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丝路石窟:王母宫

2017-06-20 寻古迹的莲莲 莲莲的小世界

穿越河西走廊,

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关中平原和河洛平原。

泾川,是抵达长安前最后一个大站,

僧人进入长安之前,或前往西域途中,

都要在此长时间驻留。

他们开凿石窟,兴建庙宇,供奉舍利,

让这里成为陇东,乃至整个西北的佛教重镇。

于是,陆上丝绸之路兴盛的时代,

甘肃东西两端出现了遥相呼应的两座佛教艺术名城,

一座是西出阳关的敦煌,一座是东望长安的泾川。

                           ——泾川路上,王母宫石窟



还记得从兰州出发,坐在夕发朝至的火车上,迎着清晨的薄雾,看广袤的西北大地地平线与天际交接处,苍穹已被霞光渲染成燃烧般的红色,泾川,迎接我的是一幅宽广的画面。



从火车站步行前往大云寺,时间尚早,景区没有开门,独自在门口等候。

时光穿越回公元690年9月9日,67岁的武则天登基,在男尊女卑的时代里,武则天称帝受到各方面的反对和阻挠。武则天对以女性经变故事为主题的《大云经》很崇敬,于同年7月将其颁行天下。

公元690年10月,武则天又敕令两京(长安、洛阳)、各州都建一座大云寺,珍藏《大云经》,并总遣千名僧人,到各地讲解《大云经》。泾州大云寺选在在大兴国寺遗址上建塔立寺,动工之际,发现了隋代供养的舍利。

女皇敕建大云寺之举恰与佛祖舍利相遇,被认为是大吉大利的巧合,于是请金银器制作大师,选宝石珍珠,做成铜、银、金棺椁,以琉璃瓶盛装14粒佛骨舍利,配以石函,镌刻清楚朝代地点数量,入砖筑地宫,建塔立寺。



时光荏苒,朝代更替,昔日大云寺地上高耸的塔寺早已历史的风雨中消逝了,但隋唐两代修筑的佛塔地宫遗址还在,美轮美奂的金银棺椁和至尊至贵的佛祖骨舍利还在,特别是大量历史书中都对大云寺有详细记载。只可惜地宫出土的宝物禁止拍照,大云寺里的照片我所拍不多。



十九世纪末,敦煌藏经洞的艺术宝藏被世人所发现,敦煌学由此诞生。崆峒大地的泾川,却随着古道驼铃的远去而沉寂下来。

1964年大云寺佛骨舍利的出土,让这个丝路东端的佛教名城开始为世人所瞩目。

泾川,它处在中外陆路交通的丝绸之路接近长安的终端,这条路线是商业通道,也是外交使者通道。同时也是佛教和文化交流的通道。

沿着泾河向南走,河岸群山间,传说中西王母的降生地回山脚下,就是王母宫石窟所在地。



关于西王母其人,我国古籍多有记载,把她说成是上古时代的一位神女,能知天下大事,擅长生不老之术,主司灾厉五刑残杀之气,因为居住在中国的西方,故有“西王母”之称。还说她体形虽然像人,但却长着虎齿豹尾,蓬发戴胜,能歌善舞,是个“理天事一半”的圣母。有些史料还载,她爱好和平,很早以前就与中原交往密切,黄帝经崆峒出兵中原伐恶时,她曾派其部众,协助黄帝平息了蚩尤之暴;舜帝在位时,她命使者往献白玉环,复献白玉官,往来不绝,和睦友好。



而如今被称为王母宫石窟的国保级石窟,

与西王母本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有记载《泾川志》中称此窟为“大佛洞”,

是北魏时期创建的一座中心塔柱式佛教石窟,

窟内为佛教造像。

或许因为与王母宫相伴,

后人把这里命名为“王母宫石窟”。



王母宫石窟依山开凿,长方形洞窟,形若“凹”字。

窟内造像分三层,中有方体塔柱,直连窟顶,

中心柱及三面窟壁均有石雕佛像,

有千佛、力士、菩萨以及驮宝塔的白象,

尤以驮宝塔白象为珍贵的石窟艺术精品

顶部建造物脱落几尽,

现存造像百余尊,

主佛像居中,其他依次排列两旁,

形制与造像风格约在北魏太和末或景明初

窟外清代重修的依山楼阁

王母宫石窟无疑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名窟之一。



大魏南石窟寺碑记,

就在王母宫石窟大佛殿旁边的院子里。

历史的真相隐隐约约铭记在这段记录里,

北魏后期,关陇一带农民起义频频发生。

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正月,

泾州沙门刘慧汪聚众造反,起义规模很大,

震撼了北魏王朝,

率部镇压这次起义的正是战功显赫的奚康生。

平叛以后,奚康生担任了三年的泾州刺史,

在这短短的三年时间里,

几乎动用了全泾州的人力和财力,

经过千百名能工巧匠穷年累月的劳动,

终于造就了南、北石窟寺这两座佛教艺术的殿堂。




土黄色是这里最主要的色调,

泾河、山崖、洞窟、泥塑,

从大云寺到王母宫,

从王母宫到南石窟寺,

从南石窟寺到丈八寺,

从丈八寺到罗汉洞……

千百万年的风沥雨洗,

泾川路上,

始终传承着先人们顶礼膜拜的图腾。 

轻烟缭绕的过往,散了纵横的牵绊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行走在历史的尘埃里, 

长城与古迹间,

浅吟低唱岁月的模样。


个人原创寻古类图文

欢迎朋友们关注与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