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快讯!元阳这两个人被国家公布,为哪样?

5月16日,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在1082个新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云南共有56人入选,红河有9人,元阳有2人。

地域分析结果显示,在这次入选的名单中,云南入选人数位居第二



云南56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看看有你认识的吗?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云南56人,全国1082人)


在文化部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告》中,元阳县《哈尼哈吧》代表性传承人马建昌、《祭寨神林》代表性传承人卢文学荣列公示名单。


马建昌(哈尼哈吧)

马建昌,男,生于1955年4月,云南省元阳县新街镇爱春村委会大鱼塘村人。

马建昌出生在一个哈尼莫批(哈尼哈吧传承人)世家,他从小就受到哈尼莫批文化的熏陶,对哈尼哈吧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当长辈们在饭桌上、火塘边吟唱哈尼哈吧的时候,他都会静静的聆听,并一一牢记在心里。1974年初中毕业后,马建昌跟随父亲马莫依系统学习哈尼哈吧,同时又拜哈尼莫批李岩簸为师学习哈尼哈吧演唱技艺。哈尼族节庆祭祀活动是演唱哈尼哈吧的重要场所,在学艺的过程中,马建昌从未放弃过跟随父亲及师父参加活动,从中历练提升的机会。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马建昌演唱的哈尼哈吧吐字清晰,唱腔圆润,声情并茂,颇受当地群众的拥戴。1977年,父亲和师父相继去世后,马建昌挑起了传承哈尼哈吧的重担。他广收徒弟,先后带出10余名弟子,均能独立演唱哈尼哈吧,传承状况良好。

自2001年以来,马建昌以娴熟的哈尼哈吧演唱能力和哈尼传统乐器巴乌、四弦的演奏技能,经常受邀参加州内外大型文艺演出,更加丰富了他的哈尼哈吧演唱经验。2009年3月,马建昌参加由杨丽萍执导的大型稻作农耕实景演出《元阳梯田》;2010年,参加红河州优秀传承人表彰大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2010年至今,多次配合中南大学、云南大学、云南省社科院等研究机构和高校开展调查研究,翻译整理哈尼哈吧;2011年,接受了昆明电视台盛世鼎藏栏目专访;2013年,参加云南省人民政府哈尼文化行动记录,参加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片》,被红河州文体局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2014年,参加云南省广播电视局哈尼文化记录行动;2015年,参加杨丽萍组织的梯田行动计划;参加中央交响乐团元阳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哈尼哈吧展演活动;2016年4月,作为传承人代表与前来元阳县调研的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进行交流,为传承保护哈尼哈吧作出了突出贡献。



带着弟子吟唱哈尼哈吧(何志科 摄)



卢文学(祭寨神林)

卢文学,男,生于1953年3月,云南省元阳县新街镇土锅寨村委会大鱼塘村人。

出生在哈尼咪谷(祭寨神林主持人)世家的卢文学,从小就被浓厚的祭祀文化所熏陶,1970年起开始随父亲卢文明学习祭寨神林的相关知识。由于他为人正派,善行仁义,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1985年起被村民推选为咪谷,开始主持祭寨神林、矻扎扎节、祭水神、祭田神、叫寨魂、祭火神、祭寨门、祭水神等等与哈尼梯田农耕文化息息相关的民间重大祭祀活动。

卢文学独立主持祭祀活动30年来,全面掌握了祭寨神林基本祭祀程序和诀要,并培养了一大批徒弟。当前,大鱼塘村的寨神林祭祀组成员全部是卢文学的弟子,在他的带领下,大鱼塘村以祭寨神林为代表的各类祭祀活动从未间断过,祭寨神林活动得到了完整的传承。卢文学也因此成为元阳地区最有影响力、最优秀、传承项目时间最长的祭寨神林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参加县民族局、县文体局组织的传承人考察团,赴广西、贵州等地考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2015年,参加云南省文化厅举办的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多次接受国家、省、州新闻媒体专访,为传承保护祭寨神林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摆放祭品(张竞超 摄)


四季生产调传承人——朱小和

 朱小和,男,哈尼族,1940年9月出生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攀枝花乡硐蒲村委会硐蒲村。朱小和技艺传承经历了莫批传承和家庭传承。1952年,祖父朱侯惹在农闲或晚上在火塘边、梯田边把古歌传授给了朱小和;1973年始,朱小和开始广收徒弟传授哈尼古歌等哈尼莫批文化的技艺。


1955年,朱小和演唱的哈尼族创史诗作品《窝果策尼果》荣获第二届云南文学艺术创作奖一等奖。2002年5月26日被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云南省民族音乐师”。  2007年6月,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主要代表作分别是1986年7月,1992年12月由云南省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哈尼阿培聪坡坡》、《哈尼古歌》。这些主要代表作由朱小和本人先后在1985年7月和2002年间到广东、深圳、昆明等地演唱、交流,赢得了广大民族文化爱好者的赞赏。近年来,朱小和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等国内外新闻媒体的采访,为宣传哈尼梯田农耕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7年至今,云南共有125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全国有3068名),基本做到了1个项目(共有105个国家级保护项目)有1个代表性传承人。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云南有12人入选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云南有20人入选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云南有19人入选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云南有18人入选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云南有56人入选

(数据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传承人是如何评选出来的?


在这次评审工作中,文化和旅游部建立了专家组初评、评审委员会审议和社会公示等工作制度,确保评审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在评审专家组确定推荐名单后,评审委员会将推荐名单向社会进行了为期20天的公示,并严谨细致地核实了公示反馈意见,最终形成了第五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入选名单。



评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目的


保护重要知识和技艺的传承骨干,鼓励其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开展传习活动,带动传承人群提高传承实践水平。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后,文化和旅游部将与有关省(区、市)文化厅(局)一起,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进一步加大对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支持力度,完善代表性传承人履行传承义务情况考评和动态管理机制,营造良好传承环境,推动传承实践活跃开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在当代社会焕发新活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来源云南日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   元阳非遗

    他们都在看.......     

      元阳电影.......     

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元阳梯田网"公众号

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投稿及网络,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24小时内删除

投稿邮箱:410999158@qq.com   

微文推广及广告联系:yyhntt

微信公众号:↓↓↓长按二维码有惊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