和大自然的关系,看彼此的联系。马克思在这儿讲了,人不是孤立的存在,他不是光在社会里存在,而且是在自然界当中生活。这就突出了人和大自然界是个整体的问题,人类的进步、人类的历史是在自然界相互作用过程当中而前进、而进步的。“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条件,也不能深入研究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人们所遇到的其它条件。”因为是谈哲学,不能具体研究人的生理条件和人的生理条件与自然条件怎么起变化,怎么相互作用,对这个情况还谈不上。但是他讲了人和大自然关系这两个方面。我们虽然不能从局部的或者具体的每门科学去研究,“但是”,概括起来,“这些条件不仅制约着人们最初的、自然产生的肉体组织,特别是他们的种族差别……”虽然我不能去研究那些具体东西,但是可以肯定“这些条件不仅制约着人们最初的、自然产生的肉体组织”,我们一开始认识人体,这个人体是受到自然环境制约的。地球上有种族的差别、肤色的差别,怎么形成的?跟地域、自然环境都有关系。当然还有劳动的问题。关于劳动问题,因为它属于社会条件,这里不多讲它,只讲人和大自然界的关系。就说明自然界这种地理条件、气候条件,还有遇到的各种条件,决定了人们的肉体组织特征,决定了地球上各种地域人们的种族的差别,因为人和大自然是统一的。后面讲“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人,他还要改造自然,要从人和大自然界是个整体(人既然可以改造自然,自然也影响人)来看人类的历史,看整个自然界的变化。在这些方面,马克思讲得非常精辟,早在150多年以前就讲出这些问题,那简直是不得了了。(以上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3第23—24页)

  下面是恩格斯讲的。恩格斯讲得比较简单,他没再讲更多的理论,在马克思的基础上就直接阐述了。他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的肉体、血液和头脑这一切,我们人身的这个物质都属于自然界,而存在于自然界,因为我们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呼吸的空气都是自然界的东西,所以我们人本身也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恩格斯直接讲出了它的结论。

  下面在讲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的时候这是其中的一段。“因为在自然界中没有孤立发生的东西。事物是互相作用着的,并且在大多数情形下,正是忘记了这种多方面的运动和相互作用,阻碍我们的自然科学家去看清最简单的事物。”现在已经过了150多年,科学家们还没有避免得了恩格斯那时讲的:孤立地看事物,因此对一个简单的事物也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因为事物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互相在起作用的,它不能单独起作用(这里边也包括了人,人也是这个样子)。

  “人们愈会重新地不仅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就当人们慢慢认识到人和自然是一体的时候,就感觉到人和自然是一致的,有了这个前提之后,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整个都对立起来,那是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精神、物质对立有两大派,一是宗教界,认为精神是神,物质是物质,两个不能掺和;一是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精神是精神、物质是物质。这两个对立的观点都是荒谬的、反自然的。人类和自然,一般地从有史以来,科学家们都是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人是主人,要不就是人是仆人。原始蒙昧的人类时代,人是大自然的奴仆,大自然有神灵,不可征服,人要服从自然,一切求神,崇拜自然。以后,科学发展了人成为主人,要主宰大自然,人和大自然也是对立的,这也不对。灵魂和肉体的对立,实际讲的是人们的精神活动和人本身的肉体。“灵魂”,恩格斯著作中有几处谈到,他说的灵魂实际指的是人的精神活动,和宗教所说的灵魂并不是一回事情。恩格斯讲人死了之后,并不是讲人就全死了,还有一种类似灵魂的东西还要存在很长时间。以前很多人对这句话不理解。记得我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初学《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这段话时,跟搞哲学的提过这个问题,我说恩格斯讲类似于灵魂的东西、人死了之后它还要存在很长时间,这是个什么?是怎么回事情?当时别人讲,这是恩格斯批判别人的观点。然后我又翻了几本原著,找搞德文的翻译后,也说是恩格斯说的。这个问题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他们也是挠脑袋,不好解释。现在知道了,说人死了之后类似于灵魂的东西还存在很长时间,就说的是“信息”。人死了之后,还有人的信息存在着。有时你说的语言、你的行踪……还可以出现、有时还可以感觉到它,那是信息,跟灵魂不是一回事情。这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解决的问题。以前我研究哲学对这个问题也是有了十几年的疑问。我要既研究宗教、哲学,研究气功特异功能,也得研究马列。研究马列看到哪些问题也得提出来,问题解决不了你自己也不能干事情。所以这个“对立起来”是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一旦我们认识到和大自然一致性的时候,这些问题就站不住脚了,就不可能存在了。这就是前面讲的人和大自然界的统一性,是一个整体,就从这几个方面讲了讲。当然马克思恩格斯在这方面的论述还非常多,只是限于篇幅关系没有更多地引用,而且好多具体内容在后面讲整体观、混元论、意识论、道德论的时候,已经都把它纳入到我们的正规教材并作了全面阐述,所以有些论点就没再引。因为他毕竟是从哲学高度概括地论述的,我们是从生命科学高度展开来讲述的。对于马克思、恩格斯这些哲学观点,现在的西方科学家、哲学家们也正在接受。西方反对马克思是反对他的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因为那属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内容。这里的很多基本的哲学观点,他是作为学术观点进行研究的,并不反对它也不禁止它。对于这些内容,你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解释它。其实现在西方的很多观点都是把马克思的理论换了一个词来讲的,如现在西方讲的系统论、意识发生论都是马克思的基本观点,一说马克思说对了,怕带来个什么后果,发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招惹麻烦。用了马克思的观点也得变个词,说是反马克思的。对于东方的观点,尤其是两大阵营对立的时候,他用了也得改个词。比如说原来苏联巴甫洛夫的“神经反射学说”,美国的斯金纳拿去研究动物,搞行为主义,实际上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反射学说,他改个名字叫“反馈学说”,你反射,我把它反回来对你起作用,那叫连续反射,巴甫洛夫也讲连续反射,但是他就不敢说是巴甫洛夫的学说,因为巴甫洛夫的学说是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巴甫洛夫学说就等于承认辩证唯物主义了,那就麻烦了。这就使现在西方好多科学陷入了矛盾状态,本来可以进步更快一些,但他就是不敢用这个哲学观点去统率他的科学技术。因此就没能更快地进步。(以上引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二)关于人和社会是一整体

  这里比人和自然是一整体还要难懂一点。

  “正象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社会能够生产人,生产作为人的人。什么叫“人的人”?这个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只有社会本身才能够生产社会的人,因为人的社会性只有在社会当中才能生产出来。如果一个婴儿生下来之后,不进入人的社会,有狼孩、虎孩,中国有猪孩……不进入到人的社会里边来就不能成为“人的人”。“人的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的统一。社会能生产人是生产这样的人。正象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人反过来也生产社会。社会是由于人的活动而产生出来的。社会的活动生产了作为人的人,人的活动反过来形成了社会,就是人生产社会。我国的猪孩经过改造、教育,现在已经有了小学水平,智商程度达到69(一般的正常的低商是70),他可以做一般的事情了。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他没有完全脱离人。如果生下来之后完全脱离了人,脑子里发育非常原始,定型了,意元体就不好形成了。猪孩能得到改造,不是三五年。

  “正象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下面就解释为什么这么讲。“活动和享受”,人的生命活动,一个是主动的活动,一个是享受,享受和活动两者不能分开。马克思曾讲过:“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人的活动,无论是“活动”也好,“享受”也好,它的内容和存在方式都是社会的。比如说同学们今天来听课,“来听课”这个活动怎么体现出来?同学们得来,我得讲课,这才能完成听课活动。你来听我讲课这就是我们人与人联系到一起了,这本身就是个社会活动,在人与人关系当中存在,在社会整体当中存在。你自己一个人躲到深山老林里边去,能完成听课吗?他说“完得成,我拿着录音机,我听磁带。”磁带是社会劳动的物化,你同样是跟社会打交道,跟在我这儿听课差不多。虽然不是我直接劳动,同样是我劳动的结果,这也是社会的联系。


推荐阅读(直接点开即可):

庞老师近年带意元体

庞老师讲练功故事

庞明老师答疑

直腿坐松腰法

庞老师谈明心见性摘录

智能气功科学概论辅导材料及视频

智能气功科学精义辅导材料及视频

庞老师新书《禅宗证悟理法辑要》

↓↓↓点下面阅读原文可浏览更多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