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元阳县民族民间传统技艺保护与利用调查报告

2017-09-17 元阳梯田网

     元阳是一个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四位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14个乡镇、138个村委会(社区)、1043个自然村,总人口44.29万人,世居哈尼、彝、汉、傣、苗、瑶、壮七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9.56万人,占总人口的89.32%。在元阳世居的民族之中,各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传承、宗教信仰、生存方式等等。文化呈现出多元性与多样性的特征,这无形中孕育了丰富的民族民间传统技艺,据统计,元阳县现有20项州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传统技艺的项目有3项,分别是省级项目《哈尼腊猪脚制作技艺》、《那里土陶制作技艺》和州级项目《倮毕服饰制作技艺》。为摸清本县民族民间传统技艺的生存发展状况,保护和发展优秀传统工艺,近期我们对以上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代表的传统技艺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整理如下。

     一、元阳县传统技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

   (一)《哈尼腊猪脚制作技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

    哈尼人历来擅长腌制腊肉,尤其以腌制腊猪脚而闻名,所腌制的腊猪脚不仅风味独特,而且营养丰富,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是哈尼族最具有特色的美食之一,也是闻名遐迩的哈尼长街宴席上最为著名的一道美味。

    在哈尼食谱中,腊猪脚之所以享有如此美名和赞誉, 自然与之精湛的制作技艺息息相关。哈尼腊猪脚的制作流程可分为五步,第一步:选材,要选择当地自然气候下常年放养,主食青草野菜,肉质细嫩的本地猪脚;第二步:腌制,用草果、花椒、盐、八角、辣椒、姜、酒等佐料反复搓揉,再放入大缸内腌制二十天左右;第三步:清洗,将腌制好的猪脚表面清洗干净;第四步:熏烘,将清洗好的猪脚悬挂在火塘上方常年烟熏火烤;第五步:烹饪,煨煮前将猪脚用温水浸泡两到三小时使其充分撑展,然后放到柴火上烧透,再刮洗干净,放入锅中慢火煨煮,辅以哈尼蘸水食用。

     哈尼腊猪脚制作技艺的产生与发展,与哈尼族的生存环境和独特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过去在有限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哈尼人为了储存肉类食品,便会将猪脚腌制成腊肉加以储存,以备所需之时食用。这一储存食物的方法经过世代传承与发展,积累了哈尼人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传承了哈尼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文化理念,也生动反映了哈尼族对饮食文化的执著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哈尼腊猪脚是生活在元阳梯田周边的各民族共同喜爱的传统美食,它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哈尼族用腊猪脚来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各民族通过腊猪脚产生经济互动与生活往来,促进了当地少数民族和谐相处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哈尼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哈尼族传统、质朴、地道的饮食文化出现了在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境地。目前,在哈尼山寨,能够腌制出正宗哈尼腊猪脚的人已为数不多,哈尼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发展出现了极大的危机。因此,抢救、保护、传承以哈尼腊猪脚为代表的哈尼饮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二)《那里土陶制作技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

     元阳县那里土陶产生于当地傣族民间,为那里村所特有。那里村是元阳县南沙镇桃园村委会的傣族自然村,座落在排沙河边,海拔250米,全村共有57户215人,均为傣族。该村始建于清朝,从建村起就有人从事制陶,其制陶技艺至今保存着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泥条盘筑法原始制陶工艺,并且保持着传女不传男的古老传统,遵循着母传女、婆传媳的家庭传承习俗。

    制作那里土陶使用的工具有木板、木锤、竹片、卵石等。所使用的粘土取自本村特有的黑褐色杂土,当地村民称它为“土陶土”。 工艺流程分为:采土、碎土、和泥、拉坯成型、印花、风干、烧制等七个步骤。一、先将纯净的粘土背回家晾干;二、在碓房里将泥土舂打粉碎,再用筛子筛出细细的泥粉末;三、根据泥土的质量羼入一定比例的水,如揉面团般揉成泥团;四、在木板上将泥土搓成条叠加制坯,陶坯成型后用鹅卵石和木板内垫外拍使其拈连直至光滑;五、用一块刻有鱼尾形图案的小木锤敲击成型的土陶表面使其印上花纹;六、把陶坯放在阴凉处自然风干;七、在室外空旷的场地上用干树枝堆成方形平台,将陶坯置于柴禾之上,然后用多层稻草盖严,点火燃烧三个小时,待土陶自然受冷即可。

    那里土陶的主要品种有土锅、水壶、碗、水杯、储米器等一二十种,其中尤以一种供本地群众煮饭做菜用的土锅最为出名,可称为那里土陶的代表。那里土陶不仅工艺精湛、造型古朴,而且具有许多独特功效,如:用水罐盛凉开水,喝起来格外清凉甘甜;用土锅褒出的食物,汤鲜味美、味道纯正,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傣家人的日常生活中,生动反映了当地傣族的宗教信仰、生存环境、文化活动等各方面状况,是元阳傣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土陶的使用范围和市场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从事制陶工艺的传承人也越来越少。在那里村,娴熟掌握制陶技艺的传承人已不足10人,而且大多年事已高,生活负担比较重,传承动力弱化与传承人缺失的问题日趋突出,抢救、保护、传承那里土陶传统制陶技艺已迫在眉睫。

    (三)《倮毕服饰制作技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

    哈尼族服饰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仅是简单的御寒防风蔽身之物,它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构成展示和追忆祖先迁徙英雄壮举的物态化载体。哈尼服饰的色彩、款式和纹样,既是该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光,也是族人社会身份和角色的标识,透露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服饰文化可谓五彩斑斓,制作工艺精湛,体现了哈尼族妇女的勤劳和智慧。每个图案符号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远远超过我们所看到和想到的,是一个深奥而难以破译的密码。我们只有把目光回眸到远古时代,才能真正理解其深刻的内涵。

    而哈尼族倮毕支系服饰更是其中别具特色的哈尼服饰文化的一颗闪亮明珠,是整个哈尼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哈尼族人民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生产、生活、迁徙壮举的发展史。哈尼族服饰,因儿童、青年、中老年各不相同,民间有“服饰三变”的说法。哈尼族倮毕男女服饰也随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可分为儿童、青少年、中老年服饰。倮毕服饰以黑色作为基调色,具有尊贵、高雅、正统的含义,体现了哈尼民族在迁徙途中融入大山森林的黑色基调后避免了族群灾难的主题。他们以黑色为美、为庄重、为圣洁,将黑色视为吉祥色、生命色和保护色。其制作工序可分: 一纺织。即纺纱和织布。二靛染。三刺绣。即绣花和挑花。四裁缝制衣。即裁剪、缝制和修饰等。

    随着现代生产生活的发展,哈尼族人民为了图个方便省事及生存的压力所迫,逐渐脱去本民族的传统服饰,逐步被汉族服饰所取代,特别是男子服饰,据调查有95%的已搁置箱底,只有到民族习俗节庆时才穿戴了,30岁以下的基本没有穿过本民族服装,甚至没有属于自己的民族服装。

    二、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技艺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关于民族民间传统技艺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要求,采取创建合作社、举办传承班、开展传承活动等措施,促进民族民间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技艺专业合作社。通过创建专业合作社,为传承人提供平台,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攀枝花乡猛弄土司绣品坊作为元阳县第一个民族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00余人。目前,该乡正在打造2个刺绣专业村,刺绣协会1个,有刺绣经营大户4户,营销者10人,从业者500余人,并成功注册了“云上民绣”商标,为加快民族刺绣衍生产品的开发,迈出了传统技艺产业发展的第一步。

    二是举办民族民间手工艺传承班和培训班。通过在元阳县职业高级中学、胜村小学、箐口小学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县文化馆举办传承人培训班等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园开展授课辅导,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和手工艺品传习,让少年儿童掌握民族民间技艺,培养新一代接班人。

    三是组织传承人开展形式多样的传习活动。南沙镇那里村的土陶传承基地自2015年建成以来,该村的土陶制作技艺传承人李秀芬经常与周边各村的傣族妇女交流土陶制作技艺,近年来,李秀芬传授技艺的徒弟已有几十人。攀枝花乡彝族刺绣传承人李世芬利用刺绣坊常年开展传习活动,不仅当地的群众跟她学习技艺,周边乡镇的刺绣爱好者也慕名前来拜师学艺,受其指导和传授技艺的人数已有一百多人。近几年来来,该乡多次组织李世芬及当地绣娘到昆明等地参加展示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四是引导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将手工艺品推向市场,提高传承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是引导民族民间手工艺传承人参加各级展示活动,提高知名度;其次是征集传承人制作的手工艺品并展示推介,扶持引导民间手工艺传承人积极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收入。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效果良好,小新街乡“哈尼腊猪脚”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已成为元阳县旅游特色产品的一大亮点,产品销往广州、昆明等地,常常呈现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元阳民族民间传统技艺的保护和利用现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品牌意识不够,一些产品质量不过关,以次充好现象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受经济利益的趋使,使一些个体户不顾行业的整体发展,眼睛只盯住眼前利益,偷工减料现象十分严重,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现象,不但欺骗了消费者,还将砸碎行业的“品牌”形象,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二)对薄弱行业的资金扶持不到位,使它们难以重振雄风。当前从事传统技艺生产制作的从业者,他们大多是当地农民,产量不大,订单也不多,能糊口饭吃就不错。加上传统技艺成本高,制作周期长,经济利润自然也就低,因而靠他们个体的资金积累以求振兴这个行业的机会微乎其微。目前,虽然政府政策方面已有一些扶持措施,但很多落实不到位,且力度也不够,这无疑使一些老艺人倍感举步维艰。据我们对马街乡花腰傣服饰制作技艺的调查,制作一件传统花腰傣族服饰,几个人通力合作也需花至少半年时间,但市场价也仅值2000元左右,除去成本,利润所剩无几。可以说,待遇问题跟不上,资金扶持跟不上,肯定会影响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影响行业的更好发展。

    (三)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后继乏人。这仍然表现在目前比较薄弱的行业。由于传统技艺制作

成本高,周期长,利润低,许多老艺人已经离世,掌握一定中、高级技术的人纷纷转行,年轻的人对艺术品的价值认识不够不愿意学,至使传统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针对这个情况,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措施,如每年给予代表性传承人一定的经费补助,但这个规定实际操作起来仍有许多局限性,比如它虽规定了师傅的补给方式,但学徒的工资、待遇以及学成后的出路问题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在当今社会,显然仍不足以吸引年轻人来学艺。总之,解决人才断层的问题,对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十分紧要。

    (四)交易形式原始落后,缺乏经纪人制度和现代化的商业运作模式。目前我县传统技艺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从业者坐在家里等订单,这种现象,与高度商业化、现代化的社会格格不入,这种经营模式在市场经济已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急需改变。如何让传统技艺突破“地域性”的概念,走出“小圈子”范畴,这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 我们的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情况以及我们的分析,建议如下;

    (一)建议各级有关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原有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制定更详细、更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实施办法,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立良好的传统技艺传承与保护体制机制,建立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体系。重点是:加大队伍建设,增加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管理队伍编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在重点村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的传承点,各级政府给予重点投入。

   (二)由于目前一些重要的传统工艺都具有商业化的特点,又都存在着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现象,建议有关部门制定一套更适合民间传统工艺的市场管理法规,作为管理依据,以保护传统工艺的纯正性。建议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引导民间传统工艺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行业标准,制止行业间的不正当竞争,同时也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三)为解决人才后继问题,同时提高人才的整体文化素质,增强文化认同感,提高艺术品的文化品味,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制定更加确实可行的扶持政策,比如在即将制定出台的《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条例》中规定对传承人补贴制的基础上,增加学徒的补助制,并对学徒学成后的出路问题也给予合理的考虑。同时,针对目前民间传统工艺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的情况,建议与技校联合,给予招生指标,设立专业,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和理论研究队伍,提高行业的文化内涵。

    (四)对目前生存困难的薄弱行业,建议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倾斜。像民族传统服饰这种成本高,制作周期长的产品,平时销路并不广,若碰上展销会被人看上了可以卖出去,但这些产品扣除成本,利润往往所剩无几。对这些利润薄弱的行业,应给予资金倾斜,除补贴给予适当增加激发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外,还应在场地、启动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这样一个行业的振兴才有希望。

    (五)与市场接轨,开发新的销售模式。完善的现代销售制度,是艺术品市场的基础环节之一。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打通艺术品市场渠道,对于民间传统工艺的发展十分重要。

    (六)加大对传承人的照顾和保护的力度。目前我县大部分掌握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已经年迈体弱,需要照顾,帮助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可以起到扶植传统技艺,促进优秀传统工艺顺利传承等作用,建议有关部门尽快予以落实。


                                                                               来源:元阳县非遗中心                                                                                            


    他们都在看.......     

      元阳电影.......     

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元阳梯田网"公众号

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投稿及网络,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24小时内删除

投稿邮箱:410999158@qq.com   

微文推广及广告联系:yyhntt

微信公众号:↓↓↓长按二维码有惊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