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案例解析】骗领信用卡透支其“非法占有目的”如何认定?

点击获取➤1000+套合同模板  全国法律人交流群2

点击阅读➤最全整理:2001-2023最高院已发布司法解释汇编(目录+全文)

点击阅读➤公司法律法规完整梳理版

案情:王某利用朋友张某把房产证和身份证委托自己保管的机会,在张某不知情的情况下,向某银行申请办理了以张某为户名的信用卡,并进行透支使用。至案发时,有14万余元本金无法偿还。王某供述其将一部分透支款用于开店经营,一部分资金用于个人消费。


对王某行为的定性有以下两种意见:第一种认为,王某的行为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第二种认为,王某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笔者支持第二种意见。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行为人以他人身份材料骗领信用卡并使用,其“非法占有目的”是否还需要用偿还能力、资金用途等证据去证明,从而产生了是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还是信用卡诈骗罪的定性分歧。者认为,此种情形下的“非法占有目的”可以直接推定,仅在特殊情况下才考虑其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理由如下:


第一,《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明确规定“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属于信用卡诈骗罪的情形之一。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并使用,既未经过信用卡名义所有人的允许,也违背了银行批准其申请信用卡并使用的意愿,是纯粹的骗取银行资金行为。


第二,以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与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认定规则并不能等同。透支消费本就是信用卡的核心功能,因而当持卡人透支消费后无力偿还涉嫌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时,并不能单纯以持卡人未按规定还款的事实认定非法占有目的。


第三,直接认定王某有“非法占有目的”符合侵财犯罪中的一般认定逻辑。盗窃、诈骗和抢劫犯罪也要求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都会将使用盗窃行为、诈骗行为和抢劫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情形直接认定为犯罪。


综上,行为人使用以虚假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只要是用于个人使用,即可认定是为自身利益的非法占有和使用。

来源:《检察日报》,2020年8月11日第7版。

作者:范志飞,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检察院。









——推荐阅读——


☛ 律师必备326份文书大全(附下载)

☛ 律师办理民商事业务操作指引大汇总!(共21件)

 最全整理:2001-2022最高院已发布司法解释汇编

 《民法典》全文+司法解释

☛ 2022版:刑法司法解释分类整理+地方刑事司法规范汇编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精品法律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