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宋皇陵,麦田里的千年旧梦

2018-04-04 寻古迹的莲莲 莲莲的小世界

你可以选择囚笼,同样的可以选择天空。人生是一趟单行旅程,趁着条件允许,去想去的地方,看想看的风景,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别等一切都来不及,因为,意外和明天不知哪个会先来临,因为,来日未必方长。


由此我想起了张爱玲在《十八春》中写道:“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于是我们把欢笑荡漾在菜花田里,荡漾在千年前一个王朝的背影中,久久不离去。



公元960年,赵匡胤谋划“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宋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北宋王朝的主宰者们,在中国历史的政治舞台上,领尽了一代风骚之后,正如赵匡胤所言“修短有定期,生死有冥数”,在周而复始岁月大循环中,最终走向自己的归宿。1000多年过去了,北宋都城开封的大部分建筑,历经千年沧桑,饱经战乱和黄河多次泛滥,早已不复存在或深埋地下。至今依旧还能整体宋代文明的,只有遗存的北宋皇家陵寝




北宋共有九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死于五国城外,其余七个皇帝以及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都葬在巩义再加上金世宗下令将宋钦宗安葬在河南巩义北宋皇陵陵区的巩洛之源,南宋为钦宗发丧,上庙号和谥号,并且给陵寝上陵号为永献陵。如此算来,巩义埋葬了北宋8位皇帝,再加上皇帝的后妃和宗室亲王、王孙,还有寇准、杨六郎、赵普等功臣名将也葬于帝陵旁,这里便集中了北宋王朝皇室亲贵的陵墓近千座中国目前发现的模最大的皇陵区。



依旧是筱溪,从北宋的生,到北宋的死,这一片王朝背影,早已被他看过不知多少次,而对于我来说,这北宋皇陵之旅还是第一次。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风景,春起时的希望,茂盛时的繁荣,深秋后的凋落,寒冬时的枯黄,凄惶的草木湮没了曾庄严肃穆的神道,泯灭了方形陵台的棱角和早已淡去的朱色印痕,只有默默屹立于此的石像生和树木。于是,四季更迭之后,带着希望,筱溪带我走上了这条宋陵之路,微笑,是我们心中对春天诠释得最为动人的样子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浅浅地微笑,就已绽放了整个春日。





在北宋160多年的历史中,宋王朝“重文抑武”造就了那个时期文学文化与科学的空前繁荣涌现出了苏轼、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沈括等一大批文化与科学名人。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都出自北宋。特别是三苏把宋词推向了巅峰使得《岳阳楼记》成了千古绝唱,《清明上河图》令国人骄傲,五大名瓷让世界艳慕,“交子”开了纸币交换先河。于是那说不尽的北宋文明在启迪后人,促进社会进步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北宋皇陵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文化艺术、建筑风格、民俗风情,仿佛是那个朝代留下的背影



目前的北宋皇陵除市区的永昭陵和芝田的永定陵被保护开发成景点外,其余均还在田野中。按照筱溪的计划,本想带我七帝八陵都去看一下的,但周末两天的时间实在有限,还要兼顾刷保,于是舍弃已开发的永昭和永定,毕竟修缮与未修缮是不一样的,暴露在田野中的陵寝才更真实一些,才更具有时间的味道



首先前往赵匡胤父亲的永安陵。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是五代时的一位高级将领,死后原葬于开封东南隅,赵匡胤即帝位后,于公元963年将其父母陵迁葬于巩县西南40里的邓封村。1000多年的沧桑巨变,如今表面看上去,永安陵除了陵山似乎已没啥,然而却有一个大多数人容易忽略掉的石柱依旧伫立在神道上,美得好孤寂。



太祖赵匡胤在一次祭奠父母时,看到远处的不老青山、近处的悠悠流水时,顿时引发了今昔之思,不禁一阵唏嘘感慨。于是,赵匡胤抽出一支响箭,搭上弓向着西北方向射去,那箭直飞到400米以外才落下。赵匡胤长叹一声,对随从大臣说道:“人生如白驹过隙,终须有归宿之地。你们记住,今日箭落处,就是我百年后长眠之所。”说完,取出儿时心爱的玩具石马,命人埋在箭落处为记,又亲自拟了名称——永昌。



就是这一千多年前一支箭,让几乎整个北宋皇室皆长眠于此。赵匡胤的陵台上也已是荒草凄凄。北宋时期继承了汉唐之制,以方为贵,陵台皆为三重式方形覆斗状,下部两层周边砌以砖,顶部夯土,陵台外皆粉以红灰。现在,北宋皇陵早已与普通百姓的生活融为一体,田野、农人、嬉戏其间的孩子,生与死本来就该坦然面对,这才是生命本该有的样子。



遥想那那千余年前大宋埋葬于此的迁都之梦、永昌之梦现如今,还有何处能寻到那个朝代那个梦走进宋陵,看的是它倒悬式的特殊葬制?是石像生中仰慕大宋威仪的客使?亦或是籍籍无名的上马石边那细腻的龙纹



赵匡胤的永昌陵正是一个藏有无数秘密的考古现场,春日的麦田中,永昌陵的石像生排成一。近处是为皇帝御马的控马官,渐远处是异域而来的石像与驯象人它们默守着大宋的秘密



宋太祖赵匡胤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圣君明主,在后周禁军任职,因作战勇猛,成为后周高级将领时任检校太尉。公元960年春,在今河南封丘县陈桥镇发动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宣布称帝,定国号为“宋”。太祖在位17年,终年50岁,庙号宋太祖为防止历史重演,他称帝后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开国元勋兵权,成为北宋一朝经典之举。



永昌陵由上宫、下宫、孝章宋皇后陵、章怀潘皇后陵以及两个陪葬墓组成,我们的寻访自然是围绕陵区东西南双狮双阙,以及其皇后陵和陪葬墓展开。



在这里有必要穿插一下北宋皇陵几座神道异曲同工之处的石刻。


眼前是广阔而荒凉的郊野,神道上的石人孤独站立在那,不远处有高大宏伟的夯土遗迹作的背景,他们就像脚下的野,苍凉而悠远一位面目安宁的石人,近距离面对我们,身旁是一只温顺的石象,这样子把大象与驯象人放在皇帝陵前,兴许是出于以求江山稳固和万象更新之意吧?他们同样也是在空旷远阔的背景下,什么也不说,安祥静穆,似不知时间为何物。



还有跟时间粘在一起无法剥离的,那是一位顶冠着袍的石人,腰下已埋着半截黄土,面上还是低眉恭敬的表情,双手奉于身前,他是要穿越这漫漫黄土施礼向谁吗?



还有面目狰狞的石兽、威武的石狮,或是扬头挣扎于黄土之中,或是扬威挺立于大道之上。这群石像聚集在这片田野,谁能逆着时间找回去,找到他们最鲜美、最热闹的那个年代




最爱是那宋陵瑞兽,他是宋陵独有,在风格上继唐陵的驼鸟浮雕而加以丰富发展,马面、龙身、鹰爪、凤尾,背景衬以山岳,小兽出没其间,与之呼应。论石雕之美,莫过于每个皇陵的瑞兽,他们英姿飒爽,尽展动态之美。



浮雕姿态多变,疏密交错,打破碑形外框的平直,附有动感吧!



藩使也叫“进宝官”,他们双手捧珠宝、犀牛角、珊瑚之类的宝物,作进贡状。象征宋王朝对外友好,显示了宋王朝的强大国威。宋陵石像除了瑞兽是其独有,还包括这客使。每个陵寝都有客使,反映了宋代对外贸易的发达,既有波斯人的造型,也有东南亚人的造型,当年西域都被西夏、吐蕃与大理占据,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了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也是皇族获得奢侈品的重要渠道。


                                     以上三图为好友林兄提供

如今走进北宋皇陵解读他们,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血脉相承,北宋皇陵无不附着所有皇后以及上千座皇室宗亲及当代名臣勋将。陵墓占地面积之大是当今世上绝无仅有的,陵园布局、建筑风格不同于历史上其它朝代的陵墓,是中国古代寝陵建筑史上的一个孤例。宋陵采用葬制,后妃均埋在皇帝陵外,同茔不同穴,依次序埋在皇帝陵西北角,建制与帝陵一样,只是规模较小,意谓一代皇后,母仪天下,单立陵以示威严。



永熙陵是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的陵寝。赵光义后晋天福四年生于洛阳,后周显德七年协助其兄赵匡胤夺取皇位建立宋朝。建隆二起任开封尹,同平章事,成为北宋政权的实权人物之一。太平兴国元年宋太祖驾崩,兄终弟及,夺取皇位,当年改太平兴国。太平兴国四年灭北汉,完成政权内部统一,随后在高粱河之战和雍熙北伐中两次大败于辽。至道三年因箭伤发作,死于东京皇宫,同年十月葬于当时河南府永熙陵。



最有特点的是永熙陵的石羊,巩义当地有这样一句话,概括了北宋陵墓石刻的精品特色。所谓东陵狮子西陵象,滹沱陵上好石羊。这里所说的滹沱陵,就是永熙陵。永熙陵的石羊,是中国陵墓雕塑中对羊的形象刻画的最为饱满,传神,仪态万千,而又风情万种。石羊体型高大,表情丰富而自然。羊的角,蹄,雕刻的异常栩栩如生,或昂首向天,或低头不语,姿态多变。



从永熙去永裕,永裕陵的主人是神宗赵顼,也是王安石变法的总设计师神宗的石刻已是北宋晚期,雕刻已趋成熟,形式有了更多的发展。



筱溪说,永裕陵的石像一直备受褒奖,也是被盗最为严重的一座陵园,许多石像都没了脑袋。宋代晚期,石像已经没有早期的大气磅礴,转为更加纤巧内敛,这一象鼻与前面永熙陵的象鼻一对比,便觉讨巧许多,那象鞍的花纹也历代不一



到了后期,石像身材越来越纤细,更显文弱书生的气质有人说这是宋朝走下坡的迹象,我认为可能是文人治国,书生习气已根深蒂固的表现



根据时间关系,这一日的黄昏留给了永泰陵,石像到永泰陵时期,便是真真正正的北宋晚期。而选择在永泰陵看黄昏夕阳,便也是真真切切看了一场北宋的落幕吧!



永泰陵的主人哲宗赵熙,当时新旧两党的隔阂已深,无法化解,成了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之一,但我觉得他最大的错误便是把皇位传给了宋徽宗赵佶,每每故事讲到这里时,让人着急啊



岁月将石像陷入泥土,却未阻止其守候千年。




如果说南朝石刻是神品,那么唐宋的皇陵石刻就是上品,面对着如此上品,怎能不用另一种视角品读他们呢?于是在南朝石刻夜拍之后,我们选择了北宋皇陵石刻的夜拍。


感谢巩义当地的曹老师和郑老师,为我们夜拍的开展做好了一切铺垫。夕阳落在了田野后山的那一边,在最后一抹余晖的映照下,炊烟袅袅升起。褪去繁华的外衣后我们蓦然看的一个渐行渐远的王朝的背影与落幕于是想到了时间那么短,短得很多事还来不及细细体会,一切便离开了恋恋不舍便埋在心底



那一晚,与曹老师和郑老师共进晚餐相谈甚欢,那一晚,在北宋落幕的千年之后,再去回想博物馆中看到的那个名叫《清明上河图》的长卷,画卷中描绘了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北宋汴梁。万家烟火,雕刻了北宋的一瞬那些曾经的荣耀和辉煌都成了历史,试问,战国时的魏国大梁、五代时期的梁、唐、汉、周,哪一个王朝真正统一过中国呢?



第二日清早,赶往永定陵陪葬墓,趁着还未开发,看一看它们原本的样子。彼时朝阳倾洒在田野间的小狮子上,农人在辛苦的劳作着,一古一今的真实写照,在时间的见证下,虽然沧桑,却显得充满希望,而当时间老去,一切又会随着时间的久远变得更加沧桑与厚淀,不变的,是擦抹不掉的最初痕迹。



这幅画面,在岁月的时光里开出花来,越过远方芳华的流逝,落在浪漫的巧合里,用相机定格下那一刻,愿它最美的样子,我们记忆深处历久弥新



永定陵的石像还属于宋早期,宋朝正处于上升期,石像也体态丰腴,就连控马官神马的都有种大腹便便的感觉,让我不解的是这么大的铃铛怎么可以一直悬挂千年。



北宋,我个人认为是一个软实力超群的年代,软实力的辉煌程度甚至比唐代更甚,只可惜败给了少数民族的战马之下,真是可惜可惜



于是想起了那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巩义皇陵的绝好风水终于没有护佑住大宋的千帝业,然而,有生就有灭,千秋万代只能存在于理想境界里。正如千年后眼前的这些石刻,它们站在历史的长河里,经历过无数风雨,见证过王朝的兴衰和更迭,也经受过各种各样的荣辱。这些屹立千年的石像不仅见证了时光变迁、王朝兴衰,铭记了多最普通的劳动者战火之中的无数生灵不管个朝代以怎样的方式结束,它留给后人的艺术总是以最柔软的心思让我们回想遥望。



或许也曾经想活在战马嘶腾杀声喧嚣的古代那是一种时刻不能抹去的情怀,像每天升腾的云霭在冷静中着霞光异彩


然,北一个大国辉煌的证明一个烟消云散的旧梦在过往华丽的月下烧了皇城千年凝铸的经久不息的灿烂,再徒增燃烧时的热烈和熄灭时的无踪罢了。



北宋,是一个文字堆成的河山,北宋,是千男万女泪流成河的思恋这是一个爱的极至恨的刻骨的朝代所有的都市都透着繁华落尽赤裸裸的热恋宋朝子民合力出演一幕惊天动地的舞剧在过去和未来的交界点宋朝庄严的选择了战火霏霏的春天。然后,慢慢消失在战火纷飞的历史陈书里


云烟中闪着宋人的眼睛多少悲泪欢歌多少惊涛骇浪的往事就这样随着云烟一聚而散永不浮现


全文完,感谢浏览


往期精彩回顾



乱世的遗章,千年的长啸,丹阳南朝石刻夜拍记


北宋东京城的遥想,在清明上河图的画卷里,在古城开封的历史中


悟一份禅意,在开封佑国寺铁塔


一代才子将军的辉煌与悲哀全部凝固在这地宫里——探访朱权墓


在天地之中,在启母阙两千年的石块上


这才是真正的少林,这才是真正的深山古寺——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林


您的转发就是对作者莫大的支持


支持原创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为作者打赏


个人原创寻古类图文

欢迎朋友们关注与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