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的一代:德国青少年比我们“好”在哪儿?
如果说我国的青少年是“紧张的一代”或“紧绷的一代”,那么,德国的青少年恰恰是“放松的一代”:与父母关系融洽,喜欢学校,有闲暇时间放松身心,帮助他人,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择业时优先考虑有意义的工作,对自己和社会的未来感到乐观。
2016年是“中德青少年交流年”。不久前(3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德国总统高克共同出席了这一活动在北京的开幕式,足见两国对青少年交流的重视。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增进理解、互相学习,我们有必要知道德国青少年是什么样子,他们与我国青少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父母是最重要的榜样
德国青少年(12-25岁)与父母关系良好,高度认可父母的教育方式,将父母视为是自己的最重要的榜样。根据2015年壳牌青少年调查,92%的青少年与自己的父母关系良好。74%的青少年愿意像父母教育自己那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而在80年代中期时,还有48%的青少年表示将来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会与父母的做法有所不同或完全不同。这说明,当前的德国父母更懂得尊重孩子的愿望和需求,知道如何与孩子交往。
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的调查都显示,父母是他们最重要的人生榜样,其他人(政治家,电影明星,足球运动员等)难以撼动父母的这一地位。
(本文重要参考资料,《2015年壳牌青少年调查》)
喜欢去学校
绝大多数德国学生都喜欢去学校。2014年在巴登-符腾堡州完成的一项代表性调查显示,84.1%的人在学校里感到舒服。学生喜欢学校,最主要的几点原因是——除了上课,学生们在学校可以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包括技术类、体育类、艺术类、媒体类、宗教性课外活动等;学生们有机会参与策划学校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如参与组织校庆等项目活动、筹备和组织学生大会、参加学生事务委员会等;在教学活动中,德国学生也有一定发言权,距离教师的核心任务越远,青少年参与决策的空间也就越大;学生们可以告诉教师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地方,多数老师对于学生的回馈也保持开放。
此外,无论是上中学还是上大学,德国青少年选择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例如,选择专业时,最看重的并不是收入,而是是否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相符合。根据德国第11届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德国学生选择专业主要是出于特定的专业兴趣(73%),自己的能力(59%),多样的职业可能(47%),可以找到稳定的工作岗位(42%),固定的职业兴趣(29%),未来工作中的收入机会(28%),日后有望担任领导岗位(17%)。
总之,学生喜欢学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丰富的课外活动之外,比较重要的一点可能是他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当家作主”,能够得到老师的尊重,能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在闲暇时间放松身心
闲暇时间是指可以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义务要做其他的事情。据调查,在工作日,德国人平均每天有3小时56分钟的闲暇时间,青少年的闲暇时间为4小时13分钟。德国青少年在这段时间里做什么呢?调查显示,德国青少年最常做的事情是:与其他人聚会(57%),听音乐(54%),上网(52%),看电视(51%),使用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35%),参加运动协会、健身俱乐部的训练(30%),从事骑车、滑冰、踢足球等休闲运动(28%),与家人一起活动(24%),电脑游戏(23%),读书(22%),去舞厅、参加聚会和庆祝活动(21%),看录像/DVD(16%),什么也不做(16%),购物(15%),做有创意和艺术方面的事情(9%),去酒吧(7%),在协会、组织或项目中志愿服务(7%),阅读报刊杂志(6%)等。
由此可见,德国青少年的闲暇时间一方面用来休息和做运动(近60%的人每周一次或多次参加运动协会的活动)。另一方面是用来参与社会生活,与家人和朋友相聚。总之,在这段时间,德国青少年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重点是放松身心。
乐于参加志愿服务
调查显示,34%的青少年“经常”,38%的人“偶尔”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青少年参加的志愿活动多种多样,例如在学校担任学生机构的代表,做低年级学生的辅导员,在运动协会或音乐协会担任“教练”,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移民及其他社会弱势群体,参加环保组织或动物保护组织,参加志愿的消防队/救护员,参加教会的青少年组织,参加对外国的援助项目,等等。
根据一项在巴登-符腾堡州的青少年(14-24岁)调查,在问到他们为什么从事志愿服务时,他们的回答是:仅仅是因为自己喜欢(77.7%);想要帮助其他人(48.7%);想学习一些东西(46.3%);在这里找到了朋友,可以与其他人在一起(30.6%);希望由此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25.7%)。
虽说青少年参加志愿活动主要是出于喜欢,但这些活动确实也为青少年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和锻炼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其社会责任心,提高其独立性,促进其社交能力、组织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通过打工提高独立自主性
通过打工赚零花钱可以减少青少年对父母的依赖,提高其自主性和独立性,培养他们管理钱的能力,同时也可以积累工作经验,结识不同的人,获得社会能力上的提高。因此,德国的教育界人士认为,兼职打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是对课程有意义的补充。德国的青少年组织也通过不同的方式为青少年打工创造便利。例如,卡尔斯鲁厄市的青年委员会有一个项目,专门向青少年介绍在社会机构打工的机会。
调查显示,26.6%的青少年在打工,还有33.1%的人希望打工,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找到工作。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打工的比例更高一些。有75-77%的大学生在学习之余通过打工资助自己的学业。
做有意义的工作比赚钱和升职更重要
壳牌青少年调查问及青少年对工作的期待和要求,即什么样的工作才能让他们感到满意,95%的青少年表示,稳定的工作是最重要的。其他影响青少年择业的重要因素依次是:可以落实自己的想法(93%);可以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90%);在工作之外有足够休闲的时间(88%);可以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85%);可以得到认可(85%);好的升职可能(78%);好的收入(77%);与其他人有很多接触(71%);可以关心和帮助他人(67%);有成就感(55%)。
追求稳定的工作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不过,把做有意义的事情和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排在赚钱和升职前面以及将帮助他人作为择业的考虑因素倒是让人不得不赞许。
对未来感到乐观
61%的青少年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乐观。四分之三的人觉得可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不过,来自社会下层家庭的青少年,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乐观。而来自社会上层家庭的孩子,有近四分之三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乐观。52%的青少年对于整个社会的未来也感到乐观。与其他方面一样,这里也有社会阶层间的差别。社会出身好的青少年对社会未来发展的前景更加乐观。
总结与反思
因为德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良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失业率低,所以,在国家的呵护下,这一代青少年没有太大的生存与竞争压力,属于是“放松的一代”(Generation relaxed):他们在家庭和学校都没有过大的压力,可以在闲暇时间放松身心、参加体育运动和社交活动,可以拿出时间兼职打工或参加公益性的志愿服务,帮助他人,可以在选择专业时遵循内在的兴趣,可以在找工作时优先考虑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收入和升职机会。与德国青少年相比,我国的青少年显然是“紧张的一代”或者说“紧绷的一代”:从幼儿园开始便有“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在上大学之前一直面临考试的压力,进入大学后又面临就业的压力,整个青少年时期都处在紧张的竞争压力之下。除了关注自己之外,他们可能无暇顾及他人和社会。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批评中国大学(包括北大)培养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学校和学生。这是社会将全部生存压力转移至家庭和个体身上以后的一个消极后果。
从中德两国青少年的成长经历,我们可以看出两国在教育取向上的一个重要区别。受高考的影响,我国教育重视的是培养合格的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校教育和书本知识的获取方面,偏重智育,但轻视德育和体育,因此是一种有残缺、至少是不完整的教育,而德国想要培养的是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公民,因此,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各种成长空间和教育途径让青少年得到全面的发展。
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读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中德两国的青少年相比,哪个更胜一筹?对于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很难作出简单的回答。有人可能会认为中国青少年更胜一筹,因为上海15岁中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取得了全球排名第一的成绩,而德国中学生的成绩仅仅是略高于平均水平。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德国中学生每年有177天假期,多数学校实行半日制教学。考虑到时间和精力投入上的悬殊,我们对以上回答还能那么肯定吗?更何况在阅读、数学和自然科学三个科目的上考试分数并不能全面反映两国青少年的能力和水平,也不能完整反映教育的质量。教育质量的好坏最终还是要看它是否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精神和体格的人,是否培养出富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是否培养出能够自主而负责的参与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合格公民。
设立中德青少年交流年的目的想必不是要分清哪国青少年更胜一筹,而是为了通过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德国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为鉴,我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不应将教育及其评价局限于正规学校教育、课堂和书本知识的学习,而是要充分重视和利用学校内外的各种社会化空间,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让我国的青少年快乐和幸福地成长,可以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成长。(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
* 本文精简版《放松的一代——德国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与追求》刊于《中国青年报》(2016年4月9日 04版)。感兴趣的读者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 图片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