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超常智能(34)——感知诊断法及其练法A

庞明 智能气功 2020-02-19

新朋友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小字“智能气功”,再点击“关注”,并选择置顶公众号,也可搜索微信公众号:znqg01 来关注我们,关注后可每天收到我们分享的精彩文章。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6104vga1m&width=500&height=375&auto=0

  普通看气法和观太阳的看气法都可以从常态智能进入超常智能。这也不叫开天目,叫开小窍,从小窍上来解决问题。看气法本身不应该属透视的范畴,因为没有更合适的地方放它,所以就把它放在透视法里边。

  Ⅱ、感知诊断法及其练法

  感知诊断法是应用超常智能的接收功能直接来接收超常信息以诊查疾病,它是超常智能接收功能最根本的东西,任何诊断方法都来源于它。透视法、感应法的核心都是感知功能。我们现在说的感知实际也不是超常智能接收超常信息的本态,它也是变了态的。透视法是意元体的接收超常信息的功能和视觉系统结合起来,出了形象,它是在第一映象空间完成的。感知法是意元体的超常接收功能和第二映象空间相结合了。本来意元体有超常接收功能,但我们脑子里边参照系中还没有时空整体那样的整体观,脑子显现不出整体形象,意元体还不够那么精细,还不会辨别属于第三映象空间的实体,常态智能参照系还在起作用,实象出不来。 

  按照意元体的认知功能来讲,应该说感知法比透视法更深刻一点。我们透视看到的是形象,当然形象也不是混元实体的那个实体,也是常态里面的。形象思维虽然有它的特点,但是在认识领域里面,它毕竟是第一级的认识活动,而概念性活动则是理性的认识活动。我们知道,概念是从具体的形象进行高度概括、抽象而得出来的,因此,概念比形象更具有本质意义。按道理来讲,感知功能应该比透视功能更高级、更完善,用于诊断、接收,感知功能的层次更高一点。从头部里边反应的位置层次来讲,感知功能的反应点比透视功能的反应点高一层。透视功能基本是从印堂这个层次往里面进去,气这么平着起来(当然与上面的大脑皮层也有关系),而感知功能完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我们练气功,有必要把一些日常用语细心体会一下。如聪明绝顶和聪明过人。什么叫聪明绝顶?说人太聪明了,气冲到脑的最高点了。聪明过人并没什么了不起,只是比普通人聪明一点;聪明绝顶,气到高层次去了。透视气上升的位置不够,按佛家的讲法,它属于色界(有形质的物质)里面的功能。感知就没有形质了,就是概念了,更靠上了。同学们不要以为感知功能不如透视功能好,不是这样,它更高一层。

按照过去头部九宫来讲,透视属于以下五宫:从印堂往里一寸是明堂宫,往里二寸是洞房宫,往里三寸是丹田宫,往里四寸是流珠宫,往里五寸是玉帝宫,前面四宫叫雄四宫,都在平印堂的水平线上。感知功能属于上面的雌四宫。下面雄四宫动多一点,形式多一点;上面无形的多一点。雌四宫是:明堂宫上面天庭宫,洞房宫上面极真宫,丹田宫上面玄丹宫,流珠宫上面太皇宫。最后一宫是玉帝宫,它上下两层都管,其位置在百会下面。一般图示头部九宫,把脑子分成九瓣,周围八个,当中一个,那是按八卦九宫分布的。按照内景不是那样分布,而是上面五个,下面四个。感知法是意元体的功能和概念思维结合在一起的;透视法是意元体的功能与形象思维结合在一起的。我们现在不用九宫来认识它,而是按意元体理论来认识它。把九宫说一说,是让大家对传统气功修九宫的方法有所了解。过去说这是从上田练出功能的一个简单的方法。可虽说简单,没十年、八年也不行。过去说有了功能就成了仙(其实有功能与成仙不是一回事情,有了功能还是人),一成仙就想死,可一死就完了。

  练感知法实际上就是发挥意元体接收超常信息的功能。一般人意元体接收不了超常信息,是由于躯体混元气对意元体有屏蔽作用,你要想接收大自然界的超常信息,就得先打开通路。开天目穴也能通到意元体中心去,但它走的路线与视觉有很大关系。开天目后,整体信息进去容易与视觉形象结合而出现形象思维,展现出透视功能。当然也有人开天目之后,不出形象而出概念,不过这种人太少了。古人练功一般不开天目,而开天门。因为过去说开了天目,气往天目穴走,这只是升天界,开顶后才能进入圣界,叫“顶圣眼天升”。气从顶上走属圣界。眼属于天,气往这儿走是天。从心走是人,小肚子是饿鬼。“顶圣眼天升,人心饿鬼属”。饿鬼是修罗,非常贪。腿属畜牲,脚心涌泉属地狱。当然脚心也要开,这样通路更多,而关键是开天门。道家讲,开顶属于走圣道,开天目属走天道。过去开天门是老师给学生单个开。按过去讲,从最高点的发旋昆仑到前面颅骨和两块顶骨交界地方,这一条线都可以开。具体开在哪,每个人不一样。可有本事的老师一看就知道,他也不告诉学生,拿手点住那个位置,一般用半分钟,头顶便开一条缝或一个洞。现在学功的人多,那就须集体开天门,和传统开天门就不一样了。过去说天门是个门,门上有锁,要用钥匙打开,开天门的手法、方法就称为钥匙。可以用金刚指来点,也可用三清混元手来点(三清混元手的掐法见教材)。

  咱们集体组场开天门,让被开的人从昆仑往前摸,找到缝最宽的地方,拿好三清混元手,右手点住这个地方。组场后,让大家“三元归一”:舌顶上腭顶向天门,闭着眼睛看天门,两个耳朵听天门,集中精神,安静后开始发音。过去佛家念“嗡、啊、吽”三字或“嗡、兰”二字,也有念“唵、嘛、呢、叭、咪、吽”六字大明神咒者。《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山上有个封贴,上书“唵、嘛、呢、叭、咪、吽”六字,封贴一揭,孙悟空就从山下跳出来了。实际那就是暗喻用“唵、嘛、呢、叭、咪、吽”开天门的。怎么念呢?念唵,意念从头顶出;嘛,从头左侧出;呢,从头前面出,叭,从头右侧出;咪,从头后面出;吽,从混元窍里面穿出头顶。我们现在为了避免人家说我们是搞佛家那一套,就不再用它了,就念“刻苦练功,完美身心,造福人类”,也能起到三田共振的作用,而且效果更明显。另外,大家要注意,喊“刻苦练功,完美身心,造福人类”时,“功、心、类”三音都是两拍,这就有了开天门的意思,有三田共振的内容了。一开始编口号的时候,我们没有多讲这些内容,近几年才讲它。不过我们讲了之后,也给念咒的人起了个头。过去讲念咒可以起三田共振作用的,可以说没有。我们从79年、 80年讲这个问题之后,80年代以后的著作基本上也都讲共振了。搞佛的怕别人说佛理亏,也讲讲共振了。

  我们喊这三句口号时,中指点着天门。发e时,鼻孔、鼻柱、人中都要往回收,有鼻音。如果发e时,舌尖或舌面轻点上腭,音就能沿鼻子两侧、鼻柱振动到天庭宫。天庭宫在天门前面,发e再变成η,就振动到后面来了。发e音时,鼻和上腭就开了。发音要圆,而且音要低。频率低,振幅就大,振动范围就大。用手振颤开天门是骨头开。发e音,力量充足后,从里边冲开天门,与骨缝开不一样。

  东北有个学员给我来了一封信,说:“我练功的时候‘哗’骨头开了,从印堂到玉枕整个脑瓜都觉得裂开了,这是不是天门真的开了?最近练功我嗓子疼,吐了好多痰,原来的气喘病也好了,这是不是表明喉节也开了?”我说那都是幻觉。从里面开的景象不能跟同学们讲,一讲就想,一想就容易出幻觉。如果你觉得自己出现透视或内视了,你就做实验检查一下。你说你能看到骨头,那你看看别人的骨头(骨头有毛病的),看看他哪儿有毛病。你说对了,那你就有了透视功能。“我看见我的肋骨了,看见脊椎了。”光看自己还不算,得经实验检验才行。头缝开了,或头顶出了个窟窿,这是顶开,天门开是从脑子里面开。有了景象写给我看,我告诉你是不是。如真是天门开了,我写信告诉你开喉节的方法。现在还不能告诉同学们开喉节的方法,因为早讲之后,有的人乱用它,也会出弊病。也许再过上五年到十年才会公开开喉节的办法。

  开天门时先念口诀(三个口号),发e、η,再加意念,默念“天门开”。“开”这个音本身就有往外开的作用。发“k”气往上冲上颚,发“t”气也往上冲。反复念。去年面授时我还带大家发过“英”和“精”字音。前面讲了“嘎”和“神机凌空”,发这两个音都是为了更好地冲开天门。“嘎”音过去是武功里面练鹤形的发音。“风声鹤唳”,“鹤鸣九皋,声闻于天”,鹤叫的声音很清脆,能传到天上去。“嘎”音是往上冲的,意念是从喉到腭部往上冲的。这个音还是从内部冲起来的,但是个高频的音。“嘎”一般发成“嘎儿”,一张嘴,出来的是元音。“嘎儿”音是从软腭往上冲的,一开始冲不到头顶上去,而且靠后一点。如果集体练,有的人原来天门开的位置靠后,组场发“嘎”音容易冲开天门,就把其他人也带起来了。一般单练不着重念“嘎”。“嘎”音是往上升的,所以武功中的“一鹤冲天”就用了这个发音法,而且它还采用了一些穴位,意念从这儿到那儿穿起来。经常练这个动作,意念一集中,人就起来了,能跳很高。武功发“嘎”声音很短促,练开天门发“嘎儿”音时音不要太尖,使软腭和头部气充起来。中脉之气在这一段最不好连,发“嘎儿”音能使气从胸到头连上。(这不是开喉节,不要认为这是庞老师在暗示我们开喉节的方法。)去年庞老师怎不教发“嘎”音?那时一般地发几个音,我带着大家开,大部分都能开。现在要从最根本的道理来讲真正开天门的方法,比一般的讲总要深入一点。“神机凌空”这四个字既有发音作用,又有意念作用。念“神机”时脑子中心有振动,念“凌空”时意念就冲出去了,加上发“嘎”音,天门就容易开了。可以把前后讲的结合在一起,先喊口号“刻苦练功,完美身心,造福人类”,三田共振,然后发“嘎”音,再念“天门开”,再接着念“神机凌空”,最后念e、η把气拢起来。不按这个顺序也没什么了不起,大家不要把它看死了。不同的老师教的口诀并不一样,这个口诀可以开,那个口诀也可以开。告诉同学们,发音、手诀式只是形式,关键是意念。发“嘎”、“神机”,意念从里边冲出去,就可以开天门;光发“嘎”音,不用意念往外冲,就不能开天门。同学们要掌握开天门的实质:用发音、手诀法加意念从里往外冲开。发“神机”,体会头里面振动的位置,从那儿“凌空”冲开天门。发音的感觉可以帮助你找位置,但是开天门还须意念来引导。

  一般来说,一开始还没完全走神,还在练气的时候,就觉得天门上面有个气柱升起老高,一般要升到几米至几十米。过去有的老师说有一百丈高,有的说有一千丈高,冲上去乒乓直响(其实是脑子里面的响动)。其实一百丈、一千丈都是意念想的,那是意念和气要真正冲出地球的大气层。意念和气像一根天线一样,冲到顶上去,那么感知功能就强了。冲得响,不要害怕,精神集中,气柱一歪就赶紧收回来,再起。往上升气柱要注意两点:一、气柱要直,不能歪了;二、气柱不能太靠后,最少要放在发旋前面一寸半到二寸的位置,这样往上升不觉得累。从后面往上升会觉得累。后面是养,前面是练。枕骨上面也有一个窍,是十三门的总门,从这儿平着出入可以,不能往上升,从这儿往上升人就受损伤了。从这个门往外放,也不能放得太远。不能从发旋处往上升,那样太劳神。过去有功夫的人,晚上练功时,头上升起一个很高的大光柱子,老远就可以看见。一开始练时,气要往上升,练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往外放光了,要把光收起来。过去讲魔要把你的光收走,所以练功时需要念咒护法。其实那是用意念把气集中起来,把光柱高高地升起来。意念很集中,气就不容易散。过去练功到这层次,有“气冲牛斗”的现象。实际就是开天门后,有光柱冲到天上去了。这是过去某一个门派练功的特殊内容,我们现在不这么搞了。如果你真把气柱升起来了,最后就必须要收功,把气柱收回来放在混元窍当中,然后静养三分钟。最后还要把周身想一遍,让周身各部的气都回到周身各部去。在过去是念咒(其实也是个意念活动),“天神归天,地神归庙,各路神仙,各回原位,再请再至”。身体各部分都要归一,归一之后还要把气散到身体各部去。“天神归天”,气就到头上来;“地神归地”,气到形体里面去;“各路神仙各回原位”,全身各部分的气回到原位;“再请再至”,再练功再把气集中起来。其实这本身是练功的内容,讲的是身体里的气机变化,只是把它神学化了。收功之后,把气散到全身各部去,这才叫真正的静养。练功的程序:一开始把全身的气集中起来,然后开始练功,练完功把气收回来,散送到全身各部去,全身的气均匀了,就是收功。过去的练功程序是有一定意义的。不要以为过去烧香磕头过于烦琐,它能让你有序化。准备工作做好了才练功;练完功还要收功,把全身整理一番。真正的和尚、道士的生活非常规律。

  练功不同于一般的上学,气功单位不同于其他的单位。庙里边的和尚们生活都井井有条,吃饭之前先念经、念咒,有几个和尚专门管分饭。吃饭时不许说话,吃饱了就坐在那儿呆着。等大家都吃饱了,两个碗一摞,放下筷子(不能超过桌子边)。那样做就有序化了。搞修行为什么搞这样的仪式?这本身是在规范你,让你时时刻刻都练功。吃饭以前念经念咒,想想佛,这是修佛生活化。我们现在还没让大家这么规范化,将来也许要这么规范。气功这门学问和别的不一样。咱们现在就是太松散。练功是个很长的过程,要不断地改变普通的生命活动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就得经常注意改变人之常情。咱们不是要树立气功文化吗?气功文化向前发展,就必须要摆脱现在人们的困境。我们不从宗教、神学上去搞,而从科学上去搞,得改变常态的生活状态,常态的思维状态,常态的习惯,常态的一切行为。上气功学校比管小学生还厉害。上幼儿园的小孩子吃饭时,老老实实地坐着,阿姨给盛饭。咱们虽然这么大了,可心的境界还不行,往新的境界走得学习。


(如发现有错别字请留言指正,感恩!)

推荐阅读(直接点开即可):

庞老师讲练功故事

庞明老师答疑

庞老师谈明心见性摘录

点下面阅读原文可浏览全部文章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