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互市铸就的开放之门,五墩台到大境门长城穿越
清爽的秋风伴随着车窗外一幅幅山川与田园美景醉心的闪过,华北山河大地是如此雄奇又宁静,宁静中透出大自然昂扬的生命力与梦幻般的神秘浩渺。初秋的草木竞芳,放眼蔚蓝天际下远山峰峦苍翠,长空雁荡,意境是如此悠远而豪迈。
没有间断的文化符号,这一片土地,展现的是一幅幅连贯的历史画卷,而长城,就在这一片高山上,面对口外的强敌,守卫着京城北大门这一片屏障。
从五墩台到大境门,不到9公里的长城徒步,雄浑与悲壮的长城驻扎于千米左右的山顶上,沉静恒久的守卫着张家口的黎民苍生与大好河山。
张家口是明代长城沿线一座由军堡发展起来的城市,这座城市的标志就是位于市区北端,东、西太平山之间的长城关隘——大境门。长城顺东、西太平山的山势蜿蜒而筑,至两山交接处,直下百余米于清水河西岸,大境门便在此拔地而起,屹立于谷中,筑就塞外雄关,而长城俨然成为了张家口这座城市的北墙。
起点是五墩台,登上山顶环顾四望,长城绵延没有尽头。这一代长城,垒石为墙体,墩台寥寥,石墙体的高度近乎明代修筑时的原始高度,上窄下宽,顶部最窄处不足1米。
张家口是长城宣府镇的要塞,在阻止蒙古军队的进犯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终明一朝,不到三百年,张家口在历次大小战争中从未失守过,故以“武城”之誉而雄冠北疆。
百年前,应该也是在这高山上,寒来暑往中,一批批的热血健儿,面对着关口外的强敌,日复一日,守卫着京城的屏障北大门。
在万里长城之上,所有的防御关隘都以“关”或“口”命名,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大境门,却是长城上为数不多以“门”命名的关隘,从字义上看,“门”比“关”更多了一些开放、交流的意味。
张家口以及大境门见证的不仅是轰轰烈烈的战争场面,明代隆庆、万历年间,朝廷与蒙古俺答部之间实现了“茶马互市”,张家口的功能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从而由单纯的军事城堡演变为兼有贸易功能的城市。
“走西口”的故事可谓是妇孺皆知,西口即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其实,山西人进入蒙古经商除杀虎口之外,还有一条经大同出东口进蒙古的线路,这东口即张家口。西口之所以名气大,得益于那首著名的河曲民歌《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实际上,西口、东口都是山西人走口外经商的通道,东口的张家口更像是一条古商道。
站在城墙上,顺着城墙的方向放眼望去,远处是经过时光磨砺与风雨剥蚀的明长城原貌,除了大境门东西两端接近关城的部分,其余石墙沿山势而建未包砖。
那些为抗外敌入侵的冷兵器朝代,大批民工历尽艰辛以石垒墙,大境门外东、西太平山巍然对峙,地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成为扼守京都的北大门,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
在大境门内,曾经有多少因饥荒而走来的难民手捧饭碗到口外讨饭;在大境门外,又曾经有多少已经富裕的商人把大量白银运回口内。曾经繁华的大境门,如今不再是交通贸易的枢纽集市,不再是重兵扼守的军事要塞,只有塞北的风伴着顽强的城,孤独而象征性的站立着。
尽管战争和灾荒让曾经历史中的人们流离失所,但古往今来的张家口人热爱生活的情感永远不会变,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黄昏前再回望这一段边塞过往,更觉塞内外山河风光如画,苍山似海,仿佛又见沧桑越百年,铁骑挥鞭,长车征骑,天地苍茫。
猜你喜欢
走一段关于大明长城的不屈路——抚宁长城河口—重峪口—梧桐峪穿越
走长城 寻古迹 幸好一路有你
全文完
作者莲莲
一个酷爱历史酷爱古迹的80后妈妈,平时朝九晚五,业余寻古探幽。十多年的行走长城与探寻古迹,愿用文字记录岁月,行走在历史的尘埃里,浅吟低唱岁月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