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爸爸比妈妈更“重男轻女”? | 学人说

2016-07-07 王笑哲 缪斯夫人


社会学家发现,在考虑生孩子的事情时,男性会表现出一种“重男轻女”的育婴倾向。也就是他们更希望要男孩而不是女孩。为什么呢?也许是因为爸爸们更想通过养育男孩参与到育儿过程中去。




撰文 | 王笑哲

责编 | 钱岳


早在十年前,美国的两名学者达尔(Gordon Dahl)与莫雷蒂(Enrico Moretti)便通过美国人口普查数据发现,未婚先孕的伴侣们若怀了男孩,结婚的几率更大。同时,婚后第一胎若生的是儿子,甚至能显著降低离婚率。而当离婚不可避免时,儿子的抚养权则更容易被判给爸爸们。


为验证达尔与莫雷蒂的结论,迈阿密大学的朱莉亚诺(Laura Giuliano)检阅了1998年到2000年的全美家庭报告,并从中发现,这2年间出生的男孩确实比女孩更有可能与生父母住在一处。类似现象在欧洲的发达国家中也有体现。


实际上,自1940年以来,每一期的盖洛普民意测验(Gallup Pull)都可得出美国夫妇“重男轻女”的育婴倾向。在最近的一次(2011年)调研中,美国人对生育男孩儿的倾向要比对女孩儿大出12个百分点。当我们具体到男女伴侣之间对婴儿性别有无偏爱时,会发现母亲对生男生女并无倾重。也就是说,数据整体所表现出的对儿子的偏爱完全来源于爸爸们的育婴倾向。


在我国,各省市出生性别比的偏颇或可归咎于“重男轻女”的歧视性观念。但在以平权社会自我标榜的发达国家,爸爸们对儿子的青睐又该如何解释?


“迷你我”现象


在许多发达 46 32222 46 14940 0 0 1313 0 0:00:24 0:00:11 0:00:13 2941家中被观察到的“重男轻女”的育婴现状,其实并非根植于性别歧视,而是缘于多层面的心理、社会因素。


法鲁恩(Vienna Pharaon)是曼哈顿的一位婚姻与家庭治疗师。她发现,虽然人们在公开场合会表达自己无所倾向的育婴态度,但当踏入咨询室的私人空间后,尤其是爸爸们会异常统一地透露自己“更想生男娃”的心愿。法鲁恩认为,这是所谓“迷你我”现象所导致的一种心理反应。


法鲁恩解释道,不少父母都有意或无意地期待宝宝们能接近自己未能达到的人生状态。在为孩子们提供那些他们幼时不曾拥有的条件时,父母时常会“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但父亲与母亲在这一心理上的感受又有不同。格罗弗(Sean Grover)在其著述《当孩子们发号施令》中提到,妈妈的身体是孩子们的第一接触点,怀胎、母乳抚养等类似生理上的零距离接触很容易转化为心理上的亲近。但爸爸们则需要通过后天与孩子的交往,去催生自己内心的父亲形象。因此,男性伴侣在直观上更不易切换至‘父亲’这一生活状态。


此时,儿子相比于女儿,更容易为爸爸们提供一个“迷你我”的感官反应。剑桥大学的兰卜(Michael Lamb)认为,在行为表现与对下一辈的期待上,爸爸们比他们的女性伴侣更受潜意识中的“性别身份”的影响。他们在儿子身上看到一种“带着一起去运动”、“一起看球赛”的可能性,并不太容易对女儿产生同等程度上、以日常兴趣为纽带的亲子关系。


转换到现实生活中,父子的心理羁绊更易催动爸爸们参与到家庭生活中去,承担更多家务、花更多时间陪伴亲人。 一份有关加利福尼亚州“带薪休假”制度的研究显示,生儿子比生女儿有多一倍的可能性使爸爸们选择休陪产假。2003年到2006年的数据也显示,爸爸们每日陪儿子的时间,要多出陪女儿大约40分钟,而这多出来的时间,则确实贡献给了所谓“男生之间喜欢的游戏”。



图为古巨基在今年2月的某期达人秀节目上回答“想要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作为“榜样”的爸爸们


在父权文化依然存留的西方发达社会,成年男性在发展“男性气质”时,被教导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情感,并坚强、有韧性地去面对问题。如此自我压抑式的成长经历,不易使成年男性在外人面前表露自己的脆弱。《经济学人》的评论记者博布罗(Emily Bobrow)在采访一位父亲时,曾有一位对她说,“我感觉成年男性之间很少有‘敞开内心’的友谊”。


当社会对于“男人气概”的男性期待进入家庭中的私人空间时,儿子的出现便为爸爸们的心理世界增添了崭新的一面。父亲们既作为儿子的“榜样”得以伸张其男性气质,又作为儿子的“兄弟”得以发展其敏感、温柔的一面。


由此而生的责任感与父女之间的羁绊多不相同。纽约的一位家庭治疗师基恩(Gretta Keene)认为,当儿子步入青春期并开始以自我意识为中心去接触社会时,父亲其实承担了某种“保险栓”的作用,以预防儿子的男性气质过剩。当“儿子不听妈妈话时”,爸爸的存在便提供了心理以及肢体形象上的震慑。


妈妈们的选择


当生儿子能带动丈夫参与家庭事务,又能为丈夫提供一个树立形象的亲子关系时,妈妈们对孩子他爸的看法也会随之而变。


一方面,妈妈们对丈夫的家庭投入表示欢迎;另一方面,她们也会对离婚后如何单独抚养、制约并以女性形象为儿子做出表率产生担忧。许多研究已经证明,男生在没有父亲的环境中成长更容易参与到违法活动,且这并不会随着母亲的收入水平或生活习惯的改善而得到缓解。相反,女生在缺少父亲陪伴时并不会产生太多类似的问题。


文初提到的朱莉亚诺教授以此为根据,尝试解释为何生有儿子的婚姻在三年婚龄之后能比只有女儿的婚姻持续更长时间。但“生儿不易离婚”的这一结果,只适用于原本便有裂缝的婚姻关系。妈妈们因为以上提到的两点缘由,对原已不太满意的婚姻关系更为容忍。

 

当然,以上所举的各类数据与理论大多针对于宏观的现象,无法触及个案中的细节。毕竟每一个家庭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理念,不同的理念催生不同的亲密关系。从关注男同胞们“更想生男娃”的表象开始,或许我们可以发问:如果社会更加鼓励爸爸们参与到养胎与孩子出生后的交互过程、对男士在外交往时所遵循的“男性气概”更加包容,并且同时认可妈妈们在教育儿子时的榜样作用,那么爸爸们“重男轻女”时所展现的积极、投入的一面,是不是可以被复刻到更多的家庭中去呢?


参考文献:


Bernier, Annie ; Jarry-Boileau, Véronique ; Lacharité, Carl. 2014. “Marital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Father–ChildInteraction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hild Gender.”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75(2), pp.105-117

Bobrow, Emily. 2016. “It’s a Boy Thing.” The Economist, May 3rd


Dahl, Gordon B. and Enrico Moretti. 2004. “The Demand for Sons: Evidence from Divorce, Fertility and Shotgun Marriag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BER Working Paper 10281.


Giuliano, Laura. 2007. “The Demand for Sons or the Demand for Fathers?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Child Gender on Divorce Rates.”


Johnson, Sarah ; Li, Jianghong ; Kendall, Garth ; Strazdins, Lyndall ; Jacoby, Peter. 2013. “Mothers' and Fathers' Work Hours, Child Gender, and Behavior in Middle Childhoo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75(1), pp.56-74


Lundberg, Shelly, Sara McLanahan, and Elaina Rose. 2007. “Child Gender and Father Involvement in Fragile Families.” Demography 44(1), pp.79-92.



王笑哲 剑桥大学性别研究硕士在读



权威、严谨、客观我们带你体验不一样的情感婚姻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和我们一起玩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