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千百年来的泉州古码头

2018-03-02 莲莲 莲莲的小世界

世间行走,总能遇见一些人,他们会远离家乡,回到归处。正如,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地方,这地方有万般情愫,不比故乡般浓烈,却丝丝缕缕舍弃不得,去了便不想离开于是便说,这里应该是上辈子曾生活的地方,不然怎会这般迷恋?于我而言,泉州便是这样这样一个城市。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千百年前,曾经存在着一个穿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辽阔海域,那时候的一些人,借助季风航行联系沿岸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海上航运和贸易线路体系,这是古代东西方之间最重要的文化和文明交流通道之一。在个多世纪之前,著名的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就是沿着这一海上大通道完成了他的世纪之旅通道的西端是威尼斯,通道的东端就是福建省泉州,历史上它的名字叫刺桐。



刺桐史迹面临着申遗,包含16个遗产点的海上丝路遗迹具有鲜明的海上贸易和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特征,见证着泉州这座古代东方大港的地位和风韵。在前一篇的公众号文章里,我纪录了一些泉州古城内我走过的史迹,而短短几日的停留,是品味不全泉州的内涵的。如果你无意中走进一条保存完好的古老的民巷,一定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原汁原味的闽南原住民风情和日日不断的祭祀香烟,置身其中像翻开了一部记录泉州文化的典籍,而你一定是一个古老文化文明的朝奉者 ,然后恍然大悟,这就是被文明风化与浸透过的古城本该有的样子吧?



继续写泉州,这一篇我想写码头。人生本是一场一场遇见,在一点一点行走的时候,总有太多的驿站与码头需要停留。码头和驿站个重要?或许有人认为驿站比码头重要,因为总有累了要歇歇脚的时候,这时候驿站必不可少然而码头的作用也不见得小呢?码头是水路交通的起点和终点或中途停靠点,车可以不到车站而在中途路上停下来让人上下,然而古时候的海上丝路,连接的是海上贸易往来,在那个时候,码头起着重要的作用



1000多年前,如同一匹缎子抛掷出飞练,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开航。从此,茶、瓷器与丝绸,从刺桐港经由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输向世界香料、药材和珠宝,再由许许多多遥远的国度,经由这个“东方第一大港”进入中国。



位于古泉州港南郊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半岛上的石湖码头,是泉州古代商贸的重要码头和海防重地,相传为唐开元年间创建。11-14世纪泉州港水陆转运的重要码头,其大块石材构造科学,历久耐用,是早期码头建筑的品。



如今,岸边的礁石上依然清晰可见当年老船工踏过的足迹,但堆积于海岸的淤泥阻碍了船只的日夜航行,只有几艘渔船随着涨潮入港,曾经古渡口热闹繁荣的景象早已消失,徒留海风吹拂着无限寂寥的古码头



再借亭,名字很好听,它是石湖港古码头旁一平顶拱形石亭,相传是明代蚶江一带军民为纪念按察御史曾樱而建立的。明末崇祯年间,曾樱以右参政分巡兴泉道,在任期间,廉洁奉公,精心治理,广开海禁,让居民下海贸易,并强化海防,使百姓安居乐业,兴泉道一派升平繁荣。曾樱晋升时,泉州人扳辙挽留。朝廷感其才,诏许再借巡视海道百姓念曾樱德惠,盖再借亭,立碑怀念之。



再借亭旁边有一个石砌尖顶建筑,是数十年前海防民兵留下的哨所。



从明代的再借亭亭起步,走过宋代的引堤,站在唐代的渡口上,看着现代的泉州湾,在这个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古渡口,你是否也淡淡的感伤呢



江口码头由码头、美山码头组成,位于位于泉州丰泽区文兴宫对面,形成于11世纪。其不远处就是宋代沉船遗址,江口码头与石湖码头一起,构成古代集群港的格局,反映了刺桐港空前繁荣时期独有的风貌。



从南宋始建起,江口码头宋、元、明、清四朝,一直是古泉州海外贸易的重要码头。文兴码头岸边现存宋代宝箧印经塔一座,说是宋代,也有现代重修的痕迹,塔身为花岗岩,现存两段,分别雕凿后再行衔接的痕迹很明显。上段四面各有一尊半浮雕的半身佛像,下段四面分别阴刻一字,由右至左依次是“佛”“法”“僧”“宝”



站在古码头上,千百年的沧海桑田了,对岸已是高楼林立,再无视界开阔的汪洋却也可以心绪平和。倾听周围海浪温柔拍岸的声音这样的意境,也是一种享受吧


人生百年,古码头却见证了太多的沧海桑田。


曲终了,人散了,只有空空的码头和沉默的浪潮泥沙了。


生命在缄默中流动,好的、或坏的,始终紧紧交融在一起,临江而立流连于浓浓的见证中于是心随水静,有沙滩作伴,又何必伤感世事变迁呢?



感谢关注,欢迎分享


往期精彩推荐


江南最老的古桥


故事发生在冬日江南——青云谱印象


在浊漳河峡谷里,古建筑诉说着时光的轨迹


醉是那泰山脚下的千秋印记——岱庙记


在天地之中,在启母阙两千年的石块上


您的转发就是对作者莫大的支持


支持原创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为作者打赏


个人原创寻古类图文

欢迎朋友们关注与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