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2016-09-13
郭瑀
缪斯夫人
也许你在日常生活中听到过类似的话,或者遇到过类似的场景:
有的父母会说,你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以后可是难嫁人了;
有的领导会说,女人别太拼工作,还是要找个好老公;
有的亲戚会说,你都快三十了怎么还单身,成剩女了呀;
有时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可能会不那么友好地议论一个女强人;
甚至有时候出门在外,遇到的陌生人也会随意撂下几句对女性而言不中听的话……
很多时候,说这些话的人只是觉得自己在陈述事实或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是发自内心地“为你好”, 他们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话会伤害女性的感情,只留下听者纠结自己到底要不要回应,该如何回应。类似的事情倾向于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发生,这就有点尴尬……有时候我们会考虑到现实环境的利弊,一笑而过;但有时候却不那么容易忍耐,尤其是面对亲密的家人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因此跟对方争论,搞僵了气氛,甚至破坏了关系。 这其实也是很多女性——甚至包括一些在意男女平等的男性——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一种困境。如果我们每次都去反驳说这些话的人,去据理力争,去指出对方逻辑的谬误,大概会被身边的人当成一个过于严肃、不好沟通、“开不起玩笑”的人, 甚至让部分公众形成对“性别平等”观念的负面印象。可如果我们每次都忍气吞声,自己憋出内伤不说,其实对传播性别平等的思想也不是很有利。那么面对日常生活中碰到的说着“男权癌”言论的人,我们该如何面对才比较好呢? 在这里,我想借用自己在国内工厂的车间员工们中间做研究调查的亲身经历,谈谈我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也未必就能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况,但或许可以提供一些灵感。 去年在工厂做研究的时候,我作为一个26岁的单身女博士,在性别问题方面受到了极大的考验。在国内,即使是在大城市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未必有性别平等的意识。在工厂做研究的那段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要听到一些对女性而言不中听的话,在一开始的时候,我甚至还因此和自己的研究对象激烈争执过。 但渐渐地,“做研究”的这个环境设定,给了我两点行为和心理上的限制,同时也是更冷静地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机会:
第一,在我的研究中遇到的车间员工是我的研究伙伴,我的研究依赖于他们的信任
45 33187 45 14985 0 0 1018 0 0:00:32 0:00:14 0:00:18 3066配合,所以我必须学会和他们保持友好的关系。我既不能因为他们有着男权思想,就逃避他们,也不能因为他们发表性别歧视的言论,就和他们吵架导致他们疏远我。
第二,在研究中,我的身份不是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而更多是作为一个社会学者在思考,社会学教给我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理解”,即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人们为什么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有这样或那样的观点,而不是只从自己的立场和好恶出发,立即给他人做出“好”或者“坏”的道德评价。
2015年3月6日,我进入某厂车间做研究的第五天,生产车间里来了一位年轻的女工程师小夏,她在一台机械设备旁边忙碌地和车间员工沟通着,指导他们作业。我此时正和两位车间员工小光和小洋一起,站在离那位女工程师较远的角落。他们俩人都朝小夏那边望了一会儿。 然后24岁的小光先发话了:“小夏真能干啊,跟我们差不多大,已经是工程师了,我们还在生产一线混。听说她也只是专科毕业,靠自己自学考证的。” 25岁的小洋不屑地回答说:“那有什么!等她年纪再大点,结了婚,就不行了!女人啊,只要上了年纪,就会变笨,结了婚生了孩子就会变懒,没有干劲了。到那个时候她就比不上我们了!” 小洋的话让我顿时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愤怒,我想到一个努力上进的女孩子,在社会上辛苦地打拼,背后却被人这样议论羞辱,真令人难过。我觉得自己必须要站出来维护她,不仅仅是为了她,也是为了其他许多这样的女孩子。 于是我开始带着不满的语气反驳小洋,指出他的话完全没有道理。而小洋则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表示他身边看到的女孩子就是那样的。直到我后来气急败坏地说:“你怎么就知道她以后会变什么样呢?我告诉你,优秀的女孩子会一直优秀下去,她的将来用不着你这种水平的人来操心!”话一出口我就意识到我可能伤了小洋的自尊心,他不再接话了,大家不欢而散。 之后再在工厂碰到小洋,他都不和我打招呼。作为一个研究者,我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恼。于是我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跟小洋道了歉,我们的关系这才有所缓解。 后来我一边整理研究笔记,一边反省这次事件,才意识到,当时小洋曾经数次强调“我见过的女孩子都是那样的”,作为他观点的依据,而我却选择了听不见。而他说的很可能就是他眼里的事实,在他成长的环境中,就真的只结识过那样的女性。而一个人依据自己既往的生活经验,来判断眼前的事物,其实再正常不过,都不用立马上升到性别歧视的道德高度。小洋并非未经思考地盲信一种性别偏见,而是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思维过程,其中有一些他意识不到的错误,但也有可以理解的地方。全盘否定地给小洋贴上一个“男权主义者”的标签,并不是最好的理解和沟通方式。 基于个人生活的有限经验来得到一些普遍的结论,其实是普通人思考生活和认识社会的最常见的方式。而我们一直强调的“不能根据你认识的有限的女生,就推测所有女生都是那样的” “你需要代表全国的数据,才能说中国的女性如何如何”,则是需要比较严格的思维训练和培养才能形成的思维习惯 。如果我们总用这样严格的思维模式去要求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人,当然容易感到绝望和沟通的无效。 这也牵涉到关于歧视和偏见的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在一些情况下,歧视的产生并不是因为恶意,而是一个人的生活经验的有限,让他/她意识不到自己的偏见,很可能还觉得自己的世界观很符合自己每天的观察,因此认为自己很正确。面对这样的偏见和歧视,我们需要的其实是相互的沟通和理解。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这样耐心地理解和对待每一个人,很多情况下,忽略甚至反驳那些“错误的”观念,才是最直接的回应。但是当我们面对至亲的父母和朋友时,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想想,他们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经验,使得他们说出带有性别歧视的话?这可以让我们在发怒之前,先理解对方,理解了之后其实也就没那么生气了,更有利于心平气和地表达我们的观点和证据。 在我已经深入研究三个月后的某一天,我和车间员工小陈之间发生了如下的对话。 - 小陈:你们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 我:为什么不行呢?- 小陈:读出来都老啦!- 我:不会啊,边读书可以边恋爱结婚啊。而且我26,老么?……你多大?- 小陈:我也23、24啦。- 我:还小啊。你结婚了?- 小陈:没有……哎,半个膝盖都入土了……- 我: 你这样说,让那些人(指车间里年纪较长的人)怎么办?- 小陈:他们都结婚生小孩了啊!- 我:一旦找到合适的人,结婚什么很快的。只是找到合适的人需要一点时间。- 小陈:你结婚了?- 我:没有。- 小陈:26岁还不结婚,大龄剩女了!- 我:上海的平均结婚年龄女的是29岁哦。- 小陈:听说上海离婚率很高……- 我:在上海,30岁结婚很正常啊。(停顿一会儿)而且……你不觉得剩女这个词很难听吗?- 小陈低下头表示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个时候我对类似的性别偏见的话语已经能够比较平和地处理了。如果放在以前,第一个问题“你们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就已经足够让我生气并且开始指责对方了。但这次我没有,我选择不去假设对方是个有意识地瞧不起女性的人,而是去询问对方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既然他的担忧是女性读书太多毕业之后就成大龄单身女了,我则可以用“边读书也可以边找伴侣”以及“我读书虽多还谈不上老”这两点浅显的、具体可见的事实轻松地反驳他,这比立马就开始“女生怎么就不能读书了” “老了又怎么样,女人又不是一定要结婚”这样针锋相对的表达要有效得多。 在后面的对话中,我也是保持了一种正面的态度,首先理解对方究竟想说什么,然后把对话保持在具体的事情上,而暂时不去讲抽象的性别平等的大道理,使整个过程有理有据,并且讲的都是对方可以理解的东西。而最后小陈用了“大龄剩女”这个极具性别歧视的词汇,也没能激怒我,因为事实上,有些人在使用这类词汇的时候,只是跟风媒体的报道,他们真的考虑过这个词会给女性听者带来怎样的感受吗?其实不一定。所以直接从情感的角度告诉对方,你用这个词很难听,很不好,让我觉得很不好受,或许比直接斥责对方性别歧视,从沟通的角度来说,还要来得有效一些。 总的来说,我们要意识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人, 通常都是根据个人生活的有限经验,来对男性和女性作出普遍性的判断,有时候未必带着恶意。这当然是一种逻辑错误,是我们不应该鼓励的,但同时,直接地去斥责他们的逻辑和思想,指责他们性别歧视,沟通的效果通常不好。人的观念和思维习惯是长年累月形成的,绝不会因为你一两次强行给对方灌输你认为的正确观念,就能够改变。所以从实用角度来说,我们可以采取更为迂回的方式:理解对方的世界,在比较实际的、具体的层面上进行对话,并诉诸直观的情感沟通。