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石砌筑的明清古堡——临沣寨

寻古迹的莲莲 古迹探秘 2022-03-18


光看名字真是有些古怪!应该是个寨子吧?中国的古寨多了去了,这个临沣寨什么来历呢?

 

临沣寨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汝水东南流经郏县,在郏县造就了两处偏僻又让访古爱好者无论如何不能放弃的文保点,其一是唐宋八大家之苏轼、苏辙和苏洵的墓园。当年苏轼溯汝水北上嵩洛,发现河滨有两个不高的山冈相连,状似两道剑眉,认定地势像他家乡的峨眉山,因蜀道艰难,便决定身后葬于此地,不再千里迢迢归根眉山,遂为此冈取名小峨眉。东坡先生故后不仅长眠于郏县小峨眉,其弟苏辙过世后亦追随其兄葬于此,苏轼后人又葬苏洵衣冠于此,于是便有了郏县的三苏园,现已成为中州名胜,却因路远偏僻,拜谒者寥寥。


关于寻访三苏园的文章:祭 苏东坡


 

其二就是这篇文章介绍的临沣寨,名气虽不及三苏园,却堪称中原地区古村落的标本,临沣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古寨最初的名字叫朱洼寨,现存寨子建于清朝末年,因得汝水舟楫之利,村中朱姓人家中有一家族经营盐业家财万贯,富足一方,当时正是清咸丰末年(1861年),面对纷繁的乱世,朱姓三兄弟商议扒掉从前的土寨墙,投巨资筑建石寨墙,并在周围修了护寨河,如今整个寨子仿如一条小船漂在水上。因西寨门面对汝水支流沣溪,寨门门楣上便刻“临沣”二字,当地人便将寨名改称为临沣寨。

 


远远看到寨墙,带着几分神秘,又有些许孤寂。溪水是临沣寨的血脉,一条是沣溪,另一条是柏水,如哼哈二将把整个临沣寨滋润的神清骨秀,气质俊美。在时光的渡口,临沣寨从晚晴远渡而来,寨有三门,旧时官衙有门三重,而从山西洪洞县远道而来的朱氏众生,难道早已为自己的官宦仕途铺垫了隐秘的一笔?轻抚寨门上斑驳的“同治元年”遗迹,仿佛临沣寨先民们的音容犹在,时间的绢丝从身旁蔓延而过,归之若水,消隐于苍茫乾坤,又扑闪着安定自若的眼神。


 

郏县一带多为平原,间或有小山岗,当地应该是不产石料的,那厚重的寨墙红石从哪来?老乡说是祖上说从10公里外的襄城县紫云山运来。在没有现代采石技术和交通运输工具的当时,举一家之力,修如此之巨的工程,足以见朱家三兄弟经济实力的雄厚。

 

深巷老宅,淳淳民风,历史古城给寻访者的意义,更多的是跌进时光的褶皱里,千古同慨,恍若前朝。寨内保存着清代民居,朱家兄弟的宅院现存,三进四合院,残留着风雨驳蚀的前世色彩,蓦然回首,仿佛肩披一袭古色古香的霞帐。



  

如今,很多古村落的风貌已不完整,总有一些新的建筑夹杂其间。临沣寨在整体上还保留着传统的风貌,即使是新建的房,也是硬山顶的传统样式,与老房子风格浑然一体。在古朴的气韵里,探秘这座红石古寨,惬意之感是难以言表的,曾经用于防御的格局布排,使它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虽经历创痛,留给后世的却是精神矍铄地挺立,让后人回首它的故事。


 

古巷曲折,屋舍俨然,鸡鸣犬吠……如今神态安详的古寨,也曾看繁华落尽,留一份质朴在时光里,弥散着淡淡的淳朴与悠然。



访古在路上


古城遗韵,记襄城


历史坐标北镇


远去又隐秘的佛光——平定川石窟群


幸福这件小事——我在江南看祠堂


西夏的恋人——拜寺口双塔


从慕容史诗到五生五世矗立于斯


您的转发就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古迹探秘

扫码关注寻古迹的莲莲

微信号 : lianlian3368

愿用文字记录历史,行走在时间的长河里,浅吟低唱岁月的模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