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轻裘长剑,烈马狂歌——灵丘长城竹帛口、茨沟营、牛帮口纪行

2017-03-10 长城上的莲莲 莲莲的小世界

世界上最完整的那张地图,一定在每个的心里,而不是在纸张上

我喜欢看那些让我热血沸腾的东西,比如长城。

幻想着自己是500多年前女将军,轻裘长剑,烈马狂歌……

面对长城,一切文字都是苍白的,一切语言都是无力表达的,

那是一种震撼,是在面对长城才会产生的



大同东南部的灵丘与保定西北部的阜平之间,群山耸峙。已经是第四次踏上灵丘的沃土,五台与北岳恒山依旧在遥遥相望,这一次,我为前明长城竹帛口、茨沟营、牛帮口而来。





灵丘境内"九分山水一分田",扼守于这里的长城多依山傍险。二等边墙蜿蜒在山隘谷口,扶摇直上的墙体上建砖砌空心敌台。史料记载,从狼牙口往西至繁峙茨沟营的34座长城敌台,当时均以"茨"字编号,称为茨字×号台”。



去往韩庄的路上,途径白坡头,这里是繁峙县横涧乡下辖的一个小村子,村后有明长城遗址为文物普查登记,白坡头明长城遗址现存土夯墙体及方形墩台一个。




沿108国道继续前行,神堂堡韩庄村弃车下河,穿过河谷,这里就是明长城竹帛口的所在地。沿墙体走在长满灌木枯草的山坡,大口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远远望去,残缺不全的二等石砌边墙在初春起伏的群山映衬下透着沧桑,透着悲壮。












竹帛口长城共有六个敌楼,国道南侧仅存一小段石墙体及茨字叁拾贰号台北侧现存座敌台,三座保存完好匾额现存,为茨字贰拾肆贰拾伍贰拾陆,另有台两座,其中一座有雕花








45 32803 45 14986 0 0 1632 0 0:00:20 0:00:09 0:00:11 3082>




斑驳的城墙,厚重的敌楼,

隐隐飘荡着前明王朝遥远的淡淡幽思,

百年来守城将士与外敌的厮杀声始终在城墙内外回荡着。明末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

把思绪从遥远的想象收回,

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

把百年以来的竹帛口记录在我的镜头里。



首批命名中国传统村落的招牌大大的吸引了我,作为“茨字”防线的军属村,茨沟营是通往五台山的重要关口。史料记载“茨字号”长城共有34个敌楼,茨沟营这个古村落就是“茨字号”长城的大本营村里至今还保存着外城城门碧霞祠等古迹。碧霞祠修建于1576年,又名泰山庙,至今保存相对完整,钟鼓楼还是历史尘埃中沧桑的模样,大殿只有中脊而无边脊,寓意法力无边。
















茨沟营古村落最大的特点就是新民居很少,全村基本还保持着原来石砌民居的风格,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石头村。沿着营城城墙绕城一周,北段城墙上有残砖楼一个,匾额已模糊不清,网上有人推断为茨字叁拾肆号敌台。




几次错过,几次擦肩,与牛帮口的相遇终于在这个春天实现。牛帮口的地理位置,西通繁峙县神堂堡,南通阜平县吴王口,是灵丘县西南境的军事交通要故此,明代在此修筑4座,分别为茨字拾捌、茨字贰拾及茨字贰拾壹台。遗憾的是,茨字拾玖台在1968年修建108国道时被拆毁,公路从台址上穿过。















茨字拾捌台扼守住沟口,贰拾及贰拾壹台沿墙体扶摇直上一字排开。牛帮口现存三台均为大回廊结构,四面墙体及顶部女墙、垛口、吐水嘴均完整,门额石匾皆存。




日暮霞光,思念悠长,夕阳终究将苍山点亮,

回望敌楼顽强与不屈的坚守,有着一种孤寂的美

好想披件云的霓裳,与城共舞于日暮霞光……

那五百年风与月,战争与和平的痴缠,

诠释了你怎样的坚守?怎样的遥望?

挥一笔狼毫铺一层云笺

却无法勾勒出岁月中你完整的模样。

熏醉一路走过的旧日时光

如烟的过往是否还在长城内外回荡?

隔着山水的距离,键盘敲打间,

一文一词却勾勒不出你在我心目中不朽的模样……




感谢关注,欢迎分享!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