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曾是汉魏花下客——水泉石窟

寻古迹的莲莲 古迹探秘 2022-03-18

国都也好,陪都也罢,洛阳这座古城是尝尽人间沧桑炎凉的,历史车轮滚滚而去,浮华流水,一切已成过眼云烟,执着固守在片土地追忆千年的,是风过北邙遥望东汉的五位帝王?亦或是呻吟疼痛的龙门佛光?



中原的文化这片土地体现的淋漓尽致若是那些历史讯息消散了,再想念一下想念了,回来看看。看哪呢?走过北邙,不看龙门,我带你看水泉,看清幽秀美的北魏遗章。


 

水泉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缑山西南方向15公里的万安山断崖上,周围泉幽林静,鸟语花香,洞窟面前清澈的泉水由南向北流去。寻访时正值春天,青山、古道、牌坊、油菜花,大谷关下的水泉村,一脉佛韵盎然。


 

有记载水泉石窟的开凿者是一个叫昙覆的僧人,1500年前,他为何选择此地倾尽半生,施舍家财开凿,是信仰的铸就?还是意念的寄托呢?


 

只见一个天然的溶洞内,两尊高大精美的立佛身披袈裟,这就是水泉石窟内两尊并立的主佛。主佛为何有二尊呢?这就是水泉石窟的珍稀之处了,别的石窟主佛大多是一尊,而水泉石窟却是二佛并立,且都脚踏莲台,左边佛像上半身已经缺失,只剩一半精美的袈裟留在双层莲台上,据说象征的是皇帝陛下。右边比较完好的佛像,象征的是皇太后慈祥庄严、修长清瘦、飘逸洒脱。其眉目间那若有若无的微笑,凝聚着开凿时信徒和工匠们无比的虔诚,于是便想起佛教中“拈花一笑”的故事。是水泉石窟周围环境的宁静超然吸引了昙覆,还是佛的慈悲空灵赋予了水泉石窟禅意呢?

 

 其实主佛是“二佛并坐”的题材,同一朝代开凿的云冈石窟里也有,出自北魏最盛行的佛经《妙法莲华经》里“见宝塔品”之典故,二坐佛分别是释迦佛和多宝佛。但水泉石窟这二立佛背后的典故因为左边立佛残缺不全引起了太多争议,至今没有定论。作为访古爱好者的猜测,比较容易接受的说法是,石窟的开凿者昙覆虽然寻觅到水泉这清静之地,并倾注心血去开窟造像,却没有真正放下执念。他在石窟碑记里说自己“归山自静”,却不忘为皇帝、皇太后二位当权者雕凿象征他们皇权至上的佛像,奉仰当朝“二圣”的统治。


 

水泉石窟开凿好了,正是由于昙覆没能像云冈石窟的开窟人昙曜那样得到朝廷的关注与支持,他私力营造的水泉石窟没有官方的监造,才留给当时雕刻工匠发挥自己创造力的空间。窟内小佛龛造型灵活多变、形式独特,还有一佛一菩萨龛、北魏的宫廷舞蹈、漂亮的袈裟下摆,还有谜团一样龛外“右八左七”的铃铛,太多全国罕见甚至独一无二的石刻精品,这些就是水泉石窟除主佛是“二佛并坐”以外的细节精彩了。


 

值得一提的另一细节还有一处,就是在不起眼的洞窟外,还有一个朱雀石刻,推测是汉代线刻。朱雀是汉代文物中常见的一种艺术题材,是传说中的四神之一,多出现于中原地区的出土文物中,其展翅飞舞昂首阔步的生动形象象征着祥瑞。此朱雀线刻出现在水泉石窟中,为水泉石窟的价值又大大加分。水泉石窟本就是在天然洞穴内开窟,那么昙覆是否是发现了线刻,遂在洞内开窟造佛寄托美好的期许呢?


 

世上有多少事,都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呢? 昙覆的信仰之举造就了水泉石窟艺术的不朽。这不朽比曾经庙宇林立的北魏洛阳城早已深埋地下沉寂千年更为传奇。想想那盛唐时下令灭佛,拆除四千六百多寺庙“会昌法难”的发起者唐武帝,不也已经湮灭在时间长河里,水泉石窟的不与争锋、遗世独立便更为传奇。



历史终还是不断涤荡着,有逝去的美好,也会有新的突破发现。不管当初水泉石窟的雕凿者是出于什么而开凿,如今石窟内超脱坦然的两尊立佛早已散去了权贵,见过了历史的弘佛灭佛与兴衰变迁,习惯了朝代兴废与弹指一挥,如今已和水泉的山水融为一体祥和宁静,纯净无染,为后世留下了谜一样的隐约微笑和珍贵遗产。



   拈花一笑不负卿……


全文完,感谢关注,欢迎转发


                                              相关访古笔记


华夏江山成一统,一代帝王杨坚颂


枭雄古墓祭,晋王李克用


【禅】 西湖南山造像


时光中的廊桥旧梦——处州廊桥篇


辽国的秋意正浓时,我在中京等你


竹林七贤,古塔神话


您的转发就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