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3)

生存意志 2019-07-12


  本系列前篇:

直挂云帆济沧海 ----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2)

  前文分析了俾斯麦的宏大计划,他是不是一定要实现他的计划呢?

  并非如此。俾斯麦一生的政治决策都非常灵活,至少从战术角度看,他的脑袋里始终存在“不同选择”、“备选方案”或者“权变选择”(alternative choice)。他会根据先天条件、形势变化、对手的选择,而灵活考虑自己下一步的选择。我觉得他在脑子里应该早已考虑到对手下一步可能的几个选项,从而决定自己下一步的对策。当然,这不是说他为了灵活而丧失大目标,他的内心始终有一个大目标,那就是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和强势。但是,如果现实不允许他实现,他也会尊重现实的。

  举例来说,在1863~64年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事件中,如果对手就是不上他的套,说实在的,我认为他也没办法。或者他还得想出新办法,引诱对手继续上套。总之,这就是一个“比水平”的过程。如果当时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一世、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只要有一个人做出明智选择的话,俾斯麦就不可能在十年内掀起三次大浪。所以,伟人之所以在短期内做出丰功伟绩,除了伟人自身的高瞻远瞩,和竞争对手也是分不开的。说白了,自身能力要强,也要有时运。

  现在我们还是回到历史,回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说说丹麦人为什么要吞并石勒苏益格。

  有两个主要原因:

  1、这两个公国长期都属于丹麦的势力范围。

  2、这两个公国,基本上是德意志人和丹麦人混居状态。丹麦人的比例不小,尤其是北边靠近丹麦的石勒苏益格,在其15万人口中有5万丹麦人。

  3、1863年登基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1818~1906),出生于石勒苏益格。他的家族也属于1448年起开始统治丹麦的奥尔登堡家族,只是后来跑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定居去了。过了几百年,到了1852年,奥尔登堡家族的主支即将断绝,就是生不出孩子了,于是把他选为丹麦君主制的继承人。一个在石勒苏益格出生的丹麦君主,把石勒苏益格并入丹麦,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这么一说,好像丹麦也挺有理啊?

  那是。国家纷争,大家总是都有点理的。丹麦要是一点理都没有,君主立宪制的丹麦议会也不可能做出吞并石勒苏益格的决定啊。

  不过,这倒给了俾斯麦机会。具体地说,他有以下理由。

  1、这两个小公国大多数居民还是德意志人,民意愿意归附“德意志邦联”,尤其是南部的-荷尔斯泰因,本来就是“德意志邦联”中的国家。

  2、之前有个《里伯条约》,规定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永远不可分离。

  如果说上述第1条还可以说是“民意”,大家随便吵架就行了,但是《里伯条约》却把这两个小公国紧紧地绑在一起。但是丹麦在1863年只吞并了石勒苏益格,却没有吞并荷尔斯泰因,就违背了这个条约。如果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违背就违背了呗,如果普鲁士借此机会占领荷尔斯泰因,不也得了这两个公国一半领土吗?这不也不错吗?

  是的。实际上,在丹麦吞并石勒苏益格之后的一个多月,在1863年圣诞节,普鲁士就出兵占领了荷尔斯泰因。

  普鲁士的领土扩大了,这不也不错嘛?人家丹麦国王毕竟出生在石勒苏益格,国王吞并了自己的出生地,更何况这个地方还有三分之一丹麦人,好像也不算太过分吧。

  但问题是:俾斯麦偏偏“认死理”,咬死丹麦“违约”,就是要把这两个国家绑在一起,并想掀起德意志民族的民意,这就是明显要“搞事”的节奏了。偏偏俾斯麦还做出“普鲁士很弱”的样子,要动员“德意志邦联”,还要拉奥地利入伙,并且给法国甜头要稳住法国,这就说明俾斯麦确实是深谋远虑,要借此机会下一盘大棋。

  更何况,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俾斯麦没有得到普鲁士议会的支持,想为战争筹款也举步维艰。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搞事”,并且还要安抚周边强国,还要做出“普鲁士很弱”的姿态,俾斯麦不得不殚思竭虑。而且最后居然搞成了,只能说这个人太厉害了。

  当然,俾斯麦故意搞事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借外部危机来打击议会。这也是政治斗争的常见套路。

  在把事情搞大和“找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看他的“权变选择”。

  1863年11月,在丹麦吞并石勒苏益格不久,布莱希罗德建议俾斯麦卖掉萨尔煤矿。俾斯麦也同意了,但是当时能买得起的只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而罗斯柴尔德家族最多只愿意出2000万塔勒。双方价格差距太远,于是无疾而终。实际上,总部在法国巴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并不支持普鲁士去“搞事”。

  于是在1863年12月9日,普鲁士政府(俾斯麦)向议会提交了1200万塔勒(大约3600万法郎)的发债议案。

  在议会还没批准的情况下,俾斯麦左右开弓,已经向“德意志邦联”(这是德意志公国形成的一个松散的联盟,以经济为主)提出动议并达成决议,“邦联”派出军队占领荷尔斯泰因,实际上是普军为主。于是在1863年圣诞节时,德意志军队占领了荷尔斯泰因。在这个过程中,丹麦军队主动撤退到荷尔斯泰因和石勒苏益格交界处,并没有和以普鲁士为主的德意志军队作战。

  丹麦这么老实,普鲁士还闹腾什么?在这种情况下,1864年1月22日,普鲁士议会以275:51票的绝对优势,否决了俾斯麦的政府发债议案。

  俾斯麦在国内又栽了一个跟头。

  在投票前四天,当时的普鲁士历史学家特奥多尔·蒙森(Theodor Mommsen)写信给友人说:“俾斯麦‘这个肮脏和火爆的笑柄’继续执政,令我无法忍受”。可见俾斯麦当时在普鲁士仍然举步维艰。

  对于普鲁士国内的巨大矛盾,当时的奥地利大使在向本国报告中的分析,可谓一语中的: 

  (源于普鲁士内部)不同等级和阶级对彼此的强烈仇恨。这种仇恨(的源头)……远远早于1848年,它把军队和贵族归到一边,把其他所有勤勉的公民归到另一边,让两者产生激烈的对立。

  当时普鲁士议会是自由派掌权,都是知识分子和平民,以及普通商人阶级,和军队、传统容克贵族,当然是水火不容的。普鲁士国内矛盾巨大,难怪其他国家低估它。

  而且,当时普鲁士国库中的钱,也只有2100万塔勒。这笔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应付日常开支肯定够了,因为还有税收源源不断地进来,但如果要打仗,要给奥地利甜头,这笔钱显然是不够的。于是俾斯麦还要继续找钱。

  伟人就是伟人,百折不挠啊。

  俾斯麦还想发行2000万塔勒的新公债,并委托布莱希罗德试探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口风,但是斯柴尔德家族拒绝帮助。不过,俾斯麦还是通过违宪方式,动用普鲁士国库中的钱,开始了对丹麦的战争。但是怎么引诱和拉拢奥地利呢?

  俾斯麦在接见奥地利代办时表示:普鲁士政府的财政状况非常健康,国库中有4000万塔勒(他大嘴一张,就把国库中的钱翻了一倍),而且还未动用(实际上已经动用了)。不仅如此,而且“内阁还有3500万塔勒,所以我们不必求任何人。”好嘛,2100万塔勒在他嘴里,立刻变成了7500万塔勒。

  虚张声势到这里就结束了吗?没有。俾斯麦继续说:除了这7500万塔勒,“德意志西部与荷兰的私人银行家愿意向普鲁士政府提供‘可观的资金。”

  俾斯麦的意图是:希望通过展示普鲁士的力量,尤其是丰厚的财力,来震慑、迷惑和引诱奥地利,因为奥地利的财政状况非常不佳,约瑟夫一世很需要钱。

  俾斯麦当然成功了。他拿“民族大义”和金钱做诱饵,奥地利最终派出军队北上。1864年2月1日,普奥联军正式对丹麦开战,要收复石勒苏益格!

  与此同时,柏林市场却死气沉沉。很显然,大家普遍不想打仗,觉得俾斯麦“霸王硬上弓”有点太过分了。布莱希罗德在给友人的信中写到:“这里的资本家手握2000万到2500万塔勒的可用资金,等待形势的明朗。”

  由于布莱希罗德总给别人写信透露消息(虽然这在当时也是惯例),因此俾斯麦必须对他也隐藏自己的真实态度,表现得模棱两可。例如,布莱希罗德经常问俾斯麦该怎么处理他的股票债券问题,想借此试探俾斯麦在战争上的态度。如果俾斯麦说“卖掉股票”,那基本上意味着开战了。不过俾斯麦很聪明,总是模棱两可,告诉布莱希罗德局势尚不明朗,操作股票和债券由布莱希罗德自己决定。因此布莱希罗德在1863年末给友人的信中说:“自己的好线人(比喻俾斯麦)‘认为不会(和丹麦)开战,威廉和普鲁士保守派普遍希望和平。’”

  战争结果如何呢?

  最初几周的战争很是忙乱,毕竟普鲁士军队也很久没打仗了,丹麦军严阵以待,普奥联军进展缓慢。但是,普鲁士军队是和俾斯麦、国王站在一起的。陆军元帅罗恩向威廉报告说:“普军必须在这场行动中赢得一场重大胜利!”1864年4月18日,普奥联军突破石勒苏益格东部的杜普尔要塞,终于获得了“光荣”的胜利。

  应该说,整个普鲁士和德意志人民都为这一胜利而欢欣鼓舞!因为,就算之前人民再反对战争,但是打赢了总是好事。俾斯麦在国内的影响力和民意支持,正在逐渐上升!不过,各方仍然对俾斯麦的“神秘外交政策”表示狐疑。

  杜普尔大捷之后,英国出面了。

  英国这时已经从墨西哥战争中脱身,当然更加关注北欧局势。在英国看来,普鲁士海军在波罗的海中的势力越来越大,对英国是个潜在的威胁,因此英国倾向于支持丹麦,维持北欧势力平衡。于是在英国的外交游说下,俄罗斯、法国与瑞典也都倾向于支持丹麦。

  在这种情况下,俾斯麦不可能和列强作对,因此他也不能强行继续战争了。于是,各方参加的国际会议于1864年4月25日在伦敦召开。会议召开期间,丹麦战争停火。

  对于俾斯麦来说,未来的两个月,需要他展开最大胆、最复杂的谋略。

  在会议上,德意志邦联的代表要求各国承认奥古斯滕伯格亲王对两个公国的主权,奥地利也倾向于此。此时虽然战争暂停,但普奥联军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大了。丹麦的国力毕竟有限,也撑不了多久,现在就是看谁能撑得更久!不过,俾斯麦也不能太暴露自己的意图,于是也同意先让两个公国彻底独立再说。不过,普鲁士还是建议这两个公国需要由共同的机构来约束。很显然,俾斯麦露出了“狐狸尾巴”。

  但是不管怎么说,普鲁士在国际会议上的表现不算出格,毕竟普鲁士现在在列强眼里不算一个强国,提点出格的要求没人在意。另一方面,丹麦并不想放弃石勒苏益格,也就是要推翻《里伯条约》,把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区别对待。

  会议继续开,继续扯皮。

  但是,普奥联军仍然在前线备战,这都在哗哗地淌钱啊!到了1864年5月底,普鲁士的战争开支已达1700万塔勒,国库中的钱只剩下400万塔勒了,形势对俾斯麦万分危急。当时没经议会同意而动用这笔钱,本身已经违宪!

  在此情况下,俾斯麦的财政部长波德尔施温格,再次提请国会同意发债。布莱希罗德的建议是:普鲁士政府可以把议会已经批准的用于铁路建设、但尚未发行的债券,抵押给银行家,银行家再出售给公众,就能给政府提供资金了。

  不过,此时的俾斯麦和国防部长罗恩却更加激进,他们想绕过议会发行债券!他们希望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这和特朗普一样),在未经议会授权的情况下发行公债。这样,只要财政部长波德尔施温格签字就可以发债了,最多只要求内阁中的大多数人同意即可。而内阁是俾斯麦组建的,要通过发债毫无问题。但是,这等于绕过了议会,是赤裸裸的违宪!

  俾斯麦已经拼了。

  此时,波德尔施温格却不敢签字。否则以后责任追究下来算谁的?他可不想和俾斯麦一起完蛋。

  这时的俾斯麦内阁,事实上已经分裂。

  危机之中,俾斯麦的alternative choice再次发挥了作用。他只好提出另一项建议:暂时裁减普军,可以在三个月内节约450万塔勒。

  可是裁减军队是不是不利于打仗呢?这是当然的。但是俾斯麦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前线兵力足够,如果打的话,根据老毛奇和罗恩的分析,再坚持一段就可以胜利。

  钱,始终没有筹到。不过能节约450万塔勒,普鲁士军队就将可以坚持更长时间了。

  1864年6月25日,国际会议结束,各国未能达成协议。

  而会议的结束,意味着停火的结束。俾斯麦权衡形势,认为短期内可以取胜。于是在第二天,养精蓄锐的普奥联军,就攻入丹麦本土!

  而丹麦军队确实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短期内连续大败。7月8日,丹麦内阁垮台,丹麦组建新内阁并求和。1864年8月1日,丹麦、普鲁士、奥地利三方在维也纳签署合约,丹麦不仅归还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而且还将割让劳恩堡(Lauenburg,现在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一部分,1693年起属于丹麦)。

  战争结束了!俾斯麦取得了重大胜利!

  过去一年多的辛苦谋划,渡过了重重险关,终于取得了丰硕成果!

  俾斯麦的成果如下:

  1、他打败了丹麦,这不用多说。

  2、但又没有破坏当时欧洲的“协调机制”。这很重要,大家看到普鲁士做事是“符合规矩的”。

  3、削弱和分化了国内反对力量,通过一场胜利,激发了德意志民族尤其是普鲁士人的爱国热情,巩固了他在国内的政治地位。

  4、把奥地利牢牢地和普鲁士绑在一起,让奥地利远离了它的长期盟友:原神圣罗马帝国区域内的中部和南部的众多德意志邦国。而在过去,几十个德意志邦国,基本上有三分之二都支持奥地利,至少在政治上是这样。现在当奥地利和普鲁士一起行动时,下面的小弟就不得不在政治上也支持普鲁士。这对于削弱奥地利在德意志邦国内的影响是有利的。

  大部分德意志邦国支持奥地利的原因,这里简单说说。在1849年,法兰克福的德意志人曾经成立过一个“大德意志国”,并请普鲁士国王做“大德意志国”的皇帝。事情没有成功,因为不仅周边其他国家对于出现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国深怀戒心,而且普鲁士国王也不想做这个“皇帝”。事情在一年内不了了之。归根结底,一帮只有理想而无政府和军队的人,不可能成事。不过,这毕竟点燃了很多德意志人的统一梦想,俾斯麦、老毛奇、罗恩等一大批普鲁士人都心怀此梦。另外的后果就是:虽然大多数德意志公国不得不在经济上依赖普鲁士,但为了维持自身的独立性,防止普鲁士真的把自己吞并了,就在政治上投靠奥地利。

  5、在取得如此成果的情况下,仍然让奥地利、法国和英国,轻视普鲁士的实力。这为后来的政治运作留足了空间。

  这场战争,历史上称为“普丹战争”或“第二次普丹战争”。俾斯麦凭借高超的运作,坚强的意志,但最终取得了重大胜利!充分展现出俾斯麦是人类历史上顶级的政治家之一!

  当然,如果详细分析过程,俾斯麦也是在进行豪赌。这也很自然,在起步阶段谁不豪赌?但是豪赌建立在精深的分析之上,建立在自身强大的实力基础之上。以普丹战争为例,之前的普鲁士一直注意发展经济,废除了农奴制,又和一大堆德意志邦国建立了关税同盟,本身的经济实力相当强大,已经超过了奥地利。而老毛奇之前对埃及、土耳其、俄罗斯、法国、奥地利等国的军队都进行过考察,有过极为深入的思考,创立了普鲁士的总参谋部,非常注意把新技术(后膛击发枪炮、铁路、电报、汽球)引入军队训练,所以普鲁士军队也已经相当强悍了,仅仅是缺乏足够的实战而已。有了这些基础,俾斯麦才敢豪赌不是?

  退一万步说,就算俾斯麦豪赌失败,他自己肯定下台,但是普鲁士却可以承受失败。因为丹麦也不可能拿普鲁士怎么样,在豪赌过程中,普鲁士也没有得罪奥地利、法国、英国等强国,普鲁士仍然被各国轻视,因此未来英法等国仍然会拿它来作为制衡其他大国的砝码。因此,普鲁士仍然有未来。

  也就是说:

  1、如果赌赢了,俾斯麦和普鲁士的未来都很光明。

  2、如果赌输了,俾斯麦肯定完蛋,但普鲁士的失败很有限,仍然有未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俾斯麦的豪赌更为可敬,因为他绝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荣耀,而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而个人荣耀,是国家胜利必然带来的附属品。

  相反,有些人拿国家前途为赌注进行豪赌,失败了之后自己遗臭万年不说,还让国家遭到重大损失,甚至导致国家灭亡,这就是最肮脏、最丑陋、最自私、最愚蠢的政客。

   这样的人很多。拿破仑三世、约瑟夫一世、隋炀帝,以及连续赌赢、自身膨胀而越发低估对手的希特勒、东条英机,都是这样的人。

  没有足够的成算,并且失败的后果是不可控的,都不应该豪赌。

  老邓对这场规模不大的战争分析颇多,这是因为: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俾斯麦三场战争中的第一场,更重要的是:它埋下了未来两场大战--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的伏笔,最终导致了德国的建立和辉煌。所以,德国的建立,俾斯麦的毕生功勋,都必须从这场战争中寻找原因。但如果大家看一些书或文章的话,对这场战争的分析都不够深入,因为他们都因为这场战争的规模而不愿意多费笔墨,更没有从财政和内政上,分析俾斯麦是多么不利。

  下一步,就是和奥地利瓜分战利品了。俾斯麦会怎么做呢?从普丹战争走向一年半后的普奥战争,乃至善后处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谋局            鸿运官路

大红人           靠山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可关注本号,不定期得到风云野的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