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整体理论(65)——意识的含义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5181jd7is&width=500&height=375&auto=0
另一个方面,人脑子不是光简单地记录过去的,到了人的意元体,还能接收外面的信息。现在的宇宙演化出的多样性还没有淀积进人体中来。但意元体形成的时候是空的,这些信息一下子就进去了。这样,历史的东西淀积进来了,现在有的可以反映进去(虽然还没起作用),因此意元体里面是全息的。有了这个前提,就有了认识事物的各种模式,再通过人的各种接受外界事物信息的器官,人就能够认识自然界了。因为人集中了整个宇宙的全部内容。这种内容,不是实体性东西,而指的是信息内容,这就是我们跟儒家的阳明学派的根本区别。
王阳明说:“万物皆备于我。”宇宙天地万物都在我心之中。这样讲错了,不是外面的东西都在我里面,而是万物的信息在混元体里面。王阳明有一个学生很会问问题。有一次上山见到一株很美丽的花,他说:既然万物皆备于我,我没来的时候,也不知道这里有花,这花存在不存在呢?王阳明也会答,他说:咱们没来的时候,它是个寂静的,我们脑子里面也是个寂静的。一见它,它出来了,我们也出来了。至于没来以前有没有?不知道。没来以前没看到怎么知道有没有?来了才能知道,两个寂静一碰闪现出来了。咱们一听,“这是胡说八道。”可那时候也信,实际上他们那个时候只感觉到了信息在我脑子里面,在那个社会没那么多词汇,科学没发展到那个程度,当然他也就不可能认识这些问题。我们现在有信息论了,我搞气功搞了几十年,研究鬼、神乱七八糟的这一套,什么掐诀、念咒,知道不对但又讲不出来。到了七十年代学三论才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没有三论知识,我也创不了智能功。我搞佛学、道学、儒学,研究半天也解决不了,学了三论才有了这样的语言,不然没法叙述它。古人讲:“非有非空”,不是有也不是空,庄子讲“无有一无有”,世界上没有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却有不是有的没有。说没有也不对,什么叫没有,“龟毛兔角”那叫没有。我们说的没有,那不是没有,它是一种有,又是没有。因为他那时没词汇,也讲不出来。咱们现在讲,能量没有实体,信息没实体,但也是东西啊。有哲学概念了就好说了。有了这个前提,我们的意元体积累了过去的信息,也反映了现在的信息,再加上我们的感觉功能,就能够识别它。
宇宙历史从原始的混元气开始就必须这么发展,不这么发展,出不了人。前面讲过人择原理,讲现在的人就决定了我们的宇宙世界就是现在这样,这个物理世界的很多规律,正好能产生人。没这样的规律产生不了人。人现在的特征就是一个宇宙的缩写。古人讲“人身一小宇宙”,这句话是讲对了的,中国古代很多整体观的东西是讲对了的,但讲得不详细、不具体,当然有的地方也讲错了。混元理论讲了,信息能聚集能量,还能进一步聚集质量。在人类出现以前,原始混元气、信息相碰、积聚产生能量,然后有物质,这一过程是自然变化。现在人有了意元体,意元体可以发放信息,可以发放常态智能信息,也可以发放超常智能信息;可以接收常态智能信息,也可以接收超常智能信息,这些信息同样也能够积累能量、积聚质量。在没有开展气功科学以前,人们都是用常态智能和自然界打交道。人一旦有了接收信息、发放信息这个意识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认识自然界了。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历史发展的一部分,人对自然界的认识,那不就是自然认识自身吗?人是自然界的中心,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是自然界的中心认识它的周围,就是自然界认识自己。但是,我们以前用常态智能认识自然界还有偏,而且还有很多问题没认识,我们只认识了自然界的一部分,还不是真正的认识,还不是真正的自觉,在好多领域都是不自觉的,尤其是对人的意元体更不认识。我们对周围的物质世界开始有相当的认识了,但对中心的中心——意元体这种特殊的物质存在形式还不认识,因此,还没有认识整个宇宙自然界的精华。通过发展气功科学,开发超常智能,认识意元体,那么人的整个生命活动就能全面认识了。这样对大自然界就会认识更加彻底,使得宇宙成为真正自觉的宇宙,人成为自由、自觉、自主的人。
第三节 意识与意识活动
意元体是宇宙发展到最高级阶段的一种特殊的混元气,而意识活动是意元体的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混元整体理论讲的意识,不仅仅作为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而且作为一种特殊的客观存在来讲述它的内容和规律。以前讲意识是主观的,我们讲它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这是混元整体理论和以前的哲学、医学等讲意识的根本不同点。
Ⅰ、意识的含义
意识怎么认识?怎么理解?各个学科有不同的认识。我们应该对这些认识都有所了解,应该知道哲学讲的是什么,佛学讲的是什么……知道它是在什么层次、什么意义上讲的,我们才能真正确立混元整体理论对意识的论述。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人家一说,“意元体我不承认。”你就没词了。
今天我们讲意识的含义从两个方面讲:一是各学科的意识观;一是智能功的意识观。各学科从哲学、心理学、医学、佛教、道教五个方面讲。哲学就不讲了,同学们看看就行了,很简单。心理学同学们看看也行了,心理学还多写了一点,中国的心理学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写的,跟哲学观点差不太多。我就没用中国心理学给意识下的定义,而是用了比较权威的两个外国心理学派给意识下的定义。
医学中西医学的意识观和心理学的意识观基本上一样。中医学讲意识,它不叫意识,而叫精神活动,讲了六个层次:“所以任物者,谓之心”,能够反映事物的功能是心;“心有所忆谓之意”,反映后还能想一想,能回忆一下叫意念。佛学称为“比量”,就是比一比; “意有所存谓之志”,一个念头定下来了叫志向;“因志而存变谓之思”,为这一个事情我要怎么去做叫思考;“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再细细考虑称为虑。思虑两个字在中国过去不是一个含意。思,考虑得粗一点。虑,考虑得细一点、远一点、多一点;“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考虑完了之后再去处理问题称为智慧。心、意、志、思、虑、智,这几个层次都属于意识活动的范畴。佛教讲意识讲得最多,佛家有一万多卷经典,靠什么立论?就靠意识立论,其根本就是意识。
当然佛教内部打架也打得最厉害。佛学说与世不争,不争?连脑袋都可以不要。原来在印度有个“无遮法会”,在他们一个最有名的庙子里,全国的和尚都到那儿去。主持者立个论,看谁来辩论能驳倒他,输了的就掉脑袋——自杀,就服了。中国的和尚玄奘上那儿去了以后搞一次辩论,玄奘当主持,搞了一个五千颂,谁也没来辩论倒。中国和尚到印度打擂台打胜了。玄奘讲心,研究得最彻底,回中国以后,专门搞法相宗研究心。
佛学讲唯识论,识和心是一回事情。佛教是专门讲心的,它对心的研究很深刻。研究心的功能、心的体、不同的心,《西游记》中有什么名利心、嫉妒心……那就是按佛学所说“八识心王”、“五十一位心所法(心里面有五十一个心所)”写的。这些东西在《百法明门》里讲的比较多。中国有意识这个词应该归功于佛教。佛教把心分成了八个心王——心里面的王,其中一个王是意识。他们那时候研究得很初级,不懂得有大脑皮层这个东西。本来小乘佛法是佛讲的,说就一个识,叫“一猴跳六窗”。大乘倒讲不对了,它认为眼看东西能知道是眼识;耳朵听东西——耳识;鼻子闻东西——鼻识;舌头尝东西——舌识;身体感觉东西——身识;人对什么事都领会、理解叫意识。意识是第六识,下面还有执着于我、保护自己身体的脑子中的我叫第七识,说它最坏,总有个我。第七识和第六识是连着的,我执识是意的根,考虑总是我在考虑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种子识),里面什么都有,生好、生坏、生天、生地、生人、生物,宇宙万物都是它来生的。
关于对意识的论述,有《唯识论》、《成唯识论》、《唯识论述》、《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等好多本,光《唯识论》现在铅印出版的也得摞好高,内容很多,不过在佛学里面,意和识并不划等号。当然意识成为一个专有名词那另外说。它说,意和识都是心的功能。意是思考、想,识是认识、分别。把意和识分开了,其实是一个东西。它认为人和自然统一于人的心。心和眼一攀缘,外面有形色的东西——明暗、颜色、形状……就都属于眼了,本来外界没有东西,心和眼一结合就变出外界来了;心和耳朵一结合,耳朵就能听声音,耳朵本来不听声音,是耳朵迷惑了,它跟声音一结合,就产生了声音这个客观实体;心和鼻子一结合——本来心不应该和鼻子结合,它是孤立的,现在一结合,跟外面的味这个假的东西结合上了;眼耳鼻舌身都是这么搞的。那么意呢?意念有个体(它这点讲对了,跟咱们讲的意元体差不多),意和名相结合,名是各种概念,相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比如脑子里想个圆圈,这圆圈就叫相,想个词汇叫名。名、相一结合称为法。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能认识色声香昧触法的叫识,能认识法的称为意。而我们把直接对概念起作用的这一部分叫意识,佛学把意识都给分了它,不要整体,它讲这个的目的就是让你不要有整体观,都是局部的,它讲没有个你,你在哪儿呢?眼睛是你吗?是眼识;耳朵是你吗?是耳识。识是里面的妄想,耳朵是个根,外面声音是尘,宇宙里面根本就没有这个人。就是根尘识。人听不着——聋子,不是还有你吗?瞎子,不是还有你吗?它不懂得这些本来都是人的神经的功能,他们实际上是用了逻辑学的分割法,是一种辩论方法。而释迦牟尼佛看来不一样,他是真修了,练了功真有本事了,感觉到有个思想,“一猴跳六窗”,意识跑到眼睛上,就是眼看东西,到耳朵,就是耳朵听东西。
佛学发展过程中有个有论和无论,最后说没有的无论占上风了,到了中国都是没有的无 论。这样,意识就成没有的了。而且讲意识创造了万物,宇宙天地都是意识来的,意识活动是假的,是妄想。妄想没有了,就成佛了。实际上是精神活动停止下来,进入安安静静的练功入静状态,功夫就上去了。一闭眼安静后觉得里面空空荡荡的,宇宙都一样了,就认为宇宙都是空的。佛学一句最简单、最根本的名言是:“万法从缘起,一切唯心造。”天地间有名有相的事物称为法,都是因缘起来的,它不讲是天造的。内在的、人的心是因,各种因起作用就是缘,因缘相合产生万物,但一切都是从心造出来的,这是它的意识论。它讲万法从缘起、没有神主、没有天生……这是讲对了的。但是它讲一切唯心造就讲错了,如果把这一观点去掉,它的很多理论是讲对了的。如果我们看佛家书籍,不看总前提,《唯识论》有八识心王、五十一位心所法,一看挺有意思的,什么善心法、恶心法、不善不恶的心法,善心里面又分……这实际是把意识活动分了这么多类型,其中好多问题讲得比较细致。
下面讲道教,道教讲意识从理论上讲得之较少,它的理论不成体系,讲宇宙讲了个道,这一点是个大贡献。讲到具体的人,道学讲得少。我记得以前看书,有一本书写宋朝邵康节真人。《西游记》里面不是有个邵康节真人吗?说是成仙得道了,他临死的时候说:“先天之理已明,后天之事不甚了了。”在他临死的时候,别人问他上天没有,得到什么境界了?他说了这么两句话。他写的《皇极经世》把以前多少万年都推了,写的头头是道,但后天之事,我们人本身怎么活着,里面怎么变化还“不甚了了”,那个时代对人对生命也不可能搞清楚,有了功能也搞不清楚。因为整个科学还没达到那个水平。邵康节真人都没搞清楚,比他水平还低的人那就可想而知了。别人死的时候都没说真话,也没去追究,自己迷惑自己, “得了,我上天了”。
道家如此,佛家也是这样。日本有个很有名的禅师铃木大拙,到世界各地讲经讲了多少 年,到临死时,侍候他的小姐问他:“铃木大拙先生,你现在看到什么了?看到天堂地狱没有?”铃木大拙说:“我就看到了你。”他也说得很实在,没看到天堂也没看到地狱。在真正谈到人的时候,都研究不清。
佛家论述都一套一套的。其实好多理论不是从练功得来的,是从逻辑推出来的,这就是上了一定的功能。所以它的论述很有学问,而道家不讲逻辑,对这些问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此对意识论述的比较少。“阴阳不测谓之神”、“一气能变曰精”、“精者气之精也”、 “性”、“心”,以前还没有意,就这么几个词,再没有了,所以不好论述。到了宋朝以后,才开始有了元神、识神、真意。元神、识神,我们想这实际上也是接受了佛学道理之后,改了个名。它们说法和佛学差不多。元神就是脑子里空空荡荡,什么精神活动都没有,不受欲望、思念、考虑的影响的一种精神状态。识神是脑子里意念的活动。实际上元神就相当于佛学所说的阿赖耶识,识神就相当于意识,后来又加了个真意,这是为了练功的需要编的。元神,相当于咱们所说的初始意元体那种状况没有分别;识神,就是偏执意元体的活动;真意,古人讲的不是那么确切。真意这个词,应该是能够感觉到自己意元体的安安静静的状态的功能叫真意。真正感觉到那东西叫真觉,根据感觉发出的意识活动叫真意。真觉真意本来是一个东西,后面讲意识活动还要谈到这些问题。
元神、识神、真意之间的关系怎样呢?识神是脑子里的活动。一活动,把元神占领了,它就是借着元神来活动的。好比咱们讲意识是意元体的活动过程、活动内容。实际上,识神的活动本身就是意元体的活动,只是它的活动把意元体改样了,染了颜色了。不能离开识神找元神,过去说骑驴觅驴,就错了。佛学讲,当下就是,放下就是,一放下,就是元神。你要是去找它,这个找的本身就是意识,意识本身就是意元体的活动,哪儿找一个安静的意元体去?你一想,意元体就已经动了,就找不着它了。这就是元神和识神的辩证关系,以前经常打水和波的比喻:安静的水是意元体,一起风,有了波浪就是意识的活动,但波浪也是水的波,波浪的水的性质没有变。所以我们要懂得,普通的意识活动同样也是意元体的活动。就如慧能所说:“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有一个和尚来跟慧能讲,说他“有伎俩,能断百思想”,他能把各种思想都断了,什么都不想。慧能讲,不对。我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不需要把各种思想断掉。因为思想意识本身就是意识嘛l 哪儿找意元体去?要懂得这个活动是虚妄的,而不着于虚妄。你着于它就错了,不着于它,你就不错。你说着话,不被这个话所遮蔽,里面还非常灵明,就不需要断它。不是练了功以后,什么都不想了,闭着眼睛就这么呆着不动。过去把这个叫坐“枯禅”,那不对。儒家这么讲,道家这么讲,佛家也这么讲。元神和识神本来是互相联系的。一开始让你静,那是没办法,给你一个静的概念。一静,元神出现,但你真感觉到元神,里面又动了。那时候你只要把执着去掉,不让它掩盖住你,那就没有关系了。它们之间就是这么一个很微妙的关系,当你精神高度集中的时候,又可以起到真意的作用。所以我们智能功就搞专一,就一个念头。一个波浪,说是平面也行,说是球面也行。球面放大了就是平面,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平面,都是球面。只有一个波,就是真意了,统一不乱就解决问题了。以前讲精神集中安静安静,平、平、平,一平之后出个念头,再传出去,也是一个,这样一个波浪也是一个,是一样的道理。
古人把识神,元神对立起来,而智能气功认为它们不对立,识神本身就是元神活动的表现。只是加上了欲望,加上了执着。佛学就讲有个“执着”,第七识,这样就好讲了。道家光讲元神、识神就不太好讲,意识一执着就成了虚妄。不执着就相当“开悟”“明心见性”,但不是不说话了,不干事了,不想事了。开悟之后他们也写书、著作,也著了好多经典以及对经典的注解。他们也动脑子,他们的意识活动怎么就不是虚妄了呢?因为他心里像明镜似的,心里清清亮亮的,外面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不像一般人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什么,干什么。
看一个人开悟没开悟,就是在关键的时候打激他一下,看看他还能不能冷静地处理。以前说有两个和尚,一个和尚已经开悟了,另一个和尚知道他开悟了,但是不服气。在一次过河的时候,另一个和尚把他推到了河里去要淹死他。在这么紧张的时候,他那儿还是空空荡荡的。一般人肯定会说:“怎么回事?”而他却说:“原来如此。”心里面很明白、很清楚。如果你能做到外面怎么动心里不动,心里面明确起来,那就解决问题了。
佛家讲开悟的时候,往往是乱七八糟,闹得你没辙儿的时候,心里想、想、想,没有往外放出来,里面一动弹,一下子开悟了。有一个和尚,讲法讲得很好了,一个有本事的和尚找他去了,谈了几句话说:“你这个不行,找某某去吧,他是一个渡船的和尚。”他也不认识,找到那儿跟他一说话,那和尚问了一个禅宗的问题,刚说了几句,便一杆子把他打到河里去了,叫他赶紧说。他这么要一说,一想,开悟了。
推荐阅读(直接点开即可):
↓↓↓点下面阅读原文可浏览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